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C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水在4°C时密度最小B.4°C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水在0~4°C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D.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2.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辨别声音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5.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考勤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该仪器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B.该仪器的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6.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7.小刘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水银13.6×103冰0.9×103松木0.5×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铅11.3×103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8.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2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2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小火车,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B.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受惯性作用D.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9.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F1、F2分别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F1=3N,方向水平向左,力F2=5N方向,水平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D.B对A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10.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跑完全程,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C.跑完全程,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小D.跑完全程,乌龟的平均速度与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11.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超声波加湿器,如图乙所示为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200mA,电压表的量程为0~9V.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其阻值最大为120Ω(图中未画出).则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湿敏电阻R的电流最小值为80mAB.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192W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为3.6WD.此装置能监测的湿度最大值为80%12.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的图线,在图中能正确反应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是A. B.C. D.1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A>ρB>ρC,ρA>ρ水 B.ρA<ρB<ρC,ρC>ρ水C.ρA<ρB<ρC,ρA>ρ水 D.ρA>ρB>ρC,ρC>ρ水14.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B.一袋早餐奶的体积约为200mLC.中考考场的温度约为46℃ D.人体密度约为0.5×103kg/m31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6.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体积小于乙物质的体积C.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D.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之比是8:117.在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射到演员身上时,演员浑身呈黑色,则实际该演员穿的衣服可能是()A.全身都是红色的 B.上衣是白色的,裙子是红色的C.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紫色的 D.上衣是红色的,裙子是黑色的1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40gB.2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1g/cm3D.图像中m与V成正比1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测液体温度D.测液体体积2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一般约为5m/sB.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学生考试用的2B铅笔的长约为18cm21.下列作图不正确的是()A.静置在桌子上的书B.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C.球静止在墙角处D.自由下滑的物体22.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B.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C.某学校教学楼中,同时发光的电灯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23.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C.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24.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25.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B.玩具在镜中的像C.日食D.白光的色散2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为260gB.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是5s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成年人的指甲宽度约为1dm27.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2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分别对应的是A.02:35和20:01 B.09:25和10:21C.09:25和10:05 D.02:35和10:0529.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9cm B.12cm C.15cm D.18cm30.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张晓用他自己的直尺(零刻线已磨损)测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cm,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32.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样的提示_____(选填“有”或“没有”)道理,理由是______。33.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34.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__________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丙同学称量物体质量如图B所示,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写出一条即可)。35.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_____越大.(选填“响度”或“音调”)36.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司机所拨动的这根横杆就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当某一个灯坏了不亮时另一个还能发光,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37.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等于______g/cm3,0.4kg的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一只杯子最多能盛质量为0.4kg的水,它一定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盛下0.4kg的酒精。38.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填入合适的单位);质量为18g的冰块,它的体积是___cm3,将它熔化为水,体积减少_______c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39.光与镜面成30°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1)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_________,i的大小为__________。(2)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r_________,r的大小为__________。40.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____________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cm以内;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____、倒立实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4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若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如图甲,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节(选填“上”、“下”)。(2)如果要在光屏上呈现如图乙所示的清晰的像,则他可以把蜡烛放置在________(选填“A”、“B”或“C”)点的位置,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是________(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3)当他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逐渐__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桶口相平,此时桶与冰的总质量是22kg,当冰全部融化为水后,需再向桶中倒入2L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ρ冰=0.9×103kg/m3)试求:(1)桶内冰的质量;(2)桶的质量;(3)桶的容积。44.郑翔一家开车由家到某地旅游。他们先以的速度行驶了1h,接着在休息站停留休息了0.1h,然后又用时12分钟行驶了18km到达目的地。求:(1)他们从家到达目的地的路程是多少km?(2)他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题目详解】A.

