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洪洞县永凝东堡西周墓发掘简报
20世纪80年代6月和10月,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队两次派往洪洞区永官堡村(又称永官东堡)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挖掘。钻探面积13000多平方米,共发现灰坑20个,墓葬56座,大部为西周墓,个别较晚。有22座墓经过发掘清理,其中12座由省考古队负责,10座由临汾地区文物训练班进行工作。这些墓多为西周时期墓葬,大部分被盗。现将省考古队发掘情况报道如下。一、乡镇多方面永凝堡位于洪洞县城东南约6公里,村的西、南、北三面是磨河,东边为开阔地。永凝堡地势比周围几个村子都高,当地人称之为“堡子”。一条东西向的现代公路从村中穿过,将此村分为南北两部分。为了便于发掘、清理,我们将村内墓葬区分为三部分:公路以北为北区(80SHYB),公路以南稍偏西部为南区(80SHYN),公路南侧、村东口为南东区(80SHYND)。北区和南区地势较高,南东区地势较低(图一)。二、墓葬形制及墓葬形制这次清理的12座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填五花土。有的墓无二层台,均无腰坑。墓长2.5—5、宽1.6—3.7、深多在4米以上,个别大墓深8米多,而小墓深不足1米。墓口距地表0.3—1.1米。多数墓的口、底面积相同,个别墓底小口大或底大口小。葬具多为一棺一椁,较大的墓有两棺一椁,个别小墓仅一棺。棺、椁均已朽坏,仅见白色粉末状的木质痕迹。有的葬具上盖席子,涂有红漆。大部分椁为长方形,个别呈“Ⅱ”形。棺多位于椁内一侧,有的位于正中,棺底多铺朱砂。葬式除一例仰身屈肢外,其余皆为仰身直肢,两臂交叉置于腹部。仅有一墓头东脚西,其余均头北脚南。随葬品多置于棺椁之间的头厢内,主要是铜、陶、玉器;有的墓仅见陶器或玉器,有的墓主佩带玉玦、颈饰,有的口含碎玉片、小海贝。这12座墓葬中,面积在10—20平方米的中型墓3座,5平方米以下的小墓2座,其余均为5-10平方米的中小型墓(表一)。下面分类介绍。中型墓3座。以BM5为例。此墓是这次发掘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墓,未被盗。墓剖面呈斗形,口大底小。墓口长5、宽3.7、墓底长4.2、宽3.2、深8.5米。墓向6°。在距地表深0.85米处发现五花土,上层填土内发现完一个雕龙圆形玉饰。左手中握雕龙玉管,在玉管一侧有一玉琮。右股骨下还发现一个小玉柄形器。骨架较完整,头、肢骨粗壮,具有男性特征。骨架下为半米多厚的淤土,清除后在西侧棺椁之间发现随葬铜器。计有3鼎、2簋、1甗、2戈、6个銮铃以及车、马衔、镳等车马器。外棺四周散布着16个小铜铃。大量的石贝、陶珠铺在棺两侧,上面粘有铜锈斑、朱砂及红漆(图二)。距BM5东约9米远,是与其平行的另一个中型墓BM6。此墓长5、宽3.4、深4.8米。曾被盗。一椁一棺,随葬品置椁内棺外东侧,有陶鬲1件,陶双耳圈足簋和豆各2件,另有少量铜鱼和一些碎铜渣。墓主两耳各有大小两个玉玦,口内含30余片碎玉,颈部散落着红、白色料珠及煤雕饰珠。棺外两侧铺有许多穿孔条形蚌片和菱形穿孔石贝、蚌贝。墓主肢骨纤细、光滑,似为女性。中小型墓7座。仅两座未经盗掘。一座是NM9,口、底面积相同,长3.3、宽1.8、深5.2米。方向258°。一椁一棺,椁呈“Ⅱ”形,长2.58、两端宽1.42、中部宽1.2米,厚约8厘米。