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四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四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四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四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四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四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为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某个阶段的模式图,此时细胞()A.已经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但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C.已经成为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D.因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导致了基因重组2.萝卜和甘蓝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植物,萝卜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甘蓝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科研人员利用萝卜和甘蓝培育作物新品种,将萝卜与甘蓝杂交,收获种子并培育成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自交产生同时具有萝卜和甘蓝优良性状的后代B.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叶肉细胞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D.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3.下图②③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号为三倍体,因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所以①→③的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B.若②中多出的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让其自交,后代染色体正常的概率为1/4C.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③号是由①号经秋水仙素直接处理而得D.②号为三体,减数分裂时可以观察到4个四分体结构4.图表示的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乙为细胞内液,则其含量多于甲、丙和丁之和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头是“甲→丁”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D.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比丁中蛋白质含量高5.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中枢,也是神经调节的中枢。下图是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同时表示糖尿病病因的两种形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由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图中两条虚线表示下丘脑通过作用于垂体合成并释放的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C.图中经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腺体产生的激素可以促进机体氧化分解有机物,其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D.该图显示了细胞膜上的不同受体分别接受不同的信号分子,是通过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来传递信息6.某池塘中A、B两种具有捕食关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仅对捕食者有利C.两种鱼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D.甲乙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7.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1、4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8.(10分)某些种类的毒品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如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使人产生较长时间兴奋与愉悦感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分解或重新吸收回突触小体C.未吸食毒品时会出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可能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有关D.长期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出现“代偿性增多”,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1)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激素A和B的名称是_____、_____。(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_____,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活动属于_____调节。(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同学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②中F1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亲本F1F2①甲×乙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②丙×丁缺刻叶齿皮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1)叶形和果皮这两对性状,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2)根据实验①可以判断叶形和果皮遗传均符合___________定律,F1中属于纯合体的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实验②的F2的缺刻叶网皮植株中,基因型与丙相同的比例是___________。F2的缺刻叶齿皮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11.(14分)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困倦和抑郁等表现。褪黑素作为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昼少夜多,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下图为褪黑素的分泌调节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个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为_______________。请完成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径: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2)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从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维持稳定,此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褪黑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______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结果:实验处理酶H相对活性(对照)酶H相对活性(处理96h)紫外光373314蓝光319137绿光32376红光325326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请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利用褪黑素调节睡眠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链是“浮游植物→A→B”,由于某消费者C的入侵,一段时间后,导致A显著减少,B的数量基本不变,食物网中的营养级级数也未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消费者C的入侵改变了群落原有的生物种类构成和_______________,这种改变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演替。(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消费者C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请在下图中补充完整消费者C入侵后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_________。浮游植物→A→B(3)为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可根据不同动物的_______________采用立体养殖技术,也可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_______技术,在鱼塘旁种植蔬果,蔬果废弃的根叶肥鱼,塘泥肥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图中左侧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详解】A、图中细胞左侧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B、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并没有减半,且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B错误;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仍为初级性母细胞,C错误;D、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2、C【解析】据题分析,萝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生物,将萝卜(AA)与甘蓝(BB)杂交,收获种子并培育成(AB)植株(异源二倍体),该个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可以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原理是在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详解】A、(AB)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进行自交产生后代,A错误;B、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叶肉细胞不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是萝卜和甘蓝杂交形成的,萝卜的产生的配子(A)9条染色体,甘蓝的产生的配子(B)9条染色体,F1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C正确;D、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但因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配子,说明二者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3、B【解析】由图可知,②发生了单个染色体的数目变异,③发生了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异。