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神经系统4_第1页
第八章神经系统4_第2页
第八章神经系统4_第3页
第八章神经系统4_第4页
第八章神经系统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快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较缓慢而持久。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就是实现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调控结构。第四篇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2023/10/241第九章感觉器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第八章神经系统第四篇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2023/10/242【学习目标】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2.掌握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束、神经、网状结构、内脏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了解脑干的组成、主要的外部结构。4.掌握大脑的内部结构、大脑的分叶、主要皮质机能区的位置。第八章神经系统2023/10/2435.掌握脑神经名称、脊神经的组成。6.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7.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及其功能。8.掌握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9.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10.掌握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痛觉传导路、皮质脊髓束传导路。2023/10/24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一节概述2023/10/245

功能:调节人体各器官的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有机整体;并与外界保持相对平衡的器官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按连结部位分按分布范围和功能分脑神经脊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023/10/246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神经系统借助感受器,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引起各种反应。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完整的有机体。一方面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人类在进化中,随着生产劳动、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使得大脑皮质高度发展,人类不仅能适应客观环境,还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之为人类服务。2023/10/2472023/10/2482023/10/249臀上皮神经股后皮神经2023/10/2410植物性神经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内脏运动性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即植物性神经系统,依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023/10/2411

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中的部分叫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叫白质。神经核和神经节:中枢神经内,机能相同或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团叫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集团叫神经节。

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2023/10/2412神经和神经束:在周围神经系,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由结缔组织包裹称为神经。在中枢神经内,起始、终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在一起形成神经束。网状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混杂而成,其中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块散在其中。传导路:是指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其传入部分称为感觉传导通路,传出部分称为运动传导通路。2023/10/2413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reflex。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机能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任何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才得以实现。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2023/10/2414

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这种神经调节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弧:执行反射过程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它包括五个部分,即:效应器运动神经元中枢(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感受器反射与反射弧2023/10/2415脑神经脑第二节脑和脑神经2023/10/2416脑2023/10/2417脑2023/10/2418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脑干2023/10/2419脑的各部位示意图2023/10/2420

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与间脑之间的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之间的腔为第四脑室。此室向下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相连;向上连通中脑的中脑水管。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外形脑干2023/10/2421

腹侧面

(1)延髓:前正中裂、前外侧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在橄榄背侧,自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根附着。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根穿出。(2)脑桥: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延髓脑桥沟。在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之间有三叉神经根,在延髓脑桥沟,自内侧向外侧依次是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3)中脑:大脑脚和脚间窝(有动眼神经穿出)。

脑干的外形2023/10/2422背侧面:

延髓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两个纵行隆起,内侧的称薄束结节,外侧的称楔束结节,其深层分别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是薄束和楔束的终止核。楔束结节的外上方有小脑下脚,是由进人小脑的纤维组成,且形成第4脑室侧壁的一部分。延髓上部构成菱形窝,即第4脑室的底的下半部分。脑桥的背侧面形成第4脑室的上半部分,菱形窝的上侧壁为小脑上脚。中脑的背侧面有两对圆形隆起,称四叠体。上一对为上丘,下一对为下丘。向两侧分别借上丘臂和下丘臂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相连。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根出脑。2023/10/2423(1)延髓的内部结构延髓内部主要有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有1对薄束核,位于薄束结节内,1对楔束核,位于楔束结节内,它们分别接受来自薄束和楔束的纤维。脑干的内部结构2023/10/2424(2)脑桥的内部结构脑桥的内部有与三叉神经(Ⅴ)、展神经(或外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或位听神经)(Ⅷ)相连的神经核。此外,脑桥基底部有大量散布于纵横纤维之间的神经元群称脑桥核,是传递大脑皮质运动信息到小脑的中继站。2023/10/2425(3)中脑的内部结构上丘内有上丘核,是视觉反射中枢,参与完成由声、光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下丘内有下丘核,是听觉传导通路上重要的中继核,传递听觉信息。在中脑上丘平面有动眼神经核,由此核发出纤维构成动眼神经;在中脑下丘平面有滑车神经核,由此核发出纤维构成滑车神经。此外,中脑内还有红核和黑质,它们对调节骨骼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着重要作用。2023/10/2426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大脑皮质与脊髓、小脑相互联系的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都要经过脑干。(2)反射的低级中枢:脑子内具有多个反射的低级中枢。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生命中枢”;脑桥内有角膜反射中枢;中脑内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3)网状结构的功能:具有维持大脑皮质醒觉、引起睡眠、调节骨骼肌的张力和调节某些内脏活动等功能。2023/10/2427位置与外形:

小脑位于脑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小脑的两侧膨大,称半球。中部狭窄变细的部分称蚓。小脑借3对小脑脚与脑干背面相连接。

小脑的分叶:小脑表面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横沟,其中有深沟将小脑分为三个叶。在小脑上面,原裂,将小脑分为前叶和后叶。在小脑下面,借后外侧裂将后叶与绒球小结叶分开。绒球小结叶位于小脑下面的前部,体积最小,其纤维主要与前庭神经核联系;小脑上面的前部,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其他部分,主要接受来自大脑皮质的纤维。小脑2023/10/24282023/10/2429小脑水平切面2023/10/2430小脑的内部结构:

