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经济学论述题1.试分析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探讨江苏如何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考察江苏省产业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大致体现了配第一克拉克法则的演变规律。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江苏的3次产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差异较大。从1978-2002年,江苏GDP增长42.7倍,但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了16.3,42.3,80.1倍,3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三次产业比值由1980年的29.5:52.3:18.2转为2002年的10.5:52.2:37.3。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由1980年的29.5T降到2002年的10.5,下降了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由18.2±升到37.3,±升了19.1个百分点。由表可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80〜1984年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9.5%上升到34.5%,上升了5%;从1985年开始,农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85年的30%下降到2002年的10.5%。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化趋势更加明显,在1990-2000年间下降了13.1%。在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走向软性化。尤其是第三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上升了近20%,“经济服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8届全国青*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表1江苏省GDP产业构成百分比%产业结构198019841985198919901995200020012002第一产业29.534.530.024.525.116.412.011.410.5第二产业52.348.352.149.748.952.751.751.652.2第三产业18.217.217.925.826.030.936.337.037.3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体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总量与结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总呈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从中长期来看,依赖于结构的转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如何解决现有产业结构的深层矛盾,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以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升江苏综合竞争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増强经济整体竞争力。产业技术的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提升江苏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目前江苏已形成了以计算机、电子、通信及医药制造业为龙头,以沿江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增长8.6%,快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35.8%,占比全国最高。具体看,江苏GDP总量达到116364亿元。超大经济总量的拉升,使得江苏省诸多列统主要数据实现了新的突破,如制造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4万亿元,外贸规模突破5万亿元,财政收入首破万亿元等。从实体经济看,江苏2021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GDP比重达35.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9.4%,比2019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前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特别是,江苏2021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6.1%,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稳定是经济稳健的核心。江苏经济大省优势的保持要继续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推进为前提。总结其历史经验与不足,产业政策的弥合及选择重点,更有说服力的自然定位于从第一产业中转移特别是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离土离乡,进城进厂,入市登场;第二产业的苏南地区制造业不止是跨国公司的沿江排列,更需要重整河山,培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以已有社会需求引致资源形成劳务供给,以社会服务供给多样性不断扩张社会需求,循环往复,不断上升;苏北农业是江苏的国民经济基础,是南粮北移的战略基地,因此科技兴农应一如既往。2.根据首位度理论分析南京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意义,如何提高南京首位度?中国的城镇化率已逼近60%,城市群已经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如何发挥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与中心城市战略不谋而合的是:近几年,“首位度”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出台促进中心城市发展的热门词汇,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南京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一段时间以来,南京如何提高城市首位度成为学界、坊间讨论的热点。城市扩容≠提升首位度城市首位度的概念最早于1939年由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提出,他将一个国家内人口规模第一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值称为首位度,用来描述一个国家首位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影响力的程度。需要指出的是,首位度的研究是以“实体”的城市为对象,而不是以行政区的城市为对象。虽然都是“城市”2字,但表达的内容常常不同,有的是指行政范围的城市,有的则是指已经连片建设的实体的城市。进行城市规模比较时要分清这两种情况,否则就会失去可比性,这一点我们不少学者进行中外城市对比时经常混淆,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以南京为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670万,如果计算江苏省城市首位度,这670万是分子,分母应该是中心城区人口第二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数。我们要厘清对首位度的几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首位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就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较高的城市集中度对生产率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首位度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分散化发展终将出现,首位度会逐渐降低。以城市群为单元,人均GDP高的发达地区,有的首位度高,如京津冀城市群(3.09),也有的首位度低,如珠三角城市群(1.15);以省域为单元,人均GDP高的发达地区,有首位度高的如湖北(5.75),也有首位度低的如广东(1.12)、江苏(1.43);而人均GDP低的地区,同样也有首位度高的如云南(5.46)和首位度低的如辽宁(1.52)。这就说明首位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在一个完整地域,城市首位度的高低是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有一定必然性。