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错误;BC.在0~4°C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错误,C正确;D.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故D错误。2、D【解题分析】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D.强声设备发出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3、C【题目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A错误;B.辨别某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错误;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形成回声,C正确;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错误。故选C。4、C【题目详解】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5、D【题目详解】A.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成像的,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不同,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A错误;B.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故B错误;C.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D.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D。6、C【题目详解】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眼镜温度较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接触到眼镜时,会放出热量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镜上。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这是冰块吸热熔化成水,A项不合题意;B.雾淞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B项不合题意;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项C符合题意;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衣服上的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D项不合题意。故选C。7、D【题目详解】A.煤油和酒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其密度相同,故A错误;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大于给出的所有固体的密度,故B错误;C.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质量相同时,由可知,密度较大的铅块的体积小,故C错误;D.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故D正确。故选D。8、A【题目详解】A.小球相对于火车,始终在火车的正上方,做直线运动,故A正确;B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小球没有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故BC错误;D.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相对于小火车的速度为零,小球仍然受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落,不会静止,故D错误。故选A。9、B【解题分析】分别对A、B作受力分析【题目详解】A、D.对A作受力分析,由于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合力为零,又因为拉力F1向左为3N,故B对A必有摩擦,且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则A、D错误。B、C.对B作受力分析,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合力也为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有水平向左3N的摩擦力,F2对B有5N水平向右的拉力,则地面必对B有摩擦力,且大小为2N水平向左,则B正确,C错误。10、B【题目详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故A错误;BC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11、D【题目详解】由电路图知道,定值电阻R0与湿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湿敏电阻R的阻值为最大值120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此时最大总电阻是:R总=R0+R最大=30Ω+120Ω=150Ω,故最小电流是:I最小=U/R总=12V/150Ω=0.08A=80mA,此时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UR=I最小R最大=0.08A×120Ω=9.6V>9V,由于电压表量程是0~9V,所以电流为80mA时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会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故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不能为80mA,即A错误;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道,湿敏电阻R的阻值越大,其两端的电压也越大,由于电压表量程为0~9V,所以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大为9V时,此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知道,R0两端的电压是:U0最小=U-UR最大=12V-9V=3V,则R0的最小电功率是:P0最小=U0最小2/R0=(3V)2/30Ω=0.3W,故B错误;因为电流表的量程是0~200m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I最大=200mA=0.2A,故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是:P最大=UI最大=12V×0.2A=2.4W,故C错误;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大为9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最小=U0最小/R0=3V/30Ω=0.1A,由欧姆定律知道,R的最大电阻是:R最大=UR最大/I最小=9V/0.1A=90Ω,由图乙知道此时能监测湿度的最大值为80%,故D正确,故选D.12、B【题目详解】在倒入液体之前,此时液体的体积为0,而容器的质量并不是0,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加,总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A.直线从原点开始,表示容器的质量为零,故A项不符合题意;B.从纵轴上方开始,随液体的增加总质量不断增加,故B项符合题意;C.直线从横轴上开始,说明液体质量为零时,有一定体积,故C项不符合题意;D.随着液体的增加,总质量不断下降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项不符合题意。13、B【题目详解】因为水的密度时1g/cm3,由图中信息可知图像B是水;根据可知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密度大,所以。故选B。【题目点拨】由m-V图像辨别物体密度大小时,可以控制质量或者体积不变,结合密度公式进行分析。14、B【题目详解】A.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杯水的体积约200mL,一袋早餐奶的体积与此差不多,在200mL左右,故B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考场内气温不高于体温,更不可能达到46℃,故C不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C【分析】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题目详解】A.上课时,老师的讲话不是噪声,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D【分析】由图象求出物质质量对应的体积,然后应用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然后分析答题。【题目详解】由图象可知,甲乙的密度分别为:;则A.因不知道两物质的体积关系,则根据可知,无法判断它们的质量关系,故A项错误;B.因不知道两物质的质量关系,则根据公式知,无法判断它们的体积关系,故B项错误;C.根据可得,则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故C项错误;D.根据可得,则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之比:故D项正确。故选D。17、C【题目详解】物体的颜色由它的反射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样的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光,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的光。A.若演员全身都是红色,则反射的全部红光,演员浑身呈现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B.白色的上衣反射红光,红色的裙子反射红光,演员浑身呈现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C.绿色的上衣吸收红光,紫色的裙子吸收红光,则演员浑身呈黑色,故C符合题意;D.