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2023年)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中心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指导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主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工Ⅱ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确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22年11月,生成式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广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日渐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优化升级,在人工智能方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广西仍面临行业应用落地存在阻力、技术创新短板依然存在、数据资源壁垒难以破除、人工智为了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促进广西人工Ⅲ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白皮书从简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及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展示人工智能产品、行业应用在广西的落地情况和典型案例,总结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得出推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本白皮书邀请了广西相关部门、高校、企业、专家等力量参与,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深入。受限于编写组的水平,内容 (一)人工智能技术概况 1(二)人工智能产业链 2(三)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及趋势 3 (一)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基础日益巩固 5(二)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格局日趋多元化 (一)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日渐完善 (二)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优化升级 (三)广西与多个区域构建合作格局 (一)基础产品类 (二)复合产品类 五、广西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域广阔 (一)赋能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赋能农业,构建智能农业生态系统 (三)赋能交通,优化交通运行管理系统 (四)赋能医疗,简易医疗服务流程 (五)赋能教育,搭建智能教育体系 V (一)发展趋势 (二)问题与挑战 (三)发展建议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一)人工智能技术概况表1-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情况领域主要应用场景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慧交通交通优化、路线规划、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医疗诊断、药物发现、个性化治疗建议智慧教育教学评估、在线管理、个性化教学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2链布局如图1-1所示。涉及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农业和智能制造等。互联网浪潮的推动和海量数据的增长使得人工智能在国内的商业价值迅速提升,其中,智慧安防和智慧金融两大板块的商业增长效果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3(三)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及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理论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互联网、大数据、计算硬件等相关技术产业群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发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时代以及基于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时代。其中,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是指机器依靠明确且符合逻辑的规则建立起来的推理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4 系统;而基于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是指机器通过特定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从海量数据信息中获取知识。在基于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径下,获得高质量的大数据成为提升算法成功率的关键。例如,在智慧医疗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医疗数据样本造价昂贵导致了医疗数据样本数据量不足或样本数据结构失衡,引发了智慧医疗系统因缺乏数据驱动而形成的智慧医疗准确率低的现象,难以实现真正的智慧医疗。因此,大数据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数据基础。2.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实体经济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兴技术产业,不断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赋能实体经济,这既是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也是各国占据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的关键因素。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布局了人工智能战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不断进行深度融合,传统产业不断进行智能化转型,形成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产业+人工智能”的典型方案。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平台的智能化工厂不仅提升了产品检测效率和设备利用效率,而且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在智慧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医疗诊断的新型治疗方式在提高医疗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在智慧教育领域,基于人工智能搭建的智慧教育平台通过云课堂、智能测评、智能作业等应用形成了家校一体的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机器通过各种机器学习方法在分析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能够生成全新内容的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逐渐2022年11月,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的ChatGPT在5天内注册用户就超过100万,它能够生成语言文本,做到与人类几乎无障碍沟通,同时能够通过生成内容完成翻译、撰写邮件、解析代码等工作,极大地减少了内容创作的成本。此外,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2023年3月16日,百度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文心一言”。2023年4年7月7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正式发布,其中包含可用于开(一)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基础日益巩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逐渐成为引领各国发展的战略产业,同时,它也是事关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基础领域。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新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全方位智能辅助支持。到2030年,建成具有规则引领和应用示范效应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理论体系,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全流程高水平智能辅助支持,应用效能充分彰显。《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升"虚拟现实+"内生能力与赋能能力,加快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强化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围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强研发上下游配合与新技术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数学、化学、地学、材料、生物和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范式。《关于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合,形成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支撑教育强国战略与教育现代化。《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新型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协同发展,构建完善新型智能算力生态体系。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纲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2.基础设施为增强人工智能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推动硬件设施、云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硬件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算力等支持,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和人工智能传感器。