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早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1当小土豆两岁的时候,文清发现他变得异常粘人。每次文清准备出门的时候,小土豆总是不依不饶的,让她心里很矛盾。小土豆好像也不像从前那么勇敢了,不但怕黑,不敢一个人独自睡觉,而且还怕生。小土豆怎么了?文清非常疑惑。其实,她不知道,这些变化正是小土豆长大了的标志!引言2引言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情绪的问题。很多家长更希望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情商意味着什么?跟情绪有什么关系?情商高的表现大致有:遇到困难不会发愁;不会被困难压垮;临危不惧;遇到别人情绪不好的时候自己不会被感染;心里没有很多的不舒服;不容易焦虑;高兴的时候多,不高兴的时候少;挨了骂、挨了批评也不会伤心和生气。3第一节婴儿情绪的发展4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5(一)情绪及其基本功能
情绪是前人类有机体在种族进化中获得的一种心理功能。它是有机体为生存的生物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而人类的情绪除反映生物需要外还反映人类社会性的需要。1、总是与某一个情绪相关的诱发事件有关。比如:惊奇是由意想不到善意的事件引发的,愤怒是因为目标被干扰,恐惧是危险的场景引发的,耻辱是因为自尊受到打击。2、生理成分。比如:变化的心跳频率和脉搏、加速的呼吸、出汗以及其他一些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功能。63、经验成分。与我们对诱发情景及其影响方式的认知评价相联系。4、外在行为的变化。这是在观察他人情绪状态时认识到的东西。比如:面部表情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尖声表示恐惧);特殊姿势的变化(愤怒时会晃动拳头)等。7(二)情绪的基本功能
适应、交流、驱动、行为组织8(三)婴儿基本情绪的发生人类的基本情绪在婴幼儿的生存、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ornsteStein,1999):9
第一阶段(出生-1个月内):新生儿具有的一系列基本情绪是感兴趣、痛苦、厌恶和快乐的面部表情。婴儿对生理的满足和温柔的抚摸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这就是快乐。受到光和声音的刺激,则表现出兴趣。痛苦厌恶快乐感兴趣10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其他的基本情绪如愤怒,悲伤、欢乐、惊讶和害怕等在2-7个月期间陆续显现(hardetal.,1995)。
痛的感觉,成为引起婴儿愤怒和悲伤的主要刺激源。而如果他们的预期未能实现,就会引起2-4个月的婴儿的愤怒,引起4-6个月的婴儿的伤心难过。当2-8个月大的婴儿感到自己能控制自身以外的事件时,就会引发强烈的惊奇和欢乐的情绪(Lewisetal.,1990)。这些所谓的基本情绪具有很深的生物根源,对这些情绪的解释具有跨文化性。1112
第三阶段(出生6个月以后):出现的情绪是惊奇、害羞和嫉妒。物体的新异性会诱导惊奇的情绪,而陌生人可能导致害羞,看见别人深情的拥抱或妈妈抱别的孩子,就会使婴幼儿产生嫉妒的情绪。(社会性需要)惊奇1314二、婴儿的情绪表达15
“哭”和“笑”是婴儿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手段,是实现情绪交流功能最重要的手段。对婴儿情绪表达的研究,主要通过“哭”和“笑”来进行。16(一)婴儿的笑1、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这个阶段婴儿的微笑主要是用嘴作怪相,这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不稳定有关。婴儿在笑的时候,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未收缩,脸的其余部分仍保持松弛状态。这种微笑曾被普莱尔称为“嘴的微笑”,以区别于后来的社会性微笑。有趣的是,即使在新生儿期微笑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自发微笑的次数比男婴多。17内源性微笑18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又称外源性微笑。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如运动、发声物体或人脸。虽然此时婴儿还不会区分那些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个体,如母亲,但是人的声音和人的面孔特别容易引起他们的微笑。
19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以后)随着婴儿处理视觉刺激能力增强,其逐渐能认出熟悉的人的脸和不熟悉的人的脸,并对此作出不同的反应。面对熟悉的照顾者,婴儿展开最开心的微笑,而对陌生人则表情严肃、警惕而不是快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201、沃尔夫的分类
基本的哭泣愤怒的哭泣痛苦的哭泣2、Shaffer的三阶段分类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饥饿、痛心理激活(1个月起)——假哭有区别的哭(2个月-22个月)——社会行为(二)婴儿的哭21婴儿的哭自出生就有,且较早出现分化。最初的哭声多属于生理反射性的哭,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这后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223、哭的发展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惟一方式。初生婴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研究表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的研究者历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23虽然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还很幼稚,但很明显,婴儿所展现出的情绪能力与照顾者之间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并影响照料者对婴儿的反应。