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歌艺术生存之路_第1页
侗族民歌艺术生存之路_第2页
侗族民歌艺术生存之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侗族民歌艺术生存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沧源满洲山深深扎根于舞蹈艺术中,开始进入现代城市的礼堂。一些佤族歌舞艺术团队,在先后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游演、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方阵表演和全国广场舞比赛、全国“五个一工程”展演等广场歌舞游演中,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大胆尝试,集舞台艺术表演、广场游演的特点,将传统的民间歌舞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编排了以《木鼓舞》、《甩发舞》、《剽牛舞》、《田间乐》等节目为代表的风情舞蹈,到沿海地区、国内大中城市旅游景区、宾馆酒楼等进行商业性演出。一时间,沧源佤族歌舞艺术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2003年统计,全县共有大小歌舞团83个,从事歌舞表演艺术的人员计2000多人。正在全国大中城市搞商业演出的有13个团队,人员计480多人。88个团队中,除阿佤山民族歌舞团是国家办的外,其余87个歌舞团全是民办。其中声名较响的司岗里佤族歌舞艺术团(全县最大的民间团)、阿佤山民族歌舞团(原县文工队)、黑旋风艺术团(旅游局主管),他们除在当地演出外,足迹遍布省内省外、国内国外,向世界打开了佤文化的窗口,让观众通过佤族歌舞看到了沧源、看到了佤山、看到了佤族,为宣传沧源、宣传佤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佤族歌舞艺术团的成功尝试,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司岗里”现象。sli表演技巧的启蒙1、司岗里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什么是产业?司岗里佤族歌舞艺术团的人认为:水泥厂我们干不过昆明的,茶叶我们干不过普洱的,手机我们没有摩托罗拉,电脑大量是进口的我们不会……但苍天恩赐给佤族的黑皮肤和能歌善舞的才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们做成“产业”的基础。团长茶红明算过一笔帐,全国佤族共有37万人口,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13亿人口中,只是占极少数,就算佤族37万人全部做演员,也供不应求,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但要走向市场,需要一个创新的实践过程。司岗里佤族歌舞艺术团就是这样一支先谴队。从1996年成立开始,“每天都在做别人看来不习惯,包括自己也感觉不习惯的事”。1996年,他走进云南民族村;2000年起,分为几个小队,到天津、济南、浙江、江苏、广州、北海、山西、长沙、昆明、港台等地演出,面向全国市场,寻找艺术生存与发展空间。1998年,到新加坡访问、演出15天;1999年,应邀访问台湾;2000年应邀访问日本;2003年,参加国家民委组织的服饰展演艺术团,应法国文化交流学会邀请到法国表演;1999至2004年间,多次分别返回沧源演出数十场,参加沧源县成立40周年“首届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庆祝活动,参加沧源县打造佤文化品牌宣传及项目实施活动等。他们的创新实践,是沧源佤族歌舞艺术团的一个缩影。2、加强对满族治安管理和少数民族最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是本色,他们身上带着浓烈的佤族特征,往舞台上一站,就是佤族的标志;二是他们从小在佤族村寨长大,对本土文化和歌舞艺术有独到的理解;三是他们渴望走出大山,对事业有执着的热情,有吃苦耐劳精神;四是培养乡土演员,是对佤族歌舞艺术继承和发扬的重要贡献。第一,组织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把热爱佤山、热爱佤族、热爱本土文化的思想播种在学员的心灵。告诉他们,佤族的黑皮肤和佤族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那些他们从小在村寨里、在山林中、在河流边听过的歌、看过的舞、跳的乐,是别人没有的东西,是佤族的财富,要把它挖掘出来认真学习发扬光大,才能形成佤族立于世界的独特艺术。第二,把佤族民间歌舞艺术作为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学员到司岗里后,系统地了解佤族歌舞艺术,掌握佤族歌舞技能,从而沿袭了佤族歌舞传统、传承了佤族歌舞文化。第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佤族歌舞艺术,使其上一个台阶,走向市场。3、催生出团里增收(1)司岗里佤族歌舞艺术团全部是市场运作,实行团长负责制,工资全部自酬。团里最高时月收入4-5万,到新加坡演出时月收入7万。同时多渠道创利增收,在演出的同时展销佤族工艺品,如吉祥牛头荷包、葫芦系列物件等,为团里盈利增收。全团人员月薪平均800元左右。(2)扩大佤族青年就业渠道。培训队结业的学员,由于有了一技之长,几乎100%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迄今为止,佤族歌舞艺术演员,除西藏外各省都有分布,且大部分成为当地骨干力量。进入市场的成功经验1、藏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对当地文化的初步开发和利用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丰富文化资源的沃土阳光。佤族歌舞艺术的发展壮大,是在佤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坦荡炽热的民族性格的基础上造就的,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宗教信仰,独特的风俗习惯,粗犷的生产、生活方式,淳朴奔放的民风,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等。沧源有保存至今的佤族历史文化遗迹;形式多样的宗教祭祀活动及传统节日等;有任何活动、事件都要唱歌的习惯,并分有各类劳作歌曲及舞蹈。此外,佤族房屋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和“落地式”竹房,是人类民居建筑的活化石;佤族服饰生产原料为自己种植棉、麻,自己手工纺织、漂染土布,手工裁剪制作成衣,独具魅力,是一部无字的历史和无言的书;佤族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食品和民间工艺品。2、膜过滤技术的使用特点佤族是淳朴善良、自由奔放的民族,佤族的文化是乡土气息浓厚、带有野性特色的文化,佤族歌舞是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佤山的“动感风情”。它恰到好处地保持了地域化、民族化、特色化、独立化的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疯够、狂够、野够”。“疯够”。佤族歌舞富有充分张扬自己个性的特点,善于在有限的表演场地中尽其所能地展现自己的艺术魅力。如普遍地把广场游演、生活歌舞、舞台艺术紧密结合起来,使一台演出晚会具有与观众同乐的开场、过程、终结的高潮。“狂够”。佤族歌舞有激越奔情的特点,无论是歌、舞、乐还是演员本身,一出场、一亮嗓、一舞蹈就能吸引住人,使观众在整台演出中能从头至尾跟着歌舞节奏的发展而心潮起伏,跟着歌舞强烈的狂潮而激情澎湃。所有的演员都是正在创作的艺术家,所有的歌舞乐都是艺术集粹的流泻,所有的场景都是调动观众情绪的催化剂,让你不爱的想爱,不笑的想笑,不流泪的想流泪。“野够”。佤族歌舞具有粗犷豪放的野性特征,外看演员粗黑的皮肤、甩动的长发、狂野的亮嗓、奔放的动作、黑红色对比强烈的服饰等,具有山野的清新特质,内看是源于心身,即兴而发的自由歌舞,能不拘场合随时跳随时唱,率直坦荡地宣泄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观众带入佤山旷古久远的神奇中,向其展示佤族古老神秘的文化,展示阿佤人带有泥土气息的生产生活和丰富生动的情感世界。由于具有了上述特征,佤族歌舞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很强,很能打动人。正应了那句话:“越是世族的,越是世界的”。它通过自己激情奔放的民族特色,获得了外面世界的青睐。到丽江旅游,没有看宣科的古乐表演,是没有看到“神”;到沧源旅游,没有看佤山的歌舞表演,同样也是没有看到“神”。3、民族文化展示(1)运作方式上是主动出击寻找市场。他们通常是在演出的同时寻找和开辟新的市场。(2)内容上更加适应市场化的需求。面对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的观众,不同的文化欣赏观念,演出也有所不同,主动去把握和创造市场。(3)形式上打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