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将人工智能芯片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其成为公共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我国各企业在这一领域不断发力例如,华为在昇腾系列芯片的布局上,2018年发布了面向边缘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昇腾310;2019年发布了面向云端人工智能训练场景的人工智能芯片——昇腾910,实现了从边缘计算到高性能计算的全场景覆盖,成为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领军者。随着2022年ChatGPT的突然爆火,资金和人才将更加聚焦于GPU等领域。尽管我国在GPU芯片研发方面已经投入资金和人才,国产GPU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芯动科技和摩尔线程等,但是与海外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在GPU领域实现独立自主、高质量制造和创新还需加倍努力。在人工智能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8传感器方面,我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高端传感器及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的突破。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瞄准传感器、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在国家专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了1210.8亿元,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云计算平台将不同企业和个人所需的计算资源集合在一起,向外提供虚拟化服务。它实现了算力资源的标准化抽象,为人工智能大规模算力需求的转化和分配提供了基础,实现了算力服务的自动化。我国将云计算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赋能人工智能应用升级。2022年3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实施,规划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东部的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充分利用西部丰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东西联动。此外,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等企业纷纷推出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持续提升云计算平台性能,积极满足人工智能产数据中心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不仅能够为人工智能的算法研究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集,而且能为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提供大数据存储服务和计算资源。我国十分重视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9--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指出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改革,推动高校培养高层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截至2022年底,我国约有378736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根据工信部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近4000家。从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增长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基础日益巩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呈增长趋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2020年、2021年增长率分别高达73.33%、82.4%,(二)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格局日趋多元化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在基础层层面,我国发展迅速、且较为成熟,行业竞争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激烈。在技术层和应用层层面,我国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专利申请量居世界主要国家前列。在基础层上,虽然人工智能芯片相关的大部分技术被国外巨头企业把控,但是我国在ASIC技术的研究上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如华为不断研发出针对物联网、车联网等特定领域的海思半导体芯片。同时在基础层的数据收集、标注、分析技术上,我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为人工智能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催生了专门从事数据收集、标注、技术的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商,这些服务商开发出的数据资源采集服务、数据库产品、数据资源应用服务也反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发展。在技术层上,我国在算法理论、开发平台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百度的PaddlePaddle平台、腾讯的Angle平台、阿里巴巴的DTPAI平台、华为的Mindspore框架等等。同时我国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三大主要行业技术领域中实力较强,其中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发展领先全球。在应用层上,得益于我国人工智能在基础层、技术层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同时,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和众多领域进行融合发展,形成了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众多融合创新领域。2.产业视图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紧密结合,从底层技术到应用落地得以全面发展。依据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我国相关企业分布在产业链各层级,形成的较为全面、完整的产业视图如图2-2所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应用层应用层高土麻披追-科技猿题库好未来科大讯四维酶探蝌技技术层天3.主要城市发展概况(1)北京市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北京一直走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列,并积极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行业融合应用、智慧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和政策保障研究等领域,北京市都获得了重要突破,逐步建立起国内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新型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在产业创新资源方面,北京市依托政策红利和人才优势,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北京市成功打造了多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并取得了多项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例如,北京市32家单位承担了37个工信部揭榜挂帅优胜项目,10家总部设在北京的企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30家机构的人工智能专利授权数量跻身全球前100名。此外,北京市拥有21家国家级和部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占全国总数的一半。3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北京市将海淀区和朝阳区定位为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形成了创新资源的聚集高地和创新活动的枢纽平台。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市共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其中,海淀区作为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先导区和人工智能创新聚集地,有644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占全市61.45%⁴。(2)上海市上海市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集群,与北京市相比,上海市人工智能应用层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在产业创新资源方面,上海市拥有众多人工智能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更是单独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这些院所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此外,上海市还汇集了众多人工智能知名企业,例如商汤科技、阿里巴巴和腾讯等,这些企业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上海形成了浦东张江、徐汇滨江、闵行马桥、临港新片区四个重点聚集区、多个特色园区的“4+X”产业布局。其中,浦东张江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已经聚集了数百家企业,包括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临港绝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坐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慕课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机构。(3)深圳市人工智能作为深圳市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和政府领导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枢纽。