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北镇市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北镇市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北镇市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北镇市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北镇市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北镇市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1为潮间带湿地;生境2为沼泽区;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砂砾甲壳关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A.绿翅鸭、绿头鸭、鹤鹬、青脚鹬及其胃内出现的生物共同组成群落B.每年10月到2月期间绿头鸭种群数量上升的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说明二者的生态位完全相同,竞争激烈D.从生境1到生境2再到生境3依次分布着湿地、沼泽区和芦苇区,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基因治疗给无数的遗传病患者带来希望,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论述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B.基因治疗就是对有遗传缺陷细胞进行基因修复C.基因治疗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体外基因治疗操作简单,效果可靠D.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或农杆菌的质粒作载体3.图中所示为测定A、B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都起作用C.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D.植物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5.下图表示缩手反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⑤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构成B.利用图中电表装置无法测出一定条件下的静息电位大小C.该反射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的调节D.细胞外液的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幅度会受到影响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稳态具有重要意义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7.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定时测定侧芽长度,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二:用14CO2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的放射性强度和IAA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结果说明去除顶芽能促进侧芽生长,添加的IAA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B.由图2可知,去顶8h时,I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接近于Ⅱ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C.图2结果说明去除顶芽能够调整光合产物在顶芽和侧芽处的分配情况D.去顶后添加IAA,侧芽生长仍受抑制,说明IA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下运输8.(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9.(10分)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1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DN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图2为吗啡作用原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膨大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作_____,由于_____,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2)据图1分析,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幻觉”。毒品使人产生“幻觉”的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3)据图1分析,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MDNA减少,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_____,毒瘾才能从生理上戒除。(4)据图2分析,吗啡止痛的原理是_____。10.(14分)下图是用某种作物的两个品种①和②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品种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和F步骤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用③培育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4)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_______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________的特点。(6)乙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7)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12.人体的内环境具有“自稳态”,当气温变化较大或人体疲劳时,这种“自稳态”易遭到破坏,机体出现疾病。2017年末一种乙型流感开始在人群中传播,这与各地气温骤降不无关联。本次流感传染性强,患者会高烧、咳嗽,并伴有头痛和周身不适。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2)当气温骤降,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填“TRH”或“TSH”)增加,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填“TRH”或“TSH”)增加。(3)当机体受到乙型流感病毒侵染后,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___________(填一种细胞器名称)直接相关;机体在第二次被同种病毒侵染时,能够产生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主要是_________。(4)患乙型流感后,病人身体不适,不想吃饭,但血糖浓度还能基本维持平衡,此时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主要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2、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详解】A、群落是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绿翅鸭、绿头鸭、鹤鹬、青脚鹬及其胃内出现的生物,这不是所有的生物,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B、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题干信息“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故每年10月到2月期间绿头鸭种群数量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增加,B错误;C、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生态位包括多项内容,物种种类,物种在种群中的位置,占用资源以及种间关系都会导致生态位不同,C错误;D、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从生境1到生境2再到生境3依次分布着湿地、沼泽区和芦苇区,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2、D【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只有用基因治疗才能得到根治。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详解】A.通过基因治疗可使因基因出现缺陷的疾病得到根治,但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疾病不能得到治疗,A错误;B.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不是对有遗传缺陷的细胞进行基因修复,B错误;C.体外基因治疗虽然效果可靠,但操作复杂,C错误;D.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或农杆菌的质粒作运载体,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C【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向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2)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电信号传递,而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更慢。【详解】A、刺激b点,A神经元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B神经元,B神经元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B、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即只能A→B,不能B→A,因此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不变,B错误;C、刺激b点,兴奋先到达a处,指针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b处,指针再向右偏转一次,因此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D、刺激c点,兴奋只能到处b处,不能到达a处,因此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故选C。【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4、C【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基因的调控,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生长,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三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都起作用,B正确;C、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确实是某种刺激引起的,并未说明该刺激是生长素,C错误;D、植物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D正确。故选C。5、A【解析】据图中神经节的位置及方向可以判断:⑤是感受器,④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构成,A错误;B、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通常以细胞膜的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图中电表的两极均连接在细胞膜的外侧,故无法测出一定条件下的静息电位大小,B正确;C、该反射为缩手反射,通常手被扎时会出现缩手反射,但采集指血时不会缩手,说明缩手反射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的调节,C正确;D、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故若细胞外液的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幅度会受到影响,D正确。故选A。6、B【解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详解】A、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B、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C正确;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B。7、D【解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详解】A、图1结果显示,与完整植株相比,去除顶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侧芽的生长持续增加,而去除顶芽并使用JAA组,侧芽的生长量高于对照组低于去顶组,因此实验结果说明去除顶芽能促进侧芽生长,添加的IAA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A正确;B、由图2结果可知,去顶8h时,I组完整植株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接近于Ⅱ组去除顶芽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B正确;C、图2结果显示去顶后8小时侧芽部位附近14C的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完整植株,据此可说明去除顶芽能够调整光合产物在顶芽和侧芽处的分配情况,C正确;D、去顶后添加IAA,侧芽生长仍受抑制,说明IAA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从而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受到抑制,即IAA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但根据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8、C【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h)/a×100%,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详解】A、图中b=h+c,A错误;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h)/a×100%,B错误;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是它的上一个营养级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属于d,C正确;D、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点睛】二、非选择题9、(1)①.突触小体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①.不属于②.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3)MDNA(神经递质受体)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4)吗啡与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大脑,从而阻碍疼痛的产生【解析】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一个结构——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分析图1可知:人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能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分析图2可知:吗啡与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大脑,从而阻碍疼痛的产生。【小问1详解】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膨大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作突触小体,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小问2详解】反射要通过反射弧实现,毒品使人产生"幻觉”不属于反射,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小问3详解】据图1分析,人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能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使得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加,使突触后膜上的MDNA减少,若要长期坚持强制戒毒,只有使MDNA(神经递质受体)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毒瘾才能从生理上戒除。【小问4详解】据图2分析,吗啡与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大脑,从而阻碍疼痛的产生。【点睛】本题考查兴奋产生、传导和传递过程,要求学生理解题干相关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来作答。10、(1)①.杂交②.自交③.基因重组(2)①.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②.染色体变异【解析】分析题图: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小问1详解】用①和②培育成③的过程为杂交育种,其所采用的常规方法①和②分别称杂交和自交,通过该过程培育出③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小问2详解】用③培育小④的常用方法E是花药离体培养,H是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再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称为多倍体育种,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点睛】农业生产上培养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1、(1)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肾(3)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4)适宜的温度和pH等(5)通过体液运输(6)①.①③④②.氧气和营养物质等(7)3【解析】分析表格: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总胆固醇的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超过了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患糖尿病。【小问1详解】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小问2详解】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高于正常值,说明肾小球滤过障碍,可推测该男子肾脏的功能可能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进一步引起水(盐)平衡的失调。【小问3详解】由于饭后会引起血浆中组分和含量的变化,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小问4详解】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pH等。【小问5详解】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小问6详解】乙图中的④(血浆)、③(组织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