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新版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新版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新版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新版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当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它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涉及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以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工程项目整平标高(m)层数高度(m)构造质式最大单柱荷重(KN)拟用基础A5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6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7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8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9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10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12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A14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B1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B2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B3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B4安置楼7F框架5000桩基备注:1、地基变形允许值:相邻柱基沉降差,整体倾斜;2、桩基承台埋置深度d≤;3、以上高程为相对高程,下同。.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条与条文阐明第3.1.1条的有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以下:勘察等级划分表工程重要性等级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场地等级二地基等级二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3.1.3条划分,该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按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原则》(GB50023-)划分,该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原则设防类。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划分,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划分,拟建物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表1-2勘察任务、目的和规定本次勘察属具体勘察阶段。勘察的重要目的与任务是: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构造特性、分布规律;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状况;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勘察根据本工程勘察重要根据下列文献和现行规范进行: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⑵准则《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局部修订条文;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⑹国标《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T50123-1999);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献(闽建设[]37及[]10号)。勘察办法和勘察工作完毕状况本次勘察根据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初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03月09日开始,至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档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岩芯采用率满足规范规定。并进行现场原则贯入实验,采用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办法详见第5节)。全部钻孔在钻探取芯、观察结束后,均按规定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解决。由于场地的局部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根据行业原则《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有关规定,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发的岩土持力层面高差不不大于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宜加密勘探点,为此,经甲方同意,同年03月26日~04月02日再加密钻孔21孔,布设在相邻两钻孔之间,为避免编号重复和确保剖面钻孔编号的持续性,补充钻孔编号为BK1~BK21。具体完毕的工作量状况详见表1-3。