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时的格物致知_第1页
论杨时的格物致知_第2页
论杨时的格物致知_第3页
论杨时的格物致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杨时的格物致知

杨石在《环云寺的学者》一诗中写道:“西一也是西一,他必须以新的精神对待。”。”明其“学颜子之所学”的为学旨趣。“颜子之所学”,伊川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杨时承其师说,“夫学者,学圣贤之所为也。”(卷12《语録三·余杭所闻》)(1)(后文凡引只注卷数篇名页码)即认为学者乃学圣贤之道。程颐以知为先,知以后则行须和知为一,学道故不仅要知更要行,而以知为先。杨时从老师之说,以知为先,并将“致知”作为明善、明德的手段和途径。他认为学道、为道首先要明善,他说“然而为是道者,必先乎明善,然后知所以为善也。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卷18《答李杭书》P439)反之要是不能明善,则未必能行道,“不明乎善,虽欲择善而固执之,未必当于道也”,他特别突出明善、明德必须先“致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于致知。致知所以明善也。”而他又突出“致知”在“格物”,“盖天下国家之大,未有不诚而能动者也。然而非格物致知,乌足以知其道哉。《大学》所论诚意、正心、修身,治天下国家之道,其原乃在乎物格,推之而已。”(卷21《答学者》P501)“格物致知”本是理学讲获得“知”的途径和方法问题的,不过在理学家那儿这个“知”大多是德性之知,则很少涉及见闻之知,有也只是“明善”、“明心”、“明明德”的手段而已。杨时的“格物致知”思想也是如此。(2)虽然杨时不只一次的提到人要“道问学”,要聪明,但并不是要人们去为知识而求知识,而是为了更好的行道,问学与德性始终不可分。“极高明而不知中庸之为至,则道不行,知者过之也;尊德性而已不道问学,则道不明,贤者过之。”(卷14《答胡德辉问》P365)一、骨肉大理之“种即己即物”,提出“格物致知”。这是由“日”在杨时看来,天地万物皆有“理”,这一生生之“理”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身,他说:“盖言易之在我也,人人有易(易即是“理”),不知自求,只于文字上用功,要作何用?”(卷13《语录四·南都所闻》P337)而且这个“理”完全具备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身,“万物与我为一”“不是我物兼体,若物我兼体则固一,即已即物可谓一矣。”(卷13《语录四·萧山所闻》P350)“物我为一”,不是物和我兼这个体(“理”),而是这个体既是我之全体,也是他物之全体,完全具备于物和我,己之全体即是他物之全体。从他万物与生俱生的思想也可以看出这种即己即物的思想。杨时认为,万物变生是同时发生的,有则俱有,并无先后秩序。他说“夫五行在天地之间,有则俱有,故曰阙一不可,今曰有水然后有火,有火然后有木……,虽常人皆知其不然矣。然则谓精神魂魄意为有序,失之矣。”(卷10《语录一·荆州所闻》P253—254)“孟子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夫四体与生俱生,身体不备,谓之不成人。阙一不可,亦无先后之次。’”《语录一·荆州所闻》(卷10《语录一·荆州所闻》P252)这样看来,宇宙间变生的万物都完具同一“理”,即物即理,“两仪、四象、八卦,如何自此生?”曰:“既有太极,便有上下;有上下,便有左右前后;有左右前后四方,便有四维:皆自然之理也。”(卷13《语录四·南都所闻》P339),而他指出,“有物必有则也,物即是形色,则即是天性……谓形色为天性,亦犹所谓色即是空。”(卷13《语录四·南都所闻》P344)足见,在杨时看来,性、命、道一体皆为天理,这个天理是超越而内在的,完全具备于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之身,天地万物一体,即己即物。(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命道三者一体而异名,初无二致也。故曰在天曰命,在人曰性,率性而行曰道。特所从言之异而。”(卷14《答胡德辉问》P359)理在天即天命,在人曰性,在行曰道,只是因所在对象不同而名异。杨时认为,“致知必先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斯知止矣。”((卷26《题萧欲仁大学篇后》P613)“格物而至于物格,则知之者至矣。”(卷21《答学者》P501)即“格物致知”就是要“至于物格”极尽物理。而我们知道在杨时那儿,即己即物,这个理不仅完备于天地万物,也同样完备于人自身即性。这样这个“格物致知”,从理论上来讲就有了两个路向,一由向外格外物穷理而得天下之理,二是向内求反求诸身推致固有之性。(4)这样杨时从己身着手的反求诸身的格物之方具有操作的可能性。二、“格物穷理”与“理在物也”杨时言“格”天下形色之物以“极尽物理”,他说“致知格物,盖言致知当极尽物理也。理有不尽,则天下之物皆足以乱吾之知思。”(卷20《答胡康侯书》P475)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在“极尽物理”(这个物是“天下有形色的具体之物”即外物),如果外物之理未被全部认识之前,天下之物都会纷乱我的心思,所以必须通过格外物(有形色的具体之物)来“极尽物理”。而天下之物无穷无尽,难以一一物格尽,“致知在于格物,物固不可胜穷也,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之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卷26《题萧欲仁大学篇后》P613)从“格物穷理”外求的路向上来看,杨时和程颐之说相似。他承继小程“理在物也在人心,重由外知体验内知,格物以致知”之思想并将之加以调和。(5)不过程颐在论由知一物一理(“格物”)而推致出万物同理(“穷理”)时,则突出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只要“积习既多”,终会“脱然贯通”,得天下之理。蒙培元说,程颐这种贯通,是在遍求和积累基础上的非逻辑的跃进,具有直觉顿悟的性质。(6)而值得注意的是,杨时却指出“格物穷理”不必“物物而穷”,“致知在格物。号物之多至于万,则物将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由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参天地之化,其则不远矣。”(卷18《答李杭书》P439)即因为天下之物无穷无尽,一一去号,难以穷尽,故转而反求己身。