大量的神经元胞体集中于小脑的表层,形成小脑皮质。小脑的深层为白质,白质内还含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主要的核有:项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小脑的功能:

主要是运动调节中枢,与平衡、调节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关。2023/10/2431位置: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其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仅次于大脑皮质。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所掩盖。间脑的主要部分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分部: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底丘脑间脑2023/10/2432

背侧丘脑又称丘脑,是位居间脑背侧部分的一对卵圆形灰质块。背侧丘脑被Y形白质板分隔为3部分,即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外侧核群后部的腹侧部分,称腹后核。全身各部的躯体性感觉冲动,都需要经过此核中继,才能传到大脑皮质。背侧丘脑(丘脑)2023/10/2433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下壁和侧壁的下部分。下丘脑包括视交叉、视束、灰给节、漏斗、垂体柄和乳头体等。下丘脑体积虽小,但结构比较复杂,含有许多孩团,神经元与端脑、间脑、脑干和脊髓有广泛的联系。下丘脑主要的校团有位于视交叉上方的视上核和位于第三脑室侧壁的室旁核。此H核能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经神经元的轴突运输到垂体后叶,再释放到血液。下丘脑的功能是神经内分泌的中心,它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又是皮层下植物性神经中枢,对体温、援食、情绪、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等进行广泛的调节。下丘脑2023/10/24342023/10/2435三个面: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条重要的沟:中央沟、外侧沟和顶枕沟。五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大脑的外形和分叶2023/10/24362023/10/2437大脑半球的分叶外侧沟颞2023/10/2438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岛叶颞横回2023/10/24392023/10/2440大脑半球上外侧面2023/10/2441

在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将其分开。纵裂的底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板为胼胝体。大脑半球后部与小脑之间为大脑模裂。每侧大脑半球都可以分为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大脑半球表面各部位,由于发育不平衡,出现许多隆起的脑回和深陷的脑沟。每侧大脑半球借3个为将其分为5个叶:外侧沟位于半球上外侧面,是自前下向后上行的深裂;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起,在半球上外侧面向前下斜行,其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的后部,自下向上。在外侧沟上方和中央为以前的部分为额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为额叶;顶枕沟以后部分为枕叶;在外侧沟的上方,顶枕沟和中央沟之间为顶叶;位于外侧为的深处,被额、顶、领叶所掩盖,呈三角形的为岛叶。2023/10/2442

在大脑半球上外侧面,中央沟的前方,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前沟,两者之间为中央前回。中央前沟前部,被两条与半球上缘平行的沟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在中央沟后方,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后沟,两者之间为中央后回。中央后沟后方,有~条横沟为顶内沟,其下为顶下小叶,其中包绕外侧沟后端的为线上回围绕领上沟末端的为角回。外侧沟的下方,有与之平行的聂上沟和聂下沟。将领叶分为聂上回、领中回和聂下回。在预上回后部,外侧为的下壁处,有几条斜行的短回为聂横回。2023/10/24432023/10/2444外侧面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中枢2023/10/24452023/10/24462023/10/2447在半球的内侧面,有中央前、后回从上外侧面延伸到内侧面的部分称为中央分小叶。在中部有前后方向呈弓形的讲服体,其后方,有呈弓形的距状沟。向后至枕叶的后端,其中部与顶枕沟相连。讲服体背侧的胞回为扣带回。扣带回向后移行于聂叶的海马旁回。其前端变成钩形弯曲称钩。扣带回、海马穷回、钩等脑回,因其位置处于大脑半球和间脑交界处的边缘,故合称边缘叶。在半球底面,额叶的下方有一对椭圆形的嗅球。它的后端缩窄延为嗅球。它们与嗅觉的传导有关。2023/10/2448内侧面内脏活动中枢嗅觉中枢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2023/10/2449大脑半球内侧面2023/10/2450脑的正中矢状切面第三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脉络丛正中孔第四脑室中脑水管松果体下丘脑沟丘脑丘脑间粘合穹窿室间孔胼胝体下丘脑视交叉垂体乳头体动眼神经2023/10/2451大脑的结构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大脑皮质。深层的白质为髓质。在半球的基底部,白质中藏有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半球内的室腔称为侧脑室。2023/10/2452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中枢,由大量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组成。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大脑皮质的各区有其不同的功能,一般将这些具有一定功能的脑区称为“中枢”。如机体的运动、感觉和语言等各种功能活动在大脑皮质上均有相应的最高中枢控制2023/10/2453躯体运动区: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此区司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身体各部在此区的局部定位关系呈一个倒置人形(头面部不倒)投影。2023/10/2454

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此区接受背侧丘脑传来的对侧半身的痛、温、触、任以及运动觉和振动觉。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也呈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身体各部在该区的投影范围的大小,也与本身的形态大小无关,而真正大小主要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例如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密,它们占的范围也就最大。2023/10/2455

