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最亮的灯》的艺术特色_第1页
舞蹈《最亮的灯》的艺术特色_第2页
舞蹈《最亮的灯》的艺术特色_第3页
舞蹈《最亮的灯》的艺术特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舞蹈《最亮的灯》的艺术特色

2009年11月13日,北京保利剧院。今晚在这里上演的是由中国和英国合作的跨国舞蹈晚会《舞动无界》。人们慕名而来观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台晚会中有个节目叫《最深的夜,最亮的灯》,它的领舞者是优秀的青年舞蹈演员刘岩。她回到舞台了。是的,这位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预演中,担任开幕式惟一一个独舞节目《丝路》的A角表演者,因为机械事故,瞬间从3米多高的台上坠落,造成胸椎错位、神经受损。但是,命运的巨大落差并没有让刘岩气馁和消沉。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工作。舞蹈《最深的夜,最亮的灯》是编导根据刘岩的故事创作的,由刘岩在轮椅上领舞,另外三位男舞者共同演出。舞蹈作品以强烈的对比,寓意着全世界的光明对比着一个人的黑暗,但是在最深的黑暗中也透露出微弱的光亮。作品以舞者刘岩的内心世界为视角,用她的肢体语言表达一个经历挫折的人内心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以及选择坚强、不向命运屈服的意志。作品演出完毕,台下掌声雷动,很多观众的眼睛里擒满了泪花。我们再把时间上溯5个月,2009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节目中,播出了一个特殊的舞蹈作品《鼓舞》。跳舞的女孩名叫廖智,一年前的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年幼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可是,23岁的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向命运抗争。于是在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她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德阳举行义演,把她艰辛排练出来的作品《鼓舞》奉献给了大家。在一个巨大的广场的中心舞台上,《鼓舞》上演了。廖智一身红装,手拿两只腰鼓,出现在一个直径1.5米、高1米的红色大鼓上。廖智用双手频频击打出急雨般的鼓点,她用鼓声告诉和她一样遭遇不幸的灾区人们,在困难面前一定要不屈不挠,一定要与命运抗争到底。她用残缺的肢体鼓励大家:跌倒了并不可怕,站起来我们就可以笑对一切。在舞蹈的最后,她用力地击打大鼓,向全世界、全中国喊出了四个字:“四川雄起!”。那震天的鼓声和呼喊,顿时感动了全场的观众。其实,我们已经被类似于《最深的夜,最亮的灯》、《鼓舞》这样的特殊舞蹈作品感动过无数次了。早些年有阳刚大气的作品《生命之翼》;近年有美仑美奂的作品《千手观音》;也有在2008年的全国舞蹈比赛中,毫无争议地获得大奖的马丽和她的残疾舞伴合作演出的作品《牵手》等等。说它们是特殊舞蹈作品,是因为舞蹈的舞者是残疾人士。他们或者肢体残疾,或者听力残疾,或者视力残疾,但是他们都是自身命运的挑战者。早在1987年,中国就成立了一个很特殊的艺术表演团体——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些勇于挑战命运的人们,以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体提出挑战,以特殊的方式创造着艺术、塑造着艺术的美。他们一路走来,把一个又一个挑战生命、感动中国的作品带给了我们。笔者以为,特殊舞蹈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之一是生命美。舞蹈作为“表情性、概括性的人体动作艺术”(欧建平语),在身体并不完美的特殊舞蹈者身上,这种抽象的艺术在很大意义上是他们表达自己对生命和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一种工具。因此,尽管很多人用“残缺的美”来形容这些特殊舞蹈艺术作品的魅力,而笔者更愿意用“生命美”来形容和赞美它们。不是吗?前文提到的舞蹈作品《鼓舞》,按照舞者廖智的说法有两层意义:一是鼓上跳的特殊的舞蹈;二是她要凭借这个特殊的舞蹈鼓舞和她一样遭遇不幸的灾区人们。《鼓舞》其实是个不太复杂的作品,但是从舞者廖智在鼓上的顽强击打,以及她背后一群健全的鼓手同样铿锵有力的击打,我们分明看到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意志,这就是生命力的张扬。而在1994年的“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五位肢体残疾的男青年表演了一个震动全场的舞蹈作品——《生命之翼》。在这个作品中,我们看到,五个绝不轻易向命运屈服的肢残青年,在晨曦中,在各自一双拐杖的帮助踏上了寻找“生命之翼”的道路。阳光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双拐就是他们行动的支点。他们的肢体是残缺的,但是他们有着坚强的生活的信念;他们的肢体是不完美的,但是他们却还有飞翔的梦想和奢望;他们做着整齐的动作,一路匍匐,仿佛行进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胜利地到达了彼岸。他们的肢体尽管残缺,但是绝不轻言放弃;他们虽然行路艰难,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誓要以自己顽强的意志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何等不屈不饶的生命力呀!而登上了央视春晚的作品《千手观音》,是由一群听力残疾但内心纯净的特殊艺术家们表演的,它呈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气质。这群残疾的艺术家们的苦练成就了她们的扎实的舞蹈技巧,但是在她们身上,技巧却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她们更多的是一群听从于自己内心召唤的舞者,她们用自己的身体倾诉了她们对生命的感悟。我们从以邰丽华领舞的代表“观音”的艺术形象上,看到了美丽,看到了博爱,看到了祥和,看到了天人合一。这些不都是生命的美好表现吗?其二是形式美。说到形式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它确实是一个把形式美做到极致的作品。