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c小调前奏曲》_第1页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c小调前奏曲》_第2页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c小调前奏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c小调前奏曲》

对于那些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拉赫玛尼科夫著名的《c旋律前奏曲》可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比如肖邦的《c小革命》旋律。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Rachmaninoff1873~1945年)是19~20世纪之间最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于1901~1910年之间为钢琴所作的两套24首钢琴前奏曲(Op.23,10首和Op.32,13首)以及作品第3号中的第二首(Op.3,No.2)是近代钢琴音乐文献宝库中珍贵的艺术奇葩,为世界各国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并被无数钢琴家演奏、录音的《#c小调前奏曲》是他19岁时所作。它是《五首幻想音乐小品》(CinqMorceauxdefantaisie,Op.3)中的第二首。这套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作品,已经明晰地展现出作者鲜明的音乐个性。此外,其中的《悲歌》、《旋律》,《丑角》和《小夜曲》也是相当流行的音乐会曲目。1898年,拉赫玛尼诺夫的表兄——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亚历山大·西洛蒂(AlexanderSiloti1863~1945年)在伦敦公演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演出引起极大的轰动,并且为作者赢得世界声誉。年青的拉赫玛尼诺夫因此而得到一个他自己并不喜欢的“#c小调先生(Mr.cminorsharp)”的美誉。西洛蒂于1875~1881年间师从兹维列夫和尼古拉·鲁宾斯坦学琴,同时,跟随柴科夫斯基和胡贝特学习作曲。1883~1886年在德国魏玛拜李斯特为师,是李斯特惟一的俄罗斯门生。李斯特1887~1890年任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教授,1924~1942年任教于美国朱利亚音乐学校,培养过不少杰出钢琴家,也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时的钢琴老师。正如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曾经引起了轰动一样,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作品成功的内在原因,正是由于他运用了当时并不常见的崭新的音乐语言和钢琴织体,那率直、凝重且贯穿于全曲的主导动机与不断变化着的平行和弦副动机,似乎在刻划、描绘着克里姆林宫大小不同的钟声;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它看作是象征着作者个性的“心理钟声”。这一标记性“钟声”,在拉赫玛尼诺夫一生的创作中时有出现。较之于借助外力——如在乐队中运用打击乐或用钢琴来模拟的某些音响,这钟声更能说明作者内心的听觉与和声感觉——在其著名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诗《钟》等作品中,也可以见到类似的例子。要弹好这首作品,我们首先要对它的创作技法进行分析。这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有着比较明晰的结构。具体的图式是:第1~14小节,主题陈述。主题核心M1作原始陈述后,在第一段内反复出现了8次;而副动机(MⅡ)则随之在不同的调性中心上模进扩展及综合性运动,从而形成紧密而连贯的态势。注意主题是抑扬格的三音动机而非扬抑格。第15~43小节,衍展性中部,呜咽着的“哭泣音调”贯穿了整个段落。有学者认为,这个“哭泣音调”来自宗教歌曲《末日经》的素材,开始的音调唱名为“Do-Si-Do-La-Si-Sol-La”,而中部材料的唱名却是“Do-Si-bSi-La”(记谱音是“E-#D-D-#C”)——尽管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曾引用过这个《末日经》主题,最为著名的例子有《帕克尼尼主题狂想曲》和《死之岛》。然而,作者在创作这首小品时是否真的在有意识地引用这个素材,笔者以为还要作进一步的考证。中部是写得极为精彩,也十分紧凑的段落,它表现为一个主题核心在不同音高上的不停地运动—哭泣音调的分裂、模进与平行声部的呼应、交织,最后又用托卡塔式的快速走句,将音乐推进至全曲的高潮—主体的再现。弹奏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把握左右两手四个声部的音响平衡与乐节之间的呼吸,切切不可有丝毫松懈。例2第44~54小节,主题的动力再现。浓重、厚实的织体令主题的性格更为强劲有力。例3第55~63小节,尾声渐次消失的“钟声”,请注意左、右手平行和弦之中的半音运动。例4演奏要点:1.正确分句,分清MI与MII。弹奏时,可借中踏板来使其延长,并凭籍手指对键盘的指触来实现。目的只有一个,即让主导动机的声音更深沉延续,也传得更远;而作为副动机的和弦,则需放松双臂,既要弹得通透又要弹得柔和,因而,除了把握下键的深度和速度,保持双臂的距离并保持它们的运动弧线是十分重要的。2.注意中部的句逗呼吸,把握以下几个层次:a.由半音阶构成的“哭泣”音调,即全曲的第三个动机;左、右手的平行声部需平衡。b.与低声部做并行运动的装饰声部,藉此完成音乐线条的涨落,即音乐情绪的发展、激化;c.有效地以脑带手,注意手指与手腕的协调运用,以深沉的指触勾勒好旋律线,同时,注意短促的呼吸应与动机的起伏相协调。以下是中部的句逗结构,它的构成相当有趣,其长短互补的格式,使作品紧凑而又张驰有度。这个片段的句逗是:例1.注意:上图的1+1是指Mm。其中,乐句I与乐句III相对,n与IV既相对又各有扩充,掌握了这一结构特征,演奏时应避免结构的松散。d.再现前的华彩乐句为Mm,弹奏这种Tocata式的走句,应尽量做到:(1)双臂的协调一致,要既有松驰又有控制,(2)保持手腕敏锐的状态,手指可直立,做快速而准确的锐触键(HardTouch),手指的反应要快,但不能压键,否则,将严重破坏弹奏的音色。e.再现后,音响.力度均加浓加厚。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极为激越、辉煌,但大多数版本却借“凝重、深沉”之名而弹得拖泥带水。要点:(1)借助腰、背的爆发力弹好饱满的双八度主题I(2)以快速“抓式”触键弹好Mil,指触要深,可略有保留,以音头圆满而不拖沓为度,(3)结束前的双臂平行和弦需借助手臂的力童来完成,要饱满、匀称,切不可硬砸键。f.Coda是以小调的根音、三音为基础,与中声部半音运动结合而构成的钟声,演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