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_第1页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_第2页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_第3页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_第4页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好!作物田间技术与生物学观察(一)韩守良第五讲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第一节生产概况第二节花生(peanut或

earthpea)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第一节生产概况花生为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到世界各地。我国栽培花生约有500年历史。一.世界:印度花生的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居第二,其它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苏丹,塞内加尔和美国。美国种植面积居第五位,但总产量居第三位。二.中国:在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中(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花生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第三位。常年种植面积3600多万亩。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山东、广东、河南、河北、广西、辽宁、安徽等。三.山东: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1/4左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市有临沂、烟台、青岛、威海。其中,烟台市240多万亩,约占全省的1/5左右。第二节花生(peanut或

earthpea)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一.生育期:二.生育时期:三.生育阶段:四.种子萌发与出苗:五.花生的营养器官:六.花生的生殖器官:七.花生的分类:我国栽培的花生,主要有四个类型: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和龙生型,以普通型与珍珠豆型为主。一.生育期:一般为110—180天,其中:早熟品种<130天;中熟品种130—160天;晚熟品种>160天。二.生育时期: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2.出苗期:种皮破裂,子叶张开,当第一真叶露出地表并展开时,称为出苗。当田间50%的幼苗出苗时,称为出苗期;3.团棵期:主茎第5、6真叶展开时,第二对侧枝出现,与第一对侧枝略呈“十字型”时,称为团棵期;团棵期以前分化的花芽,结果率高;4.始花期:开花株率达10%的日期;5.开花期:开花株率达50%的日期;6.终花期:90%植株断花的日期;7.结荚期: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日期;8.饱果期:50%植株出现饱果的日期;9.成熟期:茎叶停长转黄,中下部叶片脱落,感夜运动减弱;多数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内果皮收缩破裂并出现黑褐色光泽;种仁呈现本品种固有形状和颜色;三.生育阶段:花生的一生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生长发育阶段。(一)前期:从播种期到开花期,为前期,历时30~40天;其中,从播种期到出苗期,称为出苗阶段(又称出苗期),历时12~15天;从出苗期到开花期,称为幼苗阶段(又称幼苗期,也有称为苗期的),历时20~30天;主茎第5、6真叶展开时,第二对侧枝出现,即进入团棵期。(二)中期:从开花期到饱果期,称为中期,历时60~70天;其中,从开花期到结荚期,称为花针阶段(也称花针期),历时20天左右;从结荚期到饱果期,称为结荚阶段(也称为结荚期),历时40~50天;(三)后期:从饱果期到成熟期,称为后期(又称饱果成熟阶段或饱果成熟期),历时30~40天。四.种子萌发与出苗:(一)种子构造:由种皮和胚组成。1.种皮:很薄,含有单宁,主要起保护作用。2.胚:

包括四部分。(1)胚根:位于种胚下端。(2)胚芽:位于两片子叶之间,由主芽和两个侧芽组成,主芽发育成主茎,两个侧芽发育成第一对侧枝。(3)子叶:两片肥大子叶,占种子重量的90%以上,贮藏大量养分。(4)胚轴:胚芽与胚根之间为胚轴,花生栽培上有时特指下胚轴。在植物学中,一般将双子叶植物的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两部分:①上胚轴:子叶节与胚芽之间的部分;②下胚轴:子叶节与胚根之间的部分;③中胚轴;两子叶之间的部分,实际上并不存在。花生种子构造1.种皮2.胚:

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二)萌发与出苗过程:1.发芽:通过休眠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当露出白尖3mm时,称为发芽。2.顶土:随着胚轴向上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到表土,称为顶土。3.出苗:种皮破裂,子叶张开,当第一真叶露出地表并展开时,称为出苗。当田间50%的幼苗出苗时,称为出苗期。当子叶顶土时,地面出现裂缝,胚轴见光不再伸长,因此,花生的两片子叶是不出土的,或半出土的。花生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三)环境条件:

1.温度:珍珠豆型花生发芽最低温度12℃,最适23℃;普通型花生发芽最低温度15℃,最适26~30℃。2.水分:最适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3.氧气:播种过深,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板结,幼苗生长弱,甚至烂种,缺苗。五.花生的营养器官:(一)根:1.根的组成:花生根为圆锥根系,由四种根组成。(1)主根:由胚根向地下生长而成;(2)侧根:主根上产生成4列侧根,呈“十”字形;(3)次生细根:侧根上长出许多次生细根;(4)不定根:胚轴及侧枝上在湿润土壤中可长出不定根。2.根的分布:大部分根系在50厘米土层中,最深可达1米以上。花生的根系花生根系与荚果在土壤中的分布花生根系与荚果在土壤中的分布A.耕作层A1.结果层B.心土层C.底土层3.根瘤:花生根瘤菌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不能固氮;种子萌发后,根瘤菌侵入花生幼根,形成根瘤,根瘤内的根瘤菌方有固氮能力。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花生根瘤的固氮量约占花生需氮量的4/5。其中,2/3左右供花生吸收利用,其余1/3左右残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含氮水平。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变化规律,是花生施肥的重要依据。(二)茎:包括主茎和分枝。1.主茎:由主芽发育而成。苗期生长较慢,开花后转快,盛花期后生长又转慢并逐渐停止生长。主茎一般有15—20个节间。中晚熟品种在饱果期主茎高度以40—50厘米为宜,超过60厘米为旺长,低于30厘米为生长不良。

2.分枝:(1)分枝的种类:由主茎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一次分枝;由第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二次分枝;余者依次类推。(2)不同分枝的作用:

①第一对侧枝:由子叶节上长出的第一、第二条侧枝,为对生,称为第一对侧枝。第一对侧枝的结果数约占全株的60%左右。

②第二对侧枝:由主茎第一真叶节长出的第三条侧枝,和由主茎第二真叶节长出的第四条侧枝,因节间很短,二者实互生,似对生,称为第二对侧枝。第二对侧枝的结果数约占全株的20—30%。

③其它侧枝:均为互生,结果数约占全株的10%左右。

由此可见,花生结果主要依靠第一、第二对侧枝及其二次分枝,后期分枝意义不大。

一般要求单株分枝9条左右,每亩总分枝13~16万条.(三)叶:有完全叶与不完全叶之分。1.不完全叶:(1)子叶:两片。(2)鳞叶:每条分枝基部都生有鱼鳞状的变态叶。2.完全叶:又称真叶,为羽状复叶,由四部分组成。

(1)托叶:两片,位于叶柄基部。

(2)叶柄:细长。

(3)叶片:一般由4片小叶组成,着生于叶柄上端的小叶柄上,小叶柄极短。个别真叶可能多于或少于4片小叶,为畸形叶。

(4)叶枕:叶柄基部和小叶柄基部的膨大部分。3.叶枕的作用:控制叶片的感夜运动。花生的4片小叶在日落后或阴天自行闭合,日出后重新张开的现象,称为感夜运动,也称睡眠运动。六.花生的生殖器官:(一)花序:为总状花序。1.花序的类型:(1)按花序长短分为两种:

①长花序:花序轴较长,可着生4-5朵花;

②短花序:花序轴较短,可着生1-3朵花。(2)按花序着生方式分为两种:

①连续开花型:主茎上直接着生花序,侧枝的每个节均可着生花序;②交替开花型:主茎上只长分枝,不直接着生花序;侧枝基部1-2节或1-3节只长分枝不长花序,其后数节着生花序不长分枝,再后的数节着生分枝不着生花序。如此交替进行。花生花序类型A.长花序B.短花序1.花序轴2.二叉苞3.花萼4.外苞叶花生开花型模式1.连续开花型2.交替开花型花生开花型模式1.连续开花型2.交替开花型2.花的构造:为两性完全花,由苞叶,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1)苞叶:呈绿色,共2片,分内苞叶(二叉状苞叶)和外苞叶(长桃形苞叶),位于花萼管基部之外侧;(2)花萼:呈绿色,上部有萼片5枚,其中4枚联合,1枚分离,下部联合成一个细长的花萼管。(3)花冠:橙黄色,蝶形,从外向内由1片旗瓣,2片翼瓣,2片龙骨瓣组成;(4)雄蕊:10枚,常有2枚退化,8枚发育正常。其中,4个花药较大,散粉较早,4个花药较小,散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