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在产业创新资源方面,深圳市拥有巨大的人才创新优势和企凭借自身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以及人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深圳汇聚着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例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含深圳高新区中的深圳湾片区和南山园区;研发孵化带主要包含板雪岗科技城、深汕湾机器人小镇、盐田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人工智能研发基地,智能制造带主要包含光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立新湖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龙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智能制造(4)广州市广州市统筹布局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行业应用落地,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在产业创新资源方面,广州市正全面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激发“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市积极举办人工智能相关学术论坛、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等活动,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通过“软创新”方式激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创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广州市形成了以天河、黄埔、南沙为核心的区域性产业布局,并持续建设广州市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黄花岗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中大国际创新谷4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一)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日渐完善1.政策制度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广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旨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广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易成本工作方案》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全区推广应用口岸智能物流服务系统,整合“单一窗口”通关物流数据,为企业提供货物跟踪与物流状态实时查询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和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物联网、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提升数据开发应用支撑能力。《广西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强车联网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相关领域工程协同规划建设。为持续深化5G+智慧港口创新应用,将以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重点,推动5G在轮胎吊远程操控、智能理货、视频监控、移动办公等场景的融合应用,实现生产自动化、运作智能化、管理智慧化。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以集聚创新要素为突破口,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北斗等领域推进引领产业变革的技术,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技术、高端制造技术、科技金融等。《广西智慧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础设施数字化、行业治理精准化、运输服务智能化、融合创新深度化、安全保障规范化”的智慧交通体系深入推进,整体发展水平全国前列、西部领先,有力支撑广西交通强区建设。《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到2023年,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北斗导航、遥感、地理信息、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智能视听设备、机器人等产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家居等产业。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支持交通、康养、医疗、农业等领域发展机器人产业。《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广西与东盟跨境数字产业合作能级进一步跃升,在5G、大数据、北斗、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汽车等领域,形成2条至3条标志性标杆企业和百亿元级跨境数字产业示范园。《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一体化系统、智慧医疗平台、农牧产业智慧供应链系统、智慧应急平台、绿色智能配电网数字化平台、面向东盟的多语种互通互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示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楼宇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3年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为产业赋能,依托楼宇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工业融合新业态,以精准农业、农村电商等为代表的农业融合新业态,以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融合新业态,蓬勃发展。到2025年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楼宇数字产业体系。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除了相关政策的引导,广西还积极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广西建设的进程。广西出台了《广西科技创新条例》《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以及“广西科改33条”等法规政策,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创新项目企业牵头制、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完善加强“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实施方案》指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投资,统筹各部门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利用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科技计条件的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在项目资金支持方面,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一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中国一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近年来设有专项补贴资金,其中,2022年补贴项目有131个,提供了2610万元的现金补贴和4200万元的云资源补贴5。广西积极组织开展“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和数字化转型项目申报,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鼓励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方向,立项支持“基于人工智能手持式红外热成像双光云台相机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面向区域特色产业的智慧农业单品大数据平台的研制与应用"等24项科技重大项目,资助科研经费约1.3亿元6;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10项,补贴科研经费745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超5亿元;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企业开展重点研发计划19项,补贴科研经费6725万元7;2022年支持数字化转型项目30项,总投资3.9亿元8。2.基础设施为提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在各个行业中实现智能化应用,广西正在持续加快硬件设备、云计算平台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人工智能硬件方面,广西在集成电路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依托这一产业基础,广西协同鲲鹏等产业生态布局,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专用芯片技术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智能电源管理芯片、高精度定位芯片等视频智能终端专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研发数字主动降噪芯片等智能音频芯片并推进其产业化;推进应用于工程安全控制的数码电子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鲲鹏产业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到2023年底,进一步巩固以鲲鹏软硬件技术体系为底座,涵盖鲲鹏处理器、昇腾人工智能芯片、昇思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等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鲲鹏产业生态,形成基于鲲鹏技术体系的全栈能力,为广西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提供硬件设施基础。指出开发应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和训练场景的混合架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及其关键技术。广西大学多功能计算平台是基于集群概念设计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以曙光7000A高性能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系统运算速度理论峰值为264TFlops(每秒264万亿次)、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是安全稳定、能效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好的多功能计算平台。该平台总体性能在国内高校位居前列,在广西位居第一,是面向在数据中心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中心发展规划(2020-2025)》显示,目前广西共有787个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其中包括11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和4个大型数据中心,总计可容纳29万架标准机架。