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1页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2页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3页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4页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琥珀(如图)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新近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松柏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琥珀的树脂形成时期(

)A.

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

蕨类植物极度兴盛C.

爬行动物恐龙已灭绝

D.

真核细胞生物出现2.

推测琥珀形成时的环境是(

)A.

湖泊或沼泽

B.

温湿茂密的森林C.

热带浅海环境

D.

炎热干燥【答案】1.C

2.B【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琥珀的树脂出现在中生代白垩纪(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铁矿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A错误;蕨类植物极度兴盛在古生代,B错误;爬行动物恐龙灭绝于中生代晚期,C正确;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在前寒武纪,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琥珀是由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形成的。松柏科植物是陆生植物,AC错误;松柏科植物生长在温湿茂密的森林中,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茂,是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中生代晚期灭绝。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太阳高度角大小)、大气透明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北京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日影响北京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透明度

B.

太阳高度角

C.

气象气候

D.

地形地势4.

15时左右实测数值低于理论数值可能是由于北京当日(

)A.

大气透明度高

B.

午后出现大雾

C.

天气晴朗

D.

午后出现降水【答案】3.B

4.D【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越接近中午12点,太阳辐射理论数值越强,因此可以推测该日影响北京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B正确;大气透明度、气象气候、地形地势等不是影响北京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午后太阳高度角较大,但是实际太阳辐射比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午后出现降水,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D正确;大气透明度高和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太阳辐射一般比较强,AC错误;午后由于气温较高,一般不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B错误;故选D。【点睛】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19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6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图为载人飞船穿越的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卫星发射中心要求多晴朗天气。与我国东部沿海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多晴朗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汽较少

B.

臭氧多

C.

空气稀薄

D.

缺氧6.

载人飞船在穿越大气层②层时气温随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B.

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

大气直接吸收可见光而增温

D.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而降温7.

能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宇宙射线伤害的是(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④层【答案】5.A

6.B

7.B【解析】【5题详解】西昌地处川西高原,与东部地区相比,距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多晴朗天气,A正确,臭氧、空气稀薄、缺氧与天气状况无关,BCD错。故选A。【6题详解】依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②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是由于平流层中上部有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紫外线而增温,B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①对流层,A错;大气对可见光的直接吸收能力很弱,C错;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而降温,主要发生在①对流层,D错。故选B。【7题详解】臭氧能吸收由太阳放射出来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宇宙射线损害,它位于②平流层大气层,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1、纬度低,线速度大,航天器的初速度大,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2、气候干燥,降水少,多晴天,空气能见度高;3、地形平坦开阔,相对周围地区地势较高,地质结构稳定;4、交通便利,便于仪器和设备运输;5、人口稀少,保证安全,一般建于山区、沙漠地区。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长期的高温干旱天气,水量锐减。下图为长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

海陆间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局部微循环9.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较正常年份水循环过程中(

)A.

⑥多

B.

①少

C.

④多

D.

②少10.

长江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8.A

9.B

10.B【解析】【8题详解】长江为外流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最终在上海市崇明岛附近汇入东海,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长期高温干旱天气,较正常年份水循环过程中①水汽输送较少,B正确;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④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⑥减少,AC错误;高温下海洋蒸发较多,海洋降水②应该也较多,②错误,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长江流域主要是季风气候,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长江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潮盛景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下图为浙江省海宁市区域图和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下列日期中,有可能出现一线潮的是(

)A.

2023年4月1日(农历二月十一)

B.

2023年4月15日(农历二月廿五)C.

2023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初八)

D.

2023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初一)12.

推测海宁市所在海湾一年中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13.

对该海湾盐度季节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A.

径流、气温、降水

B.

地形、气温、降水C.

洋流、海冰、径流

D.

海冰、径流、气温【答案】11.D

12.B

13.A【解析】【11题详解】每逢农历初一(朔)、十五(望),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基本成一直线,这时太阳引潮力最大程度地加强了月球引潮力,使海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潮差最大,有可能出现一线潮,故选D。【12题详解】该区域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湾口地带受河流淡水的稀释作用更强,盐度最低,故选B。【13题详解】影响该区域海水盐度大小的因素有径流、气温和降水。河流径流越大,海水的盐度越低。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越多,盐度越低,A正确。该区域地形和洋流不会随季节出现明显变化,BC错误。该区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不受海冰影响,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温度的高低: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盐度高;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的某种喀斯特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景观属于图示地貌的是(

)A.