婴儿的情绪具有适应性,提高了婴儿与他人的社会连接,帮助照顾者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婴儿的需要和目的。换言之,婴儿的情绪表达帮助婴儿与他们的亲密同伴“逐渐了解对方”、“亲近对方”。(三)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与早期社会性的发展24三、婴儿的情绪体验25快乐是人类最早体验到的基本情绪之一,是一种积极情绪。6-10周后,婴儿在与照顾者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们以微笑回应照顾者,并保持与照顾者的目光接触。6-7个月之后,婴儿开始只对熟悉的人微笑,并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此时他们还学会了用社会性微笑引发、维持与照顾者的互动。(一)积极情绪的发展26(二)消极情绪的发展
虽然新生儿就会对饥饿、疼痛以及一系列不适宜刺激以“哭泣”来反应,但是其他一些消极情绪要两个月起才会陆续出现。27
愤怒:两个月时,婴儿会在接种疫苗或未能得到玩具时出现愤怒并涨红了脸,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这种具体的愤怒反应会逐渐加剧。28
伤心:伤心的情绪也有类似的发展趋势。2-6个月大的婴儿在引起愤怒的情境下同样会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情绪。当婴儿引不起照料者的积极反应时特别容易出现伤心的情绪。(家庭和睦的重要性)29害怕是早期的基本情绪中出现最晚的情绪之一。30
怯生是婴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的害怕反应,也被称为陌生人焦虑。31另一种害怕情绪是婴儿害怕与母亲分离,称为“分离焦虑”。32从2岁末期到整个3岁期间,幼儿开始表现出一系列中等水平的、复杂的情绪,如窘迫感、羞耻感、内疚感、嫉妒和自豪等。这些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会对幼儿的自我感觉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三)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33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34
情绪识别能力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等信息对他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判断的能力(看脸色)。35(一)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如新生儿听到其他婴儿啼哭时,自己也会开始哭闹。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36新生儿模仿表明最初的情感交流情绪沟通对婴儿就已经是双向的了,即便这些反应是无意识的。虽说真正的移情能力要等到1岁左右才可能产生,但新生儿听到别的婴儿哭就会跟着哭,这一事实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产生共鸣的基本能力。(二)最初的情感交流。37当婴儿到了18-24个月,能够谈论情绪后,关于情绪体验的家庭交流将有助于婴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谈心的作用)。38(三)婴儿的社会性参照在7-10个月期间婴儿识别和解释他人情绪表情的能力开始变得明显,婴儿开始监控父母对于不确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Socialreferencing)39(四)情绪理解能力与早期社会性发展尽管婴儿对他人情绪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这对其早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很大。它能使婴儿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应有哪种情绪和行为反应。“社会性参照”的价值就在于儿童能用这种方法获得情绪方面的知识。40五、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与自我调节41每个社会都有一系列的情绪表达规则,规定着在各种社会场合下哪些情绪可以表达而哪些又是不可以表达的。在婴儿早期,父母与婴儿的互动过程是婴儿学习情绪表达规则的第一课堂。42情绪表达规则的存在要求情绪调节43影响情绪调节的因素
44照顾者45婴儿自身46婴儿性别47文化48情绪调节的发展49
最初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50接近一岁时,婴儿开始使用一些其他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如摇晃自己的身体、用嘴咬东西和避开引起他们不愉快的人或事物。5118-24个月的婴儿,开始有意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52
在3岁以前,婴幼儿就开始表现出一些有限的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能力(儿童说谎研究,个体差异)53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调节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天黑了,我害怕。”“我在墙上写字,奶奶生气。”“抱抱我,宝宝高兴。”
54六、早期道德感的萌芽55所谓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为、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56(一)早期移情能力的发生、发展所谓移情,就是指儿童在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感情的能力。
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孝道,爱护动物,善待乞讨者)。57(二)其他道德感的萌芽。
两三岁的儿童已经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父母或他人对儿童行为的评价(儿童超我的发展)。58七、识别和调节婴儿情绪59
