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与朱熹历史发展成功与道德理性的博弈_第1页
陈亮与朱熹历史发展成功与道德理性的博弈_第2页
陈亮与朱熹历史发展成功与道德理性的博弈_第3页
陈亮与朱熹历史发展成功与道德理性的博弈_第4页
陈亮与朱熹历史发展成功与道德理性的博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亮与朱熹历史发展成功与道德理性的博弈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理论中,“在内、外、王”的思想经常被提及,但不同的科学家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和解释存在较大差异。当儒学发展至宋明时期,这一争议更为明显。因为朱熹是公认的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所以其观点是最具代表性的。朱熹有两次非常著名的论战,一个是同陆九渊的理学与心学之辩,另一个是与陈亮的往复争汉唐,即德性与功业之争。这一问题,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郁郁不发,暗而不明”的大问题。解决这一争议对于中国哲学的中心意义则在于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如何综合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以朱陈论战而展开。朱熹与陈亮的论战,在双方共同的好友吕祖谦的调和之下,并没有完全展开,陈亮对朱熹的挑战也不明显。在吕祖谦去世后,二人有了正面的接触,期间不断有书信往来,而此时的陈亮,失去了吕祖谦这一缓冲带后,也不再避讳,在朱熹面前力争汉唐,认为三代是受孔子点化而成为儒者理想之三代,而汉唐也未尝不可被点化而成为当世之理想;在他看来,三代不必高于汉唐,汉唐也不必低于三代。他对朱熹以理性为标准,只注重道德动机,而不看重实际效果的思想倾向十分不满。他甚至认为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于当时南宋社会的困境来说是隔靴搔痒,并讥其迂阔。1心功目标方面在陈亮的一生中,其思想经历了几次转折,但由于他在人生最后阶段的转变,并在朱熹面前力争汉唐,使得他偏重英雄主义的事功精神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从陈亮几次给孝宗皇帝的上书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陈亮对于改变南宋当时的窘迫局面、成就光复大业这一大义有十分迫切的要求。很多人把陈亮这种事功与王安石变法的事功精神联系起来,但两者之间其实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他们关注的点是不同的:王安石关注的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强化中央集权;陈亮关注的重点却是军事上力量的壮大,收复失地,保持中华民族之血统的纯净性,可以说,他更看重的是文化方面的意义。但因为受到南宋政治危机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变得更加倾向实用主义,更具有事功精神。在他看来,在当时的情形下,大谈理性和道德对改变南宋惨淡局面是没用的。其好友陈傅良把他的这种观念概括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陈亮的事功精神在当时的文化层面上,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为了给其实用主义倾向树立楷模,就从汉唐着手,给自己建立理论依据。他认为“心之用,有不尽,而无常泯;法之文,有不备,而无常废。”348在他看来,一切“道”都是相对而言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按照这一标准,汉唐足可以成王。很多人说陈亮奉行的是“义利并用,王霸双行”主张,其实不然;他是把王霸合为一体,想将其归于一路,并且他认为儒者的传统观念对汉唐英雄太不公正。传统观念认为,三代是以道治理天下的理想社会,汉唐治理天下则是因人欲而为的,之所以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也只是与天理暗合。陈亮则否认“暗合”一说。他认为英雄的自然生命恢廓得开,自然就有所成就,这是实然而不是巧合。他只以社会结果和政治功效为判断标准,而不用从孟子以来的道德动机为标准来判断。他更是借用孔子称赞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以力证孔子对事功效果的重视。陈亮重视的是英雄的情欲生命,对理性却不能积极正视。殊不知情欲生命本身就是有所掺杂的,并且生命强度越高,越外放,其所受到的束缚就越少,内省的难度就越大,而最终反省出真实的自己、提炼至成圣成王的更高境界的机会就越小。陈亮斥责朱熹未能从更高境界把握,未能将历史现实融进去,而只就道德理性处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陈亮本身也只落在了生命强度的实然状态中,而没能涵盖、凌驾于其上。