棺位于椁内正中,长2、宽0.6米,厚6-8厘米。棺附近有零碎的红漆皮和彩绘漆片,以及印有布纹、席纹的泥块,棺底铺有朱砂。墓主头东脚西,面朝上。墓虽未被盗,却不见小臂、手和足骨。骨胳粗壮,应属男性。随葬品多为铜器,分置两层,均在墓内东边。上层基本是车马器,置于椁顶上,计有兽面马冠4件(均竖置,叠在一起),十字形及H形四通节约24件,还有当卢、车、銮铃、大小铜泡数十件,;另外有排列有序的长方铜饰70多个。唯一的一件陶鬲位于东北二层台上,器形完整(图三)。下层铜器置于棺椁之间,头厢有鼎、盖簋、木胎铜壶各1件,还有銮铃、马衔等少量车马器。两侧共置3件戈,南侧有一小铜铃。墓主口内含一玉鹗及17枚小海贝。骨架周围有100多个穿孔蚌壳及圆形蚌片。壶盖捉手上装着十几个小蚌壳(图四)。另一座未盗的中小型墓NDM14方向正北。墓口距地表0.3、长3.5、宽1.9、深3米。墓底南端被一近代墓破坏,残长2.76米。一椁一棺,椁北端紧靠墓壁,残长2.76、宽1.06米,厚约8厘米。棺位于椁中部,长2.08、宽0.64米,厚约4厘米。墓主头北面西,头部有斜置的石鱼2个,颈及胸前有2000余粒玛瑙珠、骨珠、骨管等,口内含10余片碎玉和小海贝,有的玉片刻有鱼形图案。骨架轻而细小,有女性特征。随葬品多置椁内头厢。铜器有簋、鬲各1件,大小铜泡近70个,车及镳等车马器数件。陶器种类较多,有大、小鬲各1件,粗把豆、盆、罐、蛋形瓮、器盖各1件。在椁西北角还发现制作精细的骨饰1件,正面雕刻蝉纹,可能是一种头饰。另外,骨架周围还有70多个小海贝以及10多片石、蚌质圆片(图五)。小型墓2座。面积小,随葬品也简陋。例如NM3,未被盗。长2.5、宽1.6、深7米。方向336°。四周有生土二层台,一椁一棺。椁长2.16、宽1.22米。棺位于椁内东北角,长1.76、宽0.76米。葬式较特殊,为仰身屈肢,即两腿向上弯曲,膝盖距棺底约15厘米。两臂相交于腹部。头骨窄长,肢骨纤细、短小。牙床上仅有前面6齿,无一臼齿。除在耳边发现3个小玉和1件石圭外,再无其他随葬品。另一小墓NDM12,已被盗,深仅0.85米,只有一棺,随葬品仅有30余片骨、贝、蚌片。三、方唇的铸痕鼎4件,可分两型。Ⅰ型1件(NM9:19)。平沿,方唇,立耳,腹较深,最大径在下腹部,圆柱形细长足。腹上部有一周凸带及9个凸出的圆饼饰。底部有铸痕及烟炙痕。通高24、口径20、腹径20.5厘米(图六:1)。(二)型55,2.鬲复原9件,可分六型。Ⅰ型1件(NM9:1)。夹砂灰褐陶。侈口,圆唇,高领,束颈,鼓腹,矮裆,圆锥形实足。沿内有明显折棱,领、足部素面,余皆饰细绳纹。底部有明显的烟炙痕。通高12、口径16厘米(图一五:1)。Ⅱ型2件。均夹砂灰陶。侈口,圆唇,连裆,袋足。NDM14:1体稍矮,颈部素面,腹、足部饰细绳纹。通高10.8、口径12.6厘米(图一五:2;二五)。BM5:2体较高,颈以下饰细绳纹,通高13、口径13.4厘米(图一五:3)。Ⅲ型1件(NDM4:2)。夹砂灰陶。侈口,尖唇,鼓腹,连裆较高,圆锥形长足。颈部绳纹抹平,腹部绳纹较粗,足根素面。高11.3、口径13.4厘米(图一五:4)。Ⅳ型1件(NDM14:6)。夹砂灰陶。宽沿内折,束颈,圆腹,略分裆,粗柱足。颈下饰一道窄条附加堆纹,腹部饰排列整齐的细绳纹。高17.8、口径24.8厘米(图版贰:3;图一五:5)。V型3件。均夹砂灰陶。带扉,连裆,袋足。NDM8:3尖圆唇,宽沿内折。扉宽扁,颈下饰两道弦纹,腹及足部饰绳纹。高11、口径14.5厘米(图一五:6)。NDM11:15侈口,方唇,圆腹。扉较短,呈三棱形,腹、足部饰间断绳纹。