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循环系统2_第1页
第六章循环系统2_第2页
第六章循环系统2_第3页
第六章循环系统2_第4页
第六章循环系统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

生理学

邢台学院生化系李海燕第六章循环系统

思考题:

1、血液循环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什么?

功能:

1运输O2、营养物质和CO2、代谢产物,保证机体代谢及正常功能;2运送激素,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3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保持血液防御机能的实现。答案:组成: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血管:输送血液的管道。

血液:流动的红色液体。2、何为体循环?肺循环?答案:

体循环指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过身体各部,流回右心房,有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指血液从右心室流出,经过肺部,流回左心房,有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图中的结构各是什么?123456789答案:1、右心房2、左心房3、右心室4、左心室5、肺动脉6、主动脉7、右房室瓣8、肺动脉瓣9、室间隔4、心室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怎样?答案:

0期:Na+内流。

1期:K+外流。

2期:Ca+内流,K+外流。

3期:K+外流.

4期:恢复Na+、K+、Ca+的不均匀分布状态。K+平衡电位=静息电位(泵)5、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点?答案:主要特点是:

1、持续时间较长,历时250—300ms(2期)

2、分5个时期,通常用0,1,2,3,4表示3、上升支与下降支不对称。4、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钾、钠、钙等离子)6、什么是自动节律性(自律性)?自律细胞?窦性心律?答案:

①指心肌能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兴奋的能力。②指心脏内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③指心脏节律性活动以窦房结为起搏点。7、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形成机制是什么?答案:

0期:Ca2+内流3期:Ca2+内流+K+外流4期:K+外流(递减)+Na+内流+Ca2+内流

(缓慢自动去极化)

第二节心脏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二、心脏的结构三、心脏的生理特性四、心动周期五、心泵功能的评定(一)心动周期

1、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2、时程:75次/60s=0.8s(假设心率为75次/min)房缩0.1s房舒0.7s室缩0.3s室舒0.5s2心房同步/2心室同步

心房/心室按一定顺序

四、心动周期心动周期心房心室收缩舒张0.1秒0.8秒0.3秒0.5秒0.1秒0.7秒0.4秒房室共同舒张0.4S中圈心房活动外圈心室活动0.1SABCDEFG房缩心室收缩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心动周期中房室活动顺序与时间关系心动周期0.8SA心房开始收缩B心房开始舒张心室开始收缩C房室瓣关闭D动脉瓣开E心室开始舒张F动脉瓣关闭G房室瓣开0.2S0.3S0.4S0.5S0.6S0.7S0.8S3、特点:①舒张期时间>收缩期时间。②全心舒张期0.4s→有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

③心缩(舒)期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

④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心动周期室缩期室舒期0.351.15

1.50.81500.40.300.500.250.15◆全心舒张期由于心脏泵血活动主要是依靠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心房的舒缩活动处于辅助地位,故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的心动周期,舒张期和收缩期是指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共同舒张的时间约为0.4s,这一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意义:心脏收缩后能得到充分的舒张,有利于血液流回心室及心脏的持久活动。

4、心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②正常变化: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90次/分,平均为75次/分)

性别:女>男体质:弱>强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体温每↑1℃→心率↑10次/分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的,叫做心动过缓(运动员除外)心率每分钟高于100次的,叫做心动过速。(二)心脏泵血过程泵血是心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每一天心脏要抽吸大约7500升血液到全身。瓣膜确保通过心脏的血单向流动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血液在心脏中是按单方向流动,经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射入动脉(瓣膜)。在心脏的射血过程中,心室舒缩活动所引起的心室内压力的变化是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而瓣膜的开放和关闭则决定着血流的方向。现以左心为例说明心脏在射血过程中,心脏内压力、容积和瓣膜等变化。

(二)心脏泵血过程

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等变化1=主动脉内压2=左心室内压3=左心房内压4=心音5=心室容积⑦=心房收缩期①=等容收缩期②=快速射血期③=缓慢射血期④=等容舒张期⑤=快速充盈期⑥=减慢充盈期1、心房的泵血0.1s

心房收缩↓心房容积↓↓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处关闭状态)↓挤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25%)↓心房舒张(75%由V经心房流入心室)2、心室的泵血(1)心室收缩期0.3s①等容收缩期0.05秒: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急剧↑(左室内压↑近80mmHg)↓房室瓣关闭(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继续收缩↓快速射血期瓣膜关闭●等容收缩期的特点:①其时程长短与肌缩力、后负荷有关:肌缩力↓→等容收缩期↑后负荷↑→等容收缩期↑②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状态;③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低;④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

②快速射血期0.11秒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动脉压(左室>80mmHg)(右室>80mmHg)↓动脉瓣开放(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迅速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70%)↓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射血期特点:①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②用时少(≈收缩期1/3),射血量大。③减慢射血期0.14秒:迅速射血入动脉后↓心室容积继续↓↓室内压略<动脉压↓心室血液依惯性继续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30%)↓心室容积继续↓↓心室舒张前期特点:①用时长(≈收缩期2/3),射血量少;②因外周血管的阻力作用,血液的动能在主动脉转变为压强能,使动脉压略>室内压。(2)心室舒张期①等容舒张期0.06-0.08秒: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迅速↓(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