视区: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为附近的皮质。一侧视区接受双侧视网膜的纤维,因此一侧视区受损,可引起双眼视野同向对侧偏盲。听区:位于大脑外侧为下壁的预横回。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内耳传来的听觉冲动。因此,一侧听区受损,不致引起全聋。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脑皮质高度发展产生思维与意识并且逐渐形成了语言和文字,因此语言区有: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的后部,此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即虽能发音,但丧失了说话能力。2023/10/2456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预上回后部。此区受损,听觉无障碍,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此区受损,视觉无障碍,但不能理解文字的含义。书写中枢:位额中回的后部。此区受损,手运动无障碍,但不能书写正确文字。2023/10/2457各种语言中枢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能力需要大脑皮质各有关部位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般认为,语言中枢多在左侧半球,即善于用右手(右利)者其语言中枢在左侧半球,善于用左手(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半球,只有一部分人在右侧半球。人类在长期进化和发育过程中,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了高度的分化。研究表明: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右侧大脑半球则主要感知非语言信息、音乐、美术、图形和空间等识别起主导作用。两侧半球各有优势,两侧半球只有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高级神经活动。

2023/10/2458大脑半球的髓质

大脑半球的髓质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连合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连合纤维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联络纤维是连接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大多数通过内囊。内囊为一宽厚的白质,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2023/10/2459这些纤维束中较重要的有:1、内囊:是由位于尾状核、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大量密集的投射纤维构成。在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向外“>”形。内囊中含有大量上、下行投射纤维,如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听辐射等纤维。如果内囊受到损伤时,可出现对侧半身躯体感觉、躯体运动障碍和偏盲。2023/10/2460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由约3亿条白质纤维构成,连结两侧大脑半球。在正中矢状面上,其前部呈钩形,后部宽厚、弯向后下。脐服体的纤维向前、后和两侧放射,广泛联系两侧大脑半球。2023/10/2461基底核位于白质内,又因靠近脑底而得名,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尾状核弯曲如弓,从三面环绕背侧丘脑。前部膨大称头,中部较细为体,后部更细为尾。豆状核位于岛叶的深部,在水平切面和冠状切面上均呈尖向内的楔形,被白质板分为3部分,外侧部最大为壳,内侧部和中间部合称苍白球。尾状核头与豆状核间借灰质条索相连,外观呈条纹状,故两者合称纹状体。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机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和协调运动。2023/10/2462杏仁体:位于侧脑室下角前端的深面,与尾状核尾相连,属边缘系统,其功能与行为、内分泌和内脏活动有关。屏状核:为岛叶与豆状核间的薄层灰质。此核可能与大脑皮质间有往返联系,其功能尚不甚明了。2023/10/2463下丘两侧丘脑核群及中脑2023/10/2464基底核和丘脑2023/10/2465边缘系统

位于大脑半球的内侧面,由边缘叶和有关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等)组成(图6-18)。在进化上属于脑的古老部分,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及性活动有密切关系,还参与个体生存(如觅食、防御、攻击等)和种族延续(如生殖行为),边缘叶中心的海马还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2023/10/2466颈内静脉乙状窦直窦窦汇小脑幕海绵窦大脑镰下矢状窦上矢状窦岩上、下窦硬脑膜及静脉窦2023/10/2467脑的血管

A与V不伴行大脑动脉环2023/10/2468脑血管2023/10/2469大脑动脉环:颈内A椎A基底A大脑A环大脑后A大脑中A豆纹A大脑前AP291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外侧面动脉2023/10/2470硬膜静脉窦内的血流方向: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V岩上窦岩下窦眼静脉海绵窦动眼N滑车N上颌N眼N外展N颈内A2023/10/2471颈内动脉外展神经垂体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视束海绵窦2023/10/2472脑屏障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屏障2023/10/2473蛛网膜下隙软膜胶质膜细胞外隙胶质膜

基膜

内皮血液血-脑屏障脑-脑脊液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神经元星状胶质细胞脑屏障的结构和位置关系2023/10/2474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各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左右侧脑室——左、右各一,位于大脑半球内。第三脑室——位于两丘脑之间第四脑室——位于小脑与菱形窝之间。脑脊液循环途径2023/10/2475侧脑室脉络丛第三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脉络丛室间孔中脑水管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脑脊液循环途径模式图2023/10/2476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渗入→硬膜静脉窦→汇入静脉2023/10/24772023/10/24782023/10/2479脑神经是指与脑相连的神经,共12对。其排列的顺序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即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根据脑神经所含主要的纤维成分及功能,可分为三类。脑神经2023/10/2480脑神经共有12对。即: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按所含纤维种类不同,分3类:

1、感觉性脑神经:第Ⅰ、Ⅱ、Ⅷ对脑神经。

2、运动性脑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

3、混合性脑神经: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脑神经2023/10/2481

按性质概括为4种:

1、躯体感觉纤维:将头面部皮肤、口腔与鼻腔粘膜、机器与位听器感受的神经冲动,传人脑内的躯体感觉核

2、内脏感觉纤维:将头、颈、胸腹部的脏器以及味蕾、嗅器感受的神经冲动,传人脑内的内脏感觉核。

3、躯体运动纤维:为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发出的轴突,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头颈肌和咽喉肌。

4、内脏运动纤维:为脑神经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发出的轴突(节前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脑神经的纤维成分2023/10/2482

脑神经口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车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前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2023/10/2483Ⅶ面神经

facialnerveⅧ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hlear

nerveⅨ舌咽神经

glossophryngeal

nerveⅩ迷走神经

vagusnerveⅪ副神经

accessorynerveⅫ舌下神经

hypoglossalnerve脑神经

Cranialnerves共12对感觉性神经运动性神经Ⅰ嗅神经

olfactorynerveⅡ视神经

opticnerveⅢ动眼神经

oculomotornerveⅣ滑车神经

trochlearnerveⅤ三叉神经

trigeminalnerveⅣ展神经

abducentnerve2023/10/2484ⅠⅡⅧⅢⅣⅣⅪⅫⅤⅦⅨⅩ2023/10/2485ⅢⅦⅨⅩ2023/10/2486脑神经概况2023/10/2487

感觉性脑神经(含内脏感觉纤维);经筛孔入颅;连端脑的嗅球;分布于鼻粘膜嗅区;传导嗅觉冲动。

感觉性脑神经(含躯体感觉纤维),经视神经管入颅;连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分布于眼球视网膜;传导视觉冲动。Ⅰ嗅神经Ⅱ视神经2023/10/2488

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和副交感纤维);连于中脑的脚间窝;经眶上裂出颅;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副交感纤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使瞳孔缩小和调节晶状体的屈度加大。

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连于中脑的下丘下缘;经眶上裂出颅;支配上斜肌。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2023/10/2489

混合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和躯体感觉纤维);为最粗大的脑神经;连于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感觉纤维由三叉神经节发出3条神经:①眼神经:感觉性神经;经眶上裂入颅,布于眼球和额、顶部皮肤。②上颌神经:感觉性神经;经圆孔入颅;分布于上颌齿、龈及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③下颌神经:因除含感觉纤维还含运动纤维,故为混合性神经;经卵圆孔出入颅;其中,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齿、龈、舌前2/3粘膜、口裂与下颌底之间及耳颞区皮肤、咀嚼肌(的感觉);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运动。Ⅴ三叉神经2023/10/2490运动性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连于延髓脑桥沟、锥体上方;支配外直肌。

混合性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及内脏感觉纤维);连于延髓脑桥沟、展神经根的外侧;经内耳门入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入腮腺形成丛,再分支支配面肌及颈阔肌。此外,还发出鼓索(其副交感纤维)控制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活动;(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前2/3的味蕾,管味觉。Ⅵ展神经Ⅶ面神经2023/10/2491

感觉性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连于延髓脑桥沟、面神经根的外侧;经内耳门入颅;①前庭神经:布于壶腹嵴、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传导平衡觉冲动;②蜗神经:布于螺旋器,传导听觉冲动。

混合性神经(含躯体运动、感觉、副交感及内脏感觉等纤维);连于延髓的橄榄后沟上部;经颈静脉孔出、入颅。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肌运动;副交感纤维控制腮腺的分泌活动;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味蕾及咽壁粘膜、颈动脉窦及颈动脉小球等。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后皮肤。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2023/10/2492

混合性神经(含躯体运动、感觉、副交感及内脏感觉等纤维);连于延髓的橄榄后沟中部;经颈静脉孔出、入颅。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喉肌运动;副交感纤维支配胸、腹腔脏器平滑肌、心肌和控制腺体的分泌活动;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咽、喉粘膜及胸、腹腔器官;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廓及外耳道的皮肤。

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连于延髓的橄榄后沟下部;经颈静脉孔出颅;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运动。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2023/10/2493

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连于延髓的前外侧沟(即延髓锥体与橄榄体之间);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肌(即舌内肌和舌外肌)运动。Ⅻ舌下神经2023/10/2494脊神经脊髓第三节、脊髓和脊神经2023/10/2495第二节脊髓spinalcord2023/10/2496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女性:第2腰椎体下缘;新生儿:第3腰椎体下缘。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隙进行。2023/10/2497第一腰椎体的下缘枕骨大孔C4T1T12S32023/10/2498脊髓外形

前后稍扁的圆柱状。长40~45cm.