完毕工作量一览表表1-3项目数量单位备注放样、测量点87点钻孔原机钻孔(ZK)66孔累计进尺总进尺加密钻孔(BK)21孔累计进尺原位测试原则贯入实验437次野外采用试样岩石样9件原状样12件扰动样6件水试样3组采用自场地ZK8、ZK30和ZK56号孔室内土工实验抗压实验9件常规实验12件颗分实验6件水质分析3组⑵、各勘探孔的位置是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上各用地红线角点和建筑尺寸,结合周边地物进行实地放样,场地内各钻孔坐标均属独立坐标系统(与设计图纸一致);本次勘察报告中的高程为相对高程,系以拟建场地中部水泥区间道路交汇点C(X=,Y=,H=)进行引测的(即BM=)。各勘探孔、用地红线角点和高程引测点的具体坐标和位置详见勘探点一览表(附录№1)以及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图1)。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上属山前冲积阶地地貌单元,原为耕作地或抛荒地,现为规划建设用地,勘察期间场地已略经平整,局部有土垛等均未清理,其施工作业面尚平坦开阔,与周边已建路网基本持平,其最高孔口高程,最低孔口高程,平均孔口高程。场地各岩土层工程性能及分布特性根据地质钻探成果揭示,场地第四纪土层以冲积、坡残积成由于主,基底母岩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在勘探深度范畴内场地的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七层,其工程性能、厚度及分布特性综合叙述以下:(1)、素填土①:褐黄、灰褐等色,松散,稍湿~湿,新近人工堆填,欠压实;其成分以山坡土或粘性土回填为主,土体含个别碎石、块石、少量植物根茎等,密实度和均匀性较差。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击,原则值N=击。该层除ZK32、ZK33、ZK35、ZK40、ZK43、ZK47、ZK48、ZK49、ZK56、ZK57、ZK59和BK11、BK12、BK17、BK18、BK20号孔有分布,普通厚度~;工程性能不良。(2)、中砂②:灰白、灰黄色,很湿~饱和,呈松散~稍密状,属冲积成因土。重要成分为石英质中砂,土体含5~10%砾粒,泥质含量约占15~25%,级配较差,均匀性普通。该层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普通,根据现场地面下20m以内范畴原则贯入实验,剔除去个别离散性较大标贯值,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的范畴值N=~击,原则值N=击。该层仅ZK1~ZK29、ZK31、ZK32、ZK55、ZK56、ZK61、ZK62和BK1~BK11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普通层厚~。(3)、粉质粘土③: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湿~很湿,其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土体含氧化铁、高岭土及少量石英砂等,干强度中档,稍有光滑、韧性较高,无摇震反映。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击,原则值N=击,具中档压缩性,力学强度普通,工程性能中档。该层除ZK36、ZK41、ZK43~ZK46、ZK50~ZK54和BK15、BK16、BK19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普通层厚~。(4)、残积砂质粘性土④:褐黄、灰白色;湿~饱和;可塑~硬塑状;原岩组织构造尚可辨,为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及石英砂,其中>2mm的石英砾粒含量约%~%(据室内土工实验),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除石英外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土体遇水易崩解。无光泽反映、无摇震反映、韧性和干强度低;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较好。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击(N<30击),原则值N=击,该层除ZK38、ZK44、ZK51、ZK52、ZK53和BK13号孔缺失外都有分布,顶板埋深为~,厚度变化较大,普通层厚~。(5)全风化花岗岩⑤:灰黄、褐黄、灰白等色;很湿~饱和;硬塑~坚硬状;原岩组织构造尚可辨,为花岗岩风化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铁锰质结核物。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岩芯呈致密砂土状,但遇水易崩解。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定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类;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击(30≤N<50击),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的原则值N=击。该层仅该层仅ZK3、ZK6~ZK12、ZK19、ZK26、ZK30、ZK34、ZK35、ZK37、ZK66和BK2~BK5、BK10、BK12、BK13号孔有分布,顶板埋深~,层厚~,岩体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好。(6)强风化花岗岩⑥:褐黄、灰黄、灰白色,饱和,岩质较坚硬,含氧化铁、石英砂、高岭土、原岩构造清晰可见,长石矿物需用力碾压后始成粉状物,仍有2~4mm小颗粒残留,不能碾碎,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定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类;其工程性能和强度良好。现场原则贯入实验修正后原则值N’≥50击,范畴值N=~击,原则值N=击,本次勘察该层除ZK21、ZK29、ZK61、ZK62和ZK64号孔缺失外都有分布,顶板埋深~,揭发厚度~,钻探过程中未发现有洞穴、软弱夹层或临空面。(7)中档风化花岗岩⑦:灰黄、灰白等杂色,岩质坚硬,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体裂隙、节理较发育,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在本次勘察深度范畴内,未见洞穴、临空面、无破碎带及软弱岩体,RQD=85~95。