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产业结构为中心的城市转型升级[摘要]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是否降低的问题。首先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并考察两个行业的增长质量;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再次,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往往表现出内生的经济脆弱性。研究发现,并不能得出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这样特大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结论,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放慢的结果,在中国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演进的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承担起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职能并带动全国各层次区域工业化整体的升级。[关键词]城市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技术升级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一)我国城市转型升级的提出背景当今时代,全球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世界超过一半人口聚居在城市里。城市作为人类集中从事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活动的空间载体,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动源、经济增长的引擎、文化发展的平台、权利决策的中心、对外联系的节点。因此,随着如今全球化的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日新月异背景下,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1]而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当今我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正在出现一些新特征和新趋向,区域、城市间分化、固化与强化动向复杂并存。各种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组合以及其相互的经济关系推动了我国城市转型升级的进程,使得各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此活动。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转型升级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整体社会进步来说意义重大。(二)我国城市发展特点从我国一些城市的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方面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流动出现新的动向:中部地区、部分行政等级城市人口流入增加。第一,城市人口增速在区域空间和城市行政级别层面上出现分化。第二,人口流向发生部分逆转,中部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开始增加(与以往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集中不同)。第三,长三角等东部地区成熟城市群的多中心化显现,中西部城市群单核集聚进一步强化。而从城市群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由于人口流向出现的部分逆转,一些城市群及全国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城市群体系的多中心化愈加明显,而且对经济空间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一是由成熟型、成长型和潜在型城市群构成的中国城市群体系在首位度和规模—位序关系上表现出的多中心化在逐步显现,位序较低的城市群也在不断发展。二是城市群与非城市群、城市群之间分化明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十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空间的主体支撑。三是绝大多数城市群经济增速(均值)高于全国水平,城市群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新动能。(三)城市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失败城市转型升级一直都是是城市经济学及相关学科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进行过讨论研究。将视线集中于历史和国内外,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出现过不少次较有代表性的城市转型升级。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有相当一批当年辉煌一时的工业大城市走向不景气,其中一些城市及时转型升级,重新走向辉煌。随着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传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以高增长、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端,越来越难以为继。城市在各个领域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转折,发展方式不断演化,“城市转型”进入学者和政府管理者视野。国内外诸多城市步入转型轨道,主动或被动面对无序低效土地开发、城乡区域发展失调、社会发展失衡等城市发展问题,转型的成败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区域的竞争力提升。中国正处于加速转型的阶段,面临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亟待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实现集约、创新、融合发展。[2]我们小组进行的城市转型升级相对更具体一些,在我们可调查研究的范围之内。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城市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发生的相应转变及作出的反应,借此揭示城市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并为其他将要或正在进行城市转型升级的城市给出一定程度的建议。(四)以上海作为实证分析的背景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郊区新建设的全面布局和空间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和商务成本不断上升,其城区正面临着诸多竞争压力和挑战,其功能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是否降低的问题。首先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并考察两个行业的增长质量;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再次,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往往表现出内生的经济脆弱性。研究发现,并不能得出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这样特大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结论,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放慢的结果,在中国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演进的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承担起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职能并带动全国各层次区域工业化整体的升级。[3](五)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关于大都市转型过程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问题的既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鲍莫尔(Baumol)认为,由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于制造业,城市经济过分依赖服务业将导致城市经济增长的停滞,并引发城市的财政危机。但是随着对服务业“生产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以沙森为代表的学者将生产性服务业看作是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看成是世界城市的最核心标志。[4]但我们认为直接用西方世界城市转型及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路径和规律,作为判断和指导我国城市经济体发展转型的依据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与矛盾。因为把古今世界经典城市转型及发展路径作为模板,很容易忽视中国城市工业化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特征。程大中对我国直辖市服务业的研究验证了我国直辖市服务业已经存在“成本病”。[4]此项研究对认识我国大都市服务业发展具有启发,由于我们只考虑城市的经济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我们将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城市发展和转型中的关系问题首先放到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并进行对比研究,其次在以上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过程中,分别研究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规律。最后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加上以上海为案例分析两个部门的发展情况(先独立再对比最后总结),以探讨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城市发展和转型中的地位和方向。二、我国城市在转型升级中的特点(一)部分城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明显分化在进行城市转型升级的近些年来,只有少数城市在一些新兴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上取得重大突破,如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当然还有我国一直以来在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全国最高水平的北京,上海。