如果要说历史,要实现“天地无弃物,四时无剩运,天地常运,而光明常在”230,首先要了解超越、提炼这一过程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如陈亮所形容的“直上直下”英雄原始生命的贯通所能实现的。因此,陈亮这种只从生命立场来看待问题,平铺直下,没有通过提炼转化的过程,这样一种英雄主义和直觉主义的精神,是不足以点化汉唐的,更不可能使它成为当世之理想。2从“理性德性”到“法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既隐,天下为家。”582-583这是儒家学者公认的,但陈亮却由相对主义价值观而得出“不总之于一家,则人心何所底止”346的结论,直接维护了“家天下”的观念。由此可见当时儒者与“天下为公”的大道相距甚远,根本没有成就“外王”的社会环境,所以宋儒讲学重在立教,退而求“内圣”的发展。对历史、政治这些外王方面的要求则处于一种比较消极的状态。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自然也把重心落在教化风俗上面。虽然较之于陈亮,朱子的意境更显高妙,但他也不能直接斥责“家天下”,只能称颂三代,而贬汉唐的不能变通,由此托出理想主义的义理之光、天理之公。在他看来,三代的统治是为了维护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而实行的,是在为民着想;而汉唐则是比较纯粹的人欲性地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承担统治大任的。因此,汉唐根本无法同三代相比。特别是汉朝,秦代的黑暗与集权统治的形成,存在很多偶然因素,汉代本来可以扭转乾坤,实现天下为公的大道,但汉高祖并没有用理性来规范自己,而任由其英雄主义的原始生命充斥其间,彻底放开,以至于人欲无法收住,使“家天下”成为历史的真实状况,代代相传。朱熹认为陈亮奉行的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主张,没有将王霸进行区分:“王”看重德性,为仁义而为;“霸”看重结果,为人欲事功而为。他也不认可陈亮把价值标准看成是随历史情势而演化的相对主义价值观,而认为世间有永恒不变的道,并且不是人类行为所能干预的。在他看来,就人道而言,道的现实化是建立在人的活动之上的。朱子认为,汉唐没能达于道,但这并不损害它实现非常重要的正统原则,所以汉唐是处在一种有理而无道的状态中。他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展示出全部的理,其他人都因气禀和气质之性而有所遮蔽。至于陈亮利用孔子对管仲“仁”的评价而立论,朱子对其也有所反驳;朱熹与孟子持相同意见,认为管仲器小,并没有真正的德性,管仲所体现的仁,只是仁的功用,缺乏仁的主观动机。在这场争论中,陈亮一直试图让朱熹了解并接受他的观念,而朱熹则一直期望并努力说服陈亮回归儒学正途。陈亮考虑问题的角度跟朱熹有很大差别,而朱熹所站的高度跟陈亮也大不一样,这两个同代人身处局中,难以相互了解。朱熹用心之处落在了道德意识的应用上,以讲明圣学为主,而改变南宋的陋局并不是他考虑的重点。因为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很坏,官员之中贪污腐败风气盛行,掌权者则只顾享乐,这个时候谈进兵北上收复失地是不切实际的,当务之急是要教化人心,然后再作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朱子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是以理性德性为本体,而不是原始生命。在处理汉唐争议的问题上,显示出了朱子精深的理学造诣,但同时也暴露了当时宋儒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重理性但不能正视生命的独特之处,不重视事功精神。他们肯定理性本体,但对于事功则直接期望圣贤德性生命的作用表现。圣贤作用表现的境界虽然高妙,但也还不足以与民共之、与时偕行。同时,他们在谈到圣贤事功的作用时,往往也只是一笔带过,并不能点出真实的圣贤作用。正因为这些局限性,使得他们只用道德判断这一标准,而不能引进历史判断来把历史真实化,最终理性也只能停留在知性的抽象阶段,而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显示,从而使理性本体处于一种挂空的状态中,跟现实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处在南宋当时的政局之下,如果儒学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本应有的内圣外王之作用,就会使儒学成为不明之人的笑谈,被讥为一种迂阔之学,儒者也被指为不知痛痒之人。因为光复大业是一宗大义,并不是个人的事业,也不是普通的事务,而是一项客观的事业,是关乎整个民族的事业,所以这也不是只讲德性、义礼所能做到的。清代学者颜习斋的《存学编》中写了这样一句诗来讽刺宋明儒者:无事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传统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当然,德性和义礼肯定是成就外王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讲到充足条件,则需要从客观意识方面着手来把握,要能正视生命和才气,不忽略事功精神,要有在历史中将德性本体客观化的意识。