属较破碎、较硬岩,综合评定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类;其原则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范畴值frc=~,原则值frc=(具体详见附录№4),本次勘察各钻孔都有揭发至该层,顶板埋深~,揭发厚度~,工程性能优良。以上各岩土层的埋藏条件和分布状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1-1’~18-18’)。三、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分布特性本场地内地下水重要为赋存于中砂②层中的孔隙型潜水,赋存于强风化花岗岩⑥和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层中的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承压水。素填土①属弱透水土层,勘察时普通不含水,雨季时可能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③可视作相对隔水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和全风化花岗岩⑤属相对隔水层,均属弱透水层。强风化花岗岩⑥和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层的导水性和富水性重要受裂隙性质及发育程度的控制,含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和随机性,富水性不均匀,勘察钻孔内揭发的裂隙大多为压性闭合裂隙,渗入性差、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张性裂隙发育,水量丰富的可能性。地下水重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地表径流汇水和邻近场地含水层侧向渗入补给,排泄方式以大气蒸发和地下径流为主。场地地下水的变化幅度勘察期间采用套管隔水法实测得场地上部地下水初见水位在中砂②层面上,以潜水为主,下部地下水初见水位重要集中分布在残积砂质粘性土④或全风化花岗岩⑤层底部至强风化花岗岩⑥层岩面之间,以承压水为主。勘察后统一量测的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埋深~(标高~)。根据石狮市祥芝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本场地地层资料特性,现场调查本工程场地近3~5年来最高地下水位为(标高),变化幅度约为~之间。、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按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及其局部修订条文的有关场地地下水划分评价原则,本场地富水性较好,处在湿润区,场地内土层为含水率w>20%的强透水性土层中砂②和强风化花岗岩⑥,以及含水率为10~30%的弱透水性土层(属湿类型);可综合鉴定其属Ⅱ类环境类型。为鉴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场地ZK8、ZK30和ZK56号孔内各取地下水样1件,进行水质简分析实验,综合分析评价以下表3-1(具体指标详见附录№3)。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成果表表3-1腐蚀类型腐蚀介质环境类型腐蚀原则(mg/l)取样孔编号评价成果微弱中强ZK8ZK30ZK56对砼构造腐蚀性按环境类型评价SO42-(mg/L)Ⅱ类<300300~15001500~3000>3000微腐蚀Mg2+(mg/L)Ⅱ类<~30003000~4000>4000微腐蚀NH4+(mg/L)Ⅱ类<500500~800800~1000>1000微腐蚀OH-Ⅱ类<4300043000~5700057000~70000>70000TTT微腐蚀总矿化(mg/L)Ⅱ类<00~5000050000~60000>60000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评价PHA型>~~<微腐蚀侵蚀性CO2(mg/L)A型<1515~3030~60/TTT微腐蚀HCO3(mmol/L)A型>~</微腐蚀对砼构造中钢筋腐蚀性评价CL-(mg/L)干湿交替<100100~500500~5000>5000微腐蚀长久浸水<1000010000~0//微腐蚀备注T为“未检出”。鉴别成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对砼构造具微腐蚀性;对砼构造中的钢筋在长久浸水条件下含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含有微腐蚀性。建议根据国家现行原则《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有关规定和规定进行防腐解决。受地表水垂直渗入的影响,地基土的腐蚀介质与地下水基本相似,其腐蚀性可参考地下水的评价意见。建议根据国家现行原则《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有关规定和规定进行防腐解决。四、场地地震效应与抗震方法、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为进行场地地震评价,本工程勘察期间,在工程钻探的基础上,选用代表性钻孔ZK21和ZK47号钻孔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测试工作于04月05日完毕(详见场地剪切波速与地脉动测试报告附录№6)。综合成果以下,见下表4-1:建筑场地类别划分表钻孔号ZK21ZK47平均值等效剪切波速Vse(m/s)覆盖层厚度dv(m)场地土类型中软中硬中软建筑场地类别Ⅱ类Ⅱ类Ⅱ类表4-1测试成果表明,场地覆盖层平均厚度≥dov≥,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140<Vse平均值=≤250m/s,故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4.1.6划分,综合评定为Ⅱ类建筑场地。同时选用代表性钻孔ZK21和ZK47号钻孔进行地脉动测试,测试成果综合如表4-2。卓越周期一览表(单位:秒)表4-2测点编号水平向垂直向东西向南北向卓越周期(s)ZK21ZK47平均值该场地卓越周期水平向为秒,垂直向为秒。