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强化练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之秋(节选)
方纪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下一层
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
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
龙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
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
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
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
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
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却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
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
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1.查阅资料,写一写长江三峡分别指、、。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3.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全文的结构是一
4.写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5.写游记时,一定要按顺序写,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的原野
①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
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
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
轻快的小调。
③天空像,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
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
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
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水面荡漾起一圈
圈的波纹,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
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似的呢?
⑤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
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
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
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
远,很远……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②生命力;活力。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3.第③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请结合短文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A.牧童晚归图B.稻田欢歌图
C.枫林红叶图D.池塘秋色图
第③段:—;第④段:一;第⑤段:—;第⑥段:o
5.我最喜爱文中描写的,因为。
三、阅读《那一定会很好》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caichdi)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
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口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口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
(beib6i)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口那一定会很好口□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
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pUpii)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
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第2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3.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4.木板先由()变成(),再由()变成()o
A.椅子B.手推车C.木地板
5.用“—”画出描写椅子心理的句子。
6.椅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7.从选段中哪句话最能体会到椅子老了?
8.对“那一定会很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不想做事,只想快活。
B.表现了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热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
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
(害怕可怕)的,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
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每天顶着一(颗棵)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
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
议起来……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慎重郑
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的同学都要(戴带)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
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
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
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
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
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2.在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她们会商议些
什么?
4.“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她为什么犹豫了?
5.“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她为什么笑了?
五、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
十斤樱桃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痛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
他出多少斤樱桃请你背他?”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樱桃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算得了什
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
走了。
1.给多音字组词。
背:bei()bei()
扇:shan()shan()
2.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说的。
3.请你在下列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文章标题()
A.毛驴和老山羊B.老山羊和牛大哥C.毛驴和牛大哥
4.毛驴听了牛大哥的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
5.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6.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六、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
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
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
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
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
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
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
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
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
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
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瞬间——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5.文学欣赏的途径是什么?
6.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
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
匝匝的绿叫、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
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
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
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找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
思是;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O
3.找出比喻句,用“”划出来,句子中是把比作o
4.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
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
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
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
袄口自己要穿口等以后再想办法吧口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朋友,
到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
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
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
2.在第2小“口”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铁要好A、硬而直()B、杰出()C、很()
②迫切A、强迫()B、接近()C、急切()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陈旧()便宜()顺利()
5.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
九、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
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
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
要去的楚国越远。
1.这个人要从到去,楚国在魏国的,他却一直向
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
有利的条件。
4.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十、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对不起”的力量
老师告诉我,“对不起”这三个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就像一阵春风能
吹散天上部(n6ng16ng)厚的乌云,又像一场春雨能熄灭地上熊熊的烈火。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商场(chdngchdng)购物,一不小心,购物车轧
到了一位漂亮阿姨的脚。当时,那位阿姨尖叫一声蹲了下去,看上去很生气。
我急忙蹲下去,用手轻轻地抚摩阿姨的脚,连声说:“对不起,阿姨,我不是
有意的。”后来,阿姨强忍着痛,冲着我微笑,原谅了我。看,“对不起”的
力量(lidnglining)多大呀!
还有一次,下课了,我就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件(chdngchbng)出教室。
“啪”的一声,我把同桌的一本书碰到地上了。坏了,崭新的封面被弄破了。
只见同桌瞪着大大的眼睛,脸涨得通红,拳头握得紧紧的。“对不起,我不是
故意的。"我红着脸低声说,“下次我一定会注意的。”同桌听到“对不起”
后,握紧的拳头松开了,说:“算了吧!”我和同桌一起拿来透明胶,把撕破
的封面粘好了。
你说,“对不起”的力量大不大?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我”推的购物车轧到了阿姨的脚后,“我”是怎么做的?
4.“我”把同桌的书碰到了地上,还弄破了封面,同桌为什么没怪“我”?
十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的神
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
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
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
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傲慢恼怒轻蔑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的神气。
④“住嘴!”铁罐了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O
②和睦相处:o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
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B.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
解。
4.文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
A.说明罐子的用途。
B.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谦虚、毫不软弱。
十二、课外阅读。
筷子
①说起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到了商
代,筷子称为“箸"(zh£D,大约过了上百年后改为“筷”。从读音和字形上
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③使用筷子不只是能吃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好处呢!通过实验发现,用
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多个关节和多处肌肉。由此
可见,用筷子吃饭()进食方便,()可以锻炼手指
的协调性,增强脑力,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④中国的筷子原料各异、做工精细。杭州天竺筷,是由佛教名山天竺山的
细白竹做成。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选用上等毛竹或
优质楠木做原料,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漆筷头上印有寓意吉祥的鸟
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A]陕西省商洛地区生产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
陕西省一项著名特产。它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崖冬青木”为
原料。制作时,烙花艺人用300〜500c的电热钢火笔,在细细的筷子上绘出明
快雅致的花纹。[B]
⑤中国筷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C]现在,在国外凡吃中餐者,几
乎都用筷子。大家以学习使用筷子为乐趣。许多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
愿带回几双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的筷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递
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筷子”的?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第③自然段的括号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3.短文中标出了三个位置,如果把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
位置是()。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商洛
冬青木烙花筷,就被一位加拿大记者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4.第③自然段中划“”的语句能不能删去?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十三、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加上凑成了那样
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Chuifu()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
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端njl
()似的julong()来,xlngcheng()了烂漫无比的春
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为
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并根据拼音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写出正确
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光彩夺目”的意思是,“光彩夺目
的图画”是由等景物构成的;“生趣”的意思是,”为春
光平添了许多生趣”的是o
3.请用“一”在文段中画出一个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子。在这个句子中,你
认为最优美生动的一个词语是,因为o
4.如果第二自然段是一幅图画,这幅画可以被命名为《》。
5.课文的题目是《燕子》,但文中也写到了春天里的其他景物。关于这一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写春天其他景物的内容是多余的,去掉更简练。
B.春天里的其他景物构成了小燕子活动的背景,进一步突出了小燕子的活泼可
爱。
C.强调小燕子是最美丽的,比春天里的其他任何一种景物都美丽。
D.春天里的其他景物都是静止不动的,只有小燕子能给春天带来生机。
6.可爱的小燕子也经常被古人写进诗句里,例如(朝代).