第一位和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首位度高低并不代表城市体系结构的合理或不合理,也不代表经济是不是发达。还有一种认识,是认为扩大城市行政区范围就能提高首位度。如前所述,计算首位度,统计的是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而不是行政区范围的总人口。行政区范围扩大,中心城区的规模并不能因此变大(除非扩大的范围内已经有城市建设区和现状中心城区连成一片),扩大行政区范围并不必然能提高首位度。“首位度”不要陷于城市之争洋为中用是我们许多人在引用国际上的概念或者名词进行“国产化”之后的普遍做法。例如:英文urbanization本来是一个词,在国内就被分解成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等不同的词。首位度也一样,本来是讲人口的比例,但是被很多人用来进行经济总量甚至商品市场销售额份额的比较,因此它被用来表述“科技文化”首位度、“城市功能”首位度等也就不足为奇。而实际上国内许多城市谈首位度,其实质已经不是第一和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较了,而是聚焦“首位城市”在所在区域所占的比重是不是更高,所起的作用是不是更大。首位度经常与“龙头带动作用”“辐射作用”“核心增长极”一同出现在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之中,反映出各地方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国内许多城市提出了诸多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措施。例如:上海提出立足“五个中心”;深圳把2018年、2019年都确立为“城市质量提升年”;杭州着力于城市品质、发展质量提升首位度。假如以上中心城市提高“首位度”的措施得到落实,也并不能保证其“首位度”一定能够提高。因为计算首位度,除了分子,还有第二位城市这个分母。谁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或者人为地抑制第二位城市又快又好的发展。但上述城市通过不懈努力提高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使城市在区域中人口、经济等比重进一步增加是肯定的,从这个角度讲,这些首位城市提高的是“中心度”。“中心度”是指首位城市在区域中各类要素所占的比例,这比“首位度”更能反映城市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可见,“首位度”的概念实际上已经被衍生了,更多的是表述城市发展的“中心度”“先进度”,城市高端功能的发挥、城市对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而不再聚焦于首位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比较。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的特色,以省为单元调配资源,提供生产性和生活性公共服务,省会城市(省的首位城市)率先发展引领全省是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地区和在区域发展中承担重要职责使命的中心城市,对提升城市首位度,南京既有深度思考,也有积极探索,并取得系列初步成效。过去一年,南京发展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即综合实力提升走在前列,GDP增长8%,增幅在全省和东部沿海GDP过万亿城市中名列第1位;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创新名城建设起势良好,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282家、名列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同时,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开展的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南京在“美好生活指数”上位居十大城市之首;在“市民幸福感”上,南京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的排名也由上一年的第9位提升至第2位。日前,南京召开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市委主要领导提出:“不能简单地、单纯地以地域面积扩大谋求总量的首位度,而是要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实践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我们,省会城市固然要讲首位、重首位,但提高城市首位度,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既要看经济发展,也要看民生幸福;既要看数字指标,也要看百姓感受;既要看单一指标,也要看综合指数;既要看发展结果,也要看这样发展是不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南京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战略部署。据《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以对标找差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首位度”的战略措施。一是探索动能转换新模式。以建设创新名城为主线,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为重点,以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支撑,提升创新首位度。二是探索转型升级新模式。聚力发展主导产业,聚力优化产业布局,聚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首位度。三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提升综合承载功能,提升交通枢纽能级,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功能首位度。四是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以最严标准抓保护,以最大决心抓治理,以最实举措抓整改,提升生态首位度。五是探索区域融合新模式。全面提高城市开放度,全面提高城市融合度,全面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开放首位度。担当首位城市的责任,实现高质量发展,南京还应该在以下方面大有作为: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大城市引领发展的主线。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财富仍然还在往最发达、规模最大的那些城市流动,这些城市所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在增加。北美、西欧和东北亚经历的迁移引人瞩目,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像纽约、东京等世界级的大城市早期所得的“大城市病”并未因城市规模继续扩大而加剧,而是经过治理大大减轻了。南京作为特大城市,以超过其他地方的速度高质量发展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城市密度、扩大城市规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应该是南京城市发展的主线。其次,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和户籍准入制度既是城市竞争力的储备,也是中心城市的担当。目前全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呈现老龄化与低生育率趋势,直接导致了年轻人口数量越来越少。从全国人口结构看,“90后”比“80后”减少4200万,“00后”比“90后”减少5200万,人口老龄化将是社会的严重问题。尽管2018年南京因为政策调整和消化前期积累的原因,人口增加稍快,但7年间常住人口增加32.7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68万人,速度偏慢。建议南京进一步放开落户门槛,仅仅以居住时间作为唯一标准,并且居住时间要求也不能太长。至于高学历人才安居与鼓励青年创业,由于南京政策推出时间不长,影响尚未凸显,且由于杭州与上海的分流,目前在抢人大战中不占明显优势。南京人才政策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层次人群的需求。犹如切奶油蛋糕,一定是竖着往下切,各层都有,不能只切掉上面的奶油,扔掉下面的蛋糕。在照顾高端人才的同时,应该增加对普通创业就业者、技术工人等不同层级落户人群的补贴。3.谈谈户籍制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理论探讨中,人们较多地关注于城市化的模式,试图从一些城市化发展规律中,找到适合中国的最佳城市化模式或城市化的理想方向、目标和道路;或者是从他国的城市化经验和问题总结中,建构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模式。此外,一些研究更为关注城市化的程度或发展水平,即城市化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或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合理的?