![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1.gif)
![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2.gif)
![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3.gif)
![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4.gif)
![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588e60840e81b8b717c9f5c8c921e9d4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可刑则刑,可杀则杀。轻重视情,宽猛随时。故君得以施恩而不失其威,臣得以免罪而不敢
自恃。及魏则不然,勋贵之臣,往往豫许之以不死;使骄而触罪,又从而杀之。是以不信之
令诱之使陷于死地也。刑政之失,无此为大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阳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不在并州/隆等
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
B.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阳/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不在并州/隆等
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
C.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阳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丕在并州/隆等
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
D.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阳/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丕在并州/隆等
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亦不强也”与“至今治强”(《谏逐客书》)中的“强”含义不同。
B.“帝每推问泰等”与“不推恩无以保妻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推”含义不同。
C.“虽欲矜恕”与“犹蒙矜育”(《陈情表》)中的“矜”含义相同。
D.“往往豫许之以不死”与“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中的“豫”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想改变旧的风俗习惯,朝中大臣们都改换了衣服帽子,但是
元丕公开反对,还穿着胡服。
B.穆泰等人叛乱之事败露之后,有官员奏告元丕也应该连坐治罪。孝文帝没有听从他
们的建议,免元丕一死,而杀了元隆、元超及其同胞兄弟元乙升。
C.陆睿等人都受过皇帝的不死之诏,后来陆睿被杀。孝文帝认为虽曾诏许陆睿可免于
一死,但是他叛逆谋反,不可宽恕,只能免去他儿子的死罪。
D.对于陆睿、元丕的处理,孝文帝表示是他们背信弃义、图谋不轨在先,除了谋反这
件事情,自己对他们的一片真心是日月可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所学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朕本期始终而彼自弃绝,违心乖念,一何可悲!
(2)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种树郭橐驼传》)
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刑政之失,无此为大焉”。他为什么这样说?他
认为如果臣子有罪,应该怎样对待?(3分)
高二语文第6页(共8页)2023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
1.B(“在王国维看来,熟悉典故的读者不会‘视境中断’”说法有误,这不是王国维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王国维的观点是“词最忌用代字”,并以周邦彦的“桂华流瓦”为例进行论证。)
2.B(A项,“中国山水诗不会造成读者的‘视境中断’”这一推断有误,据王国维观点,若山水诗中出现替代字让节奏中断,产生“隔”,自然也就会出现“视境中断”。C项,“越是深奥的典故,越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和‘曲润层峦’的意境”于文无据。D项,“只要关注典故就可以推想出作者的用意”有误,说法绝对化且无依据。)
3.C(A项、B项、D项均用有典故。)
4.①材料一首先结合山水诗特点和朱光潜的观点,提出“视境流动”和“中断”,进而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典故造成诗的视境中断或连续与读者对典故的熟悉度密切相关。②材料二首先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论证用典的成功主要与其内在审美效应有关,进而分析阅读时的审美心理机制,由此提出理解典故对读者的要求。(共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5.【示例1】辛词胜在用典,用典使诗歌意蕴丰富。①《永遇乐》中使用了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的典故,诗人的情感志向与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彼此交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②《永遇乐》中使用了廉颇的典故,让读者想到廉颇的遭遇,还有历史上那些怀有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的英雄,由此更突出了词人自身的爱国情怀与悲愤之情。【示例2】辛词用典过多,难以理解。①《永遇乐》中有高中生并不了解的典故,如“元嘉草草”一句,在阅读时必须由此去了解相关历史故事,再联想到南宋时事,阅读的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②《永遇乐》中的典故过多,会导致读者阅读时花去更多时间去理解和关注典故,阅读诗歌的视境就中断了。(共6分,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酌情给分)
6.C(A项,鲍崇岳在县里的地位一直不高,没有形成反差。B项,杨宜之和鲍崇岳后来做不成朋友,根本原因不是儿女感情之事,而是因为门户悬殊,杨宜之看不起鲍崇岳,鲍崇岳也感到羞辱,文中并没有透出惋惜之情。D项,三件事都与前文有密切关联,是相关内容的合理延伸和上文情节的自然发展。)
7.B(“软弱怯懦”不是鲍崇岳的性格特点。)
8.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场景,有助于展示当时的社会背景,丰富小说意蕴。②体现杨家的财富和地位,为后文因杨家与鲍家的门第之差使鲍团长受辱做铺垫。③有利于塑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以杨家的地位和富丽堂皇反衬,表现了鲍团长一心结交志趣相投好友的淳朴和儒雅。(共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9.①高品儒雅的文人志趣:鲍团长擅长书法的志趣贯穿全文,从革命军转到保卫团时想“写写字”,到常送人《石门铭》体大字,再到将自己的书法作品求王荫之鉴赏,最后以写大横幅作结,鲍团长“写字”的情节贯穿全文;②宁静淡泊的人生追求:鲍团长一开始宁可屈就做保卫团长,不恋名利;后来在县里与友人下棋写字求字,生活质朴风雅;最后辞官归隐,人生豁达乐观;③古朴典雅的语言风格:小说语言文白相间,如“如果有缘识荆,亲聆教诲,尤为平生幸事”等,字里行间常夹杂文言用词,常使用四字整句,体现人物儒雅性格之余,也增加小说的典雅气质。(共6分,每点3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0.D
11.D(A项,“帝亦不强也”中的“强”含义为“强迫”,“至今治强”中的“强”含义为“强盛”;B项“帝每推问泰等”中的“推”含义为“推求”,“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的“推”含义为“推广,施行”;C项中的“矜”含义相同,都是“怜悯”的意思;D项“往往豫许之以不死”中的“豫”含义为“预先”,“逸豫可以亡身”中的“豫”含义为“安乐”。)
12.A(“元丕公开反对”有误。)
13.(1)朕本来期望与他们相处始终,但是他们自己弃绝情义,违背良心,产生不轨之念,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可悲的啊!(“乖”“一何”各1分,大意2分)(2)我只是不损伤他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能让果实结得早并且结得多的方法。(“其实”“蕃”各1分,大意2分)
14.①对于功勋显贵的大臣,如果预先许诺以终生不被处死,等到他因此自骄,触法犯罪,则又被处死,这正是以言而无信的允诺诱惑其人,使他陷于死地,这是刑法政治的失误、过错。②正确做法应该是,如果臣下犯有罪行,一定要通过刑法部门来商议,惩罚的轻与重根据实情而定,处理的宽与严随时机而有所不同。(共3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5.D(此诗未写打猎的收获。)
16.同:都塑造了意气风发、箭法高强的出猎者形象。(2分)异:王诗间接描写了将军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的形象特点。(2分)苏词则塑造了虽然年迈但充满豪情壮志,渴望重新被朝廷重用而建功立业杀敌保国的词人形象。(2分)
17.(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8.甲:家喻户晓乙:如数家珍丙:众说纷纭
19.①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芳香植物。②荜拨原产自印度。③从而辗转来到我国。(每点2分,意对即可)
20.唐宋以来,历朝历代的各种医学典籍都有荜拨入药的案例,民间百姓也喜欢用它来煮粥治病。(共两处错误:语序不当、残缺。修改对一处给1分,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