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1页
第6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2页
第6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3页
第6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4页
第6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具有连续性,“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的,留下的是一条螺旋形上升的轨迹。”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第6课

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755年618年907年朱温废唐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581年开皇之治唐朝建立隋朝建立589年完成统一960年北宋建立隋唐五代十国第6课

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材料一在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强烈要求统一,经济的发展也要求突破分裂实现统一,而统一的条件也已成熟:士族衰落了、民族融合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形成了,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实现统一,还要有一个杰出的领导人物。这个杰出人物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带领人民去完成历史时代所赋予的任务。——施建中:《隋统一原因再探——兼论隋文帝平陈方略》一、“大一统”的再现隋文帝问题:隋朝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长期分裂,人民要求统一经济发展,要求突破分裂士族衰落北强南弱民族融合杰出人物(一)顺应大势的隋朝(二)盛极一时的隋朝

洛口仓共储粮2400万担,合今约12亿公斤。……可供应80万人十年之食

《隋唐“大一统”的秘密》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营建东京。……606年东京洛阳建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三)迅速陨落的隋朝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唐】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思考】你是如何看待隋“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下江南一共建造了5000多艘船,带了十万多人共赴故乡。隋炀帝所建造的船都不是小船,有的船有四五层高,极个别的船上面还装饰的富丽堂皇。(1)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2)三次大举征伐高丽(3)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启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二、“大一统”的荣耀唐高祖李渊

李渊(唐高祖,566年-635年)比隋炀帝杨广大两岁,他俩的母亲是亲姐妹,外公是北周时期的重臣——大司马、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七岁袭封唐国公,隋炀帝即位后,617年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一)高祖立国小组合作探究:唐朝是如何走向强盛的?为什么称为盛唐?从政治统治、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思考1、政治统治(1)唐太宗(贞观之治):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2)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唐玄宗(开元盛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二)大唐盛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农业:曲猿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商品经济发展:1.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出现2.唐朝中后期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2、经济发展(二)大唐盛世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

——《新唐书·四夷传序》(二)大唐盛世3、民族关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五种途径。①军事打击:②设立机构:③册封首领:④政治和亲:⑤会盟通好: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有何意义?

对当今的民族政策有何启示?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意义:①有利于祖国边疆开发②有利于民族交融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民族关系该图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生动画面。而敦煌地区的人口也由新旧《唐书・地理志》所载的“户4265,ロ16250”增长为《通典》所载的“户6395,口32234”,人口几乎增长一倍。(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民族观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观念:华夷一体,民族平等原因:民族政策的开明;民族交融的加强;唐朝国力的强盛。3、民族关系(二)大唐盛世三、盛世危局孕新机长恨歌(白居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结合所学,讲述《长恨歌》背后的故事,寻找《长恨歌》里的历史史实,结合史实论证唐朝有盛转衰的原因。(1)史实: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2)原因:①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②唐玄宗在边境增设军镇,随着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出现外重内轻局面。(一)盛世危局

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

而由军队首领来充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和控制力。因此,唐政权不仅在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象的帝国前期还要长。——根据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整理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延缓了唐朝统治两则材料对藩镇割据的看法有何不同?你有何看法?由此可见研究历史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但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多角度、全面的看问题;尽量占有更多的材料(二)孕育新机

五代总的特点是政局动荡、政治黑暗、法制败坏、经济凋敝。50余年中,皇帝更换14人,分姓八姓。五代之乱至后汉已极,后周则出现趋治迹象。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是五代诸帝中较有作为的政治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长期混乱的北方社会逐渐走上安定之路。十国创建人大多出身微贱,颇知民情,据有一方后能实行保境安民、修养生息政策,很多地方数十年无战事,中原难以企及。——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五代十国有哪些进化的迹象,孕育了”新机“?对此你有何认识?北方到后周,政治已有趋治的迹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客观趋势。

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即波峰;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即波谷。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变态”会回归“常态”的中轴线,继续前行。

——根据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整理

正如阎步克先生所说,中国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动态的,有波峰,有波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