但对于绝大部分城市来说,城市转型升级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主要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依旧进展的十分缓慢,城市之间的两极分化颇为明显。而当我们从新兴产业这一角度来看时,可以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个别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响应国家推动的“新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则是与城市转型升级有关的)战略。社会先进的,新的科技进步趋势以及高生产效率的城市经济体正在崛起与产生,而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则明显落后于大趋势(城市转型过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产业结构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面对新经济改革),导致这些城市从传统城市(区域)经济向新城市经济体的转型异常艰难。针对2015年新三板514家新经济概念挂牌公司的产业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经济概念公司主要集中于少数发达城市,排名前十位城市所拥有的新经济概念公司数就占到75%。第二,在地域分布上,新经济概念公司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第三,除了东莞、厦门外,新经济概念公司挂牌数位居前十的城市基本上都是GDP排名前十位的城市,这说明发达城市正在这一轮的经济转型浪潮中勇立潮头。[5]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其他地区明显缺乏创新活力。在万人专利申请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仅有西安、成都属于内陆城市,其他几乎都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以长三角城市居多(9个),其次是珠三角城市(6个),这充分说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发动机,特别是深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之都。(二)总部经济带动城市转型升级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组合的一种经济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再分工契机的到来,总部经济日益成为中心城市与跨国公司相结合的重要经济形态,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6]我国一些大城市正面临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和生态环境的瓶颈,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实现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总部经济的出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三)城市转型升级的经济学分析: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古至今国内外城市转型升级有成功和失败,不同城市的转型升级有快速发展也有举步维艰,停滞不前的。这到底原因何在?而城市转型升级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各种学术视角来分析每一个需要设计的方面。但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是从经济学(主要是城市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城市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论文选择经济学研究中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进行我们研究的重要方面。尽管中心城区转型升级也涉及人口流动与迁移、城市形态变化、社会构架重塑以及文化嬗变等内容,但核心是经济功能及产业调整。因此,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实质是剖析中心城区经济功能及产业调整问题。这一问题分析透彻了,也就找到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实践活动。[7]三、研究的意义第二节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现实基础:城市转型升级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对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实证分析:以上海为典型案例,通过以以产业结构为中心的城市转型升级研究总结,来探索城市转型升级一般规律及实现路径综合研究:将城市转型升级的溢出效应、外部性与城区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等结合分析,进而探讨城市转型升级开发主体及其行为方式研究结论:总结城市转型升级的经验和正确方法。二、研究方法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结构-功能-绩效”方法,分析城市转型升级的城市功能再造和产业结构调整运用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法,局部均衡法等,分析城市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及其溢出效应和外部性等。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转型升级的经验和教训,揭示其一般规律运用组织行为方法,揭示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相关理论三、研究框架相关理论现实基础研究背景现实基础现实基础研究背景现实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服务业服务业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转化的分析 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转化的分析 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总结,提出观点与发展建议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总结,提出观点与发展建议第三节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一、城市转型的绿色化。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城市对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注不足。特别是资源型城市资源价格机制尚未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等外部性成本无法得到合理内化,造成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为达到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城市发展应在关注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关注发展质量,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对环境污染治理进行财政补贴、收取资源开发税费等,协调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联动发展,实现城市绿色化转型。[8]二、城市转型的智能化。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的战略地位、加速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和传统大城市转型问题的重要手段。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赖知识要素,从而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促进城市人口、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促使城市全面转型升级,保持城市智能化发展[9]。英国伦敦、美国波士顿、西班牙巴塞罗那都是从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创新型智能城市的成功案例。三、城市转型的主动化。基于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要保持城市的平稳发展、摆脱发展的衰落困境,就应积极准备先决条件,通过转型主动迎接发展模式的更替与升级,使城市保持持续发展[10]。从产业周期与城市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城市越早进入符合发展阶段特点的转型,越是有利于城市的平稳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接续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是国内外城市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城市转型应当结合全球生产体系和产业价值链,主动探索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预防城市发展进入衰退期或帮助城市尽早摆脱衰退现状。第二章文献综述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推动一国经济保持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认为产业发展是推动城市化不断前进的源动力。一般而言,随着一国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会依次经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最后演变为第三产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相应地也会发生变化,三大产业分别成为城市化进程当中的初始动力、根本动力和持续动力。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经济增长以及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以及进行对文献的概括与提炼。第一节:城市经济功能、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一、城市经济功能的内涵:城市经济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地域经济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经济中心作用,以及由这种作用发挥而产生的效能。尽管一些城市的经济功能具有相同性,但是各个城市的经济功能的效能能级的大小和强弱是不一样的。