【详解】A、③号为三倍体,因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若该变异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则为可遗传变异,A错误;B、若②中多出的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能产生1/2的正常配子,让其自交,后代染色体正常的概率为1/2×1/2=1/4,B正确;C、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①号经秋水仙素直接处理而得的为四倍体,C错误;D、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号为三体,减数分裂时可以观察到3个四分体结构,D错误。故选B。4、A【解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即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详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甲、丙、丁构成细胞外液,甲、丙和丁之和少于乙(细胞内液),A正确;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是血浆,丁是淋巴,丙是组织液,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B错误;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甲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血浆,需要补充的箭头是“甲→丁”,C错误;D、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血浆,甲的蛋白质含量比丁低,D错误。故选A。5、C【解析】1、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其主要功能有:感受兴奋、传导兴奋、作为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中枢及内分泌功能。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3、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但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详解】A、图中信息显示,“抗体1”是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葡萄糖受体的抗体,这些抗体使胰岛B细胞不能接受高浓度血糖的刺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同样由“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而导致靶细胞不能正常接受胰岛素信号,也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B、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B错误;C、经过下丘脑—垂体—腺体产生的调节体温的激素可以是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不是蛋白质,C正确;D、细胞膜上某些受体可以识别一种或几种信号分子,但这些信号分子是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的,而不是像精细胞和卵细胞那样通过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来传递信息,D错误。故选C。6、D【解析】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详解】A、甲的波峰在前为被捕食者,A错误;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错误;C、两种鱼为争夺O2等资源会发生竞争关系,C错误;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又使捕食者种群数量因食物缺乏而减少,D正确。故选D。【点睛】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7、D【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方向是双向的。【详解】A、在a点左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4,然后a、b两点依次兴奋,见图中2、3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如图4,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A正确;B、在b点右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4,然后b、a两点依次兴奋,见图中3、2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B正确;C、在a、b两点的中央刺激,兴奋向两侧同时等速传导,不会出现指针的偏转,如图4、1所示,因此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C正确;D、如果刺激点在a、b两点的中央偏左,所以a点先兴奋,电位如图中2情况,然后b点后兴奋,电位如图中3情况,即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D错误。故选D。8、D【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详解】A、图中显示,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神经递质不能及时回收,从而使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含量增加,该神经递质长久存在会使人产生较长时间兴奋与愉悦感,A正确;B、一般来讲,神经递质在作用后会被灭活或是通过转运蛋白回收回突触小体或者是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从而实现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B正确;C、未吸该食毒品时会出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可能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有关,因为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D、由于该毒品能阻止神经递质的正常回收,因而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含量会上升,长期的神经递质含量上升会导致导致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减少,因此为获得同等愉悦感,需不断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下丘脑(2).垂体(3).甲状腺(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5).促甲状腺激素(6).③④(7).反馈(8).微量高效(9).通过体液运输(10).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解析】据图分析: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①②是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详解】1)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可知:甲、乙、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激素A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的是①②,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和④,由此可以发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3)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点睛】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级调节的过程,并确定图中相关腺体和激素名称;识记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明确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进行负反馈调节。10、(1)①.全缘叶②.网皮③.实验②中的F1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网皮(2)①.分离②.全缘叶网皮③.甲④.乙(3)①.1/3②.8/9【解析】分析表格: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F1全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和网皮,可以推测缺刻叶对全缘叶为显性(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齿皮对网皮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且F2出现9:3:3:1。说明两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根据实验②,F1全为缺刻叶齿皮,F2出现全缘叶和网皮,可以推测缺刻叶对全缘叶为显性,齿皮对网皮为显性,所以隐性性状是全缘叶和网皮。【小问2详解】对实验①F1分别统计,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每对相对性状结果都符合测交的结果,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据分析可知,隐性性状是全缘叶和网皮,则全缘叶网皮是隐性纯合子。根据已知条件,甲、乙、丙、丁的基因型不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A-bb),实验①杂交的F1结果类似于测交,说明甲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②的F2出现9:3:3: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丁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甲和乙。【小问3详解】据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②的F2的缺刻叶网皮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所以基因型与丙相同的比例是1/3。F2的缺刻叶齿皮植株为9/16A-B-,其中纯合子为1/16AABB,其他为杂合子,所以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8/9。【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需要根据子代结果分析亲代基因型,并根据杂交结果判断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①.反射弧②.兴奋(2)①.(负)反馈②.受体③.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可直接通过突触结构控制松果体(3)绿光严重抑制酶H的活性(蓝光其次,紫外光再次),从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红光对酶H活性几乎无影响,从而对褪黑素分泌无明显影响(或略微促进)(4)远离手机,合理作息;闭灯睡觉;必要时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药物,但是切勿长时间服用,服用剂量一定要谨遵医嘱。【解析】1、分析图解: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2、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反作用于下丘脑。【小问1详解】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光周期信号刺激会使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最后到达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小问2详解】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把兴奋传递到松果体,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属于负反馈调节。褪黑素是激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