红色的上衣反射红光,黑色的裙子吸收红光,则演员上身呈现红色,下身呈现黑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C【题目详解】AC.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ρ×20cm3+m杯=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ρ×80cm3+m杯=100g②由①和②得到液体的密度ρ=1g/cm3将ρ=1g/cm3代入①得m杯=20g故C正确,A错误;B.2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液=ρV液=1g/cm3×20cm3=20g故B错误;D.图中液体的质量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是一个定值,所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不正比,故D错误。故选C。19、D【题目详解】A.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物体,故A错误;B.图示情况出现了两处错误:①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物体,应该是左物右码;②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应该用手拿取,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C错误;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的放置以及读数时的视线都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20、D【题目详解】A.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学生考试用的2B铅笔的长略大于此数值,约为18cm,故D符合实际。

故选D。21、C【题目详解】A.静置在桌子上的书,受到重力和桌子的支持力作用,作用点都是在书的重心,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作图是正确的,A正确,不合题意;B.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和墙面对它的弹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也是平衡力,这个作图是正确的,B正确,不合题意;C.球静止在墙角处,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这个作图不正确,C错误,符合题意;D.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这个作图正确,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2、C【题目详解】A.电阻除了与材料有关外,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故A错误;B.由焦耳定律可知,产生的热量除了与电阻有关外,还与电流的大小和时间有关;故B错误;C.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则总电阻越小;故C正确;D.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与电流及电压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23、B【题目详解】A.密度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故B正确;C.密度与体积无关,故C错误;D.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4、B【题目详解】A.表中可以看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而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故A错误;B.水和冰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而水处于液体状态,冰处于固体状态,它们的密度不同,故B正确;C.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由质量计算公式可知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故C错误;D.冰和植物油是两种物质,由表可看出二者的密度是一样的,故D错误,故选B。25、B【题目详解】A.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的更加清晰;B.玩具在镜中的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C.日食就是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太阳就感觉太阳少了一块;D.太阳光是复色光,可被色散为各种颜色的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基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26、A【题目详解】A.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为260g,故A符合题意;B.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是5min,故B不符合题意;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指甲宽度约为1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C【解题分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C.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28、C【解题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题目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所以该钟的实际时间是9时25分,因为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2的对称数字是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这时的时刻应是10:05.故选C.29、D【题目详解】由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是大于象距的,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体是放在了二倍焦距之外的,像是成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距为30cm,像距为20cm,所以可求出焦距在15cm—20cm之间,所以应选D.30、D【题目详解】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温度低于0℃,舌头贴住冰棍,舌头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成了小冰晶,所以舌头“冻”在冰棍上。AB.晶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到达熔点,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AB选项显示为晶体物质的熔化图像,且B选项显示该晶体物质的熔点为0℃,是冰的熔化过程,AB选项不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选项中图像符合非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没有固定的凝固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到某温度即凝固点时,继续放热,温度不变。选项中图像符合晶体物体凝固过程,且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过程,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0.13.35【题目详解】[1]刻度尺上两相邻刻线间的距离为1mm,所以分度值为1mm=0.1cm;[2]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3.50cm,终了刻度值为6.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2、有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太阳光在焦点位置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题目详解】[1][2]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在焦点位置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所以“爱车小贴士”是有道理的。33、166.25【题目详解】小李跑完(100﹣36)m=64m所用的时间:,他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8s+8s=16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34、乙59手拿砝码(物体砝码放反了)【题目详解】[1][2]甲、乙、丙只有乙同学视线和液柱的凹形底面相平,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液体的体积是59ml;[3]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此图中的错误有手拿砝码;砝码应用镊子夹取,所以错误是用手放砝码;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所以错误是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5、振动;响度【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1)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题目详解】因为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而振幅决定响度,所以响度越大.【题目点拨】应牢记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