高12.2、口径14.1厘米(图一五:7)。BM6:16折沿,方唇,腹上部微外折。饰粗绳纹。高11.2、口径14厘米(图一五:8)。Ⅵ型1件(BM14:2)。夹砂褐陶。宽沿,圆唇,短颈,折腹,平裆,细柱足。沿内有数周同心圆,颈、足部素面,腹部饰排列整齐的细绳纹,裆部饰交错绳纹。高9.6、口径14.8厘米(图一五:9)。盆1件(NDM14:7)。泥质灰陶。大口,圆唇,束颈,鼓腹,平底。腹部有几道凹弦纹。高18.7、口径26厘米(图版贰:4;图一五:12)。豆3件,可分两型。Ⅰ型1件(NDM14:2)。泥质灰陶。体较大,浅盘,平沿,圆唇,粗柄呈直筒形,底部为喇叭口。素面。高17、口径22厘米(图版贰:5;图一五:10)。Ⅱ型2件。体较小。豆盘呈钵形,敛口,方唇,柄较细,底为喇叭口,上有抹平的绳纹痕。BM6:8为泥质褐陶,素面。高14.3、口径16.2厘米(图一五:11)。罐7件。均泥质陶,可分三型。Ⅰ型2件。体较瘦小,侈口,折肩,肩部素面。NDM8:1红褐陶,小口,方唇,平底。肩以下饰细绳纹。高14、口径8.7厘米(图一六:1)。NDM9:14灰陶,平沿,圆唇。腹饰间断绳纹,近底部绳纹抹平。高14.7、口径9.3厘米(图一六:6)。Ⅱ型2件。体矮胖,均灰陶。NDM4:14圆唇,肩部饰四道凹弦纹,腹部饰间断绳纹,近底部为斜列的按印纹。高16.4、口径10.6厘米(图一六:2)。NDM14:15腹部较圆,肩部饰两道凹弦纹,腹上部饰排列整齐的细绳纹,下部素面。高15.7、口径11.8厘米(图一六:7;二六)。Ⅲ型3件。体瘦长,小口,细颈,宽沿。可分两式。A式1件。体小,圆肩。BM5:1灰陶,方唇,沿外侈。肩部三道凹弦纹,肩以下饰绳纹和弦纹,近底部为交错绳纹。高19、口径9.6厘米(图一六:3)。B式2件。体较大,圆唇,圆折肩,腹壁较直,小平底。NDM4:19肩部有四道凹弦纹,腹部饰间断绳纹。高36、口径15.6厘米(图一六:8)。双耳簋2件。泥质黄褐陶。均出自BM6,形制、纹饰相同,敛口,方唇,鼓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双耳较粗大,剖面呈椭圆形。口沿下几道瓦棱纹,底部为交错粗绳纹,余皆为抹平的绳纹。BM6:11高21.6、口径14厘米(图一六:11)。另一件稍小。大口尊1件(BM14:3)。泥质灰陶。宽沿外翻,大敞口,方唇,肩部微折,斜直腹,平底。口沿内有几道凸棱,腹部为间断绳纹与交错绳纹,底部绳纹抹平。高24.5、口径27.4厘米(图一六:12)。(三)南梁贝5锛1件(BM5:17)。白色。窄长,通体磨光,两端平,长10、宽1.2-2、厚0.6厘米。圭1件(NM3:1)。白色中夹有黑、黄、绿色斑纹。体扁长,正面中间有一脊,一端呈三角形,有一钻孔。长12.8、宽2、厚0.2厘米。刀2件。黑色,磨光。扁而窄长,一端尖圆,一端平齐。一侧有刃,有一小孔。NDM4:8长11.9、尾端宽1.5、厚0.3厘米。鱼2件。青绿色。体扁平,磨光,刻有嘴、眼、尾,体两侧刻划斜线为鳍,头部穿一孔,尾呈三角形,有缺口。NDM14:16长7.3、宽1.4、厚0.3厘米(图版壹:上·3、8)。贝约650多个。多数出自BM5,少数出自BM6。均白色,磨光。以菱形为主,还有椭圆形、瓜子形,大小不一。有的正面圆鼓,有的带菱形脊。BM5出土石贝无穿孔,底面有一竖槽;BM6出土石贝一端有孔。这些石贝长2—3.8厘米(图一七:9、10)。圆片3件。背面圆鼓,中心有一圆孔,直径1.8—2.6厘米。(四)细胞表鹗1件(NM9:32)。用青绿玉雕成。昂首挺胸,头圆嘴尖,喙部为红色。