2个膨大;1个脊髓圆锥;1个马尾

沟与裂:前正中裂(宽)后正中沟(窄)、

前外侧沟(连脊神经前根)、

后外侧沟(连脊神经后根)

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共31个脊髓节段。(8个颈段、12个胸段、5个腰段、5个骶段、1个尾段。)马尾caudaequina颈膨大cervicalenlargement腰骶膨大lumbosacratenlargement2023/10/24992023/10/24100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C1~4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C5~8、T1~4相应高1个椎体数;T5~8高出同序数椎骨的2个椎体数;T9~12高出同序数椎骨的3个椎体数;L1~5平对10~12胸椎;全部骶尾段约平对第1腰椎椎体。2023/10/241013、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greymatter白质whitematter网状结构reticularformation2023/10/24102脊髓内部结构灰质

前角:含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轴突组成前根,支配骨骼肌(脊髓灰质炎)

后角:主要含中间神经元。分4群核团。接受后根的感觉纤维,发出纤维形成上行传导束

中间带:

T1~12,L1~3节段形成侧角:含有交感神经元胞体由胞体发出的节前纤维经前根到脊神经。再通过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2023/10/24103脊髓内部结构白质借脊髓纵沟分为3个索:后索:薄束fasciculusgracilis、楔束fasciculuscuneatus(本体感觉、精细触觉)前索: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tract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侧索:脊髓丘脑侧束(痛觉、温度觉)

皮质脊髓侧束(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2023/10/24104脊髓横截面2023/10/241054、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上行(全身浅感觉、深感觉及大部分内脏感觉),下行(躯干、四肢运动的控制和对部分脏器的管理)传导路的中继站,是脑和周围神经联系的重要通道。(2)初级反射功能:深反射(牵张反射、腱反射、屈肌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内脏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大脑皮质抑制作用亢进大脑皮质控制作用减弱尿失禁大便失禁2023/10/24106脊神经脊髓第三节、脊髓和脊神经2023/10/24107

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

外形:脊髓呈略扁圆柱状,有颈膨大和腰膨大,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下连终丝,周围腰骶神经根构成马尾。有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及前、后外侧沟(分别有前、后根附着)。后根有脊神经节。前后根合成脊神经,共31对,脊髓相应也分为31个节段。每一对脊神经根附着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共31节,即颈节8个,胸节12个,腰节5个,骶节5个,尾节1个(单节)。脊髓的位置和外形2023/10/241082023/10/241092023/10/24110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脊髓中央有纵行的细管称中央管。中央管周围是灰质,白质在灰质周围。

脊髓的内部结构2023/10/241112023/10/24112脊髓的内部结构2023/10/24113灰质在脊髓横切面上,灰质呈蝶形,前端膨大称前角,后端窄细称后角,在胸髓和上腰髓,前后角之间有向外突出的侧角,前后角之间为中间带。灰质是由大量大小、形态不同的多极神经元组成。各种相同类型的神经元往往聚集成簇或成层。据20世纪50年代Rexed的研究,脊髓灰质可分成10个板层,目前已被广泛用作对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描述。同时某些传统的脊髓核团名称还在使用,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实用意义。2023/10/24114

前角:聚集着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组成前根,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的运动。-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外骨骼肌;-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内骨骼肌,调节肌张力。

后角:聚集着与传导感觉有关的中间神经元,主要接受由后根传入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冲动,发出纤维走向中枢。从后向前分为4个核团,即缘层、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和胸核。

侧角:仅见于胸1—腰3脊髓节段,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发出轴突经前根穿出,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聚集着内脏运动神经元。灰质2023/10/24115

主要由上、下行神经纤维构成。它借表面的沟裂每侧分为三索,即:

前索:主要有皮质脊髓前束(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

外侧索:主要有皮质脊髓侧束(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传导反射性的本体感觉)及红核脊髓束(属锥体外系)等。

后索:有薄束和楔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白质2023/10/24116

1、传导功能:脊髓是脑与躯体和内脏的感受器、效应器之间联系的枢纽。通过脊髓内的上行纤维束将内、外环境的各种兴奋传向脑;通过脊髓的下行纤维束和脊神经,将脑发出的各种兴奋传至有关的效应器。从而对来自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

脊髓的功能2023/10/241172、反射功能:

脊髓本身具有执行反射的功能。是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仅通过脊髓而产生的相应反应。如膝反射等各种腱反射,其反射中枢在脊髓。此外,脊髓还是某些内脏反射的低级中抵,如排便、排尿等低级反射中枢。2023/10/24118节段间反身弧示意图2023/10/24119构成

前支后支脊神经2023/10/24120

脊神经共31对,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由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和侧角内的交感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后根属感觉性,由感觉神经纤维构成。前根与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故每对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内脏感觉、内脏运动四种纤维。在椎间孔附近脊神经后根有一膨大称脊神经节,内有假单级神经元的细胞。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等分支。

脊神经的构成2023/10/24121脊神经的组成和分支模式图2023/10/24122脊神经的分支(一)后支后支较细,分为肌支和皮支。肌支分布于颈、背、腰、骶部深层肌肉;皮支分布于颈、背、腰、骶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

2023/10/24123

(四)前支

脊神经前支较后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及皮肤。除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比较明显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均交织形成丛,即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图6-24)。由丛发出肌支和皮支。肌支到达所支配的肌肉,皮支分布于相应部位的皮肤2023/10/24124

脊神经前支较粗大,分布于颈、胸、腹、四肢的肌肉和皮肤。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脊神经前支及其神经丛2023/10/24125