城市经济功能可以分为主要经济经济功能和辅助经济功能,其中主要经济功能是指建立在主导产业或主导经济部门基础之上,为本城市以外地区提供服务为主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发挥以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输出为载体,以取得更多的财富为目的,从而实现城市的经济增长;辅助经济功能是指为城市本身服务为主的功能,这个功能的运作主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型产业为载体,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城市正常运行,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条件。除此之外,城市经济功能还包括集散功能、生产中心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等。其中,城市辅助经济功能是实现城市主要经济功能的前提和条件;城市主要经济功能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从而为不断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生产以及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功能的形成是其对外供给和内部需求两大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需求是形成城市经济功能的基点,对外供给是不断满足内部需求的基本途径。城市经济功能的核心内容是集聚生产要素,组织生产、服务于城市经济。通过生产要素进行空间上的集中布局和分配,集聚经济产生了专业化的分工。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了商品交换。商品交换频繁导致的商品贸易,将会促使人口、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城市由此产生。城市的产生在促进了生产的分工与协作的同时,也形成了城市生产和消费的能力。随人口和生产企业的高度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服务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费用,这就是城市的集聚经济。当集聚效益超过某一临界点后,城市中的企业生产效率下降,城市的环境开始恶化,聚集经济演变为不经济,企业和城市人口便开始逐渐向城市边缘区和外部迁移。二、城市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及相互作用关系:(一)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由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按照社会产品的最终用途,可把城市产业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这样,城市产业结构是指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两大部类划分法被具体化为农轻重划分法,这样,常识产业结构指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根据不同的城市产业部门对某种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把城市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城市产业结构指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二)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城市各个要素通过其内在机制(包括与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空间形态。因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所以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还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目前,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国外学者费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包括文化价值、功能活动、物质环境,空间和费空间两种属性,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以及时间层面。第二种观点是国外学者鲍瑞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把系统理论应用到空间结构的研究中,他认为,用系统理论的语汇表述城市空间结构概念会更为严密,因为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他认为城市系统有三个核心概念,即城市形态、子系统和城市系统。第三种观点是国外学者哈维在197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就是在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建立“交互界面”,并在1973年对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发展作了更为精辟和明了的论述:任何城市理论必须研究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城市产生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动、城市空间职能调整、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形成互动机制,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王福君在对辽宁省鞍山市的研究中,提出鞍山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互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政府意志和历史继承性,反映了鞍山作为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独特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特征,即密切的关联性和加速性、鲜明的有序性和阶段性、锁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殊性。产业结构升级会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整,由于新兴产业部门、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职能过度聚集在城市核心区,大量人口、工业、仓储物流等都集聚在城市边缘区,为了避免边缘区组团功能单一和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城市往往加大道路网络结构,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道路系统网络,导致城市空间扩展陷入“摊大饼”的怪圈,城市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边缘区缺乏相应产业支撑。王磊在对武汉市的相关研究中,提出城市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功能,进而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前提,区域的协调发展,城市等级结构的趋于成熟,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提供了背景和动力,另一方面门区域的持续发展也有赖于中心城市高效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辐射功能。对于中心大城市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城镇组织体系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巨大变化。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对城市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的研究以描述性为主,在定量和模型预测方面还不完善;研究范围上以区域研究不足,主要以城市研究为主;研究对象上以大城市为主,而中小城市不足;研究方法上大多使用微观、静态研究,没有把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与产业发展以及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第二节:城市经济相关理论一、城市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一)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张,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之中,并且与地理空间概念融合起来,就形成了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机制的区域增长极理论。概括关于增长极的观点,可以得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里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织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支配效应,是指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乘数效应,是指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其次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单位植入某一区域后,将产生围绕推动型产业的集聚现象效应,并且通过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并不是简单地循环,而是具有积累的效果。总的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1958年,赫希曼又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各个不同区域,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首先围绕最初的出发点进行集中,而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是经济体本身无法避免的想象和伴随条件。二、产业结构和空间组织相关理论:(一)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17世纪。W.配第在17世纪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于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就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在配第之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未明确提出产业结构)概念,但论述了产业部门、产业发展及资本投人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其时恰处工业革命前夕,重商主义阻碍工业进步的局限性和商业繁荣的虚假性已暴露出来。