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记者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及“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_第1页
“校园小记者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及“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_第2页
“校园小记者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及“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_第3页
“校园小记者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及“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_第4页
“校园小记者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及“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小记者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在“让每一位师生体验最美好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位师生得到最好的自我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新课程改革,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健康、和谐地发展。尤其是大队部的“小记者建设”成绩突出,学校创建的中国少年报社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学生记者站,至今培养了六百余名全国级小记者,有十四位小记者分别被评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优秀小记者”、“中国百佳小记者”。这几年来小记者们的足迹遍布各地,在各大中城市进行了参观、采访活动,他们的三百余篇作品在新闻单位发表或获奖。学校少先队获市十佳少先队、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社会所欢迎的有用人才和优秀人才,使孩子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长期发展、幸福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储备的能力,培养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增强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为明天的竞争培养良好的生存技能,我们提出了“培养校园小记者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二、研究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通过小记者培养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奠定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特色发展。三、研究的内容:我们所指的“校园小记者”是三至六年级中写作基础较好、热爱新闻写作、志愿参加记者活动的学生,是一群从小积极学习采写新闻,迅速传播信息,推动学校及整个社会进步的学生,本课题旨在通过面向全校,不断壮大已有的小记者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校本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内涵。1、培养小记者基本素养的实践的研究小记者新闻采访的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对于学生生来说获取新闻线索有哪些途径方法?采访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及其特点?学习采访的礼仪、语言、提问等艺术,如何整理、撰写好采访记录的方法的研究,学习与人交际的技巧的研究。小记者新闻摄影的实践研究。多种新闻摄影工具的构造、特性以及使用技巧的研究,将自己的摄影作品输入电脑,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技术处理、修饰等技巧的研究;根据自己的摄影作品配以简单的文字加以说明,突出主题的研究等。小记者新闻写作的实践研究。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研究,根据一般新闻的特点,总结出本课题新闻下作的特点研究,撰写不同类型新闻(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调查、简讯、电讯等)技巧的研究,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研究平;小记者新闻编报的实践研究。学生掌握板报版面设计技巧的研究,投稿、选搞的策略的研究,电子录入技巧的研究,电子小报与手工报的实践研究小记者新闻电台的实践研究。培养电台播音员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学校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研究。2、搭建培养小记者平台的实践研究。活动平台、交流平台、展示平台。3、小记者评价策略的研究。4、学校小记者培养与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的研究。5、小记者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分析法4、经验总结法五、课题研究的原则1、课程化原则。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离开课程的教育是无本之木。小记者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教育活动,通过课程的整体规划才能明确教学的内容,保证教学的时间,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2、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教材开发源于学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衍化的结晶。因而决定了把实践放在突出的地位。在能力本位的全新理念下,一方面指导校本课程培训实践,加强实践操作,注重能力和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另一鲜明特征。3、发展性原则。培养小记者,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是教师的提升,因此本课题研究首先把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作为发展课题的基本原则,支撑课题研究,引领课题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课题研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培养学生小记者专业素养的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兼顾学生在校发展与终身发展。4、因材施教原则。