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_第1页
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_第2页
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_第3页
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_第4页
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

谷物是清初国内市场的主要商品之一,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封建政府采取购物的,即省、州、区的常平仓谷和其他官方仓谷。其中之一是粮食资源依赖于商业资本的流通。从商品粮的结构及其流通看,又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依靠商人资本流通的粮食,构成了商品粮的主体,商米大约相当于官米(指实际流通中的官米)的四倍;其二,商品粮的流通方向及流通量比较稳定,形成了固定的商路、集散地和市场。即集中流向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说明,清前期的粮食流通主要是服务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它反映了城乡间的商品交换关系正在逐渐排除偶然性,区域之间的经济分工在自然地形成,并得到了加强。本文拟就清前期的商品粮政策及其历史效果作初步探讨。一实行商品粮稳定政策清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非常重视粮食的流通。它饬令督抚按月奏报粮价,“期于市籴贵贱,时得周知”;并实行了一系列疏通和调节商品粮的政策,以求粮价的大体稳定,避免社会经济的恶化乃至政治危机的出现。综观这些政策,,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鼓励粮食的流通为保证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清政府厉行“禁遏籴”的政策,禁止封疆大吏限制本地区的粮食外流。雍正元年,湖广总督杨宗仁禁邻省籴运楚米,雍正皇帝谕曰:“因尔禁米出境,以致川米亦不到楚,不但邻省价昂而本省粮价亦致渐长,是尔之遏籴原欲封殖本境,而本境之民并未沾毫厘之益也。”并指出:“米盐为小民日用之需,须令商贩流通,市价均平,闾阎始不受困。”雍正二年时,他又谕令四川巡抚王景灏:“尔当严谕沿途文武官弁,遇有江楚商人赴川贩米或四川商人往江楚卖米者,立即放行,不得留难阻遏。”类似上谕,在《宪庙朱批奏折》中不乏摭拾。它反映了其时粮食的流通已成为不可遏止的趋势。乾隆年间,“禁遏籴”进而发展为通过蠲免关税,来鼓励商人贩运粮食。例如,乾隆元年,议准“凡有米船过关,询明各商,如果前往被灾各邑粜卖者免税,给与印票,责令到境之日,呈送该地方官钤盖印信,以便回空核销。”二年时,复将赴灾区米船免税定为常例,规定凡遇旱涝,督抚可请旨蠲免关税,“米谷船一到,即便放行”。三年时,又经苏州织造海保之请,将免税印票必须经灾区地方官钤盖印信的规定取消,以免米商因惧怕守候留难而观望不前,为商人贩运粮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乾隆七年至十三年,又取消了一切米谷税。乾隆上谕道:“第思小民朝饔夕飧,惟谷是赖,非他货物可比,……以养民之物而榷之税,转以病民,非己饥己溺之怀也。今特降谕旨,将直省各关口所有经过米豆应输额税悉行宽免,永著为例。”当时,米豆之税约占关税总额之半。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乾隆七年后,每年免除的米豆税约及百万两。这一旷举表现了乾隆鼓励粮食流通的决心。然而,免除关税,并未能收到马上平遏米价的效果。这是因为“商人免数,合之见多;小民零籴,分之见少”,米价的平减,绝不会象关税减少那样明显。况米价上涨,积年形成,还有其他深刻原因。因而,免除米豆税的规定,只实行了五六年(有的关,只免除了二三年),便因金川用兵,需用浩繁,而停止了。但在重灾之年,仍行免税。总之,申遏籴之禁,以使菽粟畅流天下,成为有清一代奉行的一项国策。(二)官米与商米的矛盾如何处理官米与商米的关系,是清政府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康熙、雍正年间,各省常平,本有定额。但乾隆初年,又以捐监谷石,增入常平额,致使官米采买过多。“生谷只有此数,聚之官者太多,则留之民者必少。”结果,“每新谷上市,价值本平,一闻采买,立即增长。”例如,其时浙江米价每石贵至一两七八钱至二两不等,巡抚卢焯奏道:“皆缘江广产米之处,各省采买官米备贮,遏抑客商。”