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九上化学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九上化学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九上化学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九上化学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九上化学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九上化学期中联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吸水性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铁锈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成棕黃色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3.右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2SO4的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B.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C.HCl中的氯来自海水D.HCl中的氢来自H2O4.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①火②青铜器③火药④纳米材料.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5.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案一方案二A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二氧化锰加入硫酸铜溶液B氧气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蔗糖水和食盐水观察颜色品尝味道D铁丝和铝丝观察颜色磁铁吸引A.A B.B C.C D.D6.“●”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A B.B C.C D.D7.“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1molO2的质量是32gB.1mol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C.1molO2含有2mol氧原子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8.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BCD实验内容空气中O2量测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检查气密性收集氧气水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体积。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A.A B.B C.C D.D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0.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A.吸附 B.过滤 C.电解 D.蒸馏11.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在一起。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B.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C.该实验说明了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蒸馏水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不运动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有挥发性1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如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是________。14.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请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你认为装置中还需添加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如用正放在桌上的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通入(填“a”或“b”),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3)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较纯净的乙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4)小华同学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氧气,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测定所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记录)表中,操作I是___________;现象I是____________。(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华所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实验反思)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点)15.科学家们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揭开了水组成的奥秘,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1)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即H2)和空气混合后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内壁上出现了液滴。该液滴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另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易燃空气”。由此他得出结论:水不是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请写出水蒸气与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3)以水为原料获取H2和O2是化学研究的热点。①如图中,产生H2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或“2”)。②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4)科学、规范地使用化学品可以规避风险,确保安全。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②实验室中常用蒸馏自来水的方法制取蒸馏水。加热蒸馏之前需向自来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__________。16.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制取氧气。(1)仪器①名称_______________,仪器②名称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3)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4)若要用D收集氧气时刚产生气泡就收集为什么不正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这种收集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_______。(5)小明同学用E装置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______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验结束后,他发现集气瓶被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6)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的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B加热反应物C减小过氧化氢的浓度(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试管破裂,请写出两条可能的原因(2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如图装置图填空:(1)写出如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再添加药品.(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序号),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18.下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有关与水的问题(1)与正极相连的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在集气瓶中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2)上图甲、乙两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3)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目前使用量签大的一种化学氨肥。试计算:尿素中的含氮量与__________千克硝酸铵中的含氮量相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故选项错误;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加速溶解,但不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然为10%;故选项错误;D、铁锈放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铁和水,铁离子为棕黃色;故选项正确。故选:D。2、C【解题分析】

人体呼吸需要氧气,西藏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量偏少,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故选C。3、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反应原理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中的氯化钠,A正确;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和二氧化碳和氧气,B错误;HCl中的氯来自海水中的氯化钠,C正确;HCl中的氢来自H2O,D正确。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A【解题分析】

①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火的历史;②我国在商代就能制造精美的青铜器;③火药最早应用的是我国发明的黑火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④纳米材料是现代科学家们研究的一种新型材料,则上述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A。5、D【解题分析】

区分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题目详解】A、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方案一,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没有的是水,正确;方案二,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在硫酸铜的催化下有气泡产生,水没有,正确,不符合题意;B、区分氧气和呼出气体,方案一,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的呼出的气体,不变浑浊的是氧气,正确;方案二,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烧变弱或熄灭的是呼出气体,正确,不符合题意;C、区分蔗糖水和食盐水,方案一,观察颜色,两种液体都是无色,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案二,品尝味道,虽然两种药品的味道不同,但在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区分铁丝和铝丝,方案一,观察颜色,两种金属都是银白,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案二,磁铁吸引,被吸引的是铁丝,不被吸引的是铝丝,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区分“不完全正确”、“完全不正确”和“完全正确”,以免选择错误。6、D【解题分析】

A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7、B【解题分析】A、根据1mol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lmolO2的质量为32g;故A说法正确;B、根据1mol近似值为6.02×1023,所以1molO2中约含2×6.02×1023个氧原子;故B说法错误;C、lmolO2中含有2mol的氧原子,故C正确;D、摩尔质量是有单位的量为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D正确;故选B。8、C【解题分析】

A、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气压减小,量筒内的水会被倒吸入集气瓶内,通过水体积变化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故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烧杯中的水能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故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氧气中水的作用排尽瓶中空气并便于观察O2何时集满,故不符合题意。9、C【解题分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因此实验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选项A不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因此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B不正确C.铜绿是碱式碳酸铜,加热“铜绿”时,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现象是: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选项C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描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D不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一般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否则就变成实验结论。10、C【解题分析】

净化水的过程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电解是水发生的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故选C。11、C【解题分析】

根据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浓氨水易挥发、氨气可使酚酞变红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因为浓氨水易挥发且氨气可使酚酞变红,故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滴酚酞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故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蒸馏水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也在运动,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根据实验现象甲烧杯内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从乙烧杯扩散到了甲烧杯,即该实验说明浓氨水有挥发性,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知识点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微观粒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快慢不同,且运动快慢受温度影响较大。12、B【解题分析】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原子,选项错误;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正确;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选项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的电荷的数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探究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是否相同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解题分析】

(1)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是为了根据火柴烧焦的程度判断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故填:探究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是否相同;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体,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故填: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14、酒精灯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在b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BE打开止水夹b量筒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80%红磷量不足【解题分析】

(1)仪器②的名称为: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中还需在试管口添加一团棉花,因为高锰酸钾粉末在加热时易进入导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如用正放在桌上的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从a端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由长导管进入。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在b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3)制取较纯净的乙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E,因为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且是在常温下发生的反应,故选B来收集,又因乙炔不溶于水,要得到较纯净的乙炔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4)表中,操作I是打开止水夹b,因为要根据进入的水来判断氧气的体积;现象I是量筒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由表中数据可知: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42+39+41+38)/4=40mL,所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为(200-40)mL=160mL即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为160mL,所以小华所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80%;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因为红磷量不足不能将瓶中的氧气彻底消耗,所以进入的水偏少。15、H2O1验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解题分析】

(1)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故玻璃瓶内壁上出现的液滴是水,化学式为:H2O。(2)根据拉瓦锡实验的结论,可知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易燃空气”——氢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①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故图中产生H2的试管是1。②根据题干知,反应的条件为:光照、催化剂,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①氢气具有可燃性,为了安全,在点燃前一定要验纯。②实验室中常用蒸馏自来水的方法制取蒸馏水。加热蒸馏之前需向自来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16、长颈漏斗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如使用注射器等)刚产生气泡中存在空气,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高观察到大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则集满(合理即可)黑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集气瓶底部没有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或加入沙或水太少C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移出水面没有预热【解题分析】

(1)仪器①名称长颈漏斗,仪器②名称集气瓶;(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3)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如使用注射器等);(4)若要用D收集氧气时刚产生气泡就收集不正确,其原因是刚产生气泡中存在空气,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高,这种收集方法判断氧气收集满方法是观察到大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则集满(合理即可);(5)小明同学用E装置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但实验结束后,他发现集气瓶被炸裂了,原因是集气瓶底部没有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或加入沙或水太少;(6)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易使橡胶塞弹出;加热反应物反应速率更快;减少过氧化氢的浓度能降低反应速率。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的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减少过氧化氢的浓度。故选C;(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移出水面或没有预热等。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酒精灯,集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B,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将带火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