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错觉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一样,对视觉错误的处理是错误的。一个是纠正,另一个是使用。有时为了避免一些由于视错觉而严重歪曲事实的情况,要对它设法加以矫正。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视错觉是无法排除的,因此对视错觉已不再是简单的纠正,而是巧妙地加以利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常常如此。设计师利用视错觉原理进行空间设计时往往有两个目的,一种情况是原有空间带有某些缺陷,设计师通过视觉上的调整来弥补缺陷;另一种情况是设计师为了增加空间的趣味性而故意为之,让观者体会到与众不同的乐趣。一、视觉和心理因素视错觉现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分为形和色两大类。如果要追溯视错觉的成因,主要有两个:生理和心理。生理上,它与眼的构造,瞳孔随着光线发生变化,网目电流,眼睛肌肉及球体在观察不同的物体而发生的变化因素有关。但大量错觉是由心理所致:当我们观察物体时,有时眼睛并未仔细看清物体大脑却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了判断。实际上,生理和心理因素往往是一起发生作用的,因此即使同一线形,随着大小不同,感觉也会相反。1.形象错觉具体来说形象错觉包括:线段长短的错觉、角度大小的错觉、面积大小的错觉、远近错觉、横轻直重错觉、高低错觉、分割错觉、位移错觉、对比错觉、残象错觉和幻觉。2.颜色对比度色彩错觉包括:色彩对比错觉、色彩大小错觉、色彩温度错觉、色彩重量错觉、色彩距离错觉。二、分楼、亭屋面角视觉在其他线形各种方向的外来干扰或互相干扰下,对原来线形会造成歪曲的感觉。所以不论垂直与水平看起来都不会像几何学那样准确。特别是处于视平线以上的较长水平线的两端,看起来会降低。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中渐渐发现,如果屋面下沿是平线的话会有下塌的感觉,屋顶的两端稍微向上翘曲可以纠正错觉,因此园林建筑中大部分楼、亭屋面角有意作了过分的夸张,形成特有的风格。帕提农神庙正面八根柱只有中央两根柱完全垂直,左右六柱都向内倾斜。这是因为在感觉上,似乎柱的负担很重,难于胜任。假如把这八根柱都垂直地排列着,看起来就觉得石嵋压迫下来,旁边的柱子都被压得向外分开,使人感觉危险不安,这是一种视错觉。为了矫正这种错觉,将两旁六根柱的上面向内收小些,以抵补错觉的向外分开。于是看起来八柱平行垂直了,其实柱子的倾斜度极微,全长34英尺的柱子,柱轴顶向内倾斜约3英寸。神庙的基石不是水平的而是中部向上凸起成弧线,如此望去基石才显现水平状态。神庙的柱子也不一样粗,两边的较粗,中部较细,因为神庙两边的柱子背景为亮色系的天空,而中间柱子的背景是黑暗的室内,浅色背景显得前面物体纤细而深色背景则显得前面物体粗大,故有此设计。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同样不是几何直线,而是一条向外微凸的曲线。人民英雄纪念碑很高,以天空为背景,由于近大远小的视错觉效果使直线产生了内凹,人们在仰视纪念碑的时候会觉得它高大雄浑。三、公共空间中的视觉盲效果1.分割视错觉和边境感艺术空间是为了美化人类生活环境而存在的,特别是城市中的艺术空间往往能带给人清幽、静雅的氛围,无奈的是城市中的空间局限性比较大,常给人狭促之感,如何扩大空间感也是景观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时特别要重视的。以柏林市的政府区空地为例,整个广场为矩形展开,为了给人留下空间的规模宏大、空间开阔的印象,整个广场石砌的路面镶嵌在精心修剪的绿意茸茸的草坪上,通过密集的平行线条引起人们的“分割视错觉”,使得整个广场看起来更舒展,以此烘托出政府民主平等的执政宗旨。有的时候充分利用“视角错觉”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巴厘岛的招牌是蓝天、碧水、沙滩、绿树给人梦幻的感觉,设计师用心良苦的设计使得这种美景得到了无限延伸,基本上每个宾馆都有“无边游泳池”。其实游泳池都是有边的,只是设计师通过高差抬高了游泳池的位置,人们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看不到边,目光所及之处只有海水,池水、海水连成一片造成了“无边”的效果,这个就像是现代版的“借景”。只是通过视错觉把借景进行得更加天衣无缝。2.把人环境的环境转化为抽象的空间市场造园也是制造深度。深度不等于距离。距离是物理学概念,5米、10米、20米是距离测量单位,深度是你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或者说你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是观者感觉到的距离。景观设计师们通过空间错觉的应用,使得中国园林的创作宗旨“小中见大、缩龙成寸”得以实现。