这说明清前期粮食的流通具有一定的数量,如果仓贮过多,就会使流通量减少,引起粮价上涨。这个问题在雍正年间,就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湖广总督迈柱曾指出:“若将应行流通之谷,多积于不待用之地,似非随时制宜之道。”到了乾隆初年,官米与商米的矛盾更形尖锐了。鉴于上述情况,有人将“官买”与“商买”做了对比,指出:“商贩买米,价贱则买,价贵则止,操纵自由”;而“官买”例有定限,又“惟知积贮有关考成”,因此,“不计年岁价值,严限催督”,以致造成“民未受积贮之利,先受米贵之害”。还有人提出:“自来以官济民,费广而弊亦滋;以民济民,不费而利自溥,则与其委员采买候粜需迟,曷若仍听商运,随处布散之为便而且速也。”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乾隆帝于乾隆十三年颁布谕旨:“今直省积谷应悉准康熙、雍正间旧额,其加贮者,以次出粜,或拨补邻省,至原额而止。”这样,常平贮粮较当时的现额减少了一千四百余万石。官米的缩减,自然为商米的发展让出了地盘。经过这次对官米的调整,清政府更加重视招商以济民食。不但日常米谷的流通靠民间之籴运,即使荒欠之年,也“设法招商,借本买米。”直至嘉庆年间,一般官员依然认为:“官为采买恐办理不善,致累地方,莫若招商通济,使民间自行贩运,似较两得其益。”这正是乾隆中叶以后常平仓谷逐渐减少而商米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以收“其价不待平而自平”维护粮食流通清政府沿袭历代封建王朝的平粜制度,以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常平仓为枢纽,视商品粮流量的多寡,贵粜贱籴,控制粮价的波动。如果说,这一古老的封建经济政策,从其发轫时始,就难免因奉行不善,而有“侵刻”之弊;那么,在无法遏止吏治腐败的清代,就更加弊窦百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清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仰食于商”的人口日益增多,他们“计口而食,计日而籴”,这就使“秋籴春粜”的官米对粮价的调节只济于一时,而商米的流通则成为稳定市场价格的经常性因素。鉴于此,清朝封建统治者就更加依赖商米来平抑粮价,采取了一些顺应商业资本特性的政策,利用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使商人晓然于彼处无害可避,而有利可趋,吸引商米,保障流通,以收“其价不待平而自平”的效果。例如平粜时,一些封疆大吏主张其价不宜顿减,“盖小民较量锱铢,若平粜时官价与市价悬殊”,必然会使客米他往或铺户囤积,“是欲平粜而粜仍未平也”。因而,平粜之价往往照市价止减十一。对于商米,则采取不抑价的政策,使商贾“以欠收之处米少价昂,俱赴有收之地争先买运,迨至商贾辐辏,舟车绎络,聚集既多,价值自减。”嘉庆年间,特颁谕旨,饬令地方官吏,不要“因一时米贵,抑勒各铺户减价出粜”,致使米商裹足,穷黎坐困。平抑粮价的另一措施是禁囤积。清代确有一定的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从事粮食投机。例如,嘉庆十九年,安徽“庐州、六安毗连之双河镇、三河镇一带,有吕姓米商,修盖仓房,沿河七十余里,盘踞多年,每岁积谷百余万石,贱买贵卖,仓名有二十八丰号数,其余分户囤积者尚复不少。”一些地方甚至有典当粮食的现象。乾隆年间,陕西“民间典当竟有收当米谷一事。子息甚轻,招徕甚众,囤积甚多。……奸商刁贩,遂恃有典铺通融,无不乘贱收买”,“一分本银,非买至四五分银数之米谷不止,是以小民一岁之收,始则贱价归商,终仍贵价归民。”这种囤当之弊,据说“江浙尤甚”。显然,大规模的囤积必然阻碍粮食的流通,并引起粮价恶性上涨。为防此弊,清政府规定:“富户于收仓之后,遇有积至十万石不即售卖,任该地方官勒令出粜”,还规定“先给银钱,预定粮石,巧取射利者,按律治罪”。但是,在禁囤积时,如果做过了头,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从事转运米谷的商人,最忌“坐困于货滞”;所以,收贮客米的行户在粮食流通中是不可缺少的。他们可以使米船“朝至而夕空”,“得息易而又无寄食久客之累”。若是因申囤之禁,“并栈贮而禁之”,那就必然使“商贩无停贮之所,本地无存积之粮”,从而引起米价顿长。例如,乾隆十三年浙西米贵,就直接起因于此。总之,为了平抑粮价,维护粮食贸易的自然秩序是十分必要的。正如乾隆所说:“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捍格。”这表明封建政府也不能不承认:商品经济自有其规律,虽官法不能相强。只有借助于市场价格规律,才能通商米、平价格。(四)清前期商品粮政策的历史效果清初严禁粮食贩运出口,旨在坚壁清野,阻断海上抗清力量从大陆上得到给养。