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_第1页
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_第2页
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_第3页
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_第4页
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

随着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广泛应用,抗癫痫药物和抗癫痫药物的数量日益增多,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现将201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培养基和抗菌药物(一)细菌收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临床分离株,剔除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试验。(二)培养基药敏试验用Mueller-Hinton琼脂,肺炎链球菌及各组链球菌用含5%脱纤维羊血MH琼脂,流感嗜血杆菌用嗜血杆菌属培养基(HTM)加SR158营养补充剂。上述试剂均为英国OXOID公司商品。(三)抗菌药纸片和E试验条抗菌药纸片为美国BBL公司或英国OXOID公司商品。青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E试验条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商品。二、生化指标检测参照CLSI2011年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一)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质控菌为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和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二)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头孢硝噻吩试验定性检测流感嗜血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按CLSI推荐的纸片法筛选和酶抑制剂增强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三)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测经苯唑西林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19mm的肺炎链球菌菌株,采用青霉素E试验条测定其MIC值,脑膜炎株和非脑膜炎株分别按CLSI2011年标准判定为青霉素敏感、中介或耐药株。(四)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经万古霉素纸片法测定结果为非敏感株者,用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E试验条测定MIC值,部分菌株采用PCR确认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别。(五)结果统计分析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一、革兰阳性菌株2011年共收集临床分离株592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872株,占28.5%,革兰阴性菌42415株,占71.5%。84.6%的菌株自住院患者中分离,15.4%的菌株自门急诊患者中分离。痰液等呼吸道标本占45.8%,尿液22.6%、血液11.9%、伤口脓液10.6%、粪便1.9%、生殖道分泌物1.7%、无菌体液1.5%和其他标本4.0%。肠杆菌科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58.8%,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细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38.3%,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不动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属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只包括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分离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菌种分布见表1、表2。二、细菌耐药试验(一)葡萄球菌属15所医院金葡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50.6%(20.2%~85.3%),其中2所儿童医院MRSA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20.2%和27.7%。CNS甲氧西林耐药株(MRCNS)的检出率平均为74.6%(64.9%~89.9%),儿童分离株与成人分离株中MR菌株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见表3。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CNS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RSA(分别为65.2%和20.1%);但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则显著低于MRSA(分别为11.1%和57.2%)。MRSA中有73.3%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8.2%菌株对利福平敏感。葡萄球菌属细菌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见表4。(二)肠球菌属4593株肠球菌属细菌中粪肠球菌2062株,屎肠球菌2073株,分别占肠球菌属细菌的44.9%和45.1%;其他肠球菌458株,占10%。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但对氯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各为29.5%和8.3%)。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1%、4.2%和11.5%。屎肠球菌对测试药的耐药率均较高。两者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9%和67.3%。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见表5。根据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MIC结果耐药表型推测或经PCR检测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可分型的56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中,产VanA、VanB或VanF型基因的菌株分别为31株(粪肠球菌1株和屎肠球菌30株)、18株(粪肠球菌1株和屎肠球菌17株)和7株(均为屎肠球菌)。(三)链球菌属分离到β溶血链球菌A、B、C、G各组分别为584、499、51、39株,分离自血液或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中的草绿色链球菌208株。各组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均敏感,少数草绿色链球菌(3%)对之耐药。各组链球菌属细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其中A组链球菌对该两药的耐药率可达90%以上。少数C组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见表6。(四)肺炎链球菌1124株肺炎链球菌中,11株脑膜炎株(儿童组4株,成人组7株),1113株为非脑膜炎株(儿童组787株,成人组326株)。儿童株中PSSP、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73.6%、13.5%和12.9%,成人株中分别为93.1%、4.8%和2.1%,见表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株和成人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均较高。儿童组中已出现少数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株,但较成人组的耐药率为低。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见表8。三、菌株耐药率及耐药率(一)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0.7%、38.5%和13.8%。上述产ESBLs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等抗菌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接近或高于50%。尿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在90%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仍然较低,不同菌种的耐药率大多在10%以下,见表9。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37.8%)显著低于肠炎沙门菌(71.8%)和鼠伤寒沙门菌(79.7%);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20%)高于肠炎沙门菌,但低于鼠伤寒沙门菌。三者对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均较敏感,见表10。志贺菌属细菌154株,其中福氏志贺菌43株、宋内志贺菌98株,其他志贺菌13株。宋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氯霉素耐药率显著较福氏志贺菌为低,但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反之,见表10。肠杆菌科细菌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见表11。其中细菌对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为4%~6%,其次为2种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和阿米卡星。(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1%、25.0%;对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为20%~40%(除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6723株不动杆菌属细菌中88.6%为鲍曼不动杆菌,该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1%和27.3%,对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多在50%以上,对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在80%以上。伯克霍尔德菌除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敏感率为52.1%外,对CLSI推荐的其他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70%以上,见表12。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0年的结果大致相仿,见表11。(三)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中对全部测试的抗菌药(除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主要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泛耐药菌株数比2011年有所减少,见表13。四、产酶率的检测结果832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儿童分离株539株,成人分离株293株。产β内酰胺酶株的总检出率为28.0%,其中儿童株和成人株的产酶率分别为34.9%和16.7%。儿童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较成人株高。该菌对抗菌药的敏感率和耐药率见表14。细菌耐药性分析本次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有以下特点:①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金葡菌中MRSA儿童株的检出率仍最低,分别为20.2%和27.7%,但较2010年(分别为11.5%和24.5%)均有所增高。②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所占比率(45.1%)首次超过粪肠球菌(44.9%)。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除仍有少数VRE外,首次出现少数利奈唑胺耐药株。在VRE菌株中根据耐药表型推测或PCR检测,除vanA型或vanB型外,首次检出7株vanF型耐药屎肠球菌株。③肺炎链球菌儿童分离株中出现莫西沙星耐药株。④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的耐药率<21%,敏感率为77%~92%。⑤鼠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于伤寒和副伤寒等其他沙门菌。⑥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有增多趋势,尤其是不动杆菌属细菌增加显著,其中88.6%为鲍曼不动杆菌。本类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45%以上,远高于肠杆菌科细菌等。⑦泛耐药革兰阴性菌仍主要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中,其检出率与往年相仿,但后两者中泛耐药菌株数仍有增加。本次监测结果中变形杆菌属和摩根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差较大。变形杆菌属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纸片扩散法为1.8%和0.8%,但自动化仪器法为59.6%和0.9%。摩根菌属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纸片法为19.3%和2.7%,仪器法为58.1%和0。以上结果提示2种药敏试验方法对亚胺培南的测定结果相差很大,但对美罗培南则相差不大。CLSI指出上述2类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美罗培南显著为高,可能由于尚存在其他耐药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初步认为在药敏试验中,宜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本次监测结果发现磷霉素对尿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磷霉素为磷酸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较简单,与多数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磷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广谱抗菌作用,但抗菌活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比较弱。本品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多数有协同作用。该药20世纪80年代后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据报道本品曾单用或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肺炎、骨髓炎、脑膜炎、外科感染、妇产科感染、血流感染、伤寒和腹膜炎等感染1604例,治愈率81.1%,进步率2.9%。在1212例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对照临床试验中,本品与甲硝唑联合应用获得与对照组同样效果。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目前全球面临细菌耐药性严重的形势下,磷霉素可能作为治疗各种耐药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替代选用药。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出现和不断增多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本次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