双目圆而凸出,有双翼及尾,底有长方形座,中有一竖槽,两边为双腿,胸部与底座间有一斜穿小孔。形象生动逼真。长2.3、高1.7、胸宽1.6厘米(图一七:6;一八)。管1件(BM5:8)。白色。觚形,两端粗,中间细,两端平,中穿孔。通体雕刻夔龙卷云纹,线条流畅。长9、端径2.3-2.7厘米(图一七:1;一九)。琮1件(BM5:9)。青玉。短粗管状,器表呈多面柱体,近两端处各有四个横槽。高4、外径4、内径3、槽宽1.2—1.5厘米(图二〇)。铲形饰1件(BM5:41)。青间黑、黄色玉。宽扁且薄,两侧平直,两端宽窄不同,宽端一侧有一孔。长10.2、宽3.8—5、厚0.15厘米(图版壹:上·6;图一七:2)。柄形器2件。均为青绿色玉。BM5:13形窄长,稍厚,一端尖,上钻一小孔,另一端为柄。长7.6、柄宽1.3、厚0.6厘米(图版壹:上.4;图一七:3)。BM5:16形扁长,刃部窄而平,柄部较宽。长9、宽2.5、厚0.2厘米(图版壹:上.5;图一七:4)。扁圆饰1件(BM5:14)。青绿色。中部较厚,中心处有圆孔,边缘略残。正面镂雕两只夔龙。直径5、厚0.2—0.4厘米(图版壹:上·7;图一七:5)。珩2件。宽扁,两端有孔,纹饰不同。BM5:11白色,稍厚,正面微鼓,刻有对称两条夔龙。长9.5、宽2.2,厚0.3厘米(图版壹:上·1;图一七:12)。BM5:12青绿色,扁薄,体为鱼形,两面均刻有目、鳍、尾。长7.2、宽1.8、厚0.2厘米(图版壹:上·2;图一七:8)。条形玉1件(BM14:6)。墨绿色。扁长,两端平。长10.5、宽2、厚0.1厘米。玦11件。其中10件为5对。有白、青、墨绿、翠绿等色。直径1.7—3.9、厚0.2—0.3厘米(图二一)。(五)小海贝5骨饰1件(NDM14:20)。扁薄弯曲,正面凸雕成蝉形,头窄小,有嘴、眼,由头至尾渐宽,尾端收成三角形。制作精细,磨光,纹饰对称。嘴部涂红,余皆为黄白色。属头饰一类。体弧线长11.8、尾宽1.6厘米(图一七:11;二二)。骨圆片1件(NDM12:1)。弧背,平底,中部穿孔,孔周围呈三角形排列刻三个同心圆圈,底边刻一周细槽。直径2.1、最厚处0.6厘米。骨棒1件(BM5:39)。槌形,磨光,中间较细,刻有几道凹槽,两端平齐。长5.6、宽0.9-1.1厘米(图一七:7)。骨管1件(NM9:1)。用兽肢骨截断磨制而成。长8、直径1.4-2.3、壁厚0.3-0.4厘米。蚌饰160余件。形状有镰)刀形、长方形、半月形等,大部分一端有孔。长3—10、宽1一2厘米。蚌圆片60余件。均平底鼓背,有的中间穿孔,有的无孔涂红圆点,还有的周围画一圈红线。直径2.1—3.2厘米。蚌壳约200个。种类相同,大小不一,均穿孔。最大一扇宽4.2厘米。蚌贝20余个。形状同石贝。小海贝约180个。均在鼓起的背面穿孔,长1.6-3厘米。(六)煤持续装饰丝这一批墓中出土许多饰珠,以NDM14出土最多,有红色玛瑙珠300多粒,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黑灰色粘土珠1000余粒,白色蚌珠近100粒。粘土珠体极小,表面光滑,长仅2—4毫米,直径2—2.5毫米,中间穿孔,径仅1毫米(图版壹:下)。BM6出土由80多粒红玛瑙珠、白石珠、绿松石管、白玉管、煤雕珠等组成的颈饰。煤雕珠共13个,黑色,磨光,扁圆,两面中间各有一脊,由两端穿孔,长0.9—2、宽0.8一1.7厘米。石管有长方形和圆柱形两种,后者刻有斜线纹,长约2厘米(图二三:中)。BM5出土饰珠130余粒,以红玛瑙珠为主,有少量白石珠、绿石珠(图二三:上)。其余墓中有零星饰珠,数量很少(图二三:下)。四、墓葬形制及年代1.