培养校园小记者承认不同学生生理条件、成长环境、心理发展速度和接受水平的不同造成的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以面向全体的课程设置和面向个体的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保证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佳发展区域取得进步。5、和谐发展原则。正确认识小记者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并建立在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要立足学生的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知识获取、技能习得、文化积淀、情感陶冶、品格养成诸方面和谐发展。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3.11—2014.6。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组员收集理论学习资料、信息,完成课题计划的立项申报,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制定研究方案,切实把握研究思路,设计课题研究网页,确定组员分工,初步开展研究。2、实施阶段:2014.7—2015.9。主要是根据研究计划逐步实施,边实施边修整,以集体备课、学术沙龙、教育座谈、组织观摩、专题讲座、案例反思、成果展示等形式全面开花,在积累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并能较好地完成课题中期考评,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改进。3、总结阶段:2015.10—2015.12。最后阶段我们将整理所有的过程资料,进行总结反思,将我们的研究报告、案例集、课例集、小记者系列校本教材、自编自创报纸、自编自导电视、摄影作品等成果充分呈现给大家,以期能产生较好的影响。七、课题研究的过程:1、明确目标,核心引领整体有序发展如果你在大海里航行,它就是指引航向的灯塔。研究前期,我们课题组的每个人在准确把握我们的研究目标后,共同制定了整体的研究计划,组长分工和自主选择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以五个小组为核心开展研究活动,并且制定了各个分组的研究目标和计划,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我们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中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并且可以怎样去做。实践证明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计划,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而且指导我们行为的同时,在反思中我们也不断地修改并完善了各自的方案,并制定了各自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有了目标和计划,我们就有了奋斗的方向。2、加强学习,实现教师团队的整体优化本课题研究的专业性较强,因此我们首先解决的就是课题组成员在这方面的素养提升,以课题组长为核心,以大队部为主体,以教导处为保障中心,全面开展各项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小记者队伍建设的理论、专业知识等,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邀请电视新闻记者为教师、学生作相关理论的、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在不断学习中反思进取,在不断改进中探索发展,在合作交流中锐意创新,切实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素养。3、加强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常规化一是明确职责。细致分工,老师们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结合学校教师课题研究考核条列定期考评。二是规范活动。校园小记者建设的课题内容分五个方面,既涉及教师也涉及学生,将语文、美术、英语、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相互整合,定期开展活动,实践中提升。如:我们2014年7月我们组织小记者们开展了暑假夏令营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了首都北京,清明时节开展了继往开来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还有系列的走进自然的参观活动,走向社会献爱心活动,面向未来的科技活动,提高素养的读书文化节,展示地方特色的埭头镇运动会等,小记者们借助采访记录、摄影展览、摄像存档、编辑新闻等形式借助电台、报纸、黑板报、橱窗等媒介展示活动的全过程,一次次活动,就成为了师生教学相长时的一次次提升。三是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制定的少先队小记者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我们组织了专门的教材研发小组,由课题组长负责,每本教材有两位老师主编,协同各组小记者们边实践边编辑,完成了我们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4、拓展基地,丰富小记者活动的多样化小记者的成长,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平台,搭建培养小记者的平台义乌市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前一阶段,我们主要为小记者活动,不断在校外扩大了固定的活动基地,如:天目湖啤酒厂、朝晖纸业、正昌企业等社区企业;天目湖、南山竹海、高静园等旅游胜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西山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基地;市科技馆,科技实验基地等科技部门;市消防大队,杨庄交警大队等安全部门;市电视台、市报社等新闻专业部门等;在校内,则以电视、黑板报、手抄报、橱窗、教室展示角为窗口,以大队部、美术室、春芽演播室、广播站、春芽编辑室为活动阵地,保证了一系列的活动能有序、高效开展。5、完善评价,实现小记者评价的多元化在各项活动的开展后,各个部门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表现以及作品,组织评出若干奖项,给予物质的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向全校师生展示,吸收其作品编入校本课程教案,并且推荐给上级部门,取得更好的成绩,激励其更努力地学习;对于涌现出的优秀学员,给予其展现自我的机会,成为学校记者站采访的对象,为其举办专门的讲座,以自己的经验、收获来辅导其他的学员,并授予“优秀小记者”奖章,暑假可以免费参加夏令营或其他活动;将其档案向上一级部门提交,给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机会。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我们的小记者章程,小记者入团标准,小记者职责、小记者各部门的活动制度、评价标准体系等。6、建立课题研究网页,展示小记者研究活动的丰富化学校网站在2013年度被评为二等奖,作为信息中心的网页更是我们小记者的主阵地,我们拥有两个窗口,一个是学校特色发展,这里更多地展示了学生们的作品,一个是课题专题网页,这里记录的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点点滴滴。