该数据中心依托桂林乃至广西数据政务服务,致力于打造为广西及西南区域各地市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提供高质量大数据及云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数据灾备中心,并逐步打造成为全国性大数据应用中心。广西交通运输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成的中心机房超600立方米,实现37台+的虚拟主机并行计算,并具有150TB+的数据存储能力以及每日10亿条+的数据处理能力。此外,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被选为2022年国家新型3.科研机构为了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广西成立了一近10家科研机构,每个机构肩负着不同的职责,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各领域高水平应用,并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表3-2所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指导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作为管理中心,数字广西集团和华为公司共同建设和运营的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于2019年8月在广西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南宁揭牌,其主要定位是推进区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重点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并从生态构建、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促进广西数字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赋能广西各行各业,形成集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引入华为技术能力,提供230项云服务、52类平台功能、99项API服务、8大预集成解决方案,已为280家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成功建设了119个人工智能项目,覆盖了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小语种等多个领域,并打造了30多个标杆应用案例。中国一东盟信息港云端智能创新产业研究院为广西版“小汤山”医院部署云端智能机器人,并先后在45家医院部署共计95台AI测温机器人、保洁消毒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务。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研发的广西首辆20吨5G+智能重载运输机器人,具有精确导航、智能避障、智能调度、自动充电等功能。广西科学院联合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的《桥梁缆索检修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性发明了一种自平衡的桥梁主缆检修一体化机器人,实现空间主缆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属于国内首创。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推进区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重点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并从生态构建、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促进广西数字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赋能广西各行各业,形成集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中国一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基于鲲鹏技术的国产化产业生态发展基地,充分发挥华为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整合能力,汇聚海内外产学研力量。中国一东盟信息港云端智能创新产业研究院围绕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从智库建设、人才聚集、项目引入、应用示范、智能教育、生态培育等方面,推进云端智能产业发展,助力广西数字经济建设。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与从事机器视觉、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应用研究,围绕广西产业应用场景对关键共性技术的需求,开展深度研发,输出行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广西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广西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类脑智能与脑机接口、自然语言处理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重点打造面向领域和行业的新一代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智能系统,开展大数据的智能化、网络化的应用。研究院致力于卫星遥感、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调查评估测绘服务、地灾治理、大数据服务等领域,为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添新动力。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承担自治区自然资源监管的遥感技术支持,开展自然资源遥感技术开发和数据应用,依法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坚持以服务广西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与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促进广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宗旨,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广西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发展,凝聚区内外大数据行业集体智慧,建设以"服务"为载体的综合性平台,制定大数据行业规范和标准、研制大数据研究报告、促进大数据产业交流等大数据服务。技术研究院聚焦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打造高端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引进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汇聚人工智能专家,为桂林市乃至广西自治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智库资源。度IT/互联网/技术类职位的人才需求量为20829,比上年度的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25850人减少5021人,降幅为19.42%。但是,与人工智能发展高度相关的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线路业的人才需求呈现上升态势,实现突破性增长,2022年其需求人数为10244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60人,增长57.99%。IT/互联网/技术类职位供应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2年,该职位求职人才数达到56931人,相比上年度的43131人增加了13800人,增幅高达32.00%。其中,计算机硬件开发类增长幅度最大为58.87%。虽然自2018年起,广西IT/互联网/技术类职位供大于求,但是硕士及以上学历求职人数占比不高,缺乏人工智能领军型人才。目前,加强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广西一项重要策略。在人才引进方面,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地域优势实现精准化、差异化引才,每年精准引进一批来自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入桂开展科研工作。此外,广西也是中国率先启动实施“东盟杰人才奖励补贴、政府引导基金等方面对引进的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予以重点支持。广西鼓励长江经济带专业人才到桂创业,创新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包在人才培养方面,广西建立“杰出人才一八桂学者一特聘专家一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人工智能作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广西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资源优势,推动与长江经济带建立完善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培养专业高层次人才,并支持高校与长江经济带高校开展对口合作,鼓励教师到长江经济带高校进把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提升中小学生数字技能此外,广西共有52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这些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为广西培养了大批的人工智能人才。截至2022年底,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广西18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协助10所高校完成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教育部专业审批;培养双师型教师33名,全面提升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接;搭建人工智能专业技术学习平台,累计为600+名相关人才提供培训服务。中国一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与22所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鲲鹏人才超5000人。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所和南宁学院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并在南宁学院开展首场大学生实习就业宣讲会。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情况如表3-3所示。