就此而论,配第、魁奈及亚当斯密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里昂惕夫、库兹涅茨、霍夫曼和丁伯根沿着主流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里昂惕夫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于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两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他利用这一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分析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中,他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和希金斯的产业结构理论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其研究存在两种思路:①二元结构分析思路。②不平衡发展战略分析思路。国内对于产业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论文侧重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江小涓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专家学者们对经济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演变历史,将我国在产业结构理论逐步完善优化的研究成果置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考察,以此分析产业理论研究的得失与发展。最后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中,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局限于“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的关系”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这三者的关系”这两个分析框架之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用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国产业发展问题,直到最近20年才基本上完成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型。陈刚、黄忠伟详细总结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含义、分析方法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机制。胡琪对产业结构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与评述,对学术界有关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学术观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赵儒煜借鉴克拉克为代表的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通过对历史数据的长期动态分析发现,许多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服务业的恶性扩张是经济长期衰退甚至危机的孪生子;产业结构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围绕主导产业波浪式地循环向上发展。江世银、李长咏提出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要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并在区域分工中承担起相应的任务,并协调好各产业在数量和比例上的配置,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与培育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二)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因多种原因在若干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两者间创新力差距的不断扩大,创新在由前者向后者扩散的同时,往往还会推动空间结构的改变。空间系统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核心区与外围区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持续变动过程,经济发展由和新空间向边缘区扩散并最终形成空间一体化格局。该理论通常用来解释城镇体系、都市圈、城市群的形成过程。第三节: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制造业关联一、城市转型与服务业李程骅在《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途径”》一文中指出通过发展服务业、构建服务经济体系来实现城市转型,是国际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的发展尚未形成互动关系,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没有形成,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城市功能的优化。在对我国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的对应关系认知中,他指出城市化、城市扩张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的推动,城市转型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带动下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城市转型发展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不断升级、构建服务经济体系的过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生产中心向商务中心是基本的规律。服务业尤其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转型升级、功能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的综合效用最大。近年来,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可用土地的倒逼、用地指标的限制,多数大城市开始自觉地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区域空间一体化进行产业空间的重新分工,把核心的产业空间逐步变成城市的功能区,产业园区则逐步城市社区化,产业布局呈现出区域型集聚特征。到了这一阶段,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就更有条件呈现对应性,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由重变轻,服务业成为政策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开始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基于新产业价值链的现代服务业,在超越城市自身空间的大区域、都市圈或城市群的空间内进行要素整合和资源配置,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清洁发展提供了空间基础和要素整合条件,有助于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体系。针对于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他指出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来自于产业的持续升级。现代服务业是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的,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之上的。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跟踪研究,均表明现在服务业对城市转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系统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转型和能级水平的提升,必须转向经济体系的服务化,必须能够提供大量的现代服务活动,特别是生产者服务,努力创造生产性服务业新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服务经济体系,不仅能解决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而且可以借助对就业人口结构的优化、产业空间的重组。现代服务业的引领性、产业融合性,促进城市和区域内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完善;其次,现代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大大提高城市经济容积率和整体的服务功能。同时,服务业的外部性在城市转型中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其创新溢出效应同样可以推进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文化的形成。二、城市转型与制造业姜怀宇、杨青山在《我国城市发展转型中制造业重要性分析:以广州为例》中探讨了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并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世界工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工业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工业化、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其中高加工度化阶段是工业化向高技术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规模庞大,但高技术产业部门发展慢且比重小。经济结构能否向技术集约化升级,关键取决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个相关事实是,美国工业进行的所有研究和开发工作基本都是来自于制造业公司,因而制造业催生了本行业内和行业外的绝大部分技术创新。由于创新在空间的分布的非均衡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规范化设备采购协议范例
- 2024年设备维护保养服务协议
- 2024年基站场地租赁协议模板
- 店铺出租协议文本 2024 年
- 2024泵车租赁协议定制集锦
- 2024年商业街店铺租赁协议
- 2024年专业委托信用担保服务协议
- 2024年规范化小型物流服务协议
- 2024年定制反担保保障协议
- 2024年度房产指标交易协议模板
- 关于新疆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 【基于近五年数据的云南嘉华食品实业财务报表分析15000字】
- 2023年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防火及动火作业监理实施细则
-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2016)》试卷213749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粗铜冶炼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结构形态造型
- 温润童心博爱至善
- 04D702-1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