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并序【备课精研精讲】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燕歌行并序【备课精研精讲】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燕歌行并序【备课精研精讲】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燕歌行并序【备课精研精讲】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燕歌行并序【备课精研精讲】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男儿志在四方”“节旄出塞是常使,立功异域为殊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边塞诗“第一大篇”明月古今伴烽烟,醉卧沙场看征云壹了解高适生平及其边塞诗成就贰把握《燕歌行》的叙事脉络及其叙述角度叁体悟诗歌复杂的情感意蕴,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能力。肆感受诗人对战士视死如归精神的赞美,对将领骄奢淫逸不体恤士兵的讽刺学习目标作者简介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渤海。去世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高适诗歌的题材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立功业的豪情。写出了他们军旅生活的艰苦,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还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等重压地凄苦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高适诗歌的题材讽时伤乱诗。这些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行为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流露出对政局的忧虑和愤慨之情。咏怀诗。此类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如《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徽》《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边塞诗】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写作背景自唐开元十八年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高适曾北上蓟门。又曾北去幽燕,希望为国效力,未能如愿。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其后张让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再其后,幽州将赵堪等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高适对此,感慨很深,因写此篇。创作背景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解说题目“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歌,为产生于先秦时期歌谣的统称,“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以叙事为主,音节格律相对自由,以七言为主。

“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本诗属于边塞诗。初读感知正音横行xíng金摐chuāng旌旗jīng旆pèi单于chán腓féi玉箸zhù蓟北jì飘飖yáo功勋xūn逶迤wēiyí碣石jié诵读听读全诗,有感情地进行诵读。(要求:一读读准字音;二读把握停顿、节奏、重音;听读联想想象,将自己代入诗境;三读把握情感。)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𪭢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读懂诗歌整体感知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征戍之事”的?

出征——失利——被围——死斗战事发展顺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𪭢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边烽突起慷慨出师力尽关山轻敌战败被围不归两地相思死斗心愿怀念李广燕歌行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读懂诗歌疏通句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好男儿本看重驰骋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出师读懂诗歌疏通句意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暴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将领身受皇恩却常轻敌草率作战;战士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失利读懂诗歌疏通句意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哪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被围读懂诗歌疏通句意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死斗赏析诗句“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运用用典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出征的场景和战争局势的紧迫,表现战士一往无前的气魄。赏析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渲染塞外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战士们殊死抗战的悲壮气氛。“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交代边塞的环境和敌人的威势。“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暗示了兵败的原因。赏析诗句“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运用环境描写,突出边境动荡不安、环境恶劣,表达了战士们的思乡深切。“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戍边将士和思妇的角度,写出战争带给他们的痛苦。表达战士思乡和思妇怀人的情感。赏析诗句“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运用用典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赞美士兵们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的精神,讽刺当朝将领好大喜功、不恤士卒的行为。补充资料:(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艺术手法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句式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4、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本诗描写了唐军士卒慷慨赴边、转战绝域的情景,高度赞扬了士卒为国立功、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深切同情士卒久战不归、两地相思的苦闷,揭露了军中官兵对立、苦乐悬殊的事实,抨击了将帅的腐败无能。诗歌主旨边塞诗的特点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意象:金鼓碛(qì)西轮台龟兹

羌管胡笳等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等思想情感:奇丽风光,报国豪情,思乡念亲,厌恶战争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知识链接:边塞诗的内容与情感(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2)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3)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或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的同情。(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知识链接:随堂巩固1.《燕歌行》中,“

”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2.《燕歌行》中,“

”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燕歌行》中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4.《燕歌行》中,“,”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5.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燕歌行》中的“”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6.《燕歌行》中,“

”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从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

”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7.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_____________,

”的凄凉与悲壮。8.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的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

”,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9.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可见诗人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10.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从将领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11.高适的《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