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走出去
新闻的团队竞争是共同当突然发生事故时,第一次发布记者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容易忽视两个问题:只关注“把记者派出去”,却忽视了对记者的全程调度;关注了记者的“战斗员”角色,却忽略了记者的“侦察员”角色。出现这种问题,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接到线索后,事情是大还是小、大到什么程度、能产生多大的影响,都是未知数。多数情况,我们只能根据线索提供的有限信息,做出“经验性判断”。一个典型例子,是中石化黄岛输油管线爆燃事故。鲁中晨报在当天上午就“捕获”了这一线索,但来源只是网友发布在微博上的一幅图片,其他信息一无所知。后方编辑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从照片上“路面混凝土都被掀开”的情况判断,“事故可能很大”。事故到底大不大?影响几何?只有记者到了现场才知道。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乍一听,线索很“喜人”;到了现场,记者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一线记者往往比后方调度人员更有发言权。如果事件重大、远超想象,那么,他们的身份必须从“战斗员”转换为“侦察员”,及时向后方反馈信息,增派人员,团队作战。这一点不难理解。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像中石化管道爆燃这种“一看即知”的重大事件,毕竟是少数。多数情况下,是一起事件通过慢慢发酵,由小事故变成了大事件;也有些事件,作为一个“点”的记者,很难了解“面”上的情况,带有局限性。面对这些,一方面要加强前后方的沟通、协调,一方面要提高记者对事件的研判、分析能力。第一位的是前方记者对事件的研判、分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11月14日G20青银高速济青段发生的一次长达17小时的堵车事件。如果采用平面化的思维,那么,这算不上什么重大事件。不就是堵车嘛,太常见了。但这一次,给人的感受明显不同:近几年来,随着事故处理能力的提高,青银高速济青段大范围、长时间的拥堵,已经很少。所以,从后期的报道来看,济南、淄博等地的媒体,对此事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对这一事件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值得回味和总结。事件的最初表现,只是一起事故:青岛方向296公里处,一辆大货车与一辆装有21吨液化天然气的罐车发生碰撞。毫无疑问,第一批记者,是作为“采访事故的记者”出发的。出发后不久,后方的调度团队就发现了问题:各种渠道反馈来的信息,越来越集中到“拥堵”上,而且情况似乎越来越严重。从上午,到下午,一直到晚上,这次拥堵很不寻常,高速公路似乎没有要开通的意思。此时,敏感的媒体人已经嗅出:这一事件,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事故。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结论:这次拥堵、封闭,时间长达17个小时。这在近两年十分少见。这个时候,如果前方记者和后方调度团队脱节,问题就产生了:到达事故地点的记者,可能仅仅就事故进行采访;或者记者是接到了拥堵的线索,搜寻原因,发现是一起事故造成的,那么也只会简单解释一下拥堵的原因,就“班师回朝”了。这种报道,和读者的需求,相去甚远。因为,这次长达17小时的拥堵,堵在路上的车辆多达上万辆、涉及数万人。拥堵之时,他们无事可做,必然会选择电话诉苦、微博沟通,进行信息的不全面传递(因为他们大多不了解拥堵原因)。一个人影响四五个人,这次拥堵事件就会影响超过十万人,甚至更多。这么多的读者,内心都有一个困惑:青银高速今天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堵?到底怎么回事?如果第二天的报纸不能给他们详细、解渴的报道,就是失职。因此,当常见的“堵车”、不大的事故逐渐演变为一次较大的突发事件,一线记者就必须担当起“侦察员”角色,及时向后方反馈前方的信息;后方的调度团队,也要把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指挥记者,必要时实行“梯队作战”,补充新的记者参与不同层面的采访。新闻的团队建构在整个事件的指挥调度中,被派到现场的第一路记者,至关重要。他们必须承担起“侦察员”的角色。这种角色,需要具备很强的辨析能力、前瞻能力,还要有大局观。记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够纵向找差异。比如青银高速堵车事件,如果第一路记者能够进行纵向对比,就会发现此次堵车和以前有着很大不同:以前都是单向封闭,这次竟然双向封闭;以前的事故一两个小时就能处理完毕,这次却要十几个小时!这些不同,都意味着这次拥堵与众不同。第二,能够横向看影响。即便不考虑和以前的拥堵对比,大体测算一下这一事件的影响面,也令人咋舌。上万辆汽车堵在路上,数十公里的拥堵长度,17小时的拥堵时间,其中所蕴含的新闻故事,绝非小小的“事故报道”所能涵盖。第一路记者如果具备这种“侦察眼”,那他基本就是一个合格的“侦察员”了。但显然,一个“侦察员”还远远不够。当他发现“敌情”远超想象之后,必须马上反馈到调度团队。调度团队要迅速派出第二路、第三路甚至第四路记者,形成一个火力交叉的“侦察连”,团队作战,把事件从平面报道转化为立体报道。既然是立体报道,报社派出的几路记者,就要有所侧重:有的侧重摄影,有的侧重现场,有的侧重调查,有的注重宏观;既要有“狙击手”,强调杀伤力、打要害,又要有“机枪手”,强调了解全局、体现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就形成了两个团队:前方采访团队和后方调度团队。前方采访团队的核心问题是合理分工,实现火力交叉,不要“所有的子弹打到同一面墙上”;后方调度团队的核心问题是指挥好前方记者,把从后方获得的全局性信息及时通知前方指挥员,以助于前方团队合理分工。前方团队即便从“侦察员”升级到了“侦察连”,视野也是有局限的,记者再多,每个人也只能了解“点”上的情况。如果是破坏性的事故,通信不便,视野就更成问题。比如汶川地震采访,很多记者到了现场后,发现信息的获取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感觉“自己就像一粒沙子掉进了沙漠”,不知道震中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最应该去的“现场”是何方。