以及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城市化的水平?这些理论探讨尽管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方法,提出了不同的关于城市化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局限,那就是过于偏重把城市化视为一种结果或实际状态,对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进程重视不够。城市化既体现在社会发展的现实结果之中,与此同时,任何一种城市化的现状又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因此,对城市化问题的思考,不宜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关于户籍制度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强调户籍制度成为中国城市化滞后的重要制度根源;或者是突出户籍制度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从而成为阻碍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基本的制度因素,城市的就业保护和排斥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有研究从制度的结构与变迁的角度,提出户籍制度包含了“反城市化”的逻辑,因而该制度制约和阻碍城市化的作用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这些研究实际上都隐含了一种价值倾向,即认为城市化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和趋势,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阻碍也就意味着对社会进步的妨碍。对现代性反思的理论已经开始怀疑城市化是否真正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和理想目标,因此,对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反思,可能需要从新的视角即过程合理性角度重新加以审视。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主要来自于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由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具有特别大的教育资源优势,尤其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上享有过多的特权,使得户籍改革对这些特大城市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会更大。但是,只要配套地推进教育改革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剥离粘附于大城市户口上的特权,同时在过渡时期相应地对择校迁移和高考移民等行为加以调控和限制,这样也就不至于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任何制度、法律都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户籍制度也不例外。旧的户籍制度在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设置了“社会城墙”,扭曲了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应该是随着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发展及城市的布局结构得到自动调节,各种各样的相互分工、相互协调的城市圈、城市带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城市与农村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也将趋于合理。4.联系实际,谈谈“土地财政”原因及解决之道。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也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财政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狭义”的土地财政是指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所形成的严重依赖;而“广义”的的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卖地收入,还包括地方政府设立融资平台、依靠土地抵押所进行的各类融资活动,即“土地金融”,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在很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这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他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有关。土地都是通过买断的方式使用几十年,这就造成了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乐于寅吃卯粮、竭泽而渔,不去考虑下一任官员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目前,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达城市和沿海还没有产业支撑的开发区,欠发达城市和新兴地区由于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土地财政”必然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各有利弊。在我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上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十几年来,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于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基本处于低端,过度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土地出让收入由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规范与监督机制。近些年来,各地搞了不少“楼、堂、馆、所”和“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而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映强烈。迄今为止,中国房地产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从1998年房改至今,房价呈现出20多年易涨难跌的超级牛市,几十年来,城市居民都将投资房地产作为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趋之若鹜,以至于现在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已占比已达70%以上。造成房地产泡沫的原因,货币超发是其中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政府的征地权不仅能把一块非国有土地变成国有土地,还能将土地作为抵押,大笔借款,这就构成了实质的信贷和货币创造。目前,我国的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的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开发商。而在现实中,由于集体土地不能开发房地产,现有的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我国城乡土地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农村集体所有的所有权至今无法在城乡间自由流转。全国所有城市加上建制镇的面积只有1.34亿亩,城镇住宅用地仅0.44亿亩。而后者的价值目前已相当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值的总和,这种土地结构分配乃至居民财富分配是严重失衡的。土地财政弊端较多,难以为继,且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因此必须予以改革。而导致当前土地财政的一大诱因,在于央地的财权(收入)和事权(支出)严重不匹配。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政府总收入的47%和53%,但同期地方承担了逾85%的财政开支,中央开支不到15%。这是导致当前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地方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目前中国房地产存量特征愈发明显的情况下,尽快开征房地产税是补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此举对于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5.