是否注意观察婴儿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的发育。稍有疏忽,就可能会使孩子发育成一个退缩型、冷漠型、孤僻型或焦虑型的儿童,长大以后情绪不稳定,性格懦弱,缺少自信心,适应性差。只有认真注意婴儿的情绪,给予正确的诱导、教育,孩子才会健康、顺利地成长。60当宝宝试图以各种肢体语言,或是情绪反应来表达他的需求时,父母立即而正确地响应,不仅可以维护宝宝的自尊心,也可以促进宝宝解读他人非语言行为的能力,这对宝宝日后人际关系的开拓十分重要。因为,一个熟于接收与传送非语言讯息的宝宝,比较容易察觉到别人声调或手势的快速改变,进而判断、解读,了解别人情绪的变化,并适时做出正确的回应。
61多和宝宝谈论他的情绪孩子:“妈妈,妈妈。”妈妈:“出了什么事?”孩子:“怕,我害怕!”妈妈:“书里的怪物?”孩子:“是。”妈妈:“书里的怪物吓到你了,是不是?”孩子:“是。”……62交谈情绪的作用:交谈使孩子能够直面自己的情绪;帮助解释别人的行为;加深孩子对范围不断扩大的情绪的理解;洞察人际关系的实质和背景;使孩子能够与他人分享情绪经历,将之纳入人际关系之中。
在儿童早期,孩子和父母之间这种对话频率的增加,这有助于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孩子很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更好地理解他人。632~3个月的婴儿
这个月龄的婴儿已经开始有社会性的需求,他的情绪不再完全取决于生理需要。他们渴望父母的爱抚,有了玩的要求。当看到父母亲熟悉的面孔,或者有人面对面地逗他时,他会愉快地朝着面前的人微笑父母要适时地满足宝宝的情绪需求,多面对面地逗他玩耍。和宝宝交流时,要尽量让他更多地看到父母和其他家人的脸部表情,并且跟宝宝交流时,尽量面部表情丰富些。多抚摸拥抱宝宝,带给他更多愉快的情感体验,帮助他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情绪。
对应策略643~4个月的婴儿
这个月龄的宝宝有了愉快的感受,开始懂得表达愤怒和惊讶等情绪,特别渴望能够获得大量的拥抱和交流.开始区分家庭成员,当父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甚至试图通过微笑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尽量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伴宝宝,让他体验到与更多人玩耍的乐趣。当宝宝试图以微笑吸引父母的注意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回应。
应对策略65
6~8个月的婴儿
半岁后的宝宝已经有了初步的幽默感和强烈地融入周围社会环境的愿望,他开始主动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和表情,以此来获得父母的注意.宝宝开始区别对待陌生人和抚养人,表现出对亲人尤其是妈妈的特别依恋。当离开妈妈或其他抚养者时,他会表现出焦虑、悲伤的情绪,与陌生人接触时,他开始有怕生的表现。
父母要尽可能多以各种各样的表情和不同的语调来帮助宝贝了解各种情绪的意义,跟宝宝交流时,表情要尽可能更丰富些,适时地将当时的表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父母要给予宝贝更多的关怀。当婴儿表现出强烈的依恋感时,父母要满足他这种需求,不要为了担心他变得黏人而故意“疏远”他。这个时候给予他更多的宠爱,能更好地帮助他建立安全感。
对应策略668~10个月的婴儿
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这个月龄的宝宝学会了大声喊叫。他开始期望博得周围人群的赞赏,并因此乐于为周围人群做一些小小的表演。很多曾经让他非常入迷的游戏,他已经厌烦,因此,当父母要求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会显得比较“冷漠”。
当宝宝乐于表演的时候,要对他的表演给予积极的回应。当宝贝对表演没有兴趣的时候,不要强求,给他足够的自由去表现自己,才能带给他愉快的体验。可以多跟宝宝玩一些表情游戏,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各种情绪。应对策略6710~12个月的婴儿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喜欢的人和玩具上。对陌生的场所或陌生的场景已经有了恐惧感,他会仔细地观察父母的表情,通过父母的表情来判断自己某种情景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可以尝试。他的小脾气越来越大,并开始依赖扔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带宝宝外出玩耍,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要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宝宝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学习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当宝宝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地对待他,不要以吼叫对吼叫来跟他对抗。当宝宝去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时,只要不是确实危险的事情,父母那种大惊小怪的表情就不要露在脸上,多一些鼓励的表情,能让他变得更加勇敢。
应对策略68第二节气质及其发展69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70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哭声大小、活动水平有个体差异。这些在婴幼儿早期已经表现出来的个人特点就是气质。气质只表现个人特点,无好坏之分。71一、气质结构1.容易型: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容易型儿童容易获得父母和周围人的关怀和喜爱。72托马斯(A.Thomas)和切斯(S.Chess)的类型学说
2.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困难型儿童容易使亲子关系有所疏远。易出现适应问题。
73