后方调度团队不能因为通信不畅就对前方记者“放了羊”,而应尽可能多地搜集事件的相关信息,梳理好要点,反馈给记者,让记者知道“自己最该去什么地方”、“最该做些什么”。除了后方调度,前方采访团队的能力更为关键。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清楚:自己要采访什么?怎么采访?将来会形成怎样的报道?团队里要有“写故事”的记者,又要有能从全局把握的记者;稿件要分层次,工作要有分工。核心的问题,是找故事、写故事。找故事,不能蒙头找,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凭运气找故事,显然只是初级阶段。有经验的记者,能够在现场迅速做出分析和判断:在这样的环境中,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出故事?什么样的环境最容易出故事?以青银高速17小时大堵车为例,最容易出故事的人,毫无疑问,就是“特殊人群”,比如消防员、交警、120急救人员、病人、老人、残疾人、孕妇、婴儿,等等。这些“特殊人群”,就是记者们首先要捕捉的目标。有些人不一定有很出彩的故事,却有很出彩的细节,而这些出彩的细节,往往隐藏在“特殊的环境”中。比如,狭窄的空间(比如大客车)之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等等。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拥堵,他们是如何熬过来的?交警是如何疏导他们从各个路口“逃离高速”的?这些,写出来都是故事,一把鼻涕一把泪啊!总之,前方记者的采访,首先要聚焦到一个点,然后再从这个点发散开来,总结全局性的东西;既要有点上的深入,又要有全局的高度。这样的报道,才算“立体”。新闻的调度是新闻资源的最优化重大突发事件,一般的媒体都会形成两个团队:前方的采访团队和后方的编辑、调度团队。后方的调度团队,类似于战争中的“作战指挥室”。但光有作战室不行,媒体还要形成自己的“参谋部”,事后进行总结。这样,一个从事件发生到事后总结、改进的完整链条,才会形成。“作战室”的指挥调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采访中调度、写作前调度和见报前调度。采访中和写作前的调度,主要针对记者。对现场记者,要实现实时调度和各种信息的“无障碍沟通”。表面看,这似乎不难办到,事实上却并不容易。所幸我们有了更多的即时通信手段。这时候的调度,重点体现组织性,要能做到统一组织、人员提前到位(尤其是责任编辑);要做到集中指挥,责任、分工明确;还要对事件的趋势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及时、有效地发出各种指令,实现高效运转。写作中的调度,主要是和记者交流编辑意图、版面思路,向记者输出编辑的思想和意识。这种输出,在很多情况下也存在障碍,尤其对个性很强的记者而言,更是如此。但我们不得不做,因为你不提前做,后面的工序就会压力倍增,带来大麻烦。记者写稿之前,编辑多说一句话,胜过签版之前跟记者说一百句。做报纸是一种“倒计时”的活,问题越是往后推,矛盾就越大,损失就越大。有些问题,往往是到了值班编委签版的环节才发现、才纠正,这时候再让记者返工、版面重新调整,给整个出版流程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要么,牺牲时效;要么,牺牲稿件质量。怎么办?事实上有第三条路,不必“玉石俱焚”。做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编辑几句话的事儿,就是多沟通、多交流几句的事儿;从根本上,就是责任心问题。责任心强了,压力前移了,问题提前消化了,稿件质量和时效也就“双赢”了。人们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见报前调度”。这一调度,一般发生在编前会环节。对一些“一时无法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新闻,这个环节的调度,尤为重要。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记者一脸兴奋,以为抓到了大鱼,满以为明天可以整版整版地发大稿件;编辑却泼来一盆冷水:“这算什么新闻,没啥意思!”这个时候,值班编委不能“和稀泥”,办法只有一个:用证据说话,就像法官断案一样。记者说这是个好新闻,有“证据”吗?证据,就是采访获得的资料,而不单纯是稿件本身。如果你的稿件让人看了无法兴奋,又拿不出“此事很大”的证据,那就只能倾向于编辑一方了。如果记者只是“自己心中有数”,却没有把“证据”向上提交,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淄博前不久发生了一个“三保安救人”的事情。从记者的稿子来看,是个好人好事,似乎不用大做特做。后来看了电视播出的事故发生时的监控录像,才发现这一事情的确十分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表格版
- 2植树牧羊人教案:2024年的绿色希望
- 美术课程标准培训方案4篇
- 小学信息技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500kvgis设备安装无尘化实施方案
- 2023年管理经济学第八章竞争中的价格策略
- 氢气纯化装置控制系统-2023年学习资料
- 2024升级版G0培训课件:建筑信息模型的深度解析
- 三年级语文楚才杯同步获奖作文相遇
- 新教材高中政治1.1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
- 幼儿园健康课件ppt
- 白蛋白的合理使用(专业应用)
- 绿化起重吊装专项方案
- 安然纳米会员手册
-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课堂PPT)
-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采石场
- 小升初专题复习:《中国神话传说》导读单
- 输电线路工程电缆光缆进站施工方案
- 1+x电子商务考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中级)教学设计方案(教案简案)
- 火电厂酸洗技术方案
- 飞行控制系统大作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