一般设计师通过景深的处理来拓宽空间,最常见的是留出最长的空间透视线。寄畅园中的水池在纵横轴线上留出两条最长的透视线,通过这种手法使得游人产生错觉——似乎水面更加开阔。另外,水池中水尾的处理也常应用到空间的错觉,在古典园林中,哪怕小到再小的水池都有水尾,而且水尾之处或有小桥阻隔,或有老树掩映,或有假山横亘,总之,不让你一览无遗,给人造成一种若若现、烟水迷茫源头无尽的错觉。除了用上述的手法,“镜像”也是设师经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在墙上装一镜子或者用亮色的材料比如金属板,让入空间的人们乍看之下以为对面仍有很的空间可供游览,同时镜子能够反射太的光线,提高空间的亮度。根据“色彩小错觉”所言,浅色的物体看起来更大,理较亮的空间感受起来也会显得更大。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内就安放了一面镜,反射着园内无尽的风光,游人隔着水遥望亭内的镜子,遐想着亭子另一边的灿烂美景,感叹园内玲珑剔透的自然风景无边无际,早就忘却了园外城市的喧嚣。待走到近前却发现无非是一面镜子不觉莞尔一笑,这个就是古代景观设计师的匠心。类似的做法还有位于伦敦东区的多布尼小学运动场(图1),设计师在围墙上安放了一块金属板,宛如添加了一扇窗户,孩子们在金属板前驻足,疑惑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外面的世界还是自己。3.立体的图案设计在苏格兰宇宙花园中(图2)出现的空间与格式塔里面的图案何其相似,人们盯着图案看的时候总是容易迷惑,分不清这些条纹从哪里来延伸向何方,但这也是花园的魅力,每次看着这些图案总是有新的体会。这些本来铺陈在平面上的图案被设计师用立体的手法展现出来,人们可以沿着逐渐变幻的图案深入其中,从一个下沉空间又走到一个上升空间,就像在宇宙中行走一样,始终有新鲜的感觉陪伴左右。外国某地下车库(图3)也利用了视错觉的原理将汽车行进方向的提示语喷绘在墙面、地面甚至是弱电箱上,当汽车行进到一定距离,司机所看到的提示语犹如站立在同一个平面上,既具有警示性又具有趣味性。4.视觉元素运用于设计区域的景观,引起设计局限瑞士Obermarch学校的操场(图4)也内含玄机,学校的大部分区域是灰色混凝土的,其上建立了木质的人行道,乍看上去该设计太过局限、刻板,处处受限而只具备学校操场的功能。但实际上,它巧妙运用了一系列视觉元素来凸现该地区的景观,设计师运用了视角错觉。木质人行道从上往下看时只是一条普通的道路,但是从侧面看却能发现人行道上还有同种材质做成的平台和长椅,也可以做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孩子们爱在上面爬来爬去。5.暖色调的景观墙55°North露天广场的景观空间就通过颜色的搭配而成功地取代了原来冰冷、阴暗、风大的空间,提升微气候和环境质量。整个广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堵以粉红色、明黄色等暖色调为主的景观墙,一扫周边环境的沉闷,人们乐意在暖色调的景观墙周围停留、休憩,分享暖色景观空间带来的愉悦心情。(图5)巧妙的运用视错觉原理能够减少由于空间本身限制而带来的视觉不便,有些时候还能带给人意外的惊喜。四、部分异化,增加景观空间的使用和体验视错觉是由于人的视觉生理、心理特点所产生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实验室的空间规划与技术应用
- 教育技术如何助力减轻学生用眼负担
- 智慧医疗背景下教育技术的应用研讨
- 打造智慧、绿色、共享的教育小镇-从幼儿园到大学
- 教育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培训课程设计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品牌建设与互动式教学工具
- 《磁与现代科技》参考课件2
- 《法律与教化》试题汇编(解析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亚非文明国家第1课古代埃及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
-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
- 呼吸内科质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 山西烟草专卖局笔试试题2025含答案
- 养生馆礼仪培训
- 内科四大穿刺诊疗规范
- 2025年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治疗与管理指南
- 甲肝健康知识课件
- 商务客服礼仪培训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的阶段小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 康乐保造口产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