八、课题研究的成果:2014年12月我们经理了课题中期评估,在专家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我们的原有的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作了调整,邀请专家帮我们课题望闻问切,提说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各项研究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在反复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多元融合,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史安斌说“其实,在中小学就可以开设新闻与传播伦理的相关课程,加强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新闻与传媒的角度,我们对孩子开展小记者专业素养的培训就是培养了孩子们的媒体素养,关注的是他们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提升的是他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让学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公民的摇篮,也为培养世界优秀公民奠定基础。具体体现如下:1、我们的孩子更自信了每当小记者佩戴着小记者胸牌在校内外采访时,我们看到了小记者的骄傲和自豪,孩子们说:“当小记者真好!可以拓宽我的视野,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增强我的社交能力,就是受点苦,也是一种历练。苦与乐交织的小记者生活,让我羽翼渐丰,快快成长。”学生参加小记者社团,就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在历练中成长,切实为他们打开生命潜能的大门。2、我们的孩子更自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在培养小记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由扶到放,每一次活动都尽量让学生“当家作主”,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反思评价,真正促进了他们组织协调、观察分析、反思总结等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3、我们的孩子更会生活了小记者培养活动是一个窗口,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更真切地感受时代对学生成长的新要求,更真切地体验生活大千的“酸甜苦辣”,从而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他们与同学们、辅导员老师、家长、各行各业劳动者交流与沟通,交际能力、观察能力、社会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提升的,还有他们的生活品质——“真善美”成为他们的追求。4、我们的孩子更会学习了小记者活动就是一个舞台,尤其是当他们要用文笔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时,好词好句就多了,童心童言就多了,童年生活就多了色彩,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作文教学也就有了出路。至今我们已经培养了近两百名全国级小记者,开展了近百次采访和社会实践活动,小记者三次在人民大会堂领奖,近三年来小记者撰写的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的有一百多篇,2015年市抽测我们六年级语文成绩位居全市第二。(二)、先进引领,教师素养整体提升教学相长是我们最好的诠释。几年的探索反思,我们教师的角色真正得到了转变,大家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工作中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与我们的这一特色的发展齐放光彩。在课题的引领,一批青年教师正茁壮成长起来,大家认真对待课题研究活动,周密组织、细心安排、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我们的“小记者”校本教材已经成形,包含着我们师生共同的智慧与心血。(三)、推动课改,学校特色形象鲜明一路走来,“小记者”已经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校报至今已出版至128期,它实实在在成为了小记者激活思想、放飞理想、张扬个性的阵地之一。既是学生的习作园地,学校的展示之窗,也是家校交流的平台,建立成为校内外沟通的桥梁,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形象,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及好评。“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摘要]课堂教学的过程改革研究,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构成。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后现代教学理论流派等是今日我们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的思想资源。“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新课堂教学,重建

课堂教学的过程改革研究,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构成。如果说,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是为了弄清什么是当今中国学校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有价值和最为根本的目标;那么,课堂教学过程观的重建,则要回答在价值观认定以后,教师需要怎样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并如何以新的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新的价值观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课堂教学过程观的重建,也是我国当今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必“遇”之题。我们在教育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提出这一任务,所以,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重建”是相对于长期形成的、在传统教学论中被确立稳固地位的观念,在学校课堂教学实践中至今还相当普遍、甚至相当顽固的现实存在;“重建”不只满足于理论的批判、观念的更新,还力图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重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追求和任务,也是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和交互作用的产物。