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中国古代史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中国古代史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中国古代史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中国古代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派思想家时期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晚期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战▼.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用“仁政治国”。提出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道家老子春秋晚期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庄子战国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战国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墨家墨子战国主张“兼爱”、“非攻”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晚期秦朝的统一1、过程:从公元前2301、一,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2)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②在中央,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2)经济上: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通用的货币)、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全国标准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北修长城,防御匈奴;南平越族,开凿灵渠。4、秦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隋唐科举制度科举制是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初始于隋朝,完善于

唐朝。隋朝的科举制: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时,科举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考中的第一名,称状元。武则天时开创了殿试,并设立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唐太宗说的:“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是通过科举制度实现的。科举制的影响和作用(1)科举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转移到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科举制在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把读书、考试和任官三者结合起来,提高了官员素质,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促进作用。(3)科举制度对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欧洲的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借鉴中国考试方法,创设了文管制度。6、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前期,(1)条件:明朝前期,力强盛。(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时间:1405〜1433年。(4)所到地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5)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限制工商业发展。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的夜郎自大。③欧洲殖民扩张,使得清朝统治者担心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措施: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以后,开发四个港口;后来全国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官理贸易。(3)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