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颈椎两侧,胸锁乳突肌的深面。皮支位置表浅,分布于枕部、耳后部、颈部及肩部的皮肤;肌支分布于预部深肌和嗝。隔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其内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嗝肌;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和心包。隔神经受损时表现为隔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损伤严重时有窒息感。颈丛2023/10/241262023/10/24127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中点后方进入腋窝,从外、内、后三面包绕腋动脉。在腋动脉周围形成3个束,即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其中短的神经支配上肌带肌,长的神经主要有: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臂丛2023/10/24128臂丛的组成和位置后束外侧束内侧束腋动脉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2023/10/24129

从外侧束发出,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a臂前群肌(即3块屈肌);b前臂外侧皮肤。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等。

从后束发出,绕肱骨外侧颈入三角肌。分布:a三角肌、小圆肌;b臂上部外侧皮肤。支配三角肌及肩部和臂部的皮肤。肌皮神经腋神经2023/10/24130

有内、外侧根,分别起自内、外侧束,伴肱动脉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在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腕管入手掌。分布于:a前臂前群肌大部分(即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之外)。b大鱼际肌(拇收肌除外)和第1、2蚓状肌。c手撑桡侧半和桡侧三个半指掌面皮肤等。支配前臂屈肌和手肌。正中神经2023/10/241312023/10/24132

由内侧束发出,随肱动脉下行,经尺神经沟入前臂,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入手掌。分布:a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b小鱼际肌、拇收肌、第3、4蚓状肌和骨间肌。c手掌尺侧部和尺侧一个半指掌面皮肤。d手背尺侧半和尺侧两个半指背的皮肤。支配前臂屈肌和手肌。尺神经2023/10/24133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模式图尺神经模式图2023/10/24134

从后束发出,伴肱深动脉沿桡神经沟走至肱桡肌与肱肌之间分浅、深支,浅支沿桡动脉外侧下行至手背,深支入前臂后面。分布:a臂、前臂后面的肌肉和皮肤及肱桡肌;b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指背面皮肤。桡神经2023/10/24135桡神经、腋神经模式图2023/10/241362023/10/24137

共12对,其中第1--11对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12对称肋下神经。分布:a肋间肌及腹前外侧壁诸肌;b胸、腹壁皮肤(及壁胸膜、相应的壁腹膜)。胸神经前支2023/10/24138

由第12对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腰1--腰3脊神经前支全部及腰4前支一部分组成。位于腰椎两侧,腰大肌深面。其中短的神经支配髂腰肌和腰方肌,长的神经主要有:股神经闭孔神经腰丛2023/10/24139

为腰丛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和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下行到大腿,位于股动脉外侧,分为数支:

1、肌支:支配股四头肌、耻骨肌及缝匠肌等。

2、皮支:分布于股前皮肤。其中最长的皮支为隐神经,在小腿内侧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股神经2023/10/24140

沿腰大肌内侧缘走出,入小骨盆,穿闭孔再出小骨盆至大腿内侧。分为数支:

1、肌支:支配大腿内侧群肌肉。

2、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的皮肤。闭孔神经2023/10/24141

位于盆腔内,由腰骶干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是全身最大的神经丛。骶丛的皮支分布于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及足部的皮肤,传导该部位的皮肤感觉。由骶丛发出的肌支主要有:臀上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骶丛2023/10/24142腰丛、骶丛模式图2023/10/24143臀上、下神经分别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臀大肌。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

。坐骨神经

是全身最粗、最长的神经。由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后,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间垂直下降至胭窝,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股后肌群,关节支分布于够关节及膝关节

2023/10/24144下肢神经模式图2023/10/241452023/10/24146

且身最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下行,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至国窝,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1、胫神经:在小腿三头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经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小腿后面皮肤及足底肌及皮肤。

2、腓总神经:分为:①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及小腿前外侧面、足背皮肤;②腓深神经,伴胫前动脉下行,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坐骨神经2023/10/241472023/10/24148第四节、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交感神经2023/10/24149内脏神经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包括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这种调节通常不受意志控制,故得名自主神经。又因其不参与控制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所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故又称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与躯体神经相比,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别,两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则大致相同,故本节只叙述内脏运动神经结构及其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2023/10/24150

内脏神经

Visceralnervers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2023/10/24151摘要幻灯片神经系统

NERVOUSSYSTEM中枢神经系统CNS主题3神经末梢

PNS2023/10/24152神经系统

NERVOUSSYSTEM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

CNS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nervoussystem,

PNS2023/10/24153根据其连于中枢的部位:脑神经

cranialnerves脊神经

spinalnerves中枢神经系统CNS周围神经系统PNS

brain位于颅腔内脊髓

spinalcord位于椎管内根据分布:躯体神经

somaticnerves内脏神经

visceralnerves2023/10/24154神经节神经纤维神经(N)神经末梢神经元胞体、树突(感觉神经节、内脏神经节)神经元轴突或长树突以及包绕在它们表面的胶质细胞成束的神经元纤维外包结缔组织神经纤维末端常用术语2023/10/24155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冷、热、痛觉)触觉小体(触觉)环层小体(压觉、振动觉)肌梭(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分布于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心肌、腺体、内脏和血管的平滑肌等处运动终板2023/10/24156