谈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如何坚持这一定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走出“高房价是刚需过旺的正常表现”的认识误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城市人口增长不断扩大住房刚性需求,供需缺口必然带动房价上涨。从我国实际看,一线城市已从快速扩张阶段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人口动态平衡,人口有进有出,总量相对稳定。从国际经验看,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人口持续增长,但房价连续下跌7年之久;美国纽约2008年以来房价持续下跌,但新增人口达到几十万。虽然它们有受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影响的因素,但也能证明城市人口集聚产生的刚需并不一定引发房价快速上涨。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尤须防止住房成为炒作对象。走出“房价应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房价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政府不应干预。事实上,住房事关群众基本生活,属于半公共物品;而且,由于土地具有稀缺性,房地产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需要政府从弥补市场失灵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控。发达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大都实行严格监管。例如,德国出台多项遏制开发商获取暴利的政策,如果新开发房产售价超过合理房价的50%,开发商就会面临高额罚款和最高3年监禁的严厉处罚;美国设立土地使用价值税、选址地价税、房产税、遗产税等税收政策,限制房地产炒作;日本建立土地交易监视区域制度,授权地方政府抑制房地产泡沫;韩国对非土地所有权人自住的土地交易征收60%的交易税。可见,政府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是国际通行做法。走出“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较大供给缺口,加之房地产业技术门槛低、利润高,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大,因而各地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比较普遍。但是,如果社会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业,不仅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带来风险隐患。例如,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房地产市场异常兴旺,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结果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当前,应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摒弃土地财政和地产经济思维,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着力振兴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走出“房子是保值增值最佳投资品”的认识误区。有钱就购房置业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传统观念,加之土地是稀缺资源,很多人认为房子只会升值不会贬值。实际上,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容量的弹性不断增大。有研究预测,即使在深圳这样的土地紧缺城市,现有建成区经过结构优化、功能转换、生活方式转变,还可以大幅扩大人口容量。从国际经验看,房地产投资风险较大。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当年房价下跌7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5年内,我国香港房价下跌7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阿联酋迪拜房价下跌近70%。房价大幅下跌,使很多中产家庭一夜之间负债累累。可见,房子并非最佳投资品。当前,应弱化住房的投资属性,使其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努力实现住有所居。6.论述城市群发展规律及大、中、小城市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长三角城市群案例分析。进入21世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擎的城市群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分工的基本载体。城市群综合实力的进退以及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都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愈加深刻的影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版图上,以19个城市群串起的网络几乎覆盖了所有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当之无愧地构建起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空间格局,承载着新的发展逻辑与战略。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五大城市群发展居于前列,合称中国五大城市群。近几年,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的中长期规划,还是地区层面的发展规划中,“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都是高频关键词,城市群发展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规划纲要相继落地,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步伐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区域协同创新正在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创走廊、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等建设都旨在将科创驱动力注入到城市群发展当中......长三角各大城市之间的定位和功能存在差异,可以优势互补。比如,杭州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十分突出,南京的高教创新能力很强,此外合肥、苏州、宁波等城市也各具特点,这些城市都要充分发挥优势,与上海一起,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当前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完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城镇之间经济社会联系密切。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当前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完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城镇之间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目前,城区人口是一座城市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能力的主要衡量标准。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第一财经记者对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进行梳理后发现,当前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呈现“一超两特多大”的格局。其中,上海的城区人口超过2000万人,位列第一位。上海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一座超大城市(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和一线城市,更是整个长三角地区绝对的龙头城市。两翼的两个经济大省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城区人口均超过了600万人,处于特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行列,未来这两大城市将向超大城市进军。合肥、苏州和宁波的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处于I型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行列。