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 副本_第1页
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 副本_第2页
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 副本_第3页
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 副本_第4页
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的鉴别试验和含量测定方法。掌握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性质。了解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的杂质检查要求。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抗疟药(antimalarialdrugs)是防治疟疾的重要手段。现抗疟药中尚无一种能对疟原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都有杀灭作用。因此,必须了解各种抗疟药对疟原虫生活史的不同环节的作用,以便根据不同的目的正确选择药物。各种抗疟药通过影响疟原虫生活史的不同发育发挥基抗疟效果。

抗疟药分类为:1、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如:氯喹、奎宁等。它们通过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中断疟原虫的无性生殖周期,发挥控制症状发作和症状抑制性预防作用。2、主要用于防止疟疾复发与传播的抗疟药,如伯氨喹等。它们通过杀灭间日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的子孢子及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控制疟疾的复发和传播;3、主要用于预防疟疾的抗疟药,如乙胺嘧啶等。它们通过杀灭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的疟原虫,发近病因性预防作用;4、与抗疟药联合应用的药物;5、其他类抗疟药。第一节喹啉类药物的分析共同点:含有吡啶与苯稠合而成的喹啉环,环上的杂原子的反应性能基本与吡啶相同。典型药物有:硫酸奎宁、二盐酸奎宁、盐酸氯喹、磷酸哌喹等

磷酸咯萘啶

脂环氮,碱性强,pKa8.8,可以与硫酸成盐芳环氮,碱性较弱,pKa4.2,不能与硫酸成盐4.紫外吸收光谱特征由于喹啉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吡啶与苯稠合而成的喹啉杂环,具有共轭体系,可用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鉴别该类药物。二、鉴别试验(一)绿奎宁反应

含氧喹啉衍生物的特征反应硫酸奎宁和二盐酸奎宁都显绿奎宁反应。微过量加酸中性显蓝色酸性呈紫红色翠绿色可转溶于醇、氯仿中不溶于醚奎尼丁(二)光谱特征1、紫外吸收光谱:示例:

磷酸氯喹---在4个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磷酸咯萘啶—在2个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盐酸环丙沙星:取本品,加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8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277nm与31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荧光光谱-在稀硫酸溶液中显蓝色荧光(特征鉴别方法)硫酸奎宁:取本品约20mg,加水20ml溶解后,分取溶液10ml,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即显蓝色荧光。3、红外吸收光谱特征1、硫酸盐的鉴别反应(1)滴加氯化钡试液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不溶(2)滴加醋酸铅试液白色沉淀;分离,沉淀溶于醋酸铵或氢氧化钠试液(3)加盐酸,无白色沉淀(区别于硫代硫酸盐)

2、氯化物的鉴别(1)硝酸酸性下,滴加硝酸银试液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溶于氨试;加稀硝酸酸化液;又出现沉淀(2)加与供试品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产生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3、磷酸盐的鉴别反应(1)中性供试品溶液中,加硝酸银试液,生成浅黄色沉淀;分离,沉淀易溶于氨试液或稀硝酸(2)加氯化铵试液,生成白色结晶性沉淀(3)加钼酸铵试液和硝酸,加热,产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在氨试液中溶解三、特殊杂质的检查(一)硫酸奎宁中有关物质的检查奎宁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提取分离过程中可能带入其他金鸡纳碱杂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为硫酸奎宁片和二盐酸奎宁注射剂硫酸盐难溶于水,多制成片剂二盐酸盐水溶性好,可制成注射剂

1、酸度

目的:检查控制药物中的酸性物质,主要为成盐过程中引入方法:取本品0.2g,加水20ml溶解后,测定pH值应为5.7~6.62、氯仿—乙醇中的不溶物

原理:溶解行为的差异

主要杂质: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无机盐与其他生物碱

检查方法:取本品2g,加氯仿-无水乙醇(2:1)的混合液15ml,在50℃加热10min后,用称定重量的垂熔坩埚滤过,滤渣用上述混合液分5次洗涤,每次10ml,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2mg。垂熔坩埚垂熔坩埚也叫砂芯坩埚,是一种坩埚式滤器,用玻璃粉压制成砂芯滤板,适用与定量分析对实验物可作过滤,干燥,称量的联合操作。

造型为一只上口大下口小无底的锥形杯,在杯内的下截部位焊有一片砂芯片,或称为滤片,代替滤纸作过滤溶液用,滤片孔径有粗细之分,1号最粗,6号最细,除砂芯滤片粗细区分之外,还有容量大小之分。由于它的底是平的,适合对过滤后滞留在砂芯片上的残渣直接移烘箱内干燥,称量时也可直接放入天平上称量。

3、其它金鸡纳碱原理:吸附性质的差异方法:

