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打白骨_第1页
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打白骨_第2页
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打白骨_第3页
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打白骨_第4页
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打白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斗白骨——《三打白骨精》教学流程王小东盐城市教坛新秀东台市优秀骨干教师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邮编:224247邮箱:673064538@电话Q:673064538【教材解读】《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这篇故事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赞扬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的本领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讽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现象当本质,是非不分、人妖颠倒的错误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设计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遵循“立足无痕,扎根有魂”的教学理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悉文本,通过多方式朗读,能抓住重点词复述文章内容并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个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获得为准绳,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体会白骨精贪婪、狡猾、诡计多端的特点,感悟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的品质。3.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学习重难点】1.重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2.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火眼金睛识妖魔,机智勇敢斗白骨——《三打白骨精》教学流程图走近名著,导入新课(走近名著,导入新课口答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名著中“三”口答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名著中“三”字设计的妙处品读语言,感悟人物性格特点品读语言,感悟人物性格特点(20分钟)人物关系图,理解故事情节细读两责,认识唐僧性格人物关系图,理解故事情节细读两责,认识唐僧性格理解三变,体会白骨特点比较三打,感受悟空性格→→→整体感受,练习复述。整体感受,练习复述。(8分钟)总结课文,升华中心。总结课文,升华中心。(5分钟)课外延伸,作业超市课外延伸,作业超市。(2分钟)【教学流程】一、走近名著,导入新课。(5分钟)1.揭题审题并板书课题。提示:中国传统小说惯会用“三”字来设计小说情节,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2.复习导入,《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呢?课件展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3.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打白骨精,一起读课题。【设计意图:我以“三”这个数字谈名著中的精彩故事,逐步引导到“三打”白骨精上来,再以复习导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又自然过渡,衔接紧密,易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中来。】二、品读语言,感悟人物性格。(20分钟)【设计意图:以读为载体,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通过学生的找、画、谈,品悟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法,“授之于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比较三打,感受悟空性格。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在众多人物中,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猴哥孙悟空了,(出示孙悟空图片)说说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机智勇敢、本领高强、聪明果断、坚定不移、乐观自信、坚持不懈、忠贞不渝、充满智慧、嫉恶如仇、不避艰险、明察秋毫)【设计意图:把阅读课文与本单元练习中的诵读与积累相整合。在学生读悟的基础上,用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特点,既积累了成语,又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2.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悟空的这些特点呢?(通过他三次打白骨精的事情)出示课件:三打3.细读文章2--7小节,看哪些语句体现了悟空的这些特点,把这些句子画出来,同时想一想,你是怎样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大圣的这些性格特点的?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并试着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设计意图:把故事情节穿插在人物形象分析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4.课堂交流,相机点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指导感情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为口头表达,能抓住重点词分析并感受人物鲜明的个性。在尊重学生感受的前提下,渗透并巩固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现“帮扶”的过程。】(二)理解三变,体会白骨特点。1.过渡:在三打白骨精的过程中,我们不由得喜欢上了本领高强、对师傅忠贞不渝的猴哥,同时,我发现同学们还流露出了对另一个主要人物的反感和憎恨,她就是(白骨精)。2.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白骨精是个怎样的人?(狡猾善变、诡计多端、居心叵测、阴险贪婪、蛇蝎心肠、口蜜腹剑、美女蛇皮蝎心),她的这些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哪些事来体现的呢?(通过她的“三变”)3.利用刚才我们学习悟空性格特点的方法(找句子、写感受、感情读),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同桌交流学习,感受白骨精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利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体现“放”的过程。】4.课堂交流,点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反衬手法的运用:写白骨精的阴险狡猾,更衬托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和坚定不移、除恶务尽的精神。)5.由“三变”联系“三十六计”。我知道,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特别喜欢看《三十六计》的故事,那么。咱们来看看这个美女蛇皮蝎心的白骨精的三次变化,都分别是用了哪一计呢?(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6、其实,我们不仅仅从描写白骨精的“三变”中感受到她的狡猾和阴险,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在哪里?出示课件:(1)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青烟逃走了。(2)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7.小结:白骨精可真是狡猾善变啊,虽然她屡次变化,都逃不过猴哥的火眼金睛,但是却一次次骗过了我们慈悲为怀的唐僧师傅呀!你认为肉眼凡胎的唐师傅又是个怎样的人呢?【设计意图: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与文本充分阅读,才能在读中思考,读中品味,读中感悟。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引用“三十六计”中的计策,品悟白骨精贪婪、狡猾、诡计多端的丑陋形象。】(三)细读两责,认识唐僧性格。1、说说唐僧是怎样的人?(心地善良、胆小怕事、人妖不分、固执死板、墨守成规)2、他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那些事来体现?(两次责怪孙悟空)出示:两责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唐僧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让他们合作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再次体现“放”。】4.课堂交流。(四)人物关系图,理解故事情节。过渡:课文围绕这三个主要人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我们怎样用箭头来表示人物间关系及简单的故事情节呢?孙悟空打白骨精责吃唐僧【设计意图:把握“整—分—整”的教学模式,在对各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故事情节品读之后,再次回归整篇文章,利用简单的结构图把整个故事内容再次回顾展示。】四、整体感受,练习复述。(8分钟)1.嗨!大家好,本大仙乃天庭报社的记者,免贵姓朱。仙称朱记者。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本大仙外出采风,寻找点新闻素材(作手示)诶,那不是唐僧师徒四人吗?他们一路上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今天就请他们给我们谈谈。【设计意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现在进入了青春期,害羞的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于是在这一环节中本人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师徒四人中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分子。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2.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可采用采访的方法,组长分配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3.各组推行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内采访。师生共同评价。4.指名让学生简要说说自己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说说故事给自己留下的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加深和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总结课文,升华中心。(5分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像孙大圣一样善于识破坏人的诡计,提高辨别能力,并且要善于跟坏人斗争。虽然文中很多笔墨描写白骨精,但都映衬出孙悟空本领的高强。让我们再来赞一赞它,齐读《练习3》“诵读与积累”中12个词语。【设计意图: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运用,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这里,我把诵读成语、感悟意思及迁移运用相结合,把阅读课文与单元练习中的诵读与积累相整合,既积累了成语,又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六、课外延伸,作业超市。(2分钟)1.搜集《西游记》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