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选择题1.(2023·南京8月调研)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加剧B.郡县制度普及C.均田制推行D.诸侯争霸频繁2.(2022·海安高三上期中考试)公元前546年,晋楚会盟,达成停战协议。根据协议,南方楚国不仅与中原华夏族的霸主晋国平起平坐,而且赢得众多华夏贵胄诸侯如鲁、宋、郑、卫等国的隶属、朝贡与膜拜关系。据此推断()A.中央集权国家形成B.国家统一初具雏形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民族认同渐成主流3.(2023·武汉9月调研)春秋时期北方的铜镜传至楚国,到战国时期楚国的铜镜后来居上,传播广远,甚至在阿尔泰山西麓的古代遗址中发现了堪称标准的楚式四山镜。材料表明()A.华夏观念认同B.青铜冶炼发达C.文化相互交流D.丝绸之路贯通4.(2021·连云港1月适应性演练模拟)《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多数圻”的原因可能是()A.周天子的再次分封B.对周边荒地的开拓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通过战争兼并土地5.(2021·常熟阶段性抽测一)观察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A.生产关系开始调整B.变法运动成为潮流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6.(2023·海安高三上期初考试)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百姓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C.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7.(2023·黄冈9月考试)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征伐陈国得美女夏氏,大臣申公巫臣引《周书·康诰》劝阻庄王纳夏氏为妃。当潘党(楚将军)建议收取晋军尸首回去暴骨观兵,炫耀武力时,庄王引用了《诗经》中武王的《颂》与《武》篇,纠正潘党的战争观。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着社会生活B.楚国君臣沿袭周礼传统C.楚国的战争观发生了改变D.诸侯争霸破坏西周礼制8.(2021·扬州1月适应性练习)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在江苏地区共发现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发现战国时期铁器6件,包括农具铁锸1件、2件、镰刀2件,日用器具鼎1件。据此推断,当时()A.铁农具的体系齐全B.铁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C.冶铁技术得到普及D.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9.(2022·扬州高三上期中检测)春秋时期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作战时讲究阵行、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战国时期作战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基本消失。这一变化()A.淡化了原有宗法关系B.宣告了贵族政治的崩溃C.表明了王权开始衰微D.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10.(2023·南通第一次质量监测)司马迁对邹衍的政治哲学是这样评述的:“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该评述反映了邹衍的思想特点是()A.以“性恶论”为其理论基础B.政治主张有浓厚儒家色彩C.极力鼓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同墨家思想逐渐合二为一11.(2022·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12.(2022·南通决胜新高考3月大联考)战国时期,墨子主张“举公义,辟私怨”,荀子认为“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则提出“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公心不偏党也”。这反映出三者()A.在义利观上存有本质差异B.认同以公为义的价值取向C.强调以君权抑制贵族官僚D.代表的阶级利益趋向一致13.(2022·山东师大附中10月学分认定考试)下图所示为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eq\o(\s\up7(),\s\do5(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A.诸子百家彼此借鉴学习B.对百家思想研究尚有不足C.儒学走向正统的必然性D.法家集各家的思想之大成14.(2021·苏北七市第一次调研)战国时期,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以期得到人主的承认和采纳,获得出仕行其道的机会。如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他们享受士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齐国国君推行礼乐仁政B.士人流动利于思想文化繁荣C.齐国重用儒学士人治国D.儒学适应统治者的迫切需要15.(2023·重庆缙云教育联盟9月检测)梁启超指出:“周既不纲,权力四散,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于天下,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而已。故仲尼见七十二君,墨翟来往大江南北,荀卿所谓‘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这揭示出春秋战国时期()A.社会环境宽松B.士人崇尚游学C.人才争夺激烈D.社会秩序混乱二、非选择题16.(2022·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荀子》等(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推行的是井田制,土地不得买卖,且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因此各诸侯国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边疆日益得到开发,出现争夺隙地的战争,“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因此本题选D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是在秦朝,C项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均不符合题意。2.D解析:据时间“公元前546年”,可知此时处于春秋时期;材料“赢得众多华夏贵胄诸侯如鲁、宋、郑、卫等国的隶属、朝贡与膜拜关系”说明当时华夏认同在逐渐加强,彼此没有明显的界限,体现了互相友好交流,民族认同的加强,因此本题选D项。A项是在秦朝,B、C两项与材料无关,均不符合题意。3.C解析:据材料“北方的铜镜传至楚国”“楚国的铜镜……传播广远”,可知楚国铜镜在不断向外传播,这体现了文化交流,因此本题选C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青铜冶炼”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丝绸之路”是在汉代得以开通,均不符合题意。4.D解析:据材料时间“公元前548年”,可知此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在不断地战争,有些国家版图在不断扩大,有些国家版图在不断缩小,这与材料“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吻合,因此本题选D项。A项强调对地方的管理,B项“荒地”数量有限,C项从商鞅变法才开始,均不符合题意。5.A解析:据地图中的具体国家名称“晋”“楚”“秦”等,可知是春秋时期,正逐步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生产关系开始调整,因此本题选A项。B项是在战国时期,C、D两项是在秦朝时期,均不符合题意。6.A解析:理清材料基本信息“富者必强”,商鞅强调国家富有,必然是国家强大;而国家富有在于“重征赋税”,即“民弱”。由此可知,商鞅一心想让国家强大,即适应当时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需要,这样不至于使秦国被其他国家吞并,因此本题选A项。B项“抑商”材料未体现,C、D两项强调的是军功授爵,均不符合题意。7.B解析:据材料“大臣申公巫臣引《周书·康诰》劝阻庄王纳夏氏为妃”“引用了《诗经》中武王的《颂》与《武》篇,纠正潘党的战争观”,可知楚国君臣引用关于周礼中的相关内容来规范君臣的行为,因此本题选B项。A项“儒家思想”此时还未产生,C项“战争观”与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均不符合题意。8.D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战国时期铁器6件,包括农具铁锸1件、2件、镰刀2件,日用器具鼎1件”,可知农业生产工具得以改进,这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因此本题选D项。A项“体系齐全”说法夸大,B项“取代了”表述过于绝对,C项“普及”是在秦汉时期,均不符合题意。9.D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强调“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到了战国时期强调“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这种变化使得诸侯国的数量日益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因此本题选D项。A项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淡化,材料未体现;B项是指秦朝的郡县制推广,C项“王权开始衰微”指的是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与材料无关,均不符合题意。10.B解析:据材料“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可知邹衍的政治主张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因此本题选B项。A项“性恶论”与材料内涵不符,C项是法家思想主张,D项不符合基本史实,均不符合题意。11.B解析:据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可知它强调了劳动人民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这与老子的思想一致,因此本题选B项。12.B解析:墨子、荀子和韩非子三人都强调公义,并将其放在私欲前面,因此本题选B项。“本质差异”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强调的是三人观点的一致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以君权抑制贵族官僚”,排除C项;“阶级利益趋向一致”错误,墨子代表小生产者,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排除D项。13.A解析:由图片中的诸子间存在一定师徒、熟识关系,可知诸子百家思想是相通的,彼此互相学习与借鉴,因此本题选A项。B项“尚有不足”与材料意图不一致,C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D项“法家”只与图片中的“韩非子”符合,均不符合题意。14.B解析:据材料“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可知士人的流动,推动着思想文化的发展,因此本题选B项。A项“礼乐仁政”材料未体现,C项与材料无关,D项“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被统治者重视,均不符合题意。15.A解析:据材料“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