残丘

B.

孤峰

C.

溶沟

D.

石钟乳15.

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是(

)A.

土层厚,土壤贫瘠

B.

地表水渗漏,灌溉难C.

精致秀美,适宜旅游

D.

不能耕种,只能发展畜牧业【答案】14.D

15.B【解析】【14题详解】残丘属于蚀余山的一种,是准平原上残留的孤立山丘,出现在地表,A错误;孤峰是竖立在平原上的孤立的石灰岩山峰,B错误;溶沟指石灰岩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它是由地表水流,主要是片流和暂时性沟状水流顺着坡地,沿节理溶蚀和冲蚀的结果,C错误;石钟乳是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锥状物体,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使溶在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层薄,土壤贫瘠,A错误;喀斯特地貌区,多裂隙、地下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严重,灌溉困难,B正确;精致秀美,适宜旅游,属于第三产业,C错误;地形崎岖,土层薄,土壤贫瘠,耕地质量差,不是不能耕种,D错误;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下图为非洲主要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是(

)A.

树基常有板状根,有茎花

B.

乔木高大,藤本植物较少C.

季相变化明显,林冠郁闭

D.

树叶质硬,有蜡质保护层17.

图中热带雨林至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区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降水

D.

地形【答案】16.A

17.B【解析】【16题详解】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A正确;热带森林中的攀缘植物极为丰富,特别是一些藤本植物缠绕于粗大的树木上,攀扭交错,横跨林间,B错误;热带雨林植被为常绿森林植被类型,季相变化明显不是其植被特征,C错误;树叶质硬,有蜡质保护层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副热带常绿硬叶林特征,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对应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对应地中海气候,由图示热带雨林至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递变依次经过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其变化体现的是纬度变化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受气候、地形、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埃及人口由9700万人增至9900万人仅用时216天,增长至1.01亿人用时235天,275天才达到1.02亿人。也就是说,每增长100万人所需时间更长。埃及人口分布不均,气候干热,大部分的土地被沙漠覆盖。下图为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死亡率增高

B.

出生率降低

C.

迁入人口减少

D.

迁出人口增多19.

甲河下游人口分布较上游多的原因是(

)A.

上游地区纬度低,气温高

B.

上游地区海拔高,气温低C.

下游地区国土面积较大

D.

下游地区可利用水资源充足20.

近几十年来,甲河沿岸人口密集区出现不断向东西两侧拓宽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

灌溉农业区扩展

B.

工业发展

C.

交通建设

D.

气候变暖【答案】18.B

19.D

20.A【解析】【18题详解】有材料可知“统计数据显示,埃及人口由9700万人增至9900万人仅用时216天,增长至1.01亿人用时235天,275天才达到1.02亿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一般下降,A错误;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子女的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生育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养老制度的完善,种种原因都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新生儿出生率降低,B正确;短时间内,一国的经济水平不会发生太大改变,因此迁入、迁出人口的改变不是导致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排除CD。故选B。【19题详解】由图可知,甲河为尼罗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因而人口密度大,D正确;上游地区纬度低,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是由于地形为高原,崎岖不平,导致人口稀少,气温不是主要因素,AB错误;国土面积较大小对人口密度分布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甲河沿岸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气候干旱,水源稀少近几十年来,甲河沿岸地区灌溉农业区不断向河流东西两侧扩展,随着农业区人口的增加,人口密集区出现不断拓宽的趋势,A正确,埃及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及运河沿岸,B错误;交通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人口的分布,但不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C错误;气候变暖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某县地处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下图为该县城区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推测甲功能区最可能是(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教区22.

下列关于丙功能区位置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般布局在市中心②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③位于城市边缘地势高的位置④靠近文教区,环境优美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3.

