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记忆、思维与想象_第1页
第四章 记忆、思维与想象_第2页
第四章 记忆、思维与想象_第3页
第四章 记忆、思维与想象_第4页
第四章 记忆、思维与想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记忆、思维与想象第一节:记忆第二节:思维第三节:想象与创造学习目标1、说出记忆的概念与分类2、解释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3、根据记忆的规律说明如何提高记忆的效果4、描述思维的概念与分类5、描述在解决问题中思维过程的主要阶段第一节记忆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种类三、记忆的过程第一节记忆一、什么是记忆记忆(memory):人脑对过去的经验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即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描述,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五类: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以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反映事物本质或规律性的语词概念、符号信息。情绪记忆: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二)根据输入信息、编码、加工方式的不同和储存时间长短分类1、感觉记忆(视觉编码)亦称瞬时记忆,指外界刺激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停止以后,刺激物的映像仍然持续极短时间才消失的记忆。1、感觉记忆特点在感觉记忆中,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原有的物理特征编码的。感觉记忆的容量较大,在瞬间能储存较多的信息。但保持时间短,视觉形象记忆约保持1/4秒,声像记忆大约持续2-4秒。作用感觉登记

2、短时记忆(听觉编码)

概念: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只有1分钟左右的记忆。容量有限:7±2组块(chunk)。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加工过程。复述分为机械复述和精心复述。

3、长时记忆(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概念:是1分钟以上乃至终身保持的记忆。容量无限。三个记忆系统三、记忆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一)识记

识记是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它是记忆的开端,是保持和再现的前提。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目的,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意义的程度,可将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2、影响识记的因素(1)目的任务对识记的影响(2)理解对识记的影响(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的影响(4)复习的影响(二)保持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把感知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储存在脑中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储存。(三)遗忘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遗忘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遗忘,即不重新学习,永远不能再认和回忆;另一种是暂时性遗忘,即一时不能再认和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恢复。(舌尖现象)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以自己为被试,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用节省法计算出保持和遗忘的数量,总结了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艾宾浩斯之后,许多人用无意义材料和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遗忘曲线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总趋势还是和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一致,这表明了人类遗忘过程的基本趋势。

(一)遗忘的原因干扰说: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因此又叫动机性遗忘。

干扰效应表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倒摄抑制。压抑说

在考试时,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但因为紧张,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不加思索便油然而生。(2)抵制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活动有助于记忆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多种感官参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耳朵听一则材料,3天以后,可以记住10%的内容;眼睛看一则材料,3天以后,可以记住20%的内容;耳、眼并用,视听一则材料,3天以后,可以记住65%;眼、耳、手并用,则可以记住80%。(三)再认和回忆再认和回忆是对储存的信息提取过程再认是对已经识记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或形成的概念,是由一定的外在条件引起的根据记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从回忆的过程是否有中介物引起联想,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第二节思维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二、思维的形式三、思维的种类四、思维的过程五、解决问题思维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一)思维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二)思维的特性概括性: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形成概括性的认识。第二,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间接性:就是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都概括为“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感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知觉:鲜花非常美丽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判断照片是什么时候照的?思维的间接性的表现感知觉:红卫兵、毛泽东、喊口号思维: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二、思维的形式(一)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指概念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指概念包含的范围。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通过思维活动将人类形成的概念转化为个体头脑中概念的过程。概念掌握的途径:在日常交际和积累经验中掌握概念,叫日常概念;通过教学活动,在理解概念内涵条件下掌握的概念,叫科学概念。(二)判断

判断是对于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如指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三)推理

推理是思维的形式之一,指人在头脑中根据已有的判断,经过分析与综合的作用推出新判断的过程。三、思维种类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这种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动作思维定义:依靠动作进行的思维。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聋哑人靠手势和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定义: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45平方——珠宝设计师的专属空间

抽象思维定义: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5张桌子或5把椅子。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分为:

辐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三)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

常规性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制出一种新仪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四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和分类3、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例如,把神经系统区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将中枢神经分为脑和脊髓,将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间脑……;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就很清楚地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综合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比较和分类比较:是在认识上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部分、属性或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要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异的关系,因此,比较也离不开综合。

例如,到商店买电视机,总要先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电视机的性能、结构、价格等特点,这就是分析。通过对不同品牌的电视机的特点的一一对比后,还要结合在一起比较,这就是综合。通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比较活动,才能最后决定买什么品牌的电视机。分类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在确认事物的主要特征、次要特征,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把事物归入相当的属、种、类之中,揭示出事物之间的丛属关系,使知识系统化。例如生物学的分类,就是以“种”为单位,由低到高的类别层次为“种”、“属”、“科”、“目”、“纲”、“门”。在分类上所属层次越多。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人们对各种钟、表的抽象就是,将“能计时”这个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大小、形状等非本质的属性。概括是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把“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意思是无论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只要它具有“由三条线段组成”和“封闭图形”这两个特征,就是三角形。

五、解决问题的思维(一)解决问题的基本阶段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知觉特点的影响迁移的作用: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原型启发:启发是通过观察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功能固着:特殊类型的定势在河宽为100米的两岸有A、B两点,请问在河的哪个部位建桥会使A、B两点的距离最短?当然河宽是一定的,而且桥也不能斜建。

A100米150米B思维定势Key:修建一座宽150米的桥知觉的特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觉的特点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例如,9点连线图问题

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

两种答案: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着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杜克(Duncker)曾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功能固着现象。他将两支蜡烛、五颗图钉、一根线条和一盒火柴放在桌子上,要求被试将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并要求当蜡烛燃烧时,烛油不能滴在地板上或桌子上

第三节想象与创造1、想象2、想象的种类3、创造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二)想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