PNS躯体神经

somaticnerves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

visceralnerves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都是通过脑N、脊N与CNS相连,因而脑N和脊N内部分别含有躯体N和内脏N的纤维成分。

2023/10/24157

脊神经

spinalnerves

脑神经

cranialnerves

内脏神经visceralnerves周围神经系统感觉N(传入N)运动N(传出N)感觉N(传入N)运动N(传出N)感觉N(传入N)运动N(传出N)2023/10/24158

C8T12L5S5Co1脊神经

spinalnerves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2对尾神经1对2023/10/24159骨骼肌感受器躯体感觉神经中间神经元躯体运动神经脊神经

spinalnerves共31对混合性神经运动神经元骨骼肌脊神经节2023/10/24160脊神经的组成及其分布2023/10/24161

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NERVOUSSYSTEM2023/10/24162大纲要求识记:内脏神经的概念。理解:内脏运动神经的分布特点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别。内脏感觉神经的概念。应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2023/10/24163一、内脏运动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的分布特点(二)交感神经(三)副交感神经2023/10/241641、支配对象:平滑肌、心肌、腺体2、低级中枢:脊髓侧角交感核、脑干内/骶副交感核,3、自低级中枢至效应器节前N元节后N元4、纤维种类有交感纤维、副交感纤维两种(双重支配)5、随意性因其活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支配,因而称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分布特点:效应器低级中枢内脏运动神经=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肾上腺髓质除外肾上腺髓质、汗腺、竖毛肌等除外节前f节后f2023/10/24165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一样,均受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各级中枢的控制。两者共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保障正常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3/10/24166脊髓脊神经节后根前根脊神经躯体运动N与内脏运动N传出通路比较示意图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内脏神经节2023/10/24167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效应器低级中枢神经节效应器低级中枢2023/10/24168比较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对象低级中枢自低级中枢至效应器神经元的数目纤维种类随意性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共性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异性2023/10/24169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交感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交感干sympathetictrunk脊髓T1~L3节段侧角位于脊柱两侧,共有19~22对及尾部一个单节。颈节3对,胸节10~12对,腰节4对,骶节2~4对尾节称奇神经节(一)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2023/10/24170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共有19~22对及尾部一个单节。颈节3对胸节10~12对腰节4对骶节2~4对奇神经节2023/10/24171

脊髓T1~L3段的侧角节前纤维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换元在交感干内上升到颈部或下降至下腰部、骶部部的椎旁节并换元穿过椎旁节终止于椎前节并换元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椎旁节椎前节2023/10/24172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

椎旁节内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支分布于躯、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几肌攀附于动脉表面并形成丛(心丛、肺丛、食管丛、盆丛),随动脉分支分布至相应的器官离开交感干后直接到达所支配的脏器。2023/10/24173椎前节内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主动脉丛和系膜下神经节肝、胰、脾、肾、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其他器官及下肢。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主动脉肾节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2023/10/24174交感干与脊神经之间有灰、白交通支相连自胸1至腰3的脊神经前支→白交通支→交感干。

(节前纤维)有交感干神经节→灰交通支→全部脊神经

(节后纤维)

分布广泛。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15对31对2023/10/24175脊神经节脊神经交感神经元胞体节前纤维节后纤维椎前节椎旁节灰交通支交感神经纤维走行模式图白交通支2023/10/24176交感神经系模式图节前纤维节前纤维2023/10/24177(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旁神经节

器官壁内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

脑干内的内脏运动核脊髓S2~S4段的骶副交感核2023/10/24178

脑干内的内脏运动核→随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分布脊髓S2~S4段的副交感核→与骶神经共同穿出骶前孔后→形成盆内脏神经→盆丛→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等

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

2023/10/24179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分布范围:局限(大部分血管、立毛肌、汗腺、肾上腺髓质无分布)。脑干内副交感核器官旁N节随Ⅲ、Ⅶ

Ⅸ、Ⅹ

脑神经分布骶2~4节段骶副交感核器官内N节构成

盆神经丛

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概况:

2023/10/24180动眼神经上、中、下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动眼神经副核→睫状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2023/10/24181面神经表情肌舌前2/3味觉下颌下腺、舌下腺泪腺、鼻、腭部的粘液腺上泌涎核→鼓索→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岩大浅神经→翼腭神经节→