3.迟缓型:适应环境缓慢,生活习惯逐渐变化;情绪通常不甚愉快,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慢慢活跃起来。迟缓型儿童引起父母的反应往往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并因具体情况而异。74在儿童中,容易型约占40%,困难型约占10%,迟缓型约占15%,其余35%属于混合型。75罗斯巴特等人:气质定义为情绪、运动性及情绪反应和自我调节方面“本质性”的个体差异,并将气质的结构分为六个维度。76确认组成气质的精确成分一直是很困难的:三种方案有相似性77二、气质的测量对婴儿气质的测量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常用的是让孩子的照顾者,如母亲回答相关问题,进而评定孩子气质的某些属性。
罗斯巴特的婴儿行为调查问卷(IBQ)和另一份儿童行为调查问卷(CBQ)。
还有实验方法。78三、气质的稳定性(一)早期的气质类型与后期的发展
对气质发展的纵向研究发现,气质中的一些组成部分,如活动水平、易怒性和社交性,在整个婴儿期、童年期甚至成年早期,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基石,但并非所有个体都具有如此稳定的气质。
另一项关于行为抑制的纵向研究也表明:面对不熟悉的人或情境采取退缩的反应倾向,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79(二)气质与儿童抚养
有研究发现,早期气质特征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但并不尽然。有时,气质可以发生改变。确定其是否改变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的气质类型与父母养育方式的拟合度。
文化价值会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和儿童气质的拟合。80四、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气质这一个体差异具有生物学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并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气质的遗传程度只是中等,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环境也同时影响着儿童的气质。两者是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81第三节婴儿期社会交往的发展82儿童出生后,第一个交往最频繁的对象就是母亲或其他照顾者。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亲子依恋、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和自我发展等几个方面。83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Bowlby1907-1990)。
关于依恋的假设,使他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一、依恋的概述(attachment)84
1、依恋的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是婴儿与照料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依恋是一种爱)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8586
依恋具有三个特点: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86872、亲子间的依恋是相互的
心理学家鲍尔比强调,父母与婴儿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联系:婴儿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父母同样对婴儿也会产生依恋(爱是相互的)。87883、亲子互动的同步化与依恋的建立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婴儿和照顾者建立起的同步化互动模式对依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884、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年期人际关系的雏形。(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89二、依恋的发展90前依恋期(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0-3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91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3-6个月婴儿对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92积极寻求与专门的照顾者接近的阶段6个月-3岁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切的关切大多数婴儿会产生怯生93交互关系形成阶段18个月-2岁后婴儿已拥有对依恋对象持续反应的系统。94三、对依恋的解释95所有物种生来就有一些有利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生存的本能行为倾向。依恋是本能反应的结果。劳伦兹的印刻现象(一)动物习性学理论:-我可爱,故爱我96
印刻效应印刻: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对印刻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97印刻的产生有时间性,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错过这个时间就不会产生印刻现象,心理学家把这个时间称为关键期。研究发现,幼小动物发生印刻的对象,是她出生后第一个看见的大的活动物,通常情况下是小动物的母亲,但也可以是其他物体甚致是人类。如劳伦兹在进行这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98婴儿对电视就能产生一种负面的印刻效应。一个婴儿在耳朵基本上能听到声音了,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这种情形下,如果每天给婴儿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孩子通常会有以下的表现:喜欢电视中的音乐、对母亲的声音反应迟钝,不能专心注视母亲的视线、无法安静、对事物不敏感等等。即使母亲给孩子耐心地讲或唱,孩子也会兴致索然,无动于衷。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对电视产生了“印刻效应”。如果不加以及时地纠正,就很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99丘比特娃娃效应娃娃脸的女生也比较可爱100