地区院校名称南宁市(25所)广西大学、南宁理工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警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市(6所)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工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崇左市(5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市(5所)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桂林学院钦州市(2所)北部湾大学、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梧州市(2所)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河池市(2所)河池学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百色市(1所)百色学院贺州市(1所)贺州学院玉林市(1所)玉林师范学院来宾市(1所)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北海市(1所)北海职业学院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截至2022年12月,广西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2177家9,如图3-2所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2020年、2021年、2022年广西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增长率分别高达38.12%、41.99%、19.88%,展现出广西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环境持续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技图3-2广西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变化图北海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于全区前五,其中,南宁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比高达50.6%,柳州占比为10.5%,紧随其后。有少量城市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比不足2%,人工智能企业区域发展相对不平衡。2022年广西人工智能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如图3-3所示。"以下如无特别说明,企业数量相关数据均来自企查查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1638.6%从不同注册资本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来看,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广西人工智能企业占比为19.3%;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占比分别是4.5%、1.6%,这两区间的广西人工智能企业与全国总体水平无明显差距,并略高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与陕西、四川等西部领先省份。广西人工智能企业注册资本占比与其他省份对比如图3-4所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二)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优化升级1.产业链构成广西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在应用层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新态势,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但总体而言,基础层发展相对薄弱,技术层主要侧重于应用技术,各领域的发展仍缺乏主导性龙头企业。在基础层方面,广西企业经营业务偏向于人工智能芯片和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芯片代表企业有广西桂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桂芯科技通过了ISO9001、制造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及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电子等智能化领域。数据处理代表企业有南宁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广西梯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梯度科技先后取得60多项专利软著,参与了10多项云计算国家标准制定,努力推进科研成果转换,是南宁市智能容器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宁市联邦学习工程研究中心。然而整体而言,广西在基础层环节相对薄弱,缺乏主导性的龙头企业,主要依赖于来自省外的寒武纪、百度、华为等头部企在技术层方面,广西企业经营业务偏向于应用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知识图谱等领域。其中计算机视觉代表企业有中国一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智能语音代表企业有广西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南宁捷赛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知识图谱代表企业有凡普金科集团有限公司、润建股份有限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公司等。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广西民族大学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展开了密切合作,共同建设东盟语言人工智能研究院,以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广西在技术层环节缺乏具有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相关市场仍由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国内头部企业主导,且只有少量企业涉及到位于技术层的基础开源框架和技术开放平台。在应用层方面,广西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众多领域进行了深度融合。目前,广西已经构建了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态系统,在这些领域中涌现了不少具有示范性的应用案例。例如,在智能制造方面,广西有五家企业入选了国内“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有六家企业入选了国内“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由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与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单位联合打造的“南南铝加工5G智慧工厂”项目荣获工信部“绽放杯”一等奖。应用层代表企业有广西数字广润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数广全网融合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广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但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大型主导型企业。2.产业视图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产业视图如图3-5所示。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层企业发展较好,它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多个行业领域中,其中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海洋等。同时,广西有少量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外省企业相比,仍有广阔的进步空间。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北投YINGEDU.COM慧云信息数广泛糖科技广西数字广润柳工柳钢集团捷赛数码科技中国东信润建股份3nod三诺凡普金科梯度科技宝宝图3-5广西人工智能产业视图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能够优化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而且能刺激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广西充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分发挥南宁、钦州、柳州、桂林的主轴作用,以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辐射带动北海、防城港、崇左、百色沿边沿海组团和玉林、河池、梧州、贵港、来宾、贺州桂东承接组团的人工智能和数字(1)南宁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南宁市以1102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一,占全区总数约50.62%,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24.1%。但是,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的企业语言、物联网等领域,代表企业有慧云、咪付网络、达译科技、金奔腾等。基础层与技术层有部分企业涉足,如云上广西、北投产业创新资源方面,南宁集合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资本、人才多个发展要素,构建人工智能战略创新体系,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从高等院校来看,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南宁学院一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等人工智能高等院校致力于打造完善的人才创新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持续输入原创动力。从研究机构来看,南宁聚集了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广西产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南宁初步形成了以五象新区、高新区、青秀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聚集地,形成了一批典型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园区。例如,中国一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南宁五象远洋大数据产业园、中国一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吸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纳了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主要依托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提供丰富的产业创新资源(2)柳州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柳州市以229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二,占全区总数约10.52%,与上一年主要覆盖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领域,代表企业有柳工、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等。