这十二座墓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墓1座(NM9)。墓东西向,与坊堆西周早期墓葬相同。随葬品中,陶鬲形制与殷商时期叔父丁铜鬲及陕西一带西周早期陶鬲相似,铜盖簋与湖北随县安居西周早期墓出土的铜簋相似,铜鼎与沣西客省庄西周早期鼎77M1:5及绥德县后任家沟出土的鼎相似,铜戈与琉璃河M53出土西周早期戈相似。其他车马器也为西周早期墓常见形式。由此看来,此墓年代不晚于成康时期。中期墓4座(BM14,NDM4、NDM11、NDM14)。其中NDM14时代偏早。此墓出土的大陶鬲与北京琉璃河M54:17鬲,小陶鬲与长安沣西张家坡Ⅲ式鬲,陶豆与张家坡M455:4豆,蛋形瓮与琉璃河M54:30瓮,陶罐与沣西第三期西周墓M157罐形制相似。铜簋与陕西出土的卫簋、旅簋较接近,后两器均属西周中期。铜鬲形制与琉璃河M50:6鬲及陕西扶风等地出土早期鬲相同。这样看来,NDM14出土的铜、陶器有的年代偏早,但同时出有属西周中期的铜簋、陶罐、陶鬲等,因此将此墓年代定在西周中期早段较为适宜。NDM11出土铜簋与西周恭王时期的走簋形制大体相同,甬钟形制与恭王时期的走钟、应侯钟类似,陶鬲为西周中晚期常见的连裆带扉形式。因此,可将此墓定在西周中期偏晚段。晚期墓4座(BM5、BM6、NDM8、NDM9)。在BM5随葬品中,锅形腹蹄足鼎晚期常见,盖簋形制、纹饰与宣王时期此簋接近,铜甗与陕西出土的西周晚期器与仲雩父甗基本相同。其余3座墓出土陶器均与中原地区西周晚期墓出土陶器类似。因此均属西周晚期。此外,还有3座墓(NM3、NM11、NDM12)未发现铜、陶随葬品,时代不便判断。2.在各墓区中,发现不少墓葬是两座一组平行排列,例如BM1与BM2、BM3与BM4、BM5与BM6(图二八)等都是这种情况。其中BM5与BM6方向一致,面积接近,同属晚期墓葬。从骨架和随葬品等情况分析,BM5墓主为男性,BM6墓主为女性,很可能是夫妻异穴合葬墓。再联系到南区与南东区出土铜器上均发现“恒父”作器铭文,或许这一片是恒父家族墓地。3.根据洪洞、翼城两县发现的坊堆、永凝堡、天马、曲村四处大规模的早期西周文化遗址的情况,有些学者认为:霍山以南、绛山以北、汾水以东、浍水以西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很可能是《史记·晋世家》所谓“方百里”的晋始封之地。据我们在永凝堡发掘情况来看,出土陶器与天马、曲村晋文化面貌很接近。例如,陶鬲绝大多数为连裆鬲,中期后出现的带扉仿铜连裆鬲与天马、曲村晋文化陶鬲相同,BM14出土大口尊与曲村北M16:3等相同,陶盆、Ⅲ型罐等也具有晋文化风格。永凝堡西周墓地的发掘,为认为早期晋都在这一带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探讨晋国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参加发掘工作的有马刚、马安柱、张素琳等同志。承临汾地区和洪洞县有关部门给予支持,谨致谢意。(一)木胎铜带拱长丝文化严格鉴定法Ⅱ型3件。方唇,扁立耳,锅形腹较浅,蹄足。腹上部有一道凹弦纹,底部有三角形铸痕。有两件大小相似,另一件较小。BM5:31通高20、口径21.2厘米(图六:4)。BM5:30通高16.6、口径12.3厘米。簋6件,可分四型。Ⅰ型1件(NM9:20)。盖与器身子母合口,盖上喇叭形捉手有对称二孔。深圆腹,两侧有兽形耳及钩状珥,圈足,有底折。盖口沿及腹上部饰云雷饕餮纹,圈足上饰两道凸弦纹。