TLC或HPLC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或对照品对照法规定限度为0.5%(二)磷酸咯萘啶的纯度检查磷酸咯萘啶溶解性:水中溶解、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1、酸度目的:检查控制药物中的酸性物质,主要为成盐过程中引入。如pH小于2.4,刺激性较大方法:用酸度计测定,pH应大于2.4

2、水中不溶物原理:加水溶解后,稍放置有黄色不溶物产生方法:取供试品加水溶解,放置30分钟,过滤、洗涤、干燥,精密称定遗留残渣的重量。注射用药:残渣不得超过4mg

口服用药:残渣不得超过7mg3、氯化物目的:检查生产工艺中带入的氯化物方法:磷酸咯萘啶溶液咯萘啶

加碱过滤滤液,依法检查与3.0mL标准氯化钠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4、甲醛来源:甲醛具有毒性,反应中使用甲醛进行缩合,对产品中残留的甲醛进行检查

方法:对照液比色法5、四氢吡咯来源:四氢吡咯具有毒性,反应中使用四氢吡咯进行缩合,对产品中残留的四氢吡咯进行检查

方法:取本品,加水溶解,加5%碳酸钠溶液,搅拌、滤过、滤液加新制的亚硝基铁氢化钠乙醛,摇匀、5分钟内不得显蓝色四、含量测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CHPUSPHPLC法(一)硫酸奎宁的含量测定硫酸为二元酸,水溶液中二级电离,但在非水介质中只显示一元酸,解离为HSO4-。含量测定时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判断化学计量摩尔关系结构中喹核碱的碱性较强,可以与硫酸成盐

喹啉环的碱性极弱,保持游离状态非水溶液中喹核碱及喹啉环的N相对碱性较强,可与强酸成盐非水溶液滴定法当HA酸性较强时,反应不能定量完成,必须除去或降低HA的酸性,使反应顺利地完成。BH+A-+HClO4BH+ClO4+HA游离碱类盐被置换出的弱酸含量测定硫酸奎宁测定

1摩尔的硫酸奎宁可消耗3摩尔的高氯酸。

(QH+)2·SO42-+3HCLO4→QH22+·HSO4-·CLO4-+QH22+·2CLO4-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考虑到片剂中共存物的干扰(也需消耗高氯酸滴定液),把硫酸奎宁片粉经强碱溶液碱化,生成奎宁游离碱,用氯仿提取后,再与高氯酸反应:(QH+)2·SO42++2NaOH→2Q+Na2SO4+2H2O2Q+4HCLO4→2[(QH22+)·(CLO4-)2]因此,1摩尔的硫酸奎宁可消耗4摩尔的高氯酸。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USPHPLC法甲磺酸的作用?醋酸的作用?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离子对色谱法★

(1)定义离子对色谱法是把离子对试剂加入极性流动相中,被分析的样品离子在流动相中与离子对试剂的反离子生成不带荷电的中性离子对,从而增加了样品离子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溶解度,使分配系数增加,改善分离效果。

(2)常用离子对试剂分析碱类用烷基磺酸盐为离子对试剂,如正己烷磺酸钠。分析酸类常用四丁基季铵盐,如四丁基胺磷酸盐。

(3)特点用于有机酸、碱、盐的分离,而且可以避免用普通的HPLC仪器长期进行离子色谱时,流动相(酸、碱)对泵与流路的腐蚀。这种方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很广,如生物碱、有机酸、磺胺类药物、某些抗生素与维生素等。在体内药物分析上也有许多应用,如在测定人体内碱性药物的血药浓度时,有利于与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酸性杂质分离。但试剂的价格较贵是其缺点。影响条件:流动相一般呈酸性,以利于生物碱的离解;离子对试剂的非极性部分越大,形成的离子对分配系数越大,保留时间越长(十二烷基磺酸钠>庚烷磺酸钠>戊烷磺酸钠)。第二节青蒿素类药物的分析青蒿素,又名黄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含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该品为一高效、速效抗疟药。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适用于间日疟及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型疟均有良效。其退热时间及疟原虫转阴时间都较氯喹短。对氯喹有抗药性的疟原虫,使用该品亦有效。

蒿甲醚:是青蒿素的脂溶性衍生物

青蒿琥酯:是青蒿素的水溶性衍生物

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经还原制得,同时也是青蒿琥的体内活性代谢物酯

中国抗疟新药的研究源于1967年成立的五二三项目,其全称为中国疟疾研究协作项目,成立于1967年的5月23日,因绝密军事项目,遂设代号523。

发展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1971年10月取得中药青蒿素筛选的成功。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青蒿素”国际会议上,中国《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发言,引起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并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出方向”。

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一类新药证书,双氢青蒿素也获一类新药证书。这些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