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2江苏淮安高二校考]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王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因为商朝()A.以宗法血缘建国 B.实行王位世袭制 C.实行内外服制度 D.有了成熟的文字2.[2022江苏扬州高二校考]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在反周势力强大的商奄故地鲁国;政治、军事经验非常丰富的姜尚被封在反周势力非常强大的东夷故地齐国。这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奖赏开国功臣 B.拱卫王室统治 C.防止外族袭扰 D.团结同姓诸侯3.[2022江苏南通高二期中]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行书律》中规定:对文书的收取、发送日期以及早晚时间必须做记录。命书(诏书)和特快邮件必须立即发送,如有延迟就要受到处罚。秦朝的这种做法()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刑法严苛激化矛盾C.提高了行政效率 D.确保全国政令统一4.[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中]史载汉武帝时,“用人行政,领尚书者定于禁中,丞相奉行而已,权遂归尚书”“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下;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此举导致()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尊崇儒家经术C.形成中外朝制度 D.形成盐铁专卖制度5.[2022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史学家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宋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因循承袭”的是()A.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B.实行崇文抑武方针C.以钱财换取边境和平 D.增设机构分割相权6.[2022山东潍坊高二期中]元朝时,巴蜀故地汉中越过秦岭被纳入陕西行省的管辖范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更加明显。这反映出行省制的实施()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B.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7.[2023江苏模拟]明初阁臣们多次举贤任能,协助皇帝考核官吏人选。明成祖朱棣认为阁臣们“裨益不在尚书下”,将内阁设置成为常制,并谕吏部“阁臣勿改它任”。据此可知,明初()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C.阁臣的职权得到制度保障 D.内阁发挥积极的辅政作用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8.[2023江苏盐城高二期末]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 B.国家政权趋于严密C.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9.[2022江苏南京高二联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了()A.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B.秦始皇非常勤政事必躬亲C.皇帝权力未形成高度集中 D.秦分化相权加强中央集权10.[2023江苏泰州高二期末]下面是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中军功受益阶层所占比率变化图。这一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B.中外朝制度的推行C.王国的威胁逐渐消除 D.统一战争基本结束11.[2023江苏高二期末]《唐律》规定:处理农民逃亡问题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而在武则天末年出现了括逃使。括逃使以中央派员身份,专门处理户口脱籍问题。所谓“开元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罢……为使则重,为官则轻”。唐代官职体系的调整意在()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B.处理地方事务C.完善官僚制度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12.[2023江苏高二学业考试]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宋仁宗的这番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 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斗争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13.[2022江苏模拟]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下面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 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 D.运用犬牙交错原则以节制边疆14.[2022江苏扬州月考]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院衙门无异”为由予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 B.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C.压制军机处的权势 D.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15.[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中国古代王朝的中央决策方式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前期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文书,都要经过中书舍人的起草。门下省处于枢纽地位,具体为对各种上下行文书“皆审署申覆而施行焉”。尚书省则一方面上承制敕,制为政令,向下颁布实施;另一方面,下领州府寺监之政务,向上申奏。在隋唐之际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从国家政务的裁决到政务执行都有一整套程序。材料二廷议与廷推在明朝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是中央各部门的平等议事制度,廷议、廷推弥补了明朝缺乏中枢机构协调的缺陷。“朝廷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必下廷议”,举凡立君立储、建都、郊祀、宗庙、典礼、宗藩、民政、漕运、边事等皆在可议之列。正统十年,重要政事“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廷推形式与廷议大体相同,但议题专为人事。隆万以后,阁臣不经廷推入阁者,往往引起争议。——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央政府的决策程序。这反映出唐朝中央官制有何特征?(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出现廷议与廷推这一独特制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唐、明两朝在政府决策方面的异同。16.[2022山东枣庄高二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元史·百官志》材料二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三元朝同宋朝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进行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结合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行省制对于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C[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故C项正确。2.B[解析]西周初年,把重臣分封在反周势力强大的地区,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室统治,故B项正确;奖赏开国功臣与将其封地设置在反周势力强大地区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分封地区既有“商奄故地”也有“东夷故地”,不能体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外族袭扰,排除C项;姜尚不是周王室同姓贵族,排除D项。3.C[解析]建立并施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系统和邮驿传递系统,有利于提高各级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4.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尚书地位提高,君主专制加强,逐渐形成了中外朝制度,故C项正确。5.D[解析]根据材料“论中国政治制度……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因循承袭”的是不断增设机构分割宰相的职权,故D项正确。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巴蜀故地汉中被纳入陕西行省的管辖范围,到现在该地区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地区的氛围更明显,由此可知行省制下关中地区文化深刻影响了汉中地区的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故B项正确。7.D[解析]材料提及阁臣协助皇帝考核官吏人选、举贤任能等,说明内阁在政治上发挥着积极的辅佐作用,故D项正确。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8.B[解析]材料反映出,西周通过分封制的推行,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开发与控制,扩大了其疆域范围,通过对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的分封,使国家政权更趋于严密,故B项正确。9.A[解析]根据材料“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等信息可知,秦朝设置御玺系统处理国事,并且政治制度运作比较缜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体制,故A项正确;秦始皇是否“勤政事必躬亲”不是材料所述内容反映的问题,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其特点即皇帝权力高度集中,排除C项;分化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加强专制主义,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得出中央集权的结论,排除D项。10.A[解析]根据材料“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中军功受益阶层所占比率变化图”可知,各阶层军功所属者所占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王国相在武帝中期后几乎为零,这一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任命军功所属者为高级官员的举动,以加强专制集权,这符合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中外朝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不能说明之前的变化情况,排除B项;王国的威胁逐渐消除是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高级官员任命情况变化带来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统一战争基本结束不是这一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11.D[解析]材料强调了面对地方出现的新问题,唐朝设置了括逃使等临时官员,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地方问题,加强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逐渐陷入藩镇割据,材料时间是在武则天末年,并且设置括逃使是为了处理户口脱籍问题,而非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处理地方事务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项;完善官僚制度体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12.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宋仁宗认为君主理智地处理国家事务,都需要臣僚的参与,尤其是重大事务的决策,皇帝与宰执近臣反复讨论、集体商议是经常的事,这体现了理性的精神,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监察机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君臣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斗争,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13.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元朝在云南行省下设宣慰司,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地方,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错在“郡县”,排除;材料与扩大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无关,排除C项;犬牙交错即不按山川的自然地形划分边界,而是有意地使各行政区域的边界犬牙交错,以防止地方割据,显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4.C[解析]嘉庆皇帝“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目的是限制军机处的权势,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枢机构权力的分割,排除A项;材料反映嘉庆皇帝压制军机处的权势,无法体现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排除B项;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15.(1)决策程序: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以皇帝名义发布。特征:唐朝继承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分工明确;运行程序规范;宰相人数增多;各部门间相互监督、制衡。(2)原因: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中枢机构间的协调不足,影响了行政效率。同:注重程序,强调集思广益,本质上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