盖内铭“作宝蹲彝,”,器底内铭“恒父作旅簋”。通高19.8、口径14、腹深12.8厘米(图七;八:1、2)。Ⅱ型1件(NDM14:10)。敞口,鼓腹稍浅,圈足有底折。腹两侧有兽形耳及长方小珥。装饰简朴,腹上部饰两道凸弦纹及一个兽头,圈足饰两道弦纹。器底内铭“恒父作宝彝”。通高13.2、口径17.2、腹深10.4厘米(图版贰:1;图六:5;八:3)。Ⅲ型2件。形制、大小、纹饰均相同。方唇,敛口,腹较浅,圈足有底折。腹部有对称兽形耳及方形小珥。口沿下饰变体夔纹,.腹部为瓦棱纹。NDM11:5通高12.5、口径19、腹深10.5厘米(图六:6)。Ⅳ型2件。形制、纹饰相同。有盖,子母口,鼓腹,圈足下有三个小扁足。盖及器沿均饰重环纹,腹部饰瓦棱纹。BM5:27通高18.5、口径17、腹深10厘米(图六:7)。鬲1件(NDM14:11)。侈口,立耳,束颈,鼓腹,柱形足底内凹。颈部有一道凸弦纹,底部有三角形铸痕。口沿内铭“弔(叔)作鼎”。通高15.5、口径13.6厘米(图版贰:2;图六:2;八:4)。甗1件(BM5:32)。甑鬲连体,甑为方体,有两立耳;鬲腹部外鼓,四足呈蹄形。束腰内四面各有一个凸钉,用以承箅。口沿下有两道凹弦纹,足根部饰目纹。通高25.3、口宽17.6厘米(图六:3)。木胎铜壶1件(NM9:17)。形制较特殊,盖、口、下腹及圈足为铜质,腹中部为木质。盖内嵌入空心圆木,制成子母口。根据出土情况可将此器大体复原。器带盖,喇叭形捉手,上有对称两圆孔,贯耳,腹部最大径在下部,圈足上有对称两孔。四铜件均上下贯通,朝上一端有内折。木件因年久而疏松易碎,内附一层黑灰色薄皮,已龟裂,可能是一层漆皮。木件内外都比较平整,盖内木件的下端残缺,原长度不明。腹部木件的上端平齐,下略残。估计原也应有木质壶底。木件外均有折棱,与铜件的内折互相咬合。此壶通高30、盖径10.6—11.2、腹部最大径18.2、圈足径12.4—13.5厘米(图九:1)。甬钟1件(NDM11:6)。形制庄重,圆甬。钲部每面饰凸枚六组,每组三枚,干饰目纹,钲中部饰斜角云雷纹,舞及隧部饰卷云纹,钟正面鼓两侧各有一鸾鸟,背面纹饰与正面略有不同。通高36.3、甬高13.1、舞修15、铣间18.3厘米(图九:2)。戈5件,可分两型。Ⅰ型3件。长援短胡,无穿或一穿,援部外鼓,体较厚重。NM9:28通长22.5、援宽3.4、阑长8、内长4.5厘米(图一〇:1)。Ⅱ型2件。扁薄,胡较长,无穿,锋部呈三角形。内较长,下方有一小缺口。BM5:34通长19.5、援长12.5、宽3、阑长9、内长7厘米(图一〇:2)。銮铃11件。一般是两个一组置于一处。铃部为球形或扁球形,镂孔,内含弹丸。边缘有宽有窄;下部有的窄长,有的扁宽。NM9:24通长19厘米。NM9:23边缘有4孔,通长16.5厘米。BM5:21边缘很窄,通长16厘米。BM5:4铃部呈球形,通长13.7厘米(图一一)。辖共出土10付。形状、大小不同。最大的是NDM4:9,外表呈竹节状,长16.5、辖长11厘米。NDM14:14体短粗,长11.7、辖长10.6厘米。NM9:21体细长,末端有4个凸出的蕉叶纹,长11.5、辖长10,6厘米。BM5:24短粗,壁薄,中间有一道凸棱,长9、辖长9.6厘米(图一二)。衔7件。一般为两环套接。NM9:14体弯,长13.3厘米。NDM4:16短小,孔较小,长8.3厘米。BM5:37大而扁薄,一端为圆形孔,一端为瓜子形孔,长10.3—12.3厘米(图一三)。当卢6件。兽头长条形2件。背面有二横鼻。NDM4:20长24.2、中部宽2.8厘米(图一〇:4)。长鼓形4件。均出自NM9。一端平齐,另一端呈兽鼻形,中部为凸起兽面,背面有两个桥形横鼻。