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十分明确,区域面积比较开阔,城市群里面大中小城市体系十分完善,既有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龙头带动,也有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州等次一级的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较为发达。对于不同城市的落户,《纲要》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包括完善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南京、杭州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提升中心区其他城市人口集聚能力,全面放开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建制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和创业发展。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到人口聚居、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政府服务等各种因素。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正式确立了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在原有城市化内容的基础上,赋予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内涵。概括起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即“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它要求以市民为主体,围绕人民群众现代化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完善的城镇承载条件和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新型城镇化要求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即解决好进城农村人口彻底离开土地,永久居留城镇的问题。不仅要解决好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城市各项保障,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还要解决好他们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水平问题,让他们能体面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融入现代化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解决好这些问题又必须解决好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问题,以形成有效合理的就业空间。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尤其是要集约、节约配置土地资源。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推动城镇化建设向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和低能耗转变,实现各种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防止“摊大饼”、盲目“圈地造城”,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城市化建设与农业用地的矛盾。注重环境友好发展。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化,使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其中既包括了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美化、绿化要求,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包括了对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换言之,居民高宜居性的要求,推动城镇化由高环境冲击型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发展转变,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环保、舒适、方便、优雅、美丽、高效和社会和谐。坚持“统筹发展”。城镇化实质上是社会结构调整与进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追求生活方式向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人们追求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实质上是对城镇化发展的统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决策者在规划城市发展时,必须更好地思谋并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坚持城镇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开发的协同性、产业结构发展布局和人口素质条件的协调性;突出地域间城镇资源和经济上的比较优势,处理好城镇化和产业、就业的有机关系,形成差异化的经济功能定位、不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要素配置的差异性。推动由优先发展大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并重、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道路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出城镇“内在发展质量”。城市化是一个紧密型结构的社会载体,显其张力的是城市经济活力、文化内涵、社会文明和谐等等。新型城镇化发展就应注意将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民族特色、人文传统、民俗风貌、建筑风格等等融入城镇化建设,摒弃“千城一面”、经济趋同、产业雷同和重“数量规模”轻“质量和文化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数量规模”型城镇化向“质量和富有民族文化内涵”型转变,彰显城市人文历史积淀、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形成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伴随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呈现出相对饱和的态势。目前,全国的城镇化率仅为52.6%,按照有关分析,其中包含着“半城镇化”的因素,去除这个因素,我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条件下加速推进真实城镇化建设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决定》明确的我国城镇化基本方略。大城市有节约土地、劳动生产率高的优势,小城市有农村人口转移成本低、宜居条件好的优势。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是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发展道路的,在积极发展大型城市的同时十分重视中小城市的发展。德国的大都市圈虽然聚集了70%的人口,但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却是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的。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尤其是一些省会城市,脱离实际追求发展特大型和大型城市,导致要素资源畸形流动,资源错配,成本价格畸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却因人力、资金、技术要素资源流入不多而发展后劲不足,即使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也难以得到较快发展。因此,必须按《决定》的要求,“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尊重规律,通过制度和政策导入要素资源。8.如何理解城市现代化并谈谈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在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现代化过程,伴随着城市化而不断演进。但城市现代化不同于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是资源在乡村和城市的均衡配置过程;而城市现代化则是指城市本身质量的提高。