(∵室内压仍>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快速充盈期特点:①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态;②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瓣膜关闭②快速充盈期0.11秒: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负压)↓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占总充盈量2/3)↓心室容积迅速↑特点:快速充盈期末,室内压最低。

③减慢充盈期0.20秒: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心室与心房、大V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充盈量1/3。

其前半期为大V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为心房收缩期的挤血入心室。

进入心动的下一周期,心房开始收缩,心房收缩期/0.1秒。射血与充盈的直接动力●房室内压力的变化①心室容积和压力变化②“房与室”和“心室与主动脉”---出现压力梯度

压力的变化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房室瓣、半月瓣的开与关决定血液流动的方向。(三)心电图(ECG)心电图: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到整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的波形图。0.1mV三波一段二间期1、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名称时间(S)幅度(mV)意义

P波0.08~0.110.05~0.25两心房兴奋

Q波室中隔兴奋

R波0.06~0.100.5~2.0心尖+侧壁肌兴奋

S波心室后基底部兴奋

T波0.05~0.250.1~1.5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0.12~0.20兴奋:房→室的时间S-T段0.05~0.15心室肌的AP处于平台期Q-T间期<0.4心室去极化+复极化的时间2、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P波:

≈心房肌的APQRS波:

≈心室肌AP的0期S-T段:

≈心室肌AP的2期T波:

≈心室肌AP的复极化过程,因先后不一,故T波较宽。正常心电图

P波——两心房去极化QRS波——心室去极化综合波T波——心室复极化波看心电图时主要看以下三项:1、波形(以上三波):了解心房、心室兴奋有无变化。2、时间:各波形的时间、波与波之间的时间,了解传导是否受阻。3、T波:是否有变化。如T波(低平、双向倒置),心肌缺血。4、U波:升高(低血钾人、心室肥厚人),倒置:高血钾人。(四)心音概念:心脏射血过程中,心肌收缩和瓣膜关闭等机械振动所发生的声音称为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播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一定部位能听到心音。在通常情况下,每一心动周期可有4个心音,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在正常人一般都可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单凭听诊很难听到第四心音。大多数正常人可在心音图上记录到低小的第四心音。当心瓣膜发生障碍时,出现不正常心音即杂音。1、心音的产生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特点音调低沉(咚)持续较长音调高清(哒)持续较短音调低浊持续短音调低沉持续较长成因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关闭的振动;射血大A扩张及产生旋涡。动脉瓣关闭;射血突停导致大A和心室壁振动。心室充盈减慢,流速突变导致室壁及瓣膜振动。心房强烈收缩,挤血击撞室壁。标志心室开始收缩(心尖区)心室开始舒张(动脉瓣区)快速充盈期末(心尖)房缩强烈意义心室收缩力与房室瓣功能状态动脉瓣功能状态部分健康青年部分老年和心舒末期压力高2、心音听诊心肌收缩、瓣膜开闭、血流变化、血液对腔冲击

机械振动

胸壁特定部位

监听/记录最佳听诊部位:第一心音:在心尖搏动处(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交点内侧)第二心音:在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肋间隙胸骨右缘)和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肋间隙胸骨左缘)(第一心音)(第二心音)五、心泵功能的评定

(一)评定指标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60~80ml/120~130ml

=50~60%

意义:①心舒张末期容量与心缩力有关(因与心肌初长度呈正相关)。②心缩↑→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③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心舒张末期容量↑→射血分数↓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

心指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即5~6L/1.6~1.7m2(成人体表面积)=3.0~3.5L/min.m2

变化:10岁心指数最大(4L/min.m2以上);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渐降,到80岁时接近2L/min.m2。

意义: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70—80ml)(75次)(常用)心率: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40~150次/分:心率↑→每分心输出量↑

>150次/分→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充盈量↓→每搏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40次/分→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每分心输出量↓。

(二)心力贮备(选讲)

概念: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意义: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

组成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收缩期贮备量:55~60ml(射血分数↑)∧舒张期贮备量:15ml

心率储备:心率可从75次/min随代谢需要而增加到180次/min左右,此为心率储备;动用心率储备,可使心输出量增加2倍~2.5倍,对于缺少锻炼的人尤其如此。

搏出量储备:搏出量可从70ml而随机体需要增加达150ml以上,此为搏出量储备。搏出量储备是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故搏出量储备包括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其中以动用收缩期储备为主。

①收缩期储备是指进一步增加射血的能力,约有55ml~60ml;

②舒张期储备是指心室舒张时进一步可再扩大容积而增加的血量,约15ml。

1、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a.前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前负荷→肌节初长度→横桥联结数→收缩力∴V回流量↑(其它因素不变)→前负荷↑→收缩力↑

b.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大A压↑→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

搏出量小。如离体心脏实验: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后负荷,则心肌收缩力越来越大。最适初长时→收缩力最大搏出量大↑(超过一定限度)→前负荷↑→收缩力↓(三)心泵功能的调节肌肉收缩前所受到的牵拉称为前负荷