长16、中部宽4.4厘米(图一〇:5)。马冠4件。均出自NM9,两件已残。体较薄,正面兽首形,粗眉,圆目,巨鼻,大口,口内有四对尖齿,两旁伸出一对獠牙。口、目均镂空。上方有五对小孔,下边有两对小孔。高22、最宽处28.5厘米(图一〇:3)。镳28件,分四型。Ⅰ型6件。均出自NM9。长方形,中有一圆孔,两边为两个扁圆管,有一侧附半圆形扁环。长5、宽8.2厘米。Ⅱ型12件。半环形,均为两件一组,形状及花纹对称。其中兽头环尾形4件。体中部有两条凸棱,背面有两个半管状纽。BM5:35长13、宽2.2厘米(图一O:6)。方头短尾形4件。头端有半圆形孔,中部有一圆孔,体表有凸棱,尾端窄而平,尾饰卷云纹,背面二纽。NDM4:21长10.5、头部宽3.5、尾宽2厘米(图一四:2)。圆头长尾形4件。尾饰蝉形纹,背面两个纽。BM5:42长10.8、尾宽1.9厘米(图一四:3)。Ⅲ型4件。圆形,正面为凹凸螺旋形纹,中间一圆孔。上端附环状纽,背面有四个桥形纽。NDM11:25通长9.8、直径7.4厘米。Ⅳ型6件。均出自NDM4。尖头平底形,正面有对称花纹,上半部有三个小孔,中间有一方孔。背面底部两侧各有一桥形纽。长4、底宽5.4厘米(图一四:1)。节约3种,共39件。H形节约10件。正面为凸起的兽头,四角为四个相通圆管,背面有长方形孔。NM9:6长6厘米(图一四:8)。BM5出土2件较小,长仅3厘米。十字形节约22件。有大小两种。大的16件,均出自NM9,正面也为兽形,上下、两侧有相通的四个管。长5.6、宽5.2厘米(图一四:7)。BM5出土的较小,长、宽均为2.5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联招聘】2024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简版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Section A教案配套
- 二年级体育上册 2.25接力跑活动教学设计
- 消防控制室硬件设备详解及保养措施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度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市场调研委托合同范文
- 2025标准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软件服务合同模板
- 个人承包种植合同范本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课件-
- 2023年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好书推荐-《三毛流浪记》77955课件
-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手卫生相关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
-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 首件检验记录表(标准样版)
-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公司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