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城银行破产案分析
据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改革公司在政府行为的干预下,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银行债务的保护变得困难。宜城农行作为不规范改制企业的“重灾区”,资金损失严重。截止2004年6月30日,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2675.3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1.39%,其中因企业破产形成的不良贷款就达22687.5万元,占不良贷款的70%。本文通过对湖北凯特纺织有限公司的破产个案分析,以寻求依法管理、加大维权力度、有效遏制其他企业逃废债行为的蔓延之策。一、基本情况(一)宜城市棉织机集团湖北凯特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特公司)始建于1987年,原名宜城县棉纺厂,集体所有制,隶属于宜城供销联合社,于1992年改为股份制并更为现名,1996年底划归宜城市棉花总公司主管,1997年8月公司资产总额为925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210.7万元,负债总额8031万元。1999年8月12日该公司进行了改制,同年11月,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将凯特公司租赁给广东万众潮阳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万众),年租金300万元;租期10年。2000年7月31日,宜城市法院宣告并裁定凯特公司破产还债,同年10月24日,宜城法院以一位副院长作为委托人,委托襄樊市拍卖行宜城分行将原凯特公司全部资产拍卖给当时的宜城市万众纱业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凯特公司所有资产被全部处理。(二)宜城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该公司自1987年始建以来,一直是由宜城农行贷款给予支持。截止2001年底,公司已累欠贷款本息11695万元,其中:本金8616万元(其中由农行发放的贷款为2340万元,1998年从宜城农业发展银行划入的贷款为6276万元),利息3079万元。1997年8月28日农行与凯特公司签订了《最高额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用该公司价值3452万元的房地产为在宜城农行贷款2124万元作抵押担保(已在房管、土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同日,宜城农行与公司主管单位宜城市棉花公司签订了《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为凯特公司贷款提供保证担保,保证贷款最高限额为2128万元,保证期间为1997年8月28日至2002年8月29日,保证范围为:主债权、利息、违约金以及贷款人实现债权的费用。2000年10月25日,宜城法院做出了宜城农行与凯特公司签订的《最高额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无效的裁定。因此,在凯特公司破产之后,2001年12月农行仅被作为一般债权人得到20万元的清偿。二、致力于破产后的法律救济为保障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宜城农行根据凯特公司改制、破产中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应对方案。第一阶段:在获悉市委、市政府拟对公司进行改制后,农行制定了对凯特公司贷款保全方案:一是办好资产抵押手续。对已经办理的抵押担保力争手续完备、合规合法,对未提供抵押担保的贷款,请示市政府协调在企业改制结束前办好手续;二是制定贷款本息清收方案。积极向市政府请示,对已办理资产抵押的贷款本息清收,由改制后抵押资产的使用者按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并保证抵押资产的完整性,对未办理资产抵押的贷款,在补办抵押手续后,签订还款还息协议,根据农行贷款在凯特公司负债中所占的比例,直接从承租方的租金中按上述比例支付;三是请示市政府协助提供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清理、改制方案及租赁合同等全套资料,建立档案。第二阶段:破产后积极护权。在2000年7月31日市法院宣告并裁定凯特公司破产还债后,宜城农行于2000年9月21日和10月10日,两次向宜城法院递交优先受偿申请书,并在法院裁定抵押合同无效后,又向法院提出复议申请。在复议申请未得到答复的情况下,农行又向上级行、大区人行反映凯特公司逃废债务情况,虽然省银行同业协会在2001年4月向凯特公司及购买该公司的企业发出了敦促偿还银行债务的函,但是直到现在各方仍无还债表现。第三阶段:通过诉讼手段维权。为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债权,农行拟对凯特公司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依法提起诉讼,并将实施方案报上级行批准。一是搜集资料和证据。由于案件涉及标的大、难度大、地区影响大,农行十分重视,成立了专班,由一名行领导主抓,从2002年1月开始着手搜集有关资料和证据;二是广泛咨询和积极汇报。为力争胜诉、执结,农行在2002年4月,派出2名工作人员赴北京,向北京市中策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咨询,在了解了情况和研究了有关资料后,事务所为农行出具了法律意见书,同时农行也将案件的有关情况向上级行作了专题汇报;三是在得到上级行批准后,宜城农行与中策律师事务所签订正式委托代理合同,准备提起诉讼。委托代理实行全额风险代理方式进行,一方面可增强代理方责任心,另一方面由于是全额风险代理,农行只负责提供资料和信息,不需垫付费用,不会牵扯过多精力。如果官司胜诉并执行到位,农行预计可实现1500万元债仅受偿,若不胜诉或执行不到位,也不会再发生新的经济损失。三、贷款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政府支持,政府推动改制的确是亏损企业走出经营困境,谋求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政府部门为激活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积极参于企业改制的行为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企业改制中融入过多不合理的政府行为后,将势必产生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凯特个案中正是由于公司改制融入了较多不合理的政府行为,而造成了宜城农行贷款清收陷入困境。一是凯特公司的改制呈现出较浓厚的政府色彩,改制的全过程、改制方案的确定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999年8月,市委、市政府以宜组发38号文件形式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棉花公司、财政局参与的改制工作小组。改制工作小组进驻凯特公司后,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进行了清理,并制定了改制工作方案。1999年9月,市委通过召开常委会,又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对凯特公司的改制方案予以了确认。改制过程中,虽然农行曾多次派出专班深入企业,同企业改制小组协商要求参与,但都未能奏效,从而导致了企业的资产清理和改制方案的出台等重大行动农行均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排斥了公司最大的债权人——农行。二是由于政府参与,企业的改制方案具有明显的不合法性。