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要素的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城市现代化不仅包括城市作为空间载体的物质环境现代化,更主要的是城市作为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现代化;二者的有机结合赋予城市更多功能,能够更好满足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社会信息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与之相适应,我国城市现代化主要出现了以下三大发展趋向。城市治理理念与手段的数据化、信息化水平提升。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实现城市治理理念与手段现代化,就是城市发展的规律之一。现代社会运行依赖于高度的社会分工,城市治理也是通过多部门分工协作进行的。然而,专业分工细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部门间的协作变得更困难,进而降低运行效率,这显然有悖于城市治理高效运行的初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我们可以建立城市数据中心和城市信息模型,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治理协同。这有些类似于将军事领域的数据链系统和兵棋推演思路应用于城市治理,充分运用统计学、概率论、博弈论等科学方法,建立城市中各子系统的运行模型,实现高效、协调、共享的城市治理目标。高效、协调、共享的理念应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在建筑设计上,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设计手段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在城市规划上,关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研究与实践也在逐步深入,多规合一已在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些都将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新手段。城市经济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程度增强。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是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要素在流通和交互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的竞争力日益取决于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城市的经济实力日益取决于要素聚集产生的交互效应和规模效应、取决于高密度带来的高效率。城市发展得益于高素质人群的聚集,而吸引这些人来到城市的不仅是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还有城市提供的生活保障。相应地,城市的主导产业正在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制造业向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提升。同时,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产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满足市民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应运而生,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智慧城市的支撑体系,绿色低碳的能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都将得到提升。它们更加注重效率和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应变能力,充分体现智能化的特点和优势。城市建筑也将成为物联网的组成部分,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调整运行状态,给人以更好的生活体验。9.试根据城市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江苏产业集群升级轨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商品、技术等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产业间要素的关联也更加广泛和复杂。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来看,发达国家居于价值链的高端,国际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9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3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关税,未来可能提升至25%或者更高。”随着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全球资源价格上升和技术进步加快的今天,中国现行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工中所处的劣势和弊端已经日益显现。江苏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走工业2.0、3.0、4.0并行道路,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要素的变量选择;配第—克拉克定律提出“居民收入较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居于首位,而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反之,居民收入较高的国家,流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降低,流向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上升。劳动力表现为由投入到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流入第三产业的占比增加”。仅仅通过对这七个自变量进行单一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综合的一致性很好的结论,无疑会造成对产业结构指数的片面认识。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成分,再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对因变量产业结构指数有影响的关键因素。要剔除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SPSSv21.0软件,通过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几个相互不相关的新变量,而这些新变量又与原变量相关。通过新变量代替原变量,从而使进一步研究变得可行。10.根据城市发展规律,谈谈江苏如何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担当作为。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探路,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新使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坚力量,江苏把握“双循环”经济工作大坐标,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展现江苏的担当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江苏推进“双循环”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城市照明项目LED路灯购销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分包协议书
- 2024年云计算服务互操作性测试合同
- 2024广告发布委托合同模板样本
- 2024年工程质量检测合同标准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日常房屋租住过程中的管理与维护
- 2024年度旅游开发项目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发布协议
- 儿子结婚上父亲致辞
- 习惯为主题的演讲稿3篇
- 《企划案撰写》课件
-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
- 《数据结构与算法》教案
-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 净水设备采购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31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看图列式计算专题训练
- GB/T 43321-2023铜及铜合金钎焊推荐工艺规范
-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废水分质处理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援和治疗措施
- 围墙监控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