一课堂教学过程(以下简称“教学过程”)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理论上看,历史上有过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激烈争辩,如今又有可以后现代为其总称的多种教学论流派的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重建课堂教学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传统教学论的经典之作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但对解放后我国教育界影响最大的,则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可以说,这本教科书是赫尔巴特理论的简单化和操作化的产物,也是俄罗斯文化和20世纪中叶苏联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其中关于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课堂教学中心的“三中心论”,教学过程由“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组成的“五环节说”,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论”的基本哲学立场,教学中要贯彻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直观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性和连贯性,巩固性,可接受性等“六大原则”,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九大教学方法”等,当时几乎做到每个教师皆知。而且,通过学校中教师“老”带“新”、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流传至今。它之所以在实践中能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操作性强,以教师为中心。其后果之一也正是强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中心角色和简单的操作需要,封杀了教师在理论和创造意义上探索教学工作的需求。本文要突破的传统教学过程观主要是指凯洛夫的理论和实践形态。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主义教学观,开了现代教学论的先河。他的学说和实践曾像台风一样在解放前20年代的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刮过,带来过兴奋和行动,但并未持久。解放初又很快被带上了资产阶级反动教育理论的帽子,受大张旗鼓的批判,在实践界没有地位,即使在当时的理论界,真懂杜威的恐怕也不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逐渐重新认识杜威,重新认识这一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对我们冲出传统教学理论樊笼的价值,同时也促使我们深思杜威的理论为何在实践中常不得其真髓,并常与社会发展提升教育的知识含量的需要相冲突的原因。但不管怎样重新认识,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不可能原样地再现。杜威现代教学理论中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研究与关注,以及其后诸多新的教育哲学与心理学理论的诞生,使现代教学论没有停留在杜威,而是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中国教育界较熟悉的有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与最佳教学阶段的学说、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等。但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教学实践界影响最大的是目标分类理论,其原因恐怕也在可操作性强以及效果的可测量性,符合盛极一时的教育研究科学化的潮流。尽管教育理论界还介绍、翻译了不少关于教学理论和教育模式的著作,然而其影响大多还停留在书本上或讲座中。约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内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又掀起了一次翻译、介绍和研究国外相关理论的高潮,其关注点集中到可以后现代主义为总称的诸多教学理论流派。后现代主义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进行了批判和解构。他们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揭示其意识形态的隐蕴和不可规避的主观性;他们反对以记忆、强化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关注认知、智力因素的学习理论,主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学生向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过程;他们反对严格控制式的师生关系和模式化的教学过程观,提倡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并主张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实践与对话动态推进教学过程。就其具体批判的对象来看,后现代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在指向传统教学观上是一致的,只是更为坚决、彻底和深入;就其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来看,后现代教学论对现代教学论的超越主要是依赖在方法论和元认知的层面上的超越。他们批判简单还原、二元对立、基于分析思维和逻辑建构的方法论;批判以追求终极真理为目标的认识过程论;他们猛烈地、并从多侧面、多层次攻击了现代教学论作为前提性认识基石的知识观,从而使整个“大厦”出现倾倒之势。但是,后现代观所普遍存有的过度批判、怀疑、解构以及对不确定性、偶然性等方面的过度推崇,不仅在给人巨大震动和兴奋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其偏激和否定性的问题;而且还使其自身也缺失了存在的根基,削弱了对现实教育世界变革的作用力度和可能性。就我国目前状态看,一些课程改革的先行学校,相当多的是把这些观点体现在新创设的“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而学科课程的教学还是采取较稳妥的传统方法,以确保改革背景下的升学率的“万无一失”。以上十分概括且个人化的述评,大致勾勒并表达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对已有多种教学观所提供的理论资源、他们对中国学校教育实践(历史的、现实的)主要影响的认识和评价。这对明晰我们研究的立场和追求目标是必不可少的。还需要再作提炼的是:透过不同的观点与答案,寻找出共同的、反复讨论的问题。正是这类问题构成了教学过程研究的框架,是我们也必须探究和作答的问题。经过初步的探究和对教学实践的长期研究、观察,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有三:第一,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不可取代的基本任务?第二,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基本元素及其内在关系结构?第三,如何认识教学过程展开、进行的独特内在逻辑?三个问题的内在关联和指向,又可以合成一个问题,即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人为活动,是由被策划者认识了的人类需要所造就的,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就是对有效实现这些需要的活动构建的合理性的认识。因此,“如何认识”就成为我们对教学过程提问的基本方式。