涉及到基础层和技术层的代表产业创新资源方面,从高等院校来看,柳州人工智能高等院校有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柳州工学院软件学院等。从研究机构来看,柳工集团致力于研究智能化与信息化、工程机械自动化领域,2021年柳工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自主作业的无人装载机、无人挖掘机和无人压路机以及云平台解决方案,将大力推动智能制造。2020年由柳钢集团、中国移动广西公司防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积极探索,打造了全球小型纯电动平台以及实现了V2X-ADAS融合的绿波通行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柳州市以柳北区和鱼峰区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心。其中柳东新区是广西首个千亿元产业园区,联合汽车电子、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基地等重大项目先后在此开始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建设或投入生产。根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综合排行榜,在115个国家高新区中,柳州国家高新区位列45名,成为全国高新区50强。(3)桂林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桂林市以187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三,占全区总数约8.59%,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14.72%。其中,大部分企业位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应用层,主要覆盖智慧旅游、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代表企业有桂林优利特、桂林广陆数测等。基础层和技术层代表企产业创新资源方面,从高等院校来看,桂林人工智能高等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从研究机构来看,桂林慧谷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广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聚集了5位国家级人建产业化小试平台,立足广西实际,加强实际应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广西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桂谷与香港NEWTECH集团研发合作,成立了“慧谷—海纳德联合智能芯片创新中心”,建设了“桂林香港电子科技园”,促进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合开发的数显卡尺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桂林市以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其中桂林智慧谷率先抢占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好时机,打造了桂林第一家人工智能文华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创业园。该园区是一座集创新孵化、科技展示、人才培养、企业孵化、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园区,以“智慧谷、智能制造、智能生活”为定位,以打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目标,为广西乃至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优质的(4)钦州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钦州市以163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四,占全区总数约7.49%。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16.43%。企业所处产业链中的应用层居多,主要覆盖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慧交通等领域,代表企业有骏升科技、恒源智能电动汽车、子木源盛安防科技、中总新能源科技等。涉及到基础层和技术层的代表企业有天山电子、见炬科技、产业创新资源方面,从高等院校来看,钦州人工智能高等院校有北部湾大学,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等。从研究机构来看,2022年华钦智慧园区技术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致力于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同年9月,中国一东盟(钦州)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启用,是华为全球公有云网络在广西布局的唯一节点,其为钦州吸引了富士康科技集团、上海京颐科技等7家企业落地。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其全国医疗影像云中心总部设在了钦州。这些企业的落地,进一步促进了钦州的经济发展,并且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中国一东盟(钦州)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入选2023年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化示范性标杆项目并获资金补助支持。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钦州市以港片区和钦南区为中心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全国首个5G华为数字小镇形成了“一云两基地两中心”架构,建成了云计算中心、医疗影像云等一批信息化项目,并引进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联信息科技企业,打造了行政大数据、商用大数据、华为移动APP大数据三大大数据产业生态圈。2022年12月,钦州石化产业园被列入全国第五批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作为智慧化工园区的代表,钦州石化产业园将进一步整合园区内资源,推动先进信息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效、智能、绿色的园区管理模式,提升园区治理和生产经营水平。(5)北海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北海市以107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五,占全区总数约4.92%,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15.05%。大部分企业位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应用层,主要覆盖智慧海洋、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等领域,代表企业有广西通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联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及到基础层和技术层的代表企业有北海六禾电子有限公司、北海惠科光电显示有限公司等。产业创新资源方面,从高等院校来看,北海人工智能高等院校仅有北海职业学院。依托北海职业学院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立了人工智能科普体验中心。该中心是北海市首个集培训、考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实训教育基地。从研究机构来看,北海市国信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汇集了国内外行业专家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专注于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支持和助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北海市以海城区和银海区为中心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其中,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14个重点产业园区中唯一专业发展电子信息的产业园区,2021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成功打造了"自治区优秀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聚区”“自治区数字经济标杆示范区”等优质创新平台,入驻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软件研发等领域企业。(三)广西与多个区域构建合作格局1.与长三角区域奠定坚实合作基础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期间强调,广西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2022年,广西与长三角地区共同举办了“投资广西一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重点产业合作恳谈会”、广西(杭州)政府招商推介会、广西(南宁)一江苏(苏州)重点产业项目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广西与长三角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为广西发展打造更多合作机遇和合作平台,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2年印发的《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2022一2025年)》指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事业单位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科创平台合作,联合开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技术攻关。在政策引领和政府积极推动下,广西与长三角区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浙江企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业在广西共签订项目3150个,投资总额8077亿元,投资项目到位资金5171亿元,50亿元(含)以上项目35个10。为了推动浙江大学的先进技术成果在广西得到转化和应用,并进一步扩展至东盟地区,浙江大学一广西东盟创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经济、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通过引入浙目前,广西正重点对接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广西优先发展包含电子信息的9大产业,持续深化两区合作。