弗洛伊德:提供食物,口腔愉快艾里克森的心理阶段论--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
(二)精神分析理论:你喂我,所以我爱你101(三)社会学习理论:有利益,才有爱哈洛的罗猴实验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养育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联系在一起102哈洛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F.Harlow)的婴猴对人造“母猴”的实验最有力地支持这一观点。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做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它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103(四)认知理论—我爱你,因为我熟悉你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104四、依恋的类型及测量1051、艾斯沃斯的陌生人情境法(strangesituation)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日常生活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现状。106(一)陌生人情境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艾斯沃斯(MaryAinsworth)
(1913-1999)陌生情境试验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07艾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实验108109情境二:陌生人(左)与母亲(右)一起坐着110情境三: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111情境四:妈妈返回,安顿婴儿112情境五: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113情境六: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114情境七: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115关注点:自然情景中,有玩具时照料者/婴儿的互动观察婴儿是否将照料者当做探索的安全基地暂时和照料者分离,陌生人的进入婴儿是否会不安重聚关注不安的婴儿是否会从照料者那里获得安慰,重新开始玩耍116根据婴儿在这些场景中的反应:探索行为对陌生人和分离的反应尤其是同母亲重聚时的反应把婴儿的依恋归为四种类型:117安全型(65%)母亲在时——独自探索母亲离开——明显的不安母亲返回——对母亲有温暖的回应母亲在场——陌生人很随和大方感到很压抑——寻求身体接触118抗拒型(10%)
母亲在时——无法独自探索母亲离开之前——显得很警惕母亲要离开——极度的反抗母亲返回——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母亲的主动接触,似乎在责怪母亲的离开母亲在场——对陌生人保持相当的戒备。119回避型(20%)对这类婴儿来说母亲在不在无所谓。
母亲离开——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返回——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安慰一下。对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无依恋的儿童120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5%)陌生人在场——表现出混乱和无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
母亲返回——经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为反应,表现不知所措。
这种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121依恋Q分类适用于1-5岁的儿童,测试中需要父母或一名受训人员担当观察者,对90种与依恋有关的行为按照“很符合”到“很不符合”,对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加以分类。122(二)依恋Q分类法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123亲子依恋的类型,是母子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母亲与婴儿交往的态度、行为以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还有家庭关系等是影响婴儿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主要因素。
124(一)抚养者的特点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125126他们的父母在抚养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不一致。他们依自己的心境好坏对婴儿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又极为冷漠,很多时候没有反应。婴儿在应付这些照料者时也采取很极端的方式,如纠缠、哭闹和其他依恋行为等,来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而当其努力并不能奏效时就变得愤怒和怨恨。抗拒型儿童父母亲的特点127回避型婴儿的父母过于热心,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婴儿感到厌倦时仍然提供过多的刺激。婴儿习得了适应性地回避父母的反应方式。回避型儿童的母亲特点128组织混乱型/组织混乱型儿童母亲的特点在受虐待的婴儿中,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尤其高。遭受痛苦事件,如失去所爱的人,母亲和父母的沮丧也可能激发这种不确定的行为模式。观察表明,这些婴儿的母亲会表现出矛盾的、不愉快的行为。例如,看起来很不愉快,经常嘲笑或者取笑甚至吓唬婴儿,或者呆板地抱着婴儿。129