下面,就这三个问题谈一些我们至今为止的基本认识,这些认识也是“新基础教育”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努力创建的新质。二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不可取代的基本任务?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是自古至今每个人都有的,与生命、人生经历共存的学习成长方式。人类之所以有了这种凡人皆有、无可剥夺的学习成长方式以后,还创造了专为儿童学习成长服务的学校机构及教学活动,是因为人类社会随着自身的发展,又创造了一个以符号及其运作方式为表征和形式构成的精神文化世界。粗略地说,精神文化世界就其内容而言,最初只是人对实体、经验世界的一种记载和表达,而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分工以及对世界、自我认识的丰富化和系统化,逐渐地形成当今我们称之为科学、哲学、艺术、技术等多种符号和体系构成的丰富的学科世界;就其功能而言,最初只是一种独特的符号记载方式,而后,籍助于专门的学习与教育,又成为代际流传和掌握者之间相互交流和研究所必须的基本工具。然而,精神文化世界最重要的功能是特有的双重开发功能:一是对不断满足人类丰富多样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人类实践的开发功能;二是对每一个学习者精神世界和创造潜力的开发功能。正是这两种功能,使精神文化世界对人类和个人具有了重要的、不可缺失的发展性价值,而且,也使其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建构起双向多重的交互作用和彼此创生的关系,使人类两个独特的、创造而生的世界的发展,具有了源源不断的内动力。由此,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教学与精神文化世界的逆向关系,它虽应人类学习无法直接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学到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而生,但又具有为精神文化世界的延续、发展提供新的“人源”的重要任务。随着精神文化世界的创造日益以各种方式渗透、转换到现实世界,并不断地创造新的现实世界,人类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已经超出了上述精神文化世界需求的范围,且日益普遍、日益提高。今日,基本的学校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一切社会成员进入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成为每个儿童人生历程中的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而专门意义上的学习,也将越来越成为人终身发展的需要。儿童这样的学习活动,在今日的学校,还是主要通过以“课”的形式进行的教学过程来完成的。然而,不管人类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达到怎样普遍化的程度,不管学校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怎样不断地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所面临的基本任务的性质,不同于“日常情境中学习成长”的性质这一点不变,那是进入符号抽象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所必须的学习,与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现实世界生存经验意义的学习之区别。如果没有这样的性质区别,那么,学校教学这种专门的、人为的学习形式就失去存在的根基。也许,这就是人类教育史上曾屡次出现的学校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潮和实践都不能持续长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人们对教学基本任务的认识没有变的结论,也不能认为教学任务与人类和儿童的经验世界无关。在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被直接规定为传递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杜威的现代教学观批判了上述观点,提出了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教学应实现对儿童的经验改造的任务,主张从儿童经验出发,通过丰富、扩展儿童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并最终走向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关注到在儿童身上通过教学来实现两个不同形态和意义世界之间的联系与转换。这是杜威较之传统教学观的深刻之处,也是他对教学任务认识深化的贡献之处。但是以“儿童经验改造”为中心的任务观和强调学校生活应“象他(指儿童)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那样”生气勃勃,“应当采取和儿童继续在家庭里已经熟悉活动”的教学实践性主张,带来的后果是对学科系统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独特地位和育人价值的削弱,最终也难以实现有效到达“终点”的愿望。后现代主义在知识论上的批判,确实对人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但如若以此作为依据,把教学主要任务定位为让儿童去怀疑、批判已有知识,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以实现解放儿童、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开发儿童创造潜能的美好目标,这未免又高估了儿童研究、创造的可能性,忽视了作为成长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另一个角度削弱或否定了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儿童发展所不可取代的价值。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我们把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这一教学过程任务的定位,表达了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两个“世界”的多重变换关系的认识,对如何教学式地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立场,以及教学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服务目标的要求。尚需进一步略作说明的是,关于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的“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这一要求,其中,“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动机、需要、基础、兴趣、特长、倾向性、学习的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组合,是每个人从共有精神财富中获取的内容、方式都带有个人的选择和特征,并形成其个人精神世界的特质和促进个性的丰富化与发展。提出这一点是为了强调“两个世界”的转换不是千篇一律的过程,也不是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出“统一的标准化”学生。