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2_第1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2_第2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2_第3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2_第4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难点)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重点)教学课时两课时。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课件。一、激趣导入,走近雷锋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那你们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学生齐唱。教师:这首歌唱的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那你们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2.介绍雷锋。(出示课件1)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二十二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3月5日成为我国的“学雷锋日”。设计意图:正式上课前介绍雷锋,让同学们对雷锋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这正是本课中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之一。3.教师小结: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他曾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做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给同学们讲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同学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突然有一天,同学们得知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课文题目: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教师配乐诵读。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语。(出示课件2)cénɡménɡnìnɡshùn曾经蒙蒙泥泞顺着màitàjīnɡjíbàn年迈踏着荆棘花瓣yínɡmìxūxiàn晶莹寻觅需要献出(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换偏旁识字:拧扌+氵=泞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昨—作冒—昌暖—援熟字加偏旁识字:而+=需(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出示课件3)①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②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③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4)理解词语。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年迈:年纪老。晶莹:光亮而透明。寻觅:寻找。(5)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莹”的“晶”有三个“日”,说明“晶莹”的物体亮亮的。结合语境猜测:年迈。通过图片、联系生活体验猜测:泥泞。通过联想近义词猜测:寻觅—寻找、年迈—年老。设计意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看图理解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查工具书理解法等。教师在这一环节教会学生一些解词方法,学生以后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生疏的字词时就可以猜测出意思。(6)同桌互读,并互相检查。(7)指名分节读诗歌,教师正音。三、书写指导1.观察要求会写的字,说发现。范写,重点指导。(出示课件4)冒:上边要写得扁而宽,里面两横不与左右两边相连。洒:右边是“西”。暖:左边是“日”,右边是“爰”。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这节课的重点是对字词的学习。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画出这篇课文所要认识的生字;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最后还要留给学生互相检查的时间。1.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2.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课件。一、温习导入认读生字新词,说说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5)cénɡménɡnìnɡshùn曾经蒙蒙泥泞顺着màitàjīnɡjíbàn年迈踏着荆棘花瓣yínɡmìxūxiàn晶莹寻觅需要献出二、指导朗读,读出语气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1)第1、3小节最后一行的标点是什么?(2)第2、4小节第一行有什么特点?2.指导朗读,读好问答的语气。根据情感需要,问句要读出探询的语气,答句要读得肯定有力。三、想象画面,理解课文1.学习第1、3小节。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小朋友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并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板书: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设计意图:“小朋友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是一条线索,将后面两个重点段的内容串了起来。巧用线索,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心中也就有了明确的理解思路。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组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字数相同,结构相似)教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之处,你们能试着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学生读词语。教师: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呢?学生回答。教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他们的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他们怎么能不着急呢?(出示课件6)学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教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第3小节。学生练习朗读。2.学习第2、4小节。教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过吗?(来过)来做什么了?学生回答,读第2、4小节。(1)学习第2小节。教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顺利吗?(不顺利)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中画出来。学生标注,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教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教师: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会有什么感受?雷锋能很快帮孩子找到家人吗?学生想象雷锋的困难。教师:是啊,这样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雷锋还抱着一个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教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虽然雨水早已打湿了他的衣服,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把孩子送回了家。学生齐读第2小节。(2)自学第4小节,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教师:同学们看图片,理解“荆棘”。(出示课件7)引导学生想象: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破他的鞋和脚,路不好走,走一会儿,他就会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那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学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教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大娘付出这么多?学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齐读第4小节。(3)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可能做过哪些好事?(4)教师小结: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寻找呢!3.学习第5小节。教师:文中的小朋友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觅)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学生回答,说理由。教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全国各地。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时,要读出小朋友们喜悦的心情。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我们是“小雷锋”,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后,我们的身边一定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2.组织活动:学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夸一夸身边的“小雷锋”。设计意图:课堂结束时,教师总结雷锋精神,设计“夸一夸身边的小雷锋”的环节,既是对雷锋精神的深层理解,也是将道德内化的过程。1.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