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颦一笑总关情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123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规范答题学习目标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怎样鉴赏诗歌人物形象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2、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侧面描写(环境)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5、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标题、注释、小序等)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17年全国Ⅲ卷】36练P21秋雨夜眠①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规范答题——三步骤答题思路:第一步: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第二步: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第三步:明作用

明确诗中所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17年全国Ⅲ卷】36练P21秋雨夜眠①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老翁的体衰闲散。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④诗歌通过老翁的形象反映了诗人暮年在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共同探讨山中寡妇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zhè]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zhuó]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专题集训13第五首10.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①进行肖像描写,(1分)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1分)表达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同情。(1分)②进行行动描写(1分),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之困苦让人难以想象。突出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1分)表达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对横征暴敛的极度不满之情。(1分)【17年全国Ⅱ卷】核按钮P129送子由使契丹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课堂小结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步骤一:说特点(特征+身份)步骤二:析例句(描写手法+分析特征)步骤三:明作用(借形象抒情)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拓展延伸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课后作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鉴赏《寻陆鸿渐不遇》中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