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1.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2.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3.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这部分水的密度()A.一定不变 B.可能变大C.一定变大 D.可能不变4.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5.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的质量很小6.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C.甲物质在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7.如图所示,是四种不同乐器。演奏它们时,我们看不到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依据听到它们发出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波形8.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发现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该同学用电压表去查找电路的故障,将电压表先并联在灯L1两端,发现电压表无示数;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2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由此可判断()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开关断路 D.电源短路二、多选题9.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小C.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B.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C.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三、填空题11.科幻片《星球大战》中,“未来”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狗”号击中,听到“天狗”号“轰”地一声被炸毁,“未来”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_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科学道理,因为_____________。12.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13.前段时间江淮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成为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____大量的热(填放出、吸收),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为降雨创造条件。14.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某种昆仲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子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Hz,人类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和乙”或“甲和丙”);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和乙”或“甲和丙”)16.在光发生漫反射现象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红外光垂直于物体表面入射,红外反射线与入射线的夹角为_______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完成图的光路图。(_____)18.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19.(10分)小文同学探究“同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以及足量的水。(1)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处。你认为他在调节螺母前,还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2)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cm³;(3)小文同学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请你将缺少的项目填写完整。实验次数123456相同体积V/cm³102030405060(_________)(4)完成该实验后,小文同学又分别选择了盐水和酒精,重复做了上述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五、计算题20.(6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这种材料的密度为1.6×10-4g/cm3。(1)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_____克。(2)它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103kg/m3,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立方厘米的原油?_____21.(6分)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雨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铁球的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cm3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cm3790260400(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入某液体后总质量为0.838kg,则所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ρ=7.9×103kg/m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题目详解】A.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测量物体,故A错误;B.刻度尺与测量物体不平行,故B错误;C.物体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故C错误;D.物体左侧对准零刻度,且有刻度的一面紧贴测量物体,与物体平行,故D正确。故选D。2、D【题目详解】A.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两者相似,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永无止境,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用光年表示宇宙距离,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3、B【题目详解】水由较高的温度降低到4℃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可知密度变大;由4℃降低到0℃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变大,由得密度变小。所以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水的密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选B。4、B【题目详解】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夏天开空调室内温度低,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开空调室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选项B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C、D不符合题意.5、B【题目详解】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最合理的解释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B选项正确。故选B。6、C【题目详解】ABD.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本身状态,不知道是沸点还是熔点,故ABD错误;C.由图知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故C正确.7、C【题目详解】ABC.不同的乐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分辨出它们的依据是音色,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波形需要在示波器上才能显示,我们看不到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通过听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不是看波形判断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题目详解】由图知道,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灯L1和L2都不亮,说明电路中可能存在断路故障或者两灯都短路了,又因为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所以排除两灯都短路的这种情况;将电压表接到L1两端时,电压表没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没有与电源两极相连通,则灯泡L2或开关可能断路;将电压表接到L2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此时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通,说明灯泡L1和开关没有断路,由此可知,故障应是灯L2断路,故B正确。故选B。二、多选题9、BD【解题分析】(1)音量按钮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3)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发出的;(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题目详解】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而不是音调小,故B错误;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发出的.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BD。10、AC【题目详解】A.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会聚于焦点,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故A正确;B.由图可知,物距为40cm,大于二倍焦距,此时像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图中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此时不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物距为30cm,等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所以移动光屏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D错误。故选AC。三、填空题11、不符合真空不能传声【题目详解】[1][2]这段描述不符合科学道理。理由是: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因为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狗”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无法传到“未来”号上。12、24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题目详解】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平直的过程,表示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240℃;在第10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并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3、升华吸收【题目详解】[1][2]人工降雨时,固态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变成气体,该过程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高空水蒸气遇冷便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时吸收热量熔化从而形成降雨。14、信息350能【题目详解】[1]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2]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f==350Hz[3]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15、甲和乙甲和丙【题目详解】[1]从甲、乙、丙三幅图知道,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2]由三幅图知道,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16、在0【题目详解】[1]漫反射属于光反射的一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当红外光垂直于物体表面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红外反射线沿原路返回,则红外反射线与入射线的夹角为0.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传播,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18、【题目详解】连接SS′,作出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注意S一侧为反射面;SA与平面镜交于点A,连接S′A并延长画出反射光线,注意S′A之间为辅助线,用虚线来画,如图所示:19、中线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151.426见解析所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题目详解】(1)[1][2]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3]由图可知,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100g+50g+1.4g=151.4g;[4]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26cm3;(3)[5]由表中数据可知表格缺少液体的种类,液体的质量m/g;(4)[6]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