泪腺、鼻、腭部的粘液腺2023/10/24182舌咽神经舌后1/3味觉咽肌扁桃体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腮腺下泌涎核→耳后神经节→耳颞神经→腮腺2023/10/24183迷走神经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心支、支气管支、食管支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和腹腔支迷走神经背核→各器官壁内神经节→心、气管、肺、肝、胰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的肌和腺体。迷走神经在分布之前与交感神经一起在器官内、外均形成神经丛。2023/10/24184骶副交感骶副交感节前纤维→骶神经→盆腔内脏神经→加入盆丛→器官旁N节或器官壁内N节→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官以及生殖器官的平滑肌和腺体。2023/10/24185副交感神经系模式图节前纤维节前纤维2023/10/24186比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形态结构功能对心脏的作用对支气管的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泌尿系统的作用对瞳孔的作用2023/10/24187(四)内脏神经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于脏器的过程中,往往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内脏神经丛1、心丛

cardiacplexus2、肺丛

pulmonaryplexus3、腹腔丛

celiacplexus4、腹主动脉丛

abdominalaorticplexus5、腹下丛

hypogastricplexus2023/10/24188二、内脏感觉神经(一)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入通路(三)牵涉性痛2023/10/24189(一)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数目较少,纤维较细,痛阈较高;对牵拉、膨胀、冷热、缺血等刺激十分敏感;感觉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而且定位亦不准确。2023/10/24190(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入通路→舌咽N→→迷走N→→内脏N丛→脑干孤束核内脏感觉脊髓后角大脑皮质2023/10/24191(三)牵涉性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海德带(Headzones)——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的感觉敏感区以及该区的骨骼肌反射性僵硬和血管运动、汗腺分泌障碍等体征称为2023/10/24192内脏牵涉痛在体壁的部位2023/10/24193心传入神经与皮肤传入神经的相互关系T1-5内脏传入纤维(T1-5)皮肤传入纤维(T1-5)后角固有核第1-5脊髓胸节脊髓丘脑束牵涉痛模式图2023/10/24194

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胸1至腰2节段的侧角内,故交感部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的胸腰部。交感神经的周围部由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丛及其分支所组成(图6-32)。交感神经节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两大类。椎前节位于脊柱前方,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等;椎旁节位于脊柱两侧,每侧的椎旁节为19-24个,相邻的两椎旁节之间借节间支相连组成上至颅底、下至尾骨的交感干sympathetictrunk。交感神经的结构2023/10/24195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进入交感干后,通常有三种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换元。(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然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换元。(3)穿经椎旁节,至椎前节换元。换元前的神经纤维,称节前纤维;换元后的神经纤维,称节后纤维。2023/10/24196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椎旁节、椎前节换元后,节后纤维也有三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头颈部、躯干、四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周围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心丛、肺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3)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2023/10/24197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在人体的分布范围较广。除分布于头颈部、胸、腹腔脏器外,遍及全身血管、腺体、竖毛肌等。

交感神经的分布2023/10/24198

当机体运动加强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表明机体的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加快,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交感神经的功能2023/10/24199内脏运动神经模式图2023/10/24200交感神经纤维走行模式图2023/10/24201交感神经干及神经丛2023/10/24202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中脑、延髓)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神经核,由此核发出节前纤维至周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即器官附近的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交换神经元,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副交感神经的结构2023/10/24203

副交感神经分布不如交感神经广泛。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不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的分布2023/10/24204

对同一器官来说,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交感神经相反,但二者又是互相协同的。当机体处于安静和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却受到抑制,出现心跳减弱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呼吸减慢、瞳孔缩小、消化吸收活动加强等现象。副交感神经的功能2023/10/24205(1)颅部的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在脑子内聚成四对副交感核,即中脑的动眼神经副核、脑桥的上泌延核、延髓的下泌诞核、迷走神经背核。自中脑的动眼神经副核发出的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人眶后,终止于睫状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穿入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自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到达所支配器官的器官内节换元,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胸腹腔脏器(除障结肠、乙状结肠及盆腔脏器以外)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自脑桥上泌诞核和延髓下泌延核分别发出的节前纤维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到达相应的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别分布到泪腺和唾液腺。2023/10/24206(2)骶部副交感神经:其节前纤维起自骰髓2~4节段内的船副交感核,随骰神经出骰前孔,加入盆丛,其分支到达所支配器官的器官劳节或器官内节,换元后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的平滑肌和腺体。2023/10/24207□——————————<●——————<脑桥上泌涎核节前纤维加入面神经换神经元器官旁节节后纤维泪腺、下颌下腺和舌□——————————<●——————<延髓下泌涎核节前纤维加入舌咽神经换神经元器官旁节节后纤维腮腺□——————————<●——————<迷走神经背核节前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换神经元器官旁节或壁内节节后纤维胸、腹腔脏器平滑肌、心肌和腺体□——————————<●——————<骶副交感核节前纤维组成盆内脏神经换神经元器官旁节或壁内节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部脏器的平滑肌和腺体2023/10/24208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器官的作用2023/10/24209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区别2023/10/24210(一)支配对象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受意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二)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并且多数内脏器官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二种纤维的共同支配。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2023/10/24211(三)中枢所在部位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全长的灰质前角;内脏运动神经元的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干副交感核、脊髓胸腰部的侧角和骶部灰质的副交感核。(四)从低级中枢到支配器官间所经过的神经元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从中枢到骨骼肌前只需经过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在到达效应器前需经过两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称节前神经元,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胞体位于周围部的植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