统一台湾后,清政府为靖海疆和抑粮价,依然奉行这一政策。康熙四十七年时,都察院官员甚至建议“暂撤海关,一概不许商船往来,庶私贩绝而米价平。”这种“因噎废食”的极端政策,虽然遭到户部议驳,但禁贩粮食出口的措施更形严厉。就在同一议覆中,明文规定“于江南崇明、刘河、浙江乍浦、定海各海口,加兵巡察”,如遇有违禁装载五十石以外贩卖者,将其米没收。其后,禁令叠出,有加无已。乃至对出海商渔船只所带食米,也严加限制,规定每人每日只准带食米一升、余米一升,若有多带,“即系偷运”,要予以治罪。自乾隆中叶,虽准奉天海运豆石至江南;但江南的海运粮食,仍在禁止之列,只是在灾年,才破例弛禁。对于洋米的进口,清政府则大加鼓励。雍正初年,特别规定往返外番的船只,必须带回一定数量的米石,以资民食。例如,往暹罗贸易的船只,大者要带米三百石,中者带米二百石。往噶喇巴、吕宋、柬埔寨、马辰、柔佛等处,也分别定有成数。如果带回洋米不足成数,就要追查偷漏情由,照接济外洋例治罪。乾隆时,对于愿往暹罗买米造船运回者,“给牌以便验放无阻”如果无粮米载归,仅只运回他货,就要“倍罚船税”。这表明清政府把食米的进口,置于一切进口货的首位。在进口洋米贸易中,清政府同样采取依靠商人资本经营的政策。这是因为官赴采买,或致外人多疑,“难免居奇昂价”,“并使商船来往亦不能随便携带”。而商贩带运,却可随其丰欠、余米多寡,决定采买石数,富有较大弹性。因而,乾隆十八年特别规定“凡内地商民,有自备资本,领照赴暹罗等国运米回闽粜济,数至二千石以上者,按数分别生监民人,赏给顶戴职衔”。二清政府还鼓励外商向中国进口洋米。康熙时,曾与暹罗国使臣议定每年分别向福建、广东、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免其纳税。雍正时,对暹罗商人运米来华,颁布了“不必上税,永著为例”的谕旨。乾隆年间,除免洋米进口税外,连其附带船货也按成数减免。清前期商品粮政策的主观出发点,从未越出维护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统治半步。正如清政府反复申明的那样,“庶于招商济食之中,仍寓崇本抑末之意。”然而,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人为干预屡遭挫折后,又不得不实行较为尊重客观经济秩序的政策,即所谓“市井之事”当听其自为流通,才在客观上取得了某些成效。因而,我们考察清前期商品粮政策的历史效果,主要着眼于迫使清政府实行这些政策的背后经济力量。清前期,商品粮流通量的扩大,是封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经济自然形成的分工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四川、湖南、台湾和东北等地区荒地得以大规模开垦,出现了余粮地区;另一方面,又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城市人口膨胀,出现了缺粮区。这两类地区的关系,形成了“互为资借之势”。鼓励商品粮流通的政策,促进了两类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粮食的流通使余粮区避免了“熟荒”。所谓“熟荒”,即指因余粮没有销路,而给农村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其对生产的破坏,丝毫不亚于饥荒。例如,康熙五年,“秋大熟,斛米二钱,时湖广江右价尤贱。田之所出不足供税,富人菽粟盈仓,委之而逃。百货充斥,无过问者。”似此情景,并非罕见。乾隆初年,东北地区由于稼穑收获之多,粮价之贱,也每于丰收之年,“转有熟荒之虑”。这些生动的例子说明,无法流通的谷物虽多,但并不能给农村带来繁荣。因为“土地生产物本身还不是财富,只有当它为人所必需和买卖时,才是财富。”“禁遏籴”政策,为商人资本经营粮食运销创造了条件,使余粮区找到了东南沿海地区这样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把原来只具有使用价值的余粮,转变为具有了交换价值的商品。其结果,既避免了“一方金死,一方粟死”的可悲局面,也刺激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余粮地区“开田愈力”。这也是清前期招徕垦荒政策能够收到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商品粮的流通,缩小了不同地区粮价的差距,并使粮食自身逐渐获得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合理价格。清前期,不同地区粮价之差,反映了对商品粮需求的不同。雍正时,川米“每石止约价银九钱五分”,较浙江之米“每石已贱至四五钱不等”。台湾之米价值连脚费等项运至乍浦,每石不过一两二钱上下,而杭州府一带民间食米每石价银一两七八钱不等。