3作为内圣外王的思路孔子在创立起一整套儒学价值体系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难题。孔子认为个人德性与社会实际事功的关系并不存在矛盾,可以通过道德力量来完成使命,但其追随者对儒学的发展都不免朝着孔子两极论思想的某一边倾斜,甚至让两者对立起来:内与外、知与行、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约与博。之后便形成了几组紧张关系:利与义,德性与事功,经典、正统与权宜,绝对与相对。杰出如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有所偏好的:他并没有孔子对待现实事务那般积极的态度,而是偏重道德教化;他从心性出发,看重人的德性,认为经世济民也要以自我修养为前提和基础。因此,他瞧不起管仲,说他器小,无德性,孔子称赞他“如其仁”也只是“似仁”而非真正的“仁”。个人德性与事功之间的矛盾由此而激化。当儒学发展至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这一纷争更加明显。因为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困境,人们都期待儒学能有所作为,发挥其内圣外王的作用,由此便出现了关于“德性”和“事功”争议最激烈的时期。关于“道”,究竟是要用经典树立一个绝对标准还是要随着历史发展采用权宜的相对标准,也正是朱熹和陈亮争论的重点。朱子认为,作为近世的普通人,他具有和古代圣贤相同的心,因此也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而成为圣人的。陈亮则表示,任何规范都会在历史过程中渲化。他这种说法为强调规范的当下性提供了基础,但也使人几乎不能对习俗或政治提出质疑——因为好像可以说任何存在的东西都适合于他的时代。经过上文的分析,通向内圣外王的思路已相对明了:用英雄直觉主义的原始生命价值为标准来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这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判断,但仅用理性主义的道德判断为标准也是行不通的,没能引进历史判断以真实化之。德性需要超越个人,才能把生命开出去,不受现实局限。同时,还是要以理性为标准,让生命为理性所用,把英雄作为实现“道”的工具。一方面是思想家,另一方面也是行动家,既是圣人也是英雄,即所谓圣雄,这才是儒者的内圣外王。用牟宗三先生的观点来说,儒者实现内圣外王必须通过三道关口。第一关就是由自然生命通过理性的本体而自觉进到精神生命。陈亮在第一关上就与朱熹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他根本没能重视第一关,并没有以理性为本体,而只重视自然生命的原始价值,也没有意识到由自然生命转向精神生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不明白以理性作为本体的意义所在。因为理性本体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事功,但可以规范成就事功的轨道。可以说陈亮并不了解自然生命向精神生命这一提炼升转过程本身的价值,以至于自然生命无限外放到最后因失去理性呵护而堕落平沉,而他渴望的事功也不可能达到期待中的理想状态。朱熹在这点上,显然要高明得多,他以理性为本体,提炼出“纯普遍性自己”,也就是把具体生命抽象化,经过这一抽象阶段然后见到真实的自己。将性体的自己从自然生命中超脱出来印证理性的本体,从而使自然生命自觉进到了精神生命,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第一关对宋明儒者来说不成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第二关和第三关上。第二关是要求批判鉴别,从客观形态方面着手“架构”表现,当然仍然要以理性为本体,这样才能以义理之光来涵盖乾坤。这是对于“有志于民”的统天下而言的。宋明儒者在第二关中,则只停留在批判鉴别的主观形态当中。他们把德性停留在主观形态中,没能在历史中把它客观化。第三关是以发展的观点、提炼转化的立场,引进历史判断来真实化历史,成就真正的事功,也就是使理性与生命统一,在现实中实践理性,将理性客观化。因为宋明儒者第二关只停留在主观形态中,所以第三关也只能停留于圣贤的作用表现和主观形态中,不能引进历史判断来将理性客观化、真实化。以往儒者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如何引进历史判断以真实化历史”230。就朱子与陈亮争论汉唐来说,他批汉唐只从英雄情欲生命的主观之私来讲,并没有就家天下的政体之大私来批判。他只就三代是“有志于民”的统天下,而汉唐是“为己富贵”的统天下来比较,并以此来托古言理想。不管是陈亮的看重英雄,还是朱子的看重圣贤之作用,都落在了直觉主义或主观主义上,而不能自觉地真实化历史与创造历史。如果要使政治与历史起到积极作用,必须从客观政体方面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