该县城计划建设仓储式物流中心,a、b、c、d四地中最合理的选址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答案】21.B

22.A

23.A【解析】【21题详解】乙在城区分布面积最大,为住宅区;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交通通度好,为商业区;甲分布在城市外围,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为工业区;文教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地势高,河流上游,环境优美,故选B。【22题详解】据上题可知:丙为商业区,商业区一般在大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因为这些地方客流量大,能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①②正确,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地势高的位置且靠近文教区,环境优美的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③④错误,故选A。【23题详解】仓储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大,要求交通便利,利于货物集散,宜选择城市外缘,租金较低、交通通达度较好的地区,因此a处适宜建设仓储物流中心,b、d地位于住宅区,地价较高,c位于绿地,离湿地较近,建设仓储式物流中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故选A。【点睛】城市功能区分布特点及原因:商业区主要布局在市中心或街角路口或交通干线交汇处,原因是市中心人流量大,符合商业布局的市场最优原则;街角路口及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便利,符合商业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住宅区主要布局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便于工人上下班以及居民出门购物,是城市规模最大的功能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是城市边缘可减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且地价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是为了便于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在上海市崇明区,一个占地面积近2000亩(约为1.33km2)的蔬莱基地刚刚建成。该基地主要生产西红柿、甜椒、黄瓜和生莱。这里的蔬莱都种在岩棉基质上,且悬空种植(如下图),每一棵蔬莱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灌溉施肥有专线专送,每天定时定量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农作物最适合悬空种植的是(

)A.

甘蔗

B.

花生

C.

玉米

D.

草莓25.

悬空种植的农作物相比传统农作物的主要优势是(

)A.

生产成本低

B.

产品价格低

C.

产品品质好

D.

市场需求广26.

为提高蔬菜基地的经济效益,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加大技术投人,降低建设成本②开发研学旅游,增加经济收入③发展康养旅游④减少资金投入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24.D

25.C

26.A【解析】【24题详解】草莓属藤蔓植物,最适合悬空种植,B正确;甘蔗、玉米个子高,不适宜悬空,AC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蔬菜适合悬空,花生为油料作物,需要的量比较大,不适合悬空,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悬空种植,投资大,生产成本高,A错误;悬空农作物为新鲜时令蔬菜,投资成本高,产品价格高,B错误;悬空种植的农作物相比传统农作物在市场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C错误;悬空种植的农作物灌溉施肥有专线专送,每天定时定量供应,管理严格,产品品质好,D正确。故选D。【26题详解】为提高蔬菜基地的经济效益,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蔬菜品质,扩大销售市场,开发研学旅游课程,增加经济收入,①②正确;悬空种植不适合发展康养旅游,而减少投资可能会影响悬空农业发展,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今年“五一”假期,洛阳共接待游客636.69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71.76%,同比2019年增长98.62%;旅游总收入52.39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231.98%,同比2019年增长63.1%。“总要来洛阳穿穿汉服”短视频挑战赛火热开赛,鼓励游客身着汉服沉浸式游览景区。洛阳政府从细节保障入手,完善旅游交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的假日旅游和消费体验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

旅游业属于(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28.

2023年洛阳旅游经济收入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利

B.

政府政策支持

C.

短视频挑战赛

D.

汉服市场广阔29.

“五一”假期去洛阳旅游的人员主要来自(

)A.

华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答案】27.C

28.B

29.A【解析】【27题详解】人们把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划分为三类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旅游业属于服务部门,C正确。故选:C。【28题详解】交通在2023年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A错误;有材料可知:“洛阳政府从细节保障入手,完善旅游交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的假日旅游和消费体验感”,因此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引导,导致洛阳旅游业迅速发展是2023年洛阳旅游经济收入较高的主要原因,B正确;洛阳旅游收入主要不是通过销售汉服获得,故不是汉服市场广阔导致洛阳旅游经济收入较高,D错误;2023年洛阳旅游经济收入应该是有多种途径的,“总要来洛阳穿穿汉服”短视频挑战赛知识其中之一,这里面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广,C错误。故选:B。29题详解】华北地区距离洛阳比较近,可以自驾游,去洛阳旅游的人员可能更多来自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地,A正确;东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相对于华北地区距离洛阳较远,游客数量较少,BCD错误。故选:A。【点睛】洛阳居天下之中,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推测梧州曾为广西最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河运便利

C.