(作者)的《》中“,”两句。
十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朝阳和夕阳为什么都是红色
早晨,我们常常看到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我们在西边的天空
看到的太阳满脸是红红的,像喝醉了泗一样;而中午的太阳,却发出炽白炽白
的光芒。早晚的太阳为什么总是红红的呢?
有人告诉我们,太阳的红色是“染”上去的,是大气给太阳“染”上了红
色。你感到奇怪吗?也许你会问,大气本身没有颜色,怎么会把太阳染红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你记得这样一句诗吗?这里其实说
明一个道理,太阳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由七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只有当这七
种颜色的光一齐射过来时,我们的眼睛看上去才觉得太阳光是白色的。可太阳
的七种光线有时并不是一齐射到同一块地面上来的,因为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
很厚很厚的大气层,我们的眼睛是透过这大气层才看见太阳光的。大气本身是
无色透明的,但大气层内包含着数不清的气体微粒、灰尘和小水滴。你可别小
看了这些小家伙,它们会把一部分阳光散射开来,把另一部分阳光挡回去。
清晨和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的大气层比直射时要厚得多,除了
红色和橙色,其他颜色的光都被散射了,所以我们看到了红彤彤的朝阳和夕
阳。而中午阳光直射,通过的大气层相对薄一些,阳光的力量又强,七种颜色
的光线一齐射到地面,我们见到的就是炽白的阳光了。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
2.下列有关太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红色的。B.太阳光是白色的。
C.太阳光是无色透明的。D.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合而成的。
3.第3自然段中“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家伙”中的“这些小家伙”不包括
()
A.气体微粒B.灰尘C.小水滴D.七种颜色的光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午的太阳会发出红红的光。
B.早上太阳光可以一齐射到地面上。
C.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
D.太阳光的颜色不受大气层的厚度的影响。
5.朝阳和夕阳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A.因为阳光的力量很强,所有的光线都可以射到地面上。
B.因为大气层很薄,所有的光线都可以一齐射到地面上。
C.因为太阳本身就是红色的。
D.因为清晨和傍晚,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只有红色、橙色的光线可以射到
地面上。
十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的学校(节选)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他
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
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孩子们的衣裳有、、等色,由此我可以想到
一个成语:o
2.赏析词句。
(1)第三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
滋润的情态,朗读时要读出(A.兴奋B.悲伤C.惊讶)(填
序号)的语气。
(2)结合课文内容,对画“”句子中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出了花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回家的欢快心情。
B.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无组织、无纪律的横冲直撞的情态。
C.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急于逃离学校,向往自由的迫切心情。
3.花孩子们是怎样在地下学校学习的呢?用“〜〜〜”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
句。朗读时,我们要读出花孩子们的心情。
4.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冲出来以后的情景吗?动笔写一写吧!
答案
1、
1.巫峡西陵峡瞿塘峡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3.4并列
4.早晨中午下午夜
5.时间
2、
1.②①
2.CBA
3.天空小塘芦苇丛白鹅
4.DCBA
5.红红的枫叶让人感觉很热情
3、
1.chaibeipu
2.
3.明晃晃金灿灿亮晶晶
4.BAAC
5.我真是老了,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6.能躺下。
7.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
8.B
4、
1.可怕;颗;郑重;戴;
2.虽然但是
3.商议如何面对苏珊治疗后第一次进教室上课。
4.犹豫大家会不会嘲笑自己。
5.因为大家并没有另眼看她,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
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
5、
1.背包背诵扇风扇子
2.牛大哥
3.C
4.说明毛驴听了牛大哥的话后,认识到自己对老山羊的做法是错误的,感到很
羞愧。
5.示例:喜欢牛大哥。因为牛大哥重情重义,将友谊看得比什么都重。(或:
喜欢毛驴。因为毛驴能从别人的话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6.我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
6、
1.搏、奈、豪、影
2.细致永恒
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一表演节目安全注意事项
- 2025年学校课间操与眼保健操活动组织与实施流程优化
-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级)个人理财模拟试卷:资产配置与理财规划金融客户服务
-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2025年教师党员宿舍学生联系制度汇编
- 部编版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题纸及评分标准
- 胫腓骨围手术护理
- SQL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应用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学选修五单元检测卷:化学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 高考作文选【2020·全国1+2+3卷】-2024-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课件下载
- 《中国的民主政治》课件
- 部队安全保密教育课件
- 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承包荒地治沙合同范例
- 心血管内科降低患者桡动脉止血器压迫不适发生率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书
- 第11课 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 软著设计说明书
- 第二单元《践行职业道德》测试卷-高二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附答案
- 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仲裁申请书
- 员工培训与开发
- 维修协议劳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