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无为思想,其原因在于该思想()A.适应了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体现了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C.取代了已过时的儒学 D.宣扬以法治国的思想2.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代指的措施是()A.设置丞相 B.设立御史大夫 C.推行郡国并行 D.实行推恩令3.下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其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联姻国4.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A.王莽改制 B.光武中兴 C.党锢之祸 D.黄巾起义5.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A.皇帝幼龄即位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黄巾军大起义 D.地方军阀割据6.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B.东汉《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C.蔡伦改进造纸术改变了书写材料D.班固撰写《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A B.B C.C D.D8.《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一局面()A.导致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是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

C.源于儒学成为思想主流 D.表明“无为”效果显著9.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10.《汉书·儿宽传》记载儿宽“见上(汉武帝),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擢为中大夫,迁左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由此反映汉武帝()A.尊奉黄老思想 B.沿袭秦朝制度 C.任用酷吏治国 D.尊崇儒家思想11.西汉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B.历史结论和史料实证

C.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12.《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蔡伦()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B.因造纸有功而被东汉皇帝封侯

C.扩大了纸的用途 D.降低了造纸的成本13.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各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光武帝此举()A.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B.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14.东汉很多农民加入了新兴宗教,如“五斗米教”。这些宗教组织描绘的理想世界为农民提供了精神慰藉,并使农民有机会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行动。东汉政府的以下措施中,直接引发农民不满的是()A.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B.实施度田,清查户口

C.豪人货殖,田亩连于方国 D.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委事父兄二、材料解析题15.史料一史料二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书·刘辅传》史料三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研读]

(1)史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在地方管理上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2)史料二反映汉武帝时期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3)史料三主要论述了汉武帝时期对待工商业及商人的政策。[思考]

(1)依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反映的制度导致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如何解决的?(2)史料二表明汉代中央官制有什么变化?其实质是什么?(3)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抑商手段的特点。概括指出其主要目的及表现。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社会矛盾可能引发的统治危机,西汉思想家和政治家纷纷提出主张,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经济控制思想分别是:一是董仲舒继承发展的儒家经济思想,提出限田论,不与民争利等经济控制思想;二是司马迁主张的不与民争利,“善者因之”是最高明的经济管理政策;三是形成于西汉前中期的轻重论,其核心是主张封建政府运用控制货币、物价等经济手段,使经济运行过程处于封建朝廷的操控之下。——摘编自张静《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的经济控制思想研究》材料二

仁民之政,光武确亦有之。如建武五年,即复三十而一之税;十六年又复五铢钱;二年、六年、七年、十三年、十四年,屡诏免嫁妻、卖子及奴婢是也。其不肯用兵匈奴,及却西域都护之请,亦不失为度德量力。惟罢郡国都尉及轻车、骑士(骑兵)、材官(步兵)、楼船(水兵)(建武六年、七年),虽有休息之效,而使民兵之制,自兹而废,则亦未免昧于远大之讥焉。——吕思勉《秦汉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材料一中哪一种经济控制思想,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光武帝采取的经济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军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略2.【答案】D【解析】略3.【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西汉边疆管理

,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项中“结盟”说法错误,故不选A。

B.题干未体现,故不选B。

C.据图文信息“汉归义羌长”可知,西汉实现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表明当时这一地区正式归属西汉王朝,故C正确。

D.从题干中看不出这一地区是西汉王朝的联姻国,故不选D。

故选C。4.【答案】D【解析】略5.【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实。

【解答】

B.紧扣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故B正确。

ACD.此三项均与东汉中后期的概况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

​​​​​​故选B。6.【答案】C【解析】略7.【答案】C【解析】略8.【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汉初的统治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这一局面是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不是原因,故不选A。

B.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是之后的历史活动,故不选B。

C.西汉初年的与民休息奉行的是黄老之道,汉武帝时期,儒学方成为主流思想,故不选C。

D.题干表明汉代出现了文景之治这一安定祥和的局面。依据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与民休息政策,推动了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故D正确。

故选D。9.【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刺史制度,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设刺史以强化监察制度,故C正确。

ABD.这三项与题意不符,故不选ABD。

故选C。10.【答案】D【解析】略11.【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要求掌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解答】

A.历史现象是历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观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成的观点,故不选A。

B.历史结论是对历史观点经过论证后形成的结论,故不选B。

C.历史事实是历史现象的客观描述,故不选C。

D.题干“西汉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属于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描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属于汉代实行盐铁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正确。

故选D。12.【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蔡伦不是发明者,只是改进了造纸术,故不选A。

B.蔡伦并未因改进造纸术有功而被东汉皇帝封侯,故不选B。

C.扩大了纸的用途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不选C。

D.根据题干可知,蔡伦利用一些常见的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为生产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的成本,故D正确。

故选D。13.【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光武中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该措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故不选A。

B.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不选B。

C.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收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故不选C。

D.依据题干可知,光武帝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豪强地主隐匿的劳动力的控制,故D正确。14.【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东汉土地制度的演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人货殖,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大量兼并土地的现象,东汉豪强势力膨胀,土地与农民关系密切,故C正确。

A.“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题干“直接引发农民不满的”不符,故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施度田,清查户口”主要涉及的是豪强地主的利益,故排除B。

D.“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委事父兄”涉及的是外戚专权,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D。

故选C。15.【答案】(1)社会问题: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及中央集权。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变化:汉武帝重用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形成中外朝制度,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实质:加强皇权。

​​​​​​​(3)特点:汉朝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商业和商人。主要目的: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等。表现: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打击和压制商人等。【解析】(1)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时期郡国并行制,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及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本题考查汉朝中央官制的变化及实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根据史料二“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可得出,汉武帝重用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形成中外朝制度,进一步削弱了相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内外朝制度的实质是加强皇权。

​​​​​​​(3)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抑商手段的特点、目的及表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根据史料三“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可得出,汉朝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商业和商人。第二小问,根据史料三“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并由政府垄断物价”可得出,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等。第三小问,根据史料三“改币制”“均输、平准”“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可得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打击和压制商人等。16.【答案】(1)经济控制思想:轻重论。说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以上经济措施都体现了政府在运用控制货币、物价等经济手段,使经济运行过程处于封建朝廷的有效操控之下。

(2)经济举措: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铸造五铢钱;下诏释放奴婢。影响:有利于恢复发展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军事建设,使东汉对外的进攻(或边塞防御)能力受到削弱。【解析】(1)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经济控制思想及其具体举措,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一“西汉思想家和政治家纷纷提出主张,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经济控制思想分别是……三是形成于西汉前中期的轻重论,其核心是主张封建政府运用控制货币、物价等经济手段,使经济运行过程处于封建朝廷的操控之下”,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的经济控制思想是轻重论;联系相关所学从汉武帝时期改革币制、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和征收财产税及其作用加以论证说明即可。

(2)本题考查汉光武帝采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