三、相反,寻求自我满足:格物之方(一)“己即有物”,其则即“其也必有以也”虽然杨时也讲“格物穷理”的外求,但他却因其之不易操作,而转而更强调“反身格物”的内求。这不同于程颐强调在遍求和知识积累基础上而得“脱然贯通”的“格物穷理”的外求。特别是杨时在论说如何解决由知一物一理(“格物”)而推致出万物同理(“穷理”)的过程中,他说:“《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之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口鼻之于臭味,接乎外而循焉者,其必有以也。知其体物而不可遗,则天下之理得矣。”(卷26《题萧欲仁大学篇后》P613)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知一物一理”格外物的过程中,只要知道“其(有以)”能够体物(格天下之物)而什么也不会遗漏,就可得天下之理。而这个“有以”则是人的目耳口鼻之感知所依、所据的理,且这个所依、所据的理是完备于己身的;即己即物,天下一理,知己身之理便是外物之理得天下之理。这样我们只要从己身下手穷目耳口鼻之感知所依、所据的理就可以了。陈来先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杨时把“格物”的对象主要规定为“己身”,穷理就是要明耳目口鼻这些物之则,并把这样的格物叫反身、反求。(7)《答李杭书》也说“《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由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参天地之化,其则不远矣。”(卷18《答李杭书》P439)这样从己身目耳口鼻下手,反而求之得天下之理,就是推致出了人固有之性,就没有什么能纷乱人的心思,自然就能意诚,由此而进能通天下之志,赞天地化育,“无有能乱吾之知思,而意其有不诚乎?由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赞天地之化,其则不远矣。”(卷26《题萧欲仁大学篇后》P613)(二)杨时的“反身而诚”从己身下手穷目耳口鼻之感知所依、所据的理,又该如何穷呢?关于这个问题,杨时没有作更多的阐释,而是引入了另一反求己身的格物方法,即是“反身而诚”。以我们看来,从杨时与生俱生的生成论,即己即物,万物一体的观点看来,己身耳目口鼻与人身的任何其他东西在体上都是一致,从一处下手,足以把握其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杨时将着手处投向人之大者,人心,杨时说“致知在格物,物固不可胜穷也,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卷26《题萧欲仁大学篇后》P613)也就是说,“反身而诚”可以实现物我为一,得天下之理。至此我们明白,杨时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反身而诚”,来知道备于己身的目耳口鼻感知所依、所据之理能体天下万物,天下万物同理,这样便得天下之理。所以杨时曰“致知在格物。号物之多至于万,则物盖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卷18《答李杭书》P439)这就是说,致知要先格物,而如果一一去格难以穷尽,“反身而诚”就会穷天下万物之理;天下万物皆有则(即理),反求己身就能得天下之理。关于杨时的“反身而诚”,张永隽说这是由上而下的顺知的过程,由直悟所谓物我一理,悟此则明彼,而知所谓万物之理,“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徐远和则以为,“反身而诚”是通过内省体验实现目标。(8)朱熹曾批评杨时的“反身而诚”之说,“以为反身而诚,则天下万物之理皆备于我。万物之理须你逐一去看,理会过方可。如何会反身而诚了,天下万物便自然备于我?成个什么!”(《朱子语类》卷62《中庸一·章句序》)(9)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强调向外到事物中“格物穷理”,而杨时的“反身而诚”则为内求己身之德性,朱熹这样批评显示的正是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杨时的“反身而诚”说受孟子和子思的影响,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章句(上)》)也就是说,知道万物皆备于我,则事物再多,只要反求于己身,推致心中固有之“德性”,而达到“诚”的境界,即“尽性”。而能尽己身之性,就能同样尽了他人、进而他物之性,而知天。故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章句》)子思《中庸》也说“诚则明矣”(《中庸章句》第21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中庸章句》第22章)也就是说,只要诚,天下一切自然明了,只要己身“诚”则天下之理无不明了。杨时的“反身而诚”也是对程颢“仁者与万物一体”说的发展,程颢在《识仁篇》中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与物浑然同体”“万物皆备于我”,“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程氏遗书》卷二上)》无物我内外分隔,就能达到“仁”的思想境界,成为圣人。可见杨时的“反身而诚”确实直接导源于大程。黎昕称其承大程“理在人心,反身而诚,重内心静养”之说,陈钟凡也说,(杨时)言物理反求诸心,说近明道。(10)前面我们知道,杨时也讲要向外格外物穷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杨时还认为,对鸟兽草木之名的深而推究,学习和效法古代圣贤,以他们的言行和品德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也是“格物”之道,杨时说:“承问格物……六经之微言,天下之至赜存焉。古人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岂徙识其旬哉?深探而力求之,皆格物之道也,夫学者必以孔孟为师,学而不求诸孔孟之言则未矣。”(卷21《答吕居仁书P510》)通过这样的学习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穷天下之理。就杨时同样注重研读六经,学习和效法古代圣贤解为格物来看,其说为承继小程而来。陈钟凡说“以多闻为格物,求知于六经,同于伊川”是颇为贴切的。杨时还指出,“若谓诚意足以平天下,则先王之典章文物皆虚器也,故明道尝言有《关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