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使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场地的地面脉动卓越周期有较大的差值,以免引发共振现象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本工程场地附属于石狮市祥芝镇,根据闽建设[]37号文献和闽建设[]10号文献有关划分原则及规定,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其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5.1.4-2,其设计特性周期为。、饱和砂土液化鉴别拟建场地处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地面下20m深度内存在饱和砂土层中砂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4.3.1条款对该砂层进行液化初步鉴定,属可能液化饱和砂土层,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条款规定作进一步计算鉴定,其计算公式为:标贯鉴别公式:Ncr=N0[+(ds-dw)](3/рc)1/2(ds≤15m)Ncr=N0[(15<ds≤20m)液化指数公式:ILE=∑(1-Ni/Ncri)diwi该拟建场地处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因此取N0=10,计算成果(见附录№4)表明:饱和中砂②在8度地震应力作用下局部会产生液化(仅4个钻孔不发生液化),场地单孔液化指数ILE=~,液化等级为轻微~严重液化,单孔平均液化指数ILE=,综合评定场地液化等级为中档液化。根据中砂②层34个钻孔(55个液化鉴别点)的资料统计,该砂层实际标贯锤击数N/临界标贯锤击数Ncr的平均值=,属于~范畴,且中砂②深度d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4.4.3条规定,其桩侧摩阻力受液化影响折减系数ψL可取1/3。、软土震陷评价根据场地剪切波速和地脉动测试成果,场地内无存在剪切波速Vse<90m/s的饱和软土层,故在8度地震应力作用下无震陷可能,本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作业中均不必考虑饱和软土震陷的影响。、场地建筑抗震综合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4.1.1条规定和条文阐明第条,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内分布有可能发生液化的饱和砂土层,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后,局部地段上覆填土层尚含有一定厚度,且平面分布的岩性变化不均一,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和岩土特性的影响,综合评定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场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修正本规定,拟建工程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若无法避开,建议设计时应采用增强拟建物基础和上部构造的抗震方法。、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本工程场地施工作业面相对平坦开阔,土层构造不复杂,经勘察查明,在钻孔控制深度范畴内,场地内不存在溶洞、滑坡、坍毁、地陷、泥石流及发震构造断裂带等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也不存在沟滨、孤石、古河道、墓穴、旧防空洞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不利埋藏物,场地上覆填土为新近人工堆填,欠固结,且局部地段尚含有一定厚度,因此场地稳定性较好,地基稳定性普通。本工程拟采用桩基础,故该场地仍较适宜该工程的兴建。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与选用根据该场地岩土层特性,采用室内土工实验成果结合原位测试(原则贯入实验)手段,对各岩土层进行评价并拟定有关参数。土、水试样的采用A、原状土试样:粉质粘土③和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均使用上提式厚壁取土器,采用重锤少击法取土,土试样普通不扰动,个别轻微扰动;B、扰动土试样:中砂②层使用厚壁取土器,锤击法取样或标贯样;C、岩石抗压试样:中档风化花岗岩⑦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完整采芯;D、水质分析样:在钻孔终孔后,经洗孔并抽干循环水,过24小时后用小玻璃瓶在钻孔内采用。、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均采用自动落锤装置,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条的规定,参考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进行深度修正。各岩土层的原位测试成果见原则贯入实验成果表(附录№2)以及工程地质剖面图1-1’~18-18’,统计成果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录№9)。、室内实验土工实验项目为常规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实验工作按《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T50123-1999)有关规定执行;水质分析项目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的规定进行。该场地重要土层(中砂②、粉质粘土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的土工实验成果详见e-p压缩曲线图表(附录№7)和土工实验成果综合成果表(附录№8)。、岩土参数的取值与选用现场岩土体的原则贯入实验及室内土工实验成果,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的工程地质勘察GICAD软件(版),剔除个别离散性较大的参数值(原则贯入实验成果表中带“*”参数),统计时,数据的取舍原则为当某一实验值与指标统计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超出3倍的均方差σ,即|Xi-X|≥3σ时,数据Xi予以舍弃。并进行自动分层、统计、计算,综合分析及评价,但仍存在土体由于砂砾含量差别,致使个别层位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液性指数变异性偏大,但不影响本工程设计和施工采用,其它力学统计参数离散性均较小。