乾隆初年,“江广岁熟,米价每石不过九钱一两不等”,贩至江浙,“一石可获利三四钱”。由于清政府对商米采取“不抑价”的政策,粮价的自然差距,吸引了充足的商人资本,从事由低价地区向高价地区的粮食贩运。其结果,既使余粮区的粮食避免了过低价格,又使缺粮区的粮价趋于平稳。正如清人所讲:“谷贱而商籴至,其价必增,价增则利农;谷贵而商贩至,则其价必减,价减则人与农俱利”。从清前期粮价总的动向看,大约自乾隆年间始,一反以前低廉情况,开始上涨。以江南为例,康熙年间,上号米一般每石九钱,最高不过一两一钱。但至乾隆初年,达到了每石一两六钱至一两九钱,以后,大体在这个水准上下波动。究其原因,固然可以归结为“生齿日繁”引起了“谷寡价昂”。但是,还应看到,它与国内外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经济长足发展也很有关系。正是由于商品粮的源源流通,促进了江南地区丝、茶业的迅速发展;而丝、茶的大量出口,又导致了国外白银的内流。国内市场上,白银流通量增大了,相应地也就提高了粮食价格。只要把康熙时期和乾隆时期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粮价一定程度的提高,避免了过于低廉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例如,康熙时,“江西之米最贱,而南赣一带,抵银一两可买谷十一石”,可是,“民尚多饥饿者”。甚至,“负贩工作之人”,“每言愿食贵谷,盖以贵谷则富者有银,可以雇工兴作及买置货物,而小民得沾其利。”清代思想家唐甄讲到康熙时的经济状况时也说:“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困穷。……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乃至“中产之家尝旬日不睹一金”。可见,尽管康熙时的谷价异常低廉,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停滞和货币的缺乏,结果却是“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这种情景,与重农学派的“在任何地方,如果土地生产物的价格低廉,则这个国家是贫困的”,“这样的国家,无论是如何地尽力劳动,无论是怎样地厉行节约,也绝不能取得货币”的结论相吻合。与此相反,乾隆时期,尽管米谷价格有所提高,但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和商业却显现出一种“升平景象”。例如,乾隆末年粤海关的税收,几乎相当于雍正年间的十倍。浒墅关的税收,也由雍正年间的三十几万两增加到五十几万两。国内外贸易的持续发展,表明粮价的提高并没有危害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农村,则因粮食摆脱了过于低廉的价格,出现了“粜粮者非有钱之家”、小民日用所需日益取资于卖粮食的现象。由于一般农民被吸引到交换关系之中,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甚至“荒郊山僻之农民,亦渐习奢靡”,“衣食之类,竞求佳丽;婚丧之事,务期美观。”这说明商品粮在流通中取得的合理价格,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商品粮的增多和流通,扩大了社会分工的规模,繁荣了市镇和城市经济。商品粮增多了,工商业人口随之而增,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例如,“进城丝斤、出城绸缎”的丝织业中心江宁,由于逐末者多,人口已达百万之多。这样规模巨大的城市的存在,恰是由于客米成为“全城源源不匮之储”。号称“东南都会”的苏州,枫桥一带米行即有二百余家。他们不但保障了苏州工商业人口的用粮,而且还把米谷运往上海乍浦,乃致远销福建。尽管来自徽州、严州一带的匠工,赴苏赶趁“日见其多”;但由于商米络绎不绝,“养工之米”也有增无已。“岁虽频祲,而米价不腾”。可见,苏州工商业的兴盛,也与商品粮的充足供应紧密相联。同样,广西之米接济下的粤东,对外贸易和手工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乾隆初年,“番舶估船,商贾辏集,转移受雇及艺业糊口之人,总计亦不下数十万”。此外,处于商品粮流通主要渠道长江和运河上的枢纽城市,也因粮食贸易兴盛起来。例如,明朝成化年间才兴起的汉口,明末时不过五万人。可是,到了乾隆初年,竟激增至二十万人。它不但是“通省市价之所视为消长,人心之所因为动静”的粮食市场中心,而且是长江上、下游商品交流的中转码头。据时人所称,斯城“帆樯相属,粮食之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