在广西对接行业领军企业(上海)项目洽谈会上,签订了2个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了31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金额达到358.93亿元,项目涵盖了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博泰车联网是中国车联网领域的头部领军企业,一直以来在智能车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该企业与柳州共建的智能网联产业基地,包含智能制造工厂和先导研发创新中心。其中,先导研发创新中心将围绕智能车载技术、设备、系统及衍生智能新服务新体验,开展研发攻关和试验验证,涵盖辅助驾驶、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这一合作将积极促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柳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柳州市汽车工业快速跨越、创新发展和扩大规模的能力。2.与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进入“十四五”规划期间,两广地区的合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的合作。自2021年以来,两地创新成立各级粤桂协作办公室,通过产业合作、人才互动、劳务协作等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两省(区)联合签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署《“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规划今后重点推进"九大协作”;出台《粤桂东西部协作规划(2021-2025)》,深化拓展产业、就业、消费等重点领域协作,广西成为新阶段全国较早开展东西部协作互访对接的省份。印发的《“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指出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业。在智能家居、电子产品、通信工程、光电传感技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加强与大湾区相关企业协作,实施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重大工程,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跨区当前,广西与珠三角区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湾企入桂”深圳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共有35个投资合作项目在现场签署,总投资金额达到3110亿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领域。此外,有57个云签约项目,总投资金额为741.59亿元,主要涉及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领域。为了与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深圳创新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能够更紧密地与大湾区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跨区域的科技合作项目,促进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深度合作,在鼻咽科,引入孙颖教授团队研发的“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人工智能(AI)勾画系统”,该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地解决了本地放疗靶区勾画效率低下的传统难题;在消化内科,肿瘤早期诊断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引进了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GRAIDS),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消化内镜检查的效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家进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行人形机器人量产和商业化运作的创新硬件公司。该公司于2022年7月8日与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签署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在新区建设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柳州智能机器人总部制造基地。该基地涵盖物流机器人、递送机器人等重要板块的研发、制造以及示范场景开发等,布局机器人舵机等核心硬件及机器人整机自动化生产线。预计投产后,年复合产能将达到1万台以上,年产值达到20亿元,进一步促进柳州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该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3.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日益密切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成立于1967年,是由东南亚10个国家组成的政府性国际组织,简称东盟。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地区,广西拥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交流的重要节点。2004年,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南宁落户,并将其定为博览会永久举办地。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要促进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2022年10月印发的《加快广西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广西要深化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合作,积极参与新加坡“智慧国”、马来西亚“云优先”、“数字泰国”等项目建设,投资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等基础设施,提供远程医疗、数字金融、智能物流、数字惠民等民生项目的技术支持。搭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广西先后成立了中国一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一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新中心、中国一东盟信息港云端智能创新产业研究院、中国一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了人工智能、鲲鹏、区块链等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为双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依托广西高校和企业的技术资源,在广西语言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成功组建东盟语言处理研发中心,致力于为面向东盟的语音语言服务提供技术支持。面向东盟的“数据挖掘分析中心”大数据实验室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广西企业积极推进东盟地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建设海外云计算中心,目前已在当地部署完成硬件设施,正加快推进第二期建设。南宁的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已经落地并正式开始运营,柳州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获得批准,正在加快建设。依托中国一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框架,积极探索推进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面向东盟国家建设运营了一批数据中心及要素市场。此外,2022年中国一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启用,中国一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国一东盟人工智能适配中心启动成立。目前,中国一东盟技术交易平台已收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需求1125条,科技成果1万多项,并汇集了专家3835名。中国一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与包括泰国在内的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并与7个东盟国家组建了技术转移联合工作组,建成了包含2600多家成员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广西作为中国和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桥梁,与东盟合作建立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平台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在南宁设立了中国一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度的中国一东盟跨境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成功示范应用到包括柬埔寨在内的5个东盟国家。广西医科大学搭建了中国一东盟跨境医疗平台,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4个国家6个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了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基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多语种的跨境直播服务,协同智造云平台”连续三年入选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并在700家供应商中推广应用,形成可复制经验逐步向东盟推广。2022年12月,中国一东盟译制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获得杜比认证的全景声译配棚,致力于研究机器配音、人工智能翻译等领域,以扩大译制片的生产规模并提高成品数量。同时,该中心与广西广电在东盟国家建立的译制工作站联动,为云端联合译制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并推动两地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人工智能影视译制东盟传播”项目入选2022年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典型案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00多部中国视听作品的英语和印尼语字幕译制电影、近200集电视剧和近4000个短视频的制作。同时,这些作品已通过YouTube、Facebook以及Tiktok等海外主流新媒体平台进行播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好评。针对中国一东盟市场需求,建立了面向中国一东盟的智能语音语言大数据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种小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分为基础产品和复合产品。