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可影响每分输出量。

①心率在40次/min~180次/min范围内,若搏出量不变,则每分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增多。

②心率>180次/min时,则心动周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搏出量减少,仍使每分输出量降低。

③心率<40次/min时,则由于舒张期过长,心室充盈已接近于极限,充盈量和搏出量不能再相应提高,使心输出量减少。2、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第三节血管一、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静脉血压与血流四、微循环和组织液生成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1、身体左右对称的部位,血管的分布也是左右对称。2、血管的分布与机能相适应。3、血管的走行多与长轴并行。血管神经束在关节的屈侧。4、在易受挤压或易变形的器官处,血管多吻合成网或弓。一、

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血管(一)动脉(大、中、小、微)内膜内皮:光滑。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构成中膜:厚,弹性纤维和环行排列平滑肌

外膜外弹性膜:弹性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动脉越分枝,其管壁越薄,口径越小,弹性纤维逐渐减少而平滑肌成分增多。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动脉结构血管一般结构模式图

大动脉(弹性动脉)内径约为25mm左右

结构特点:内皮下层较厚中膜厚,以弹性膜为主三层分界不清(内、外弹性膜与中膜延续)

大动脉的中膜厚,主要由弹性膜组成,也有少量平滑肌,由于其弹性大,故又称弹性动脉。

大动脉为接近心脏的动脉如主动脉、肺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等,当心室收缩时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可维持血流速度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大动脉大动脉能缓冲血压,调节血流方式。结构特点:内皮下层较厚中膜厚,环行排列平滑肌25-40层平滑肌纤维间夹杂着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其收缩性强,故又称肌性动脉。

中动脉管壁平滑肌收缩性较强,能明显地改变管径的大小,故能调节分配机体各部和各器官的供血量。

中动脉(肌性动脉)

中动脉小动脉(肌性动脉):内径小于1mm内弹性膜明显,中膜平滑肌3-9层,微动脉:内径小于500μm

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或舒张能明显改变血管口径,从而调节血流的阻力,即调节血流的速度和进入器官及组织内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周血流的阻力,因此,常称小动脉和微动脉为外周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外周阻力血管)肺动脉短而粗,从右心室发出,在主动脉弓下方分左、右肺动脉,分别经左、右肺门进入左、右肺。肺动脉内的血液为静脉血。体循环的动脉从左心室发出,分布于全身。主动脉全长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段。降主动脉又分为两段,即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又各分为髂内、髂外动脉。从升主动脉的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心脏。由主动脉弓向上发出三支大动脉干,即无名动脉(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静脉瓣(二)静脉静脉:与同等动脉相比,静脉腔大,壁薄,断面不规则。三层膜分界不清楚。外膜相对较厚。较大的静脉外膜含纵行平滑肌纤维。结构特点腔大、壁薄、腔不规则内、外弹性膜不明显,三层分界不清中膜平滑肌少,排列稀疏外膜比中膜厚,含纵行平滑肌束静脉瓣

静脉静脉瓣:内膜的袋状突起,防止血液倒流。多分布于离心脏较远且水平位置低的静脉内。(下肢静脉瓣最多)肺静脉左、右各两条,分别由左、右肺门出肺,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内的血液为动脉血。体循环的静脉从各部的毛细血管网开始,逐渐汇合成较大静脉,最后汇合成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注入右心房。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三大系统,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上腔静脉系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背部等处的静脉血回到心脏的管道。下腔静脉系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静脉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心静脉系是收集心脏的静脉血液管道。

(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最细,最长,最多,结构最简单,分布最广泛。有人曾经计算过,如果一个人体重为70公斤的话,那么把他全身的毛细血管连成一根长管子,总长度就约为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一圈。

内皮细胞:1~3个内皮细胞围成.基膜:结缔组织:有周细胞(性质还不清楚)。分类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2.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3.血窦:又称窦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又叫不连续毛细血管结构功能:进行物质、气体交换。特点: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

分布于胃肠粘膜,肾血管球和一些内分泌腺中。血窦(不连续毛细血管):

*分布于肝、脾等处。功能:

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的密度与代谢活跃程度有很大关系。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1.大A:具有弹性和可扩性——弹性贮器血管

2.小(微)A:口径小、阻力大——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3.毛细血管:薄、透性好——物质交换血管

4.小(微)V: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5.大V:容纳循环血量60-70%——容量血管小结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2、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有静脉瓣。3、毛细血管

连接动静脉,遍布全身的血管。管壁最薄,数量最多,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和正常值1、动脉血压和测量方法◆血压: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一般是指动脉血压。

不同的血管中血压是不同的。◆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如下图2、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Sp):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100~120mmHg或13.3~16.0Kpa),又叫高压。

舒张压(Dp):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60~80mmHg或8.0~10.6Kpa)又叫低压。

脉搏压:Sp-Dp=30~40mmHg或4.0~5.3Kpa

平均动脉压:=Dp+脉压1/3

血压的测量示意图(一)动脉血压和正常值3、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