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二0一一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_第1页
盐城市二0一一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_第2页
盐城市二0一一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_第3页
盐城市二0一一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_第4页
盐城市二0一一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1盐城市二○一一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盐城市国土资源局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盐城市二○一一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性工作,是国家对土地利用状况实施跟踪调查,跟踪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它在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编制与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耕地、建设用地审批、违法用地查处等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通过每年一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可准确掌握年内各类土地变化情况,保持土地统计成果,图件成果的现势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我局组织各市(县)、区、乡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面实施2011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盐城市国土资源局在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的同时,加强对土地变更调查的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的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土地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通过年度变更调查,查清了盐城市整个辖区内2011年度的土地利用状况,并统计出了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及年内增减数据,掌握了本变更调查年度内建设用地、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等情况。数据成果真实客观,从正面反映了盐城市土地利用的现势性。现对我市2011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如下:一、盐城市基本状况盐城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1983年由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两个区和盐城开发区,市辖区面积1720平方公里,人口152.64万。全市有138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1954个村民委员会,483个居民委员会,804.73万人口,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其中潮上带1677平方公里,潮间带1610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75%、64.6%、60.8%。隶属于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等县(市)的沿海滩涂,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岸线港口资源得天独厚。盐城市海域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海域面积18897平方公里,其中内水面积12144平方公里,领海面积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国唯一无赤潮的内海水域。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盐城市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海洋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有212个、面积223万亩,畜牧业产地87个、畜禽规模1799万头(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10.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个2.2万亩。全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的产品共有179个。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117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这里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被誉为“金滩银荡”。盐城海滨湿地达45.3万公顷,为太平洋两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面积21万公顷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二、2011年盐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特点2.1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一览表”,盐城市总辖区面积25396935.15亩(折合16931.29平方公里),按土地分类三大类(一级类)划分,其中农用地16482640.20亩,占64.90%;建设用地4052578.05亩,占15.96%;未利用土地4861716.90亩,占19.14%。其中二级类土地利用构成详见下表。单位:亩一级地类面积比重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农用地16482640.2064.90%耕地12533564.5549.34%园地237359.850.93%林地187621.950.74%人工牧草地12.900.01%其他农用地3524080.9513.88%建设用地4052578.0515.96%居民点工矿用地3271015.3512.88%交通运输用地301140.751.19%水利设施用地480421.951.89%未利用地4861716.9019.14%未利用土地3011592.6011.86%其他土地1850124.307.28%合计25396935.15100.00%合计25396935.15100.00%盐城市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按百分比计算,全市的农用地占总面积的64.90%,占辖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农用地中又民耕地占的比例最大,充分体现盐城市土地利用率高、垦殖率高的特点。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15.96%,占辖区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充分反映盐城市建设特大型城市、城乡建设快、工业规模大的城市特色。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19.14%,占辖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未利用土地中大部分为河流、湖泊水面,真正属于有开发潜力的未利用土地很少,说明盐城市后备资源奇缺、土地外扩能力弱的情况特殊。2.2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特点盐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明,盐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十分鲜明,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变化迅速。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均衡,三大类的面积比例比较合理,农用地比重较高,建设用地比重较低,森林覆盖率较低,未利用土地中湖泊、河流水面占有较大比例。三、各地类土地变化情况单位:亩土地类别年初面积年末面积变化情况年内增加年内减少净变化农用地耕地12556943.2512533564.5549477.6572856.35-23378.70园地238119.00237359.85679.051438.20-759.15林地189284.85187621.9547.701710.60-1662.90牧草地12.9012.90000其他农用地3566151.153524080.9522326.3064396.50-42070.20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3222157.203271015.3570199.7021341.5548858.15交通运输用地285566.25301140.7516410.15835.6515574.50水利设施用地483776.85480421.951486.804841.70-3354.90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3018493.053011592.6011836.6518737.10-6900.45其他土地1836430.651850124.3022809.459115.8013693.65合计25396935.1525396935.15198786.15198786.150盐城市各类土地变化情况一览表根据2011年12月31日时点的土地变更调查汇总统计数据显示,盐城市全市范围内各类土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类土地有增有减,但土地的净增减总量真实反映了土地变化趋势,全市土地变更总面积为198786.15亩,从净减少角度讲,农用地净减67870.95亩;从净增加角度讲,未利用地净增加6793.2亩,建设用地净增61077.75亩。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是一大趋势,从侧面反映了盐城经济建设和特大城市建设的总体势头。今年建设用地变更的总量相对不大,建设用地总量增加88096.65亩,说明宏观经济调控后建设用地供应量锐减,建设占用土地下降在土地变更调查中得到正确反映。四、耕地增减情况从土地资源管理角度讲,耕地面积增减的变化事关耕地总量平衡。我市年初耕地面积为12556943.25亩,年末耕地面积为12533564.55亩,年内减少耕地72856.35亩,年内增加耕地49477.65亩,年内净减少耕地23378.70亩。(一)耕地减少走向今年,全市耕地减少72856.35亩,全部为建设占用耕地。全年建设占用耕地72856.35亩,其中:城市7341.3亩,建制镇1296.45亩,农村居民点6787.35亩,独立工矿用地2.85亩,特殊用地39.15亩,公路用地1521.6亩。(二)耕地增加来源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我市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的管理,加大了补充耕地的力度。2011年全市新增耕地面积49477.65亩,其中:土地开发8598.3亩,占17.38%;土地复垦26857.95亩,占54.28%;土地整理9372.0亩,占18.94%;其他原因4649.4亩,占9.4%。五、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全市年末建设用地总量为4052578.0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96%,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271015.35亩,占12.88%;交通运输用地301140.75亩,占1.19%,水利设施用地480421.95亩,占1.89%。(一)建设用地增加情况全市年内建设占用土地96228.9亩中,往年批准今年建设变更的12396.75亩,今年批准并使用当年变更的67467.75亩,今年批准今年未建设的为15461.55亩,未批先建的为902.85亩。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83832.15亩,来源于农用地56035.95亩,来源于未利用地的27796.2亩。(二)建设用地减少情况因土地整理、道路拓宽、河道改造等原因,部分建设用地变更为其他地类,主要有:建设用地变为耕地19200.15亩,六、耕地占补平衡情况全市年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56035.95亩。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49477.65亩。占补相抵全市减少耕地6558.3亩,主要原因为往年批准今年变更的这部分补充耕地已于去年土地变更调查中上图变更。七、综合分析1、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开发复垦整理的潜力大,各县(市、区)应积级争取土地复垦开发整理资金,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充分发挥我市土地后备资源的优势。2、违法用地得到了有效遏止,全市年内没有发现一宗擅自占用的违法用地。八、有关政策、措施和建议1、严格执行“月清季累”制度,消减年度汇总变更的压力,实时变更,做到图件、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