“创生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创生性的“占有”过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的意义,它不仅表现在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培养了各种能力和加速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表现在学生对自我的期望、信心和发展意识、策略等方面的提升。第二,创生性的占有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生成和积聚,以及对创造性活动的理解和体验过程。它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三个基本元素,这可以说已经是不争的共识。有关“元素”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是在上述三元素之外,还有哪些也应列入元素之中,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无疑,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构成因素,但在我看来,这些构成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与前三者不同。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作为不可缺失的基本元素是基质性、也是原初性的要素,它们在学校教学萌芽状态时就已存在,并内含着现代课堂教学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其它要素。其它被提到的一些要素则是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选择而进入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受制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难易及熟悉程度的要素。概而言之,这些因素在教学中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服务并受控于前列基本元素,它们是一些派生性的、居于第二个层面的要素。可能,一些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将部分或全部代替教师的作用,完全改变课堂教学形态的论者会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我依然认为教学技术再发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质性并不会变,变的可能只是其存在的形态,教师可以把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设计,用自制课件的方式先制作好,或者采用他人制作的课件,但这些课件扮演的角色依然是教师;何况,就是有课件,依然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如果课件只被学生独立学习采用,不需要任何老师介入,那么,此时学生在进行的是学习活动,而不是课堂教学。尽管这种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可能的、必要的、甚至重要的,但这已经溢出本文讨论的“课堂教学”的范围,反驳列举的理由也就无效了。由此可以引伸出一个常见观点。为了反对或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把教师的教看作就是教学的观点与实践方式,有些论者就反其道而行之,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与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只要把学生如何学的原理弄清楚了,就可以按学习的原理进行教学了。这实际上又把教师放在附属学生的地位,让“教”围着“学”转,在实践中也出现过按照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的改革试验,要求撤销讲台、让教师站到教室后面去等构成强烈对比、鲜明可见的改革行为。尽管其批判的问题确实存在,改革的愿望与尝试十分努力,也引起了教学中长期忽视的学习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我认为,这一观点或行为在方法论上依然没有跳出传统教学过程观的思维方式。应该看到,传统教学过程观已经提出了“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学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这一观点表面看来无可挑剔,也挺“辩证”,但从紧接着的“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作用”一句话中,就补充道出了传统教学观是以决定与被决定、主导与被导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性质的。所以,只要我们还在讨论着“教”与“学”谁决定谁、或者究竟谁是主导,那么,我们就在本质上没有跳出传统教学过程观的认识框架。实际上,我们已进入了对教学过程中基本元素之间,其难点与关键是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讨论,意识到要跳出传统教学过程观的认识框架,用另一种方式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始在国内教育理论界的讨论中突显,那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和主体性的讨论。本人也曾在“教育”的范围内(教学内含其中)提出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和三个基本要素关系的“主客体复合性”的观点。其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理解“复合”上。当时本人已清晰意识到三者关系的论述不能满足于“一方”、“另一方”式的分析,还要寻求其统合,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角度去认识作为整体的教学过程要素的内在关系。今天回过头看这一观点的阐述方式,还未完全摆脱自己试图摆脱的思维方式,还没有把握这种复合关系的实质。此后,又逐渐认识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能以“人”与“物”在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模式来认识,否则,就会陷入把“一方”当作“物”来操作的危险,而是应该以“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的交往、即主体间性的模式来认识,提出了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特殊交往活动的观点。但应该说当时对这一特殊性的认识还只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并没有深层的思考,也没有改革实践的支撑。是在“新基础教育”研究深入学校与教师一起改革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上千节课的观察和事后的研究中,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确认“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开展的课堂教学,学生最多只能有一个按教育要求和沿着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主动学习的资格与权利,而不可能有教学作为复合过程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权,不可能完全摆脱“物”的地位。