基础产品是基于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研发的产品,为人工智能终端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基础支持,主要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智能语音等。复合产品综合应用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是针对特定领域需求研发的产品,主要包括元宇宙、数字孪生、智能终端、自动驾驶等。广西十分重视基础产品和复合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基础产品类1.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指让机器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达到机器理解人类语言的技术,即让机器理解某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或不同的语义中的含义。自然语言处理产品主要包含语义理解产品、搜索引擎产品、机器翻译产品、深度问答产品、情绪分析产品等。广西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研发和产品推广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面向东南亚小语种的文字机器翻译、语音智能翻译等,争取打造一个针对泰语、马来语、越南语等十余种东盟国家语言的在线翻译平台。梯子科技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就业服务平台,设置对话机器人,节省传统就业服务中相关教师在简历诊断、技能培训、职业规划、行业/岗位推荐等咨询类的重复性工作所花费的大量时间,解决面试训练量不足、对面试结果判断不完善、链接企业或高校生态不2.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通常是指让计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算机或系统能够感知和认知图像、视频以及其它视觉输入,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根据信息做出智能化处理。计算机视觉依托于深度学习算法,主要分为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重构等方向,涉及领域复杂,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计算机视觉产品包括人脸识别、医疗影像诊断、文字识别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零售、安防等产业,促进相关产业朝智能化方广西已将计算机视觉赋能各领域。传统产业转型方面,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在其自主研发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判定等微服务,对厂区实行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柔性生产和精益制造;交通领域方面,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高速公路应急服务管理平台中搭建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在线检测两客一危车辆、特殊车辆等重点车辆;环保领域方面,环保蓝天保卫战监控监管系统项目将随机采取的图片上传到人工智能服务器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有效地解决了秸秆禁烧监知识图谱是指一个具有有向图的知识库,用可视化技术描述出其知识载体以及关系。它是一种基于语义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知识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具有有向图结构的知识库,将各类知识载体之间的相关性和联系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其中,实体与概念或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由于知识图谱的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个性化推荐、分析与决策等领域以提高产品特性。广西正逐步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本地相关产业相结合,推动知识图谱产品的发展,扩大知识图谱的产业规模。广西智桂通的“数智人"在知识图谱和类人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感知用户意图,通过相关的应用工具主动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智桂通以“小桂”的形象,借助知识图谱产品的服务为人们提供智能问答功能,达到“智能助手”的效果。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利用知识图谱和图数据库等技术,通过构建元数据和业务知识图谱,结合自然语言分析技术和全文索引技术,创新实现了跨部门、跨云、跨库的数据资源调度和融合应用,满足政务数据高效调度和融合应用4.智能语音智能语音通常是指声音信息在人机间的交互,使智能设备能够模拟人类实现能说、能听等语音能力,当前主要包括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且已经成熟应用到很多领域中,例如: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客服、智慧教育等。在智能语音方面,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凌云县、田林县相继在各级乡镇卫生院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智医助理”系统建设,该系统包括了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智能语音呼叫系统,截至目前,三个县的乡镇卫生院通过智能语音呼叫系统服务辖区居民76.2万次,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此外,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已于2022年8月3日正式启动,上汽通用五菱与思必驰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开发下一代车载智能语音产品,推动五菱汽车朝智能化方向快速前进。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二)复合产品类 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社会形态和互联网应用。元宇宙利用科技手段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链接,创造出映射现实世界并与之交互的虚拟世界,它是一种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当前应用在多个领域的虚拟现广西对数字经济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元宇宙的实践中,文旅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场景。在2022年10月,中国一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区在百度希壤正式上线,是广西首个元宇宙景区。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以刘三姐为主题IP打造具有AI能力的“刘三姐数字人"形象逼真,多才多艺,会唱山歌,讲壮话、桂柳话、客家话、粤语以及英语等多种语言,是游客身边的智能助手。此外,美食特产等各种信息,可以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便2.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属于一种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是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方向之一,其体系结构框架与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相同,主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特色更鲜明。智能终端产品包括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桌面终端、智能自助终端、无人机、机器人等。广西高度重视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装备制造业进行升级,并不断提升全区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以扩展智能终端产业链的范围。钦州保税港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启用智能可视化管控系统,能够快速定位周围车辆和人员,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智能预警。2020年,中国一东盟(钦州)5G智能终端产业区全面启动建设,重点发展智能汽车终端、智能手机、智能识别系统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其目标是3年内产值能力达到200亿元以上,5年内达到500亿以上,争取8年左右将其打造为产值超千亿元的智能终端产业园。南宁电信通过无人机实现光缆巡检,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任何破坏光缆安全的活动,同时降低50%的成本。通过利用人工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ModelArts预置算法和框架的便利性,模型的准确率由85%提升到90%。3.数字孪生数字孪生(DigitalTwin)技术是基于某种或多种智能设备或系统,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创建与实体相对应的数字版“克隆体”的技术。数字孪生是一种虚拟模型,目的在于准确反映物理对象。随着物联网、BIM技术的普及,数字孪生技术逐渐从封闭空间小场景应用向开放空间大中型场景应用转变,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智慧城市、基建工程等领域。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广西也积极出台数字孪生相关政策,加速数字孪生技术的场景应用和产业布局。《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字孪生”空间。2022年,南宁市CIM基础平台建设项目被中国信通院被遴选为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它充分利用大台。同时,广西汽车集团“数字孪生”项目入选了工信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项目,该项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优化生产调度、精准分配生产物流、产品设计与仿真等功能。此外,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还合作举办了西门子“数字孪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西门子NXMCD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解决方案,为广西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提供可自动驾驶是指车辆利用安装在车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