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前提下,方案就确定将凯特公司用于贷款抵押的房产租赁给其他人,这一决定明显与《担保法》相关条文背道而驰,但市委仍然通过召开常委会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予以确认。虽然会议纪要也提到由出租方从租赁收入中酌情还本付息,事后农行也曾多次同市政府、棉花公司、凯特公司、广东万众公司协商,但是仍然没有达成任何还款协议,致使农行收贷收息无门。(二)抵押合同无效的理由不成立人民法院本应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日常工作,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可是在凯特公司破产一案中,承办此案的宜城市人民法院明显存在适用法律不当、处理程序欠妥的行为,成了该公司利用破产手段逃废银行债务,造成农行债权无法实现的一支“催化剂”。一是法院裁定书认定情况与事实存在不符,适用相关法律不当。首先,宜城农行与凯特公司在1997年8月28日签订的最高额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依据是1995年10月1日实施的《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但是法院在处理该公司破产案件过程中适用的却是1994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银行贷款抵押财产执行问题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意见,即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情况下签订抵押合同,不论是用全部财产,还是部分财产,均不得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否则抵押合同无效。并没有依照《担保法》和1997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破产案件的通知》第七条“企业破产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期间,对原没有抵押的债务设定抵押的,抵押合同无效”的规定(农行与凯特公司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在1997年8月28日,而法院破产公告发布于2000年7月31日,签订抵押合同时已不在6个月的限制性规定内)。即使依照《复函》的意见来看,农行与凯特公司签订抵押担保合同设定的抵押资产为3452万元,仅占该公司当时资产总额9253.6万元的37%,而同一时期我行债权6276万元占该公司负债总额的53.2%,高出其抵押资产比例16.2%,按同比例原则,农行签订抵押担保合同并未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法院就以上原因裁定抵押合同无效适用法律不当且与事实存在不符。其次,法院裁定1999年7月2日农行与凯特公司签订的150万元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无效的依据是因为农行未按合同约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存在违约情况造成的,对此法院认定与事实有悖。实际情况是,借款人在企业生产较为正常的情况下,未征得贷款人同意而欲对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改变经营主体。基于此因,农行根据《商业银行法》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停止向企业发放贷款,并不存在违约情况。另外,农行与凯特公司主管单位宜城市棉花公司签订的最高额保证担保合同,约定的但保贷款最高额为2128万元,实际发放贷款2340万元,超出了保证担保的最高额,法院以此认定担保合同整体无效,更是无依据可查。二是法院在程序处理上存在不当。首先,2000年10月宜城法院以一位副院长作为委托人,委托拍卖行将凯特公司全部资产拍卖,但是关于宜城农行与凯特公司签订的《最高额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无效的裁定却是在2000年10月25日做出的。在未否定抵押担保合同效力的情况下,法院将已办理合法抵押登记的房产拍卖,这种先拍卖抵押资产、再裁定担保合同无效是一种逆程序的错误行为。其次,在接到裁定后农行于2000年10月27日即向法院提出复议申请,但是此复议申请如石沉大海,至今未得到法院任何答复,更是一种不作为行为。四、树立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寻求外引外联,加强对外工商、外包凯特公司破产案仅是宜城农行诸多信贷客户中利用破产手段逃废银行债务的一个典型,那么作为债权人一方的银行,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减少或避免损失呢?透过凯特公司破产个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启示一:银行办理业务要依法合规。首先要求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严格按信贷操作规程运作。在信用环境仍然不理想的情况下,为降低风险、提高效益,我们唯有先从内部抓起,从自身做起,严格按《信贷新规则》等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文件规定,规范运作,不逆程序、缺程序发放每一笔贷款。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全面落实贷后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在出现纠纷后从银行内部让他人找不出任何破绽;其次要严守法律的相关规定。随着社会法治化建设逐步深化,人们懂法、学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银行工作稍微的失误就会成为纠纷发生后败诉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较大额的贷款业务中,抵押手续的不完备或是抵押合同中个别与法律相悖的条款,都可能造成抵押担保合同的无效,最终导致银行优先受偿权的丧失和贷款的损失。突出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就必须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的规定。启示二:加强整体联动和多方协调,赢得最大支持。从凯特公司破产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法院的不作为和不当行为,其背后主要是因为有地方政府的参与,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破产中,为保地方安宁、维护社会稳定,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加强,往往造成审理中的不平等,导致银行债权得不到偿还。这时,银行就显得势单力薄,办事力不从心。大力寻求外界力量的支持成为银行减少或避免损失的重要手段。一是积极寻求同业支持。企业逃废债务情况普遍存在,其他银行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共性,联合同城其他商业银行集中向政府反映,打造声势、提高影响力,寻求横向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向当地人行、上级行、大区人行以及省银行同业协会反映,借助上层力量寻求纵向支持;二是积极寻求行政支持。加强同政府、执法部门的合作联系,将加快自身有效发展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广泛参于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逐步提高银行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多与媒体沟通,寻求舆论支持。舆论监督是除了法律武器之外的又一件重要武器,目前我国法治社会尚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充分发挥舆论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