这个作品在造型上可谓是美仑美奂。而它最突出的特色是手臂上的变化。张继钢自己就说,《千手观音》始终坚持手臂上的变化,我能够做到这种变化气象万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张继钢在始终坚持手臂上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对自己创作的一大限制)这一创作原则上,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创造,他出神入化地把一个宣扬博爱、包含天人合一理想的作品,非常精彩地呈现在了亿万观众的面前。我们可以再欣赏一个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特殊演员们表演的舞蹈作品《秧苗青青》。《秧苗青青》的主演是肢残男演员黄阳光和21位听力残疾的姑娘。这是一个讴歌残疾人劳动的作品,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舞蹈场景:黄阳光放下水桶,给自己戴上了一只巨大的和他的头有点不相称的草帽,而十几位姑娘们也在他身后竖立起了她们戴着的草帽,并且在草帽的掩盖下,灵活地舞动着自己的肢体。黄阳光重新挑起了水桶并走到了舞台中央,在他舞动水桶的过程当中,姑娘们站立起来,在草帽的遮盖下,舞动着她们纤细的双手。在这一舞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人日常劳动的场景被舞蹈的编导形式化和仪式化了。这种美感既来自于他自身的劳动当中,也在众多的姑娘们的衬托下,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感。整个舞蹈作品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形式化和仪式化了,而且也诗意化了。编导不仅仅是在讴歌一个无臂的劳动者愉快的劳动,而且赋予了这种劳动以无限的美。在这个舞蹈里,编导在创作上做了加法,增加了勤劳、美丽的21位姑娘和黄阳光共同来完成这个舞蹈,姑娘们可以看作是黄阳光愉快劳动的美丽化身,有了她们的加入,黄阳光的劳动场面才在姑娘们的衬托下显得丰富而好看。因此,可以说舞蹈《秧苗青青》是一个形式上非常美的作品。看了这个由特殊的艺术家们演绎的舞蹈作品,我们可以由衷地相信这样一句话:嘴巴会说谎,但身体不会。一个肢残的青年和一群听力残疾的姑娘们,他们的内心是纯净而没有杂质的,他们是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在舞蹈。他们只需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只需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其三是励志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名誉主席邓朴方先生曾经说,特殊舞蹈艺术突出的更多的是“人性与艺术之美”,这种美具有非常大的鼓舞人们意志的作用,而这就是特殊舞蹈艺术作品的励志美。奥运英雄、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的的青年舞蹈家刘岩,我们欣赏她在轮椅上的舞蹈,感受到的是美丽而优雅。她的感人事迹鼓舞了很多遭受挫折和打击的人们,她成了青年人学习和励志的楷模。而肢残女孩廖智表演的作品《鼓舞》的视频,在新浪网上一经播放,短短几天的时间点击量就达到10万。而2005年的《千手观音》,不仅是“中央电视台我最喜欢的春节晚会歌舞类节目的第一名”,在网络上的点击量和下载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这就是励志美的作用。我们不妨再欣赏一个同样由张继钢编导的舞蹈作品《黄土黄》吧。这个舞蹈作品并不是张继钢特意给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的。它早在1987年就由张继钢创作,一经演出就轰动了海内外。而当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群特殊的艺术家们也执着地要跳《黄土黄》这个作品时,张继钢是有些吃惊的:“因为要找这么多的残疾人演员去完成这样一个浩瀚的作品。我认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就是正常的舞蹈演员都很难把握这个作品”。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挑战。但是,当编导和主创人员把这样一群残疾人艺术家带到了陕西的黄土高原上,让他们在田间地头体验作品的意境时,这些看不到听不到的聋哑演员,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忘我的体验和创作中。看不见黄土地,就用手捧着一把泥土紧紧地贴着脸庞,用自己的心跳去感受黄土地的脉搏;听不见激昂的信天游的曲子,就把手语老师的指令当作音乐,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黄土地的呼吸。最终,这群特殊艺术家们成功地挑战和演出了这个作品,这令张继钢也感动和震撼了,因为他们表演的《黄土黄》呈现了独特的气质,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一个”的作品。舞蹈《黄土黄》,是在高亢的信天游的乐曲中开始的。一群身着白衣红裤、腰上别着红色安赛腰鼓的男女演员在黄土高原的背景下,打着整齐的腰鼓出场了。于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场景一再出现:男女演员们一起昂扬地击打着腰鼓。他们仰着脖子,高扬起手臂,仿佛向天而歌一样。击打、跃起,反复。节奏分明而又轻脆的击鼓声响彻舞台四周;男女演员们又一次地击打腰鼓,又一次昂扬地双腿跃起。我们注意到了他们对生活充满渴望的笑脸,这张笑脸可能经历了沧桑,但是那里面还是饱含着他们对黄土地的眷恋。婆姨们扭动着腰肢,欢快地击打着腰鼓,她们在击打中享受着生活和劳动的乐趣。男女演员们生龙活虎地舞动着,在黄土地的背景下,尽显他们蓬勃的生命力。舞蹈《黄土黄》很难得地被这群特殊的艺术家表现得如此生动又多情,如此粗旷而又细腻。他们舞动的是生命的节拍;他们的双脚踩着的不只是黄土,扬起的也不只是黄土,而是对乡土的眷恋,是对生命的热爱。而这种对生命的热爱,怎能不激发起我们这些正常人克服困难、挑战命运的意志呢?需要稍加说明的是,以上笔者简单概括的特殊舞蹈艺术的三个美学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好的特殊舞蹈艺术作品,比如《千手观音》,就同时具备了生命美、形式美和励志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