要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人”关系,就要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有机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各作一方来处理;就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换言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四根据上述对教学过程价值、任务和基本元素及关系等方面的理解,“新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研究性改革实践”在对每一堂研究课的反思、评析、找出传统教学观的消极影响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真实理解的同时,努力尝试课堂教学展开过程的重建,并逐渐形成对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展开的内在逻辑的认识,这是一个改革实践与理论的双重重建过程。改革的第一步是从“还”字做起的。课题组向实验老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要求,其目的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而学生能不能“活”起来,在改革的初期,则取决于教师愿不愿、敢不敢“放”和变不变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为了使起始阶段不至于让老师感到无从着手,也为了认识学生“主动”起来所需要的条件及因此而需要改变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课题组又着重研究了“如何还”的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摸索,向教师提出了还主动学习的“时间”(要求每节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逐渐向三分之二过渡,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空间”(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变动位置和朝向,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工具”(不只是指学具,主要指教学内容结构化,教会学生学习结构和掌握、运用结构主动、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问权”(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和“评议权”(包括自评与评他、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等“五还”,提出了根据学生主动学习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新增了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游戏、表演等)的有机组合的建议和要求,并鼓励教师大胆、积极地创造新的实践与经验。实验第一阶段结果表明,以上一系列措施,确实对解放学生、活跃课堂起了推进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上升性的变化,每个班级出现了一批在课堂上主动性强和发展水平明显变化的学生,他们成为课堂教学过程重建的新的生力军。然而这一变化给那些敢于并积极迈出了这一步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为学生解放出能量惊喜的同时,面对这一个“活”起来的课堂,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顾虑。概括地说主要有:学生活起来了,课堂纪律松懈怎么办?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问题和意见,教师怎么办?学生的活跃会不会带来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的下降?由于基础和主动投入程度的差异,学生间的差距显得更大了怎么办?社会、上级领导对教学的评价依然以分数为主怎么办?一系列的“怎么办”,反映了教师在积极地感受和思考改变了的课堂,他们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按各种常规和自己形成的惯性教学,这是十分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教师还没有把握住五个“还”的内在联系和实质,还没有形成在新情境下与学生应对合作、共同推进教学过程的策略,也没有从传统教学过程观的系列框架中完全走出来。在听课过程中,客体组成员也察觉到在“五还”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运用中,还存在着不少为“还”而“还”的形式主义倾向。更值得引起思考的现象是:教师对教学行进过程中学生因思维活跃以后迸发出的教案、教材外资源,缺乏敏感性和重组的能力,他们在实践着“还”,心里想着的还是教案和教材的落实,还不能把“还”当作教学真实有效的必要措施和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活跃的学生,想着还没有落实的教案;“还”是为了改革,“教案”是为了保证考试成绩,无法把这两方面通过重组统一起来。这是走出第一步以后的教师通常会遭遇的尴尬,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还”是不能长久的,为了这些放不下心的“怎么办”,为了“保险”起见,教师还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出了第二步,研究和实践的主题是: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也就是说,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一台阶,达到“多向互动”;对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相对于形式的“动”、不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不仅是学科的基础性知识、能力的目标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各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在第二步的改革研究中,我们主要从三方面要求和帮助教师实现改革的目标,一是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第二,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教师结合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新教学过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最终使教师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成为使教师能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尊严与欢乐的实践。上述探索使我们形成了两个关于教学过程如何动态生成的重要的新认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作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