混乱型父母的特点临床抑郁症患者小时候被忽视、受虐待、不曾感受到爱的个体意外怀孕的生态学限制健康、法律或经济问题困扰的抚养者夫妻关系--当父母的婚姻不幸时,他们才可能和父母的互动不协调一个充满争吵的婚姻是最有可能妨碍甚至阻止亲子之间建立起安全的情感纽带的灾难性环境。130早产、患有出生并发症和其他疾病的新生儿都会使抚养工作变得更加繁重,特别在充满压力、贫穷的家庭里,这些困难不利于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情绪反应消极的“困难型”的婴儿更可能发展出不安全依恋。但是研究也表明,抚养者能超越婴儿的先天特征对依恋安全性的影响。
131(二)婴儿的特征父亲抚养的敏感性也预示了婴儿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父亲和母亲在抚养婴儿的过程中,对待婴儿的方式是不同的。父亲抚养婴儿的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132(三)多种依恋——父亲的特殊角色父婴交往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重要源泉。1、性别角色研究表明,男孩4岁前失去父亲,会缺乏攻击性,倾向于女性化;女孩5岁前失去父亲,青春期与异性交往更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2、认知上从母亲处,婴儿更多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等;从父亲处,则学到更广阔、丰富知识,并有助儿童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好奇心的培养。133134父婴交往的作用1)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2)是婴儿积极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也是婴儿重要的依恋对象(没有父亲的女孩)3)是婴儿积极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4)是婴儿社会需要满足、社交技能提高的重要源泉5)是婴儿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源泉(没有父亲的男孩)6)是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134六依恋与日后发展135精神分析学家和习性学家(Bowlby,1969)都认为婴儿从安全型依恋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感为以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136一个童年享受了充分的爱的孩子,可以在未来坚强地面对一切的挫折和挑战
——马斯洛(一)早期亲子关系与日后发展的追踪研究。埃维瑞特,沃特等人的追踪研究137(二)依恋的质量影响日后发展的理论假设社会习性学家认为,婴儿在同照顾者的不断交往中形成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即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认知表征,用以解释事件和形成对人际关系的期望。138(三)依恋缺失的婴儿
社会性剥夺和受虐的婴儿很可能表现出退缩和冷漠,也可能在以后的发展中表现出智力缺陷、问题行为和依恋行为的紊乱。139在一系列重要研究中,斯皮茨(Spitz)观察了在抚养院中长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在3到12个月间被他们的妈妈抛弃的,这些婴儿被安置在一个大房子里,与其他至少7个婴儿一起由一个护士看护。不象与妈妈分离以前那样高兴和随和,在这里他们哭泣,退缩,体重减轻,而且很难入睡。如果婴儿认识的养育者不能代替婴儿的母亲,婴儿的抑郁就会迅速严重起来。14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儿童遭受空袭的威胁,而将他们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当时有些父母不愿和孩子分离,将孩子留在身边,一同躲避空袭。战后的研究发现,离开父母被送到安全地方的孩子,其表现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投资房产协议书
- 门诊麻醉工作流程及应急救援预案
- 建筑给排水工程承包合同
- 副车架大梁断裂的修复加固方案
- 新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考核试卷
- 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
- 2024年德育导师个人工作总结
- 日用化学产品对美容美发的作用考核试卷
-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指导发言稿
- 农药制造工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考核试卷
- 投诉法官枉法裁判范本
- 幼儿园中班语言《啪啦啪啦-碰》微课件
-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共6套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RCA分析的案例80页PPT课件
- 建筑CAD测试多选题
-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 船舶管理之—船舶防污染
- 交互语义学探究
-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
- 最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在磁控溅射卧式铝镜生产技术中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