现参考相邻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设计、施工经验,综合提供地基基础设计计算的岩土参数,详见表5-1。岩土重要设计参数及建议值地层编号岩土层名称天然重度rKN/m3压缩模量地基土承载力特性值fakKPa桩极限侧阻力原则值qsik(KPa)桩极限端阻力原则值qpk(K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cMPa渗入系数K预应力管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冲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①素填土*--×10-4*②中砂**1505545×10-3*③粉质粘土2004535×10-6*④残积砂质粘性土2005545×10-5*⑤全风化花岗岩*30080607500×10-5*⑥强风化花岗岩(33)*500120801000032003200×10-4*⑦中档风化花岗岩(≥)*507915090009000×10-5*注:1、以上数值系根据原位测试、室内土工实验及本地区经验,按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综合拟定;2、桩基承载力原则值系根据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有关标精拟定。3、带“*”参数为经验值,括号内为变形模量。4、人工挖孔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原则值估算时,对于大直径桩,建议其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ψp为(D)1/5。5、中档风化花岗岩的地基承载力特性值按(GB50007-)第5.2.6条计算所得,ψr取。6、桩极限端阻力原则值为桩端承载力特性值的2倍。7、以上强风化花岗岩⑥的冲(钻)孔灌注桩桩端阻力原则值qpk仅合用于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若该层岩芯呈明显碎块状、块状时,建议设计时该qpk值可按6500kPa进行采用。表5-1六、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1)场地内素填土①层重要为人工回填山坡土或粘性土,新近堆填,该层土体局部尚含有一定厚度,多呈松散状,未完毕自重固结,其均匀性和密实度均较差,不能用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2)中砂③层局部分布,呈松散~稍密状,均匀性差,根据场地液化鉴别,该层为中档液化砂土层,厚度普通,强度不高;3)粉质粘土③层分布持续,且含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呈可塑~硬塑状,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中档,其下无软弱下卧层,其稳定性较好,均匀性普通;4)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层以可塑~硬塑状为主,局部缺失,其强度有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强的趋势,但该层厚度变化大,均匀性普通,稳定性较差;5)全风化花岗岩⑤层,局部分布,厚度普通,无软弱下卧层,其稳定性较好,均匀性普通,慎选作拟建物的桩端持力层;6)强风化花岗岩⑥层厚度变化较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良好,普通中上部岩芯呈致密砂土状;下部整体尚保存原岩块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块状,顶板起伏较大;7)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分布稳定,强度高,工程性能优良。是拟建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但岩面相对起伏。七、基础方案的选用及对基础设计和施工建议基础方案的选择与评析综上分析:拟建工程上部荷载相对较大(最大柱网距×,最大轴力5000kN),场地不含有采用天然浅基础的条件。根据场地工程地质特性、柱网跨度、荷载分布特性及持力层埋深,结合附近建筑物的成功施工经验,本工程可设计采用下列桩基础型式:A、预应力管桩(拟建B1~B4安置楼、A9安置楼)拟建B1~B4安置楼、A9安置楼地段由于上覆土层厚度相对较大,适宜预应力管桩的施工作业,该桩型含有穿透能力强、压力明确、质量可靠,施工周期短和单桩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且打(压)桩噪声小,无预制期,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建议选用工程性能较好、分布稳定持续的强风化花岗岩⑥层作为桩基持力层。该桩型的缺点是:桩身抵抗水平力的能力稍差,易产生“挤土效应”、桩长控制较难,易产生接桩、砍桩等。同样,施工时应注意用贯入度或压桩力控制桩长,并严格控制垂直度。B、冲(钻)孔灌注桩(各拟建单体)本工程根据场地实际状况,如岩面高差变化较大,局部地段分布有相对厚层的中砂②层等,本工程各拟建单体均可设计采用此桩型,并以选择分布稳定、持续的强风化花岗岩⑥或中档风化花岗岩⑦作为桩端持力层为佳,若设计采用强风化花岗岩⑥为桩端持力层,应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不不大于,并出现明显拔钻声为宜,若设计采用中档风化花岗岩⑦为桩端持力层,则应确保建议桩端全断面嵌岩深度以不不大于为宜。该种桩型穿透能力强,“挤土效应”相对不明显,能使桩端较顺利地达成持力层设计标高,同时桩径较大,可获得更高的单桩承载力,且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但该桩型存在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常出现桩端沉渣过大、缩径、夹泥等施工质量影响桩身承载力的问题,应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先进的施工队伍,并应采用反循环清渣工艺,确保沉渣厚度不大于5cm,同时应强化检测手段,必要时采用桩底高压灌浆办法,确保单桩承载力的正常发挥。C、人工挖孔灌注桩(拟建A5、A6、A8、A10、A12和A14安置楼)拟建A6、A8、A10和A14安置楼地段未分布有强透水性土层,且场地富水性相对贫乏,拟建A5和A12安置楼地段仅上部分布有薄层状砂土层,但以上地段总体孔桩的成桩深度不大,根据邻近场地成功施工经验,建议可设计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型式,并合理选择强风化花岗岩⑥为桩端持力层(局部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埋深浅的部位可辅以独立基础或墩基础解决),或以中档风化花岗岩⑦(为使开挖深度控制在15m以内,局部可采用强风化花岗岩⑥)为桩端持力层。