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3200字(论文)】_第1页
【望海潮教学设计3200字(论文)】_第2页
【望海潮教学设计3200字(论文)】_第3页
【望海潮教学设计3200字(论文)】_第4页
【望海潮教学设计3200字(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海潮》教学设计目录TOC\o"1-2"\h\u20343一、教材解析 115514二、教学目标 110495(一)知识与能力方面目标: 112176(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17165(三)核心素养目标: 213238三、学情分析 215949四、教学预设过程 212029(一)诵读部分: 230976(二)品读,赏析词句 27792(三)词的意境美 323716明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311181(四)手法分析: 48722(五)当堂训练: 421269五、方法与策略 41899(一)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18553(二)丰富教学资源 53721(三)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升 530300(四)利用技术及时巩固学习内容 520428六、作业设计 55109(一)课前作业设计 53195(二)课后作业设计 5教材解析《望海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年级必修4第二单元第1课,是《柳永词两首》的第一首,属宋词,柳永的代表作。课题“望海潮”是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本词音律和谐,可以和乐而歌,朗诵起来很悦耳动听。语言极具特色和韵味。本单元为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高一学生的诗词阅读感悟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方面目标:1.了解宋词和柳永的同时,赏析诗歌语言之美,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2.了解干谒诗;3.在朗读中进行鉴赏;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诗词鉴赏能力。(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希望激起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三)核心素养目标:加强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感受中国传统诗词之美。学情分析学习诗词意象鉴赏方法。品词识人,通过意象分析把握此词的内涵。希望通过《望海潮》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宋词所营造的意境。四、教学预设过程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北宋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美丽吧!(一)诵读部分:1.教师范读,学生标记不熟悉的注音。2.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词,体会词描绘的意境。3.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做朗诵指导,最后总结本词应该注意的诵读点。明确:上片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下片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二)品读,赏析词句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进行赏析。(方法提示:引导学生从意象、炼字、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2.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课件展示例句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描绘画面:郁郁松松的树木环绕着整个江堤,汹涌的江涛发怒似的奔腾而来,激起如霜雪般的巨浪,壮阔的钱塘江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赏析意象、字词:这句词意象鲜明,“云树”以云来修饰树,既表现了树的浓密,又与前文的“烟柳”呼应,增添了清新朦胧之美。一“绕”字表现了绿树成行、长堤迤逦的情态。“怒涛”句中波涛怀怒意奔涌而来表现其澎湃汹涌之态,一“卷”字极富动感和形象感,再现了钱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飞溅的景象。分析手法:“霜雪”以比喻手法表现了波涛的颜色和寒冷。概括意象:“天堑”喻指钱塘江,以“无涯”表现其雄伟壮阔,使词的意境变的雄伟壮阔。3.延伸拓展,能力提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每年都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杭州美景,读了柳永的《望海潮》更是激起了我们前往的热情。假如今年暑假你能以导游的身份免费到杭州旅游,请你依据《望海潮》描绘的景象和你了解到的杭州,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导游词。学生完成后个别学生展示所写的导游词。(三)词的意境美1.欧阳修曾经也写过杭州的美,展示课件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写了那几个方面的美?明确: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贸易昌盛2.欧阳修用粗笔勾勒出杭州的盛美概况,对照课文,柳永在上半阕是描写的杭州美在何处?明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3.找学生发挥想象,扩写一下。明确: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微风过处,翠绿色的帘幕在吹拂下轻轻摆动,城内高低错落着十万人家。4.但是,作者觉得还是意犹未尽,未能写尽杭州的盛景。于是在下半阕,他又描写了哪些景物?明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5.那么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样的呢?明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欧阳修只是说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到底有多富庶不得而知,而柳永是这样表达的:市场上摆放的都是珠宝,家家户户堆满了美丽的绸缎,人们竞相攀比富庶豪华。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家里绫罗绸缎,五光十色,那种华贵,那种富足,令人向往。6.《醉翁亭记》中有一句话,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你知道官员是在乐什么吗?明确:自然风光美百姓安居乐业总结:作者用如椽画笔,一句一景,向我们细腻入微的描绘出杭州三重美:第一重美,目之所遇,眼之所见,西湖四时,湖木花树(美在风景);第二重美,民俗风情,奢华生活,昼夜笙歌,怡然自得(美在生活);第三重美,官员风流雅致,官民同乐,政通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在和谐)。(四)手法分析: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分析: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居民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分)——染(从三隔方面:都市繁华之美,自然风光之美,民生安乐之美)2.重湖叠巘清嘉(总)——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染(从三个方面来: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五)当堂训练:说说下面的一首元曲哪些内容运用了“点染”这种艺术手法?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染断肠人在天涯。点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五、方法与策略(一)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模式是促进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教学情境,制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增加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呆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枯燥无聊,而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够愿意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出自身对于学习的兴趣。(二)丰富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只能借助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没有办法对教学内容展开拓展。然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在网上下载各类素材,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学生带来精彩的教学内容。(三)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升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不断进行学习积累的,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可以进行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四)利用技术及时巩固学习内容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内容讲完后,课后学生根本不会自觉在课下进行巩固,刚讲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这种情况就不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通过课前与课后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对知识了解,课下多学生进行反馈指导,有效增强学生多余知识的巩固理解。六、作业设计(一)课前作业设计表1《望海潮》课前预习作业内容设计《望海潮》课前预习卡读标出文章自然段的序号,熟读课文细读注意平仄写在笔记本上进行抄写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结构、笔顺赏课文那一部分最令你印象深刻?用“——”画出来问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