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31.

梧州后来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A.

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B.

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C.

旅游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D.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32.

下列城市中,铁路对经济发展拉动较小的是(

)A.

昆明

B.

贵阳

C.

北海

D.

柳州【答案】30.B

31.D

32.C【解析】【3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梧州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便于货物运转,早期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水运,有利于梧州发展为广西最大的城市,B正确。而地形、资源、土壤在梧州早期城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3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的发展速度缓慢,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D正确。政治因素、旅游资源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无法从材料中得出,A、C错误。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仍有吸引力,B错误。故选D。【32题详解】据图可知:昆明、贵阳、柳州均为多条铁路的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因此受铁路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强,相较而言,北海仅有一条铁路经过,受铁路影响较小,故选C。【点睛】城市形成的区位:1、自然因素是基础条件,包含气候、地形、水源等,其中,河流因具有供水和运输、防御功能,成为很多城市的选址地。2、社会因素,包含经济因素(城市化、工业化、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等)、行政因素、旅游因素、科技因素等。国家气象局的气象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4月9日,我国开始受到沙尘天气影响;4月10日,大部地区为扬沙或浮尘天气;4月10日晚间,北京全市PM10平均浓度持续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6级严重污染水平。下图为某地理老师在4月10日拍摄的沙尘暴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4.

沙尘暴对下列影响最大的是(

)A.

降水

B.

风力

C.

昼长

D.

光照35.

治理沙尘暴的合理措施有(

)①人工增雨②封沙育草,恢复天然植被③在荒漠化地区大力植树造林④建立草方格沙障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答案】33.A

34.D

35.B【解析】【33题详解】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一是大风,大风是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沙源,也就是物质基础。三是热力不稳定,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是重要的局部热力条件。我国春季大风天气多,气温回升快,空气干燥,地表疏松,植被覆盖差,碎屑物质多,容易起沙,A正确。进入夏季以后,由于降水逐渐增多,植被覆盖较好,沙尘暴出现较少,BC错误。冬季受冷高压控制,局部大气较稳定,沙尘天气较春季少,D错误。故选A。【34题详解】沙尘暴天气能见度较低,并且沙尘遮挡光照,因此对光照影响较大,D正确。降水、风力、昼长受沙尘暴影响小,ABC错误。故选C。【35题详解】人工增雨难以根治沙尘暴;封沙育草,恢复天然植被,建立草方格沙障可以固定沙丘,削弱风力,有利于治理沙尘暴,在荒漠化地区进行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②④正确,①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李温差大,全年降水少。在春季,气温迅速回升,蒸发过程中会带走很多水汽,使得地表更干。并且在西北地区,受副高和西风控制,风力大,非常容易形成扬尘天气。当风力达到一定时,扬尘积多,形成沙尘暴。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如图)又称除霾塔,塔内直径长达10m,有4个洞口设立在塔体下方5.5m处,可摆置2~4台风机;塔体的底部是边长分别为60m和5m的透明玻璃集热棚,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设鹅卵石,听起来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的空气净化器。

(1)利用所学知识说明空气清洁系统除霾塔的工作原理。(2)在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式图上画出空气运动的方向。

(3)比较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值大小。【答案】(1)透明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棚内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棚外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棚外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进入棚内的气流经过网墙过滤后变成清洁大气,沿导流塔上升排出,完成除霾工作。如此反复循环。

(2)

(3)Pd>Pc>Pb>Pa。【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除霾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过程、应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和材料可知,除霾塔的底部是透明玻璃集热棚,地面铺设鹅卵石,由所学知识可知,因热力性质差异,与棚外相比,塔底的鹅卵石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较低;棚外升温慢,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近地面气压较高;近地面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含霾气流从棚外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进入棚内的气流经过网墙过滤后变成清洁大气,沿导流塔上升排出,完成除霾工作。如此反复循环,净化空气。【小问2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集热棚内的地面c处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d处气温较低,空气收缩向下运动,近地面d处形成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