采用该种桩型含有施工无噪声、无污染、无挤土、质量易于控制、工程造价较经济、施工速度较快等优点,但存在施工工艺落后,护壁简易,施工危险性大的问题,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及试挖孔,获取专家可行性论证结论及试挖孔成功经验后方可实施。基础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它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待场地进一步堆填平整后,其施工作业面相对相对平坦开阔,周边均为规划路网和其它公司厂区用地,合用上述各桩型的桩基础施工,现就成桩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分别分析以下:1、建议基础施工迈进一步场地施工条件改良,机械去除场地土堆,对于相对低洼地段可采用素土分层回填碾压平整至设计标高,确保桩基设备进场顺利运行。2、基础工程施工用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施工工艺先进,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承当。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和设计规定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对厚层填土,桩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其负摩阻力影响,建议素填土①桩侧负摩阻力系数ξn=。3、建议基础施工前,孔桩(墩)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应注意开挖土体的堆填尽量远离孔桩边界或及时将其运出,以免增加坑壁的负荷,造成坑壁失稳,发生坍塌。4、采用预应力管桩,场地内局部地段的中砂②层中含有个别砾石、碎石,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厚度较大,全风化花岗岩⑤强度相对较高等,由于设计采用强风化花岗岩⑥为桩端持力层,这将对送桩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采用锤重或配重较大的桩基设备进行施工,并根据本地区经验,合理取值,应用“贯入度(压桩力)”和标高结合控制,以利于成桩顺利进行。另者,由于钻探口径较小(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75mm),不排除残积土在钻孔之间存在其它(球状风化体)孤石的可能性,若在残积土中遇(球状风化体)孤石时,不要硬沉桩,否则将引发预制桩的断裂。而应告知设计和勘察部门,采用补桩解决。5、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型式,建议选择代表性地段先进行试成桩,成功并获得成熟经验后方可全方面铺开。由于本工程开挖土体为填土、坡积土和花岗岩风化岩土等,抗冲刷能力较弱,应避免其长时间泡水,引发强度减少,孔桩成孔容易发生坍塌,为避免开挖中出现上部土层等大面积坍塌具体建议以下:㈠、场地平整时,先行部分挖除场地地表松散状填土(局部地段可能为砂土),再采用素土分层回填扎实,碾压平整至设计标高,用以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均一性;㈡、在可能的条件下,先施工比较浅的桩孔,后施工深某些的桩孔。由于普通桩孔愈深,难度相对愈大,较浅的桩孔施工后,对上部土层的稳定起到加固作用,也减少了深孔施工时的压力。这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毕后,可保存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混凝土,而做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确保了桩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质量。㈢、孔桩施工作业中务必要作好降、防、排、隔水及砼护壁工作,护壁应配吊筋,做到及时扩孔,及时验收尺寸,及时浇筑砼。㈣、经现场实地勘察以及邻近工程场地成功施工经验,本工程场地内无存在有毒害气体或可燃气体,但施工中必要时应配备地下通气设备,确保施工安全规范满足设计规定。6、冲(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不好控制,孔底沉渣去除难度较大,沉渣厚度难以控制,另外冲(钻)孔灌注桩废浆排放量大,易污染环境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等问题,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严格控制废浆排放量,力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冲(钻)孔灌注桩正式施工前应组织试钻,通过试桩,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与设备,拟定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粘度、钻速、冲程等参数,避免上部①素填土①(成分杂,密实度差,呈松散状)、中砂②(松散~稍密状,颗粒间粘接力差)坍塌,粉质粘土③糊钻、夹泥,增加清渣难度;建议选用反循环工艺进行清渣,沉渣厚度应采用多点测定仪或专用测渣仪器,确保沉渣厚度不大于5cm。在冲(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采用有效方法,避免断桩、偏位、桩不到或出现砼标号局限性等状况发生。8、采用孔桩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但由于本工程场地内局部成桩深度较小,若采用风镐无法挖除时,必要潮流应进行小型岩体爆破施工。建议爆破前,根据有关爆破规程,对周边人流加以疏导,采用封闭式施工,严格控制爆破规模、调试爆破参数。确保爆破作业顺利、安全、规范地进行。采用预应力管桩和冲(钻)孔灌注桩则均应控制桩基施工速率,避免产生较大的超孔隙水压力,使土体隆起并侧向压迫,对已施工桩体、东北侧居民区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并选择合理的施工次序,避免打(压)预应力管桩和冲(钻)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