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东莞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东莞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东莞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东莞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砍伐后,能快速恢复原来的状态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动物的演替D.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到群落演替的进程2.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病机理如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该突触可能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据图乙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体内X激素、Y激素的分泌量分别减少、增加C.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其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D.由图乙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高,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3.下图表示植物体内三种激素的合成过程,不同日照长度条件下,不同代谢途径随之发生改变,其中①~⑤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成熟叶片细胞B.种子萌发时,①②过程增强,④⑤过程被抑制C.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处于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下4.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D.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5.图所示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B.②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基因库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的集合D.③是自然选择,④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6.下面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细胞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者的特异性都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B.抗体是一种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免疫球蛋白C.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D.这四种物质都属于信号分子,都需要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

(偏大、偏小)。(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8.(10分)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至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轴突末端释放Ach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2)在该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症状;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填“抽搐”或“肌无力”)症状。9.(10分)下图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变化量,单位为109tC/a,未加括号的数字表示库存量,单位为109tC。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植物一年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______(用碳的含量表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性,碳循环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的碳收入和碳支出的差值定义为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NEP),NEP若为正值,则表明生态系统是CO2的“汇”,相反则表明生态系统是一个CO2的源。①如果不考虑人类生产活动的作用,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自然因素,中国植被是一个CO2的_________(填“汇”或“源”)。②如果考虑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等因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CO2的_________(填“汇”或“源”)。(3)为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两个)。10.(10分)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三组豌豆杂交组合及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腋生顶生一顶生×顶生0804二腋生×腋生651207三顶生×腋生295265(1)根据组合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2)组合三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杂交组合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___________实验。(3)组合二中,后代同时出现腋生和顶生现象叫作____________,两个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F1的腋生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11.(15分)养生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养生主要就是科学合理地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机制使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达到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目的。图示中E是指内环境成分中______________。(2)蚊子在叮咬我们的皮肤进行吸血时,会把含有抗凝血剂、蚁酸以及多种成分的唾液注入图中______(填图中字母),有些物质会引起免疫系统发生反应而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该物质引起毛细血管__________、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最终使图中_____(填图中字母)增加,造成被叮咬的地方出现又红又痒的包。(3)在B中含有许多酸碱缓冲物质,当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B中时,能与其中的_________发生作用。机体对乳酸的这种处理,维持了内环境_______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A、热带雨林恢复力稳定性差,在遭到严重砍伐后,难以快速恢复原来的状态,A项错误;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项正确;C、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同时进行着植物、动物等的演替,C项正确;D、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项正确。故选A。2、B【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题图分析,图甲中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可被胞吞后进入细胞并分解,未被胞吞的受体也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那么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会减少,功能丧失,结果导致兴奋无法传递;乙图中,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由于Graves氏病患者产生的抗体与受体结合后会发生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效应,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由于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新陈代谢旺盛,体温会偏高。【详解】A、由图甲可以看出,左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但受体未被胞吞,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因此,该突触可能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B、据图乙分析可知,X激素为甲状腺激素,Y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分析可推知,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体内X激素、Y激素的分泌量分别增加、减少,B错误;C、由题意可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即自身产生的抗体与自身的抗原发生结合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D、由图乙判断,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进而产热量上升,因而其体温往往比正常人高,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故选B。3、A【解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是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故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根细胞,A错误;B、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能够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其含量会增加,则①②过程增强,而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④⑤过程被抑制,B正确;C、在物体内没有降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所以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处于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下,D正确。故选A。4、A【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B、设该校男女学生各200人,由于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且色盲携带者是女性,因此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400×3.5%+400×5%)÷(200×2+200)×100%≈5.67%,B正确;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能代表新物种的产生,D正确。故选A。5、B【解析】分析题图: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③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④表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①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确;B、②是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B错误;C、基因库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的集合,C正确;D、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④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故选B。6、C【解析】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代谢,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或重新利用;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抗原,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详解】A、有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无关,A错误;B、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免疫球蛋白,B错误;C、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作用,C正确;D、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属于信号分子,但抗体不是信号分子;抗体的作用不需要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样方

(2).随机取样(3).性别比例(4).出生率(5).标志重捕(6).偏大(7).J(8).(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9).不变(10).增长型【解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影响害虫的出生率,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由于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算该种群的数量,若某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N=Mn/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m偏小,则由此算出的种群数量N=Mn/m偏大,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J型曲线,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田鼠生存的阻力。(5)图1中A曲线是J型增长,种群以λ倍增长,所以增长率不变。据图2可知,a点R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难点是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和标记重捕法的误差计算,学生要充分理解λ的含义;同时结合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验误差问题。8、(1)①.胞吐②.协助扩散(2)Ach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轴突末端释放,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3)①.肌肉持续收缩②.肌无力【解析】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2、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小问1详解】Ach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小问2详解】在该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Ach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轴突末端释放,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小问3详解】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会抑制Ach分解,则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出现肌肉持续收缩的现象。血钙含量偏高,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即正离子内流减少,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出现肌无力症状。【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图象,提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①.2.41×109tC/a②.全球③.大气中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2)①.汇②.源(3)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利用清洁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排放【解析】1、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2、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循环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小问1详解】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植物一年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植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4.26-1.85=2.41×109tC/a;碳循环特点是具有全球性,碳循环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小问2详解】①据图可知,不考虑人类生产活动的作用,碳收入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即碳收入能量为4.26×109tC/a,碳支出包括人的呼吸、植物呼吸作用、生物质燃烧、及土壤呼吸,即碳支出能量为2.04+0.08+1.85+0.18=4.15×109tC/a,碳收入大于碳支出,NEP为正值,说明中国植被是一个CO2的“汇”。②据图可知,考虑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等因素,碳收入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即碳收入能量为4.26×109tC/a,碳支出包括人的呼吸、植物呼吸作用、生物质燃烧、土壤呼吸及化石燃料和水泥,即碳支出能量为2.04+0.08+1.85+0.18+0.73=4.88×109tC/a,碳收入小于碳支出,NEP为负值,说明中国植被是一个CO2的“源”。【小问3详解】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利用清洁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排放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碳中和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0、(1).二(2).腋生(3).bb(4).Bb(5).测交(6).性状分离(7).100%(8).2/3【解析】题表分析,实验二:腋生花×腋生花→腋生花∶顶生花≈3∶1,说明腋生花对顶生花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Bb×Bb;杂交一:顶生花(bb)×顶生花(bb)→后代全顶生,说明该顶生可能是隐性性状;实验三:顶生花×腋生花→腋生花:顶生花≈1∶1,亲本腋生花的基因型是Bb,顶生花的基因型是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