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化学方程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化学方程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化学方程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化学方程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比赛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设计学校: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作业设计者:盛彬 金霞 李纯斐设计学科:九年级化学设计时间:2022年4月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单元作业整体设计PAGEPAGE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作业整体设计目 录单元信息 2单元内容分析 2单元目标分析 4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5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6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12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8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3单元作业 29附往届学生思维导图 34一一、单元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5.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5.1质量守恒定律3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5.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5单元作业二二、单元内容分析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本单元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启蒙教学内容,融合了结构与原理、概念和定律、31质量守计算的理论基础,也是本单元的基础。教材以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为依托,将2介绍了书写1中化学方程式的深入介绍,也是对第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对已学过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用语进行复习和巩固,是本单元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来研究物质的变化,需要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基础,是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教材设计事事实探究、分析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原理和概念文字表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定律课题基本技能(三)学情分析质,又探索了构成物质的微观世界的奥秘之后出现的,学生对物质的化学变化有了质的认识,学会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通过第四单元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学习学会了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反应条件,但是无法表示出各物质之间的“质与量”的关系,无法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也感到这种方法使用起来不方便。本单元是化学学科学习从定性到定量研究方法的转变,因此①学生要从思维方式上做出转变,这是一个障碍点。②另外部分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不熟练,这也直接影响了本单元的学习。③还有部分学生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薄弱,这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都是一大障碍。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质、量的关系,从而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另一方面也可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去反馈前面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形成能力提升。三、三、单元目标分析课题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1.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3.能掌握定量研究和对比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读法。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守的原则。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3.通过分析信息,会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通过对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关系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2.能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3.能够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应用能力。质 量 守 恒 定 律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习目标对应的素养A化学观念A、C原子的变化分析,学生可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微观本质,建立宏观—微观的联系,形成守恒意识。B、C、DB科学思维学生可以体会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认识定量研究和基于科学事实的推理对于化学C实验探究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探究,学生可以知道化学方程B、DD科学态度与责任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有关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书写、配平及计算,B、C学生能够按照化学学科特点进行思维、审题、分析、计算能力的训练,能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单单元课时作业目标四四、单元整体设计思路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并且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五单元课时作业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量”如何变化呢?早在17世纪初,人们就利用化学实验开始了相关的求证,最终,一个基于“量”的秘密质量守恒定律被确认,这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规律之一。试一试,完成作业,了解自己对质量守恒定律又多了几分理解?学生信息学校姓名班级学号作业信息学习内容质量守恒定律作业时间约15分钟作业类型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学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课后练习作业设计作业环节及完成时间作业内容设计意图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初步了解质2.微观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 没量守恒定律的内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改容以及微观解变(原子的“三不变”)。释。温馨提示: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通过温馨提示,入“总和”中;进一步加深对知3.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识的理解。漏;4.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变化,热量、体积变化等不在研究范围之内。1.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所学知识,同时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将理论与实际相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结合,使学生学④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均不变会用理论知识解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答实际问题。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B.10g冰融化后变成10g水C.蜡烛燃烧后,变得越来越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思路引导】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是解题的关键。3.将25gA与15gB20gC和一培养学生对化学定量的D,则A和D的质量比为 。理论内涵挖掘的能力。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以下现象:(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质量减少。(2)镁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5.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初步培养学生定已知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量分析观点,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一定是氧化物C.待测值是0D.参加反应的乙、丙质量之比是4:1物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14362011反应后质量342016待测【思路引导】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出【思路引导】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出X,再根据表格数据,比较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质量增加的为反应物,质量减少为生成物。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深化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6.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下列关于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不变.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7.2022年4月26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深海勇士号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潜水器中可氧烛来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ClO、金属粉末(l、Mg、e等)和催化剂。(1)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上述物质中 ,判断的依据是 。(2)氧烛中的金属粉末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其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2Hl=X+2↑,则X的化学式为 。【思路引导】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 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图乙中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目的 ;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拓展学生对质量实验。守恒定律的理解,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因(分组完成)。课外延伸阅读:质量守恒定律竟然是这样发现的!元素周期规律发现的过程!/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875573300556448729%22%7D&n_type=-1&p_from=-1评价内容A优秀B合格C不合格会设计能设计出完整、正确的基本能设计出可行的实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可行实验方案,方案可行且验方案,但表述不完整。或不会设计实验方案。科学。会实验能按照设计的方案选择能基本按照设计的方案不会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合适的试剂和用品进行选择合适的试剂和用品实验,现象明显,结论进行实验,现象较明显,用品完成实验。正确。结论基本正确。PAGEPAGE10会合作能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交流,发言积极。能参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极。流、不发言。会展示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展示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和结论表述完现象和结论表述不太完表述实验现象和结论。整、正确。整、正确。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等级+评语)小组评价(等级+评语)教师评价(等级+评语)参考答案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悦”预越知】1.参加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2.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悦”知越识】1.B2.B3.5:4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中氧气逸出,所以剩余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2)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镁的质量=镁条的质量+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悦”识越通】6.D7.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9.(1)偏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在空气中 符合不同意 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所受空气浮力会明显增加导致天平不平衡。课时作业评价反馈学生评价时间15分钟以内 15—20分钟 20分钟以上过程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反思①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内涵。②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③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④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还想探究什么问题?教师评价分析作业环节正确题数错误题数空白题数“悦”预越知“悦”知越识“悦”识越通“悦”通越融辅导与建议作业订正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怎样用规范通用科学的化学用语来准确的描述和诠释化学变化呢?从元素符号到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羽翼日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就能真正读懂化学方程式承载的丰富信息,完成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达成度。学生信息学校姓名班级学号作业信息学习内容化学方程式作业时间约15分钟作业类型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设计作业环节及完成时间作业内容设计意图1.定义:用 表示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意义: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表示意义实例:2H2+O22H2O质的方面、 。反应物是 和氧气,生成物。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之比。+ 4∶ ∶ 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学计量数之比)+ 2∶ ∶ 3.读法(以2H2+O22H2O为例):(1)质的方面: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2)量的方面:①宏观:在点燃条件下,每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②微观:在点燃条件下,每 个氢分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水分子。温馨提示:读作“加”和“等于”。初步培养学生从获取的信息是 ( )宏观和微观的角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度去理解化学方B.反应发生的条件程式的能力,培C.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养学生思维的有D.化学反应的快慢序性和严密性。2P2O5( )A.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4个磷与5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五氧化二磷C.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D.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思路引导】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解答。通过练习,比较反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思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信息,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高温、高压C.N2+3H22NH3催化剂B.D.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通过有关训练,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巩固本节课的重A.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难点知识,加深B.反应物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学生对知识的理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解和应用。C.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2xg通过练习,引导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学生对化学反应X的说法正确的认识——由“质”到“量”的是 ( )的过渡,也为之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后化学方程式的B.X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书写和计算做好C.X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准备。D.X中含有氧分子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B.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思路引导】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判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7.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深化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引导】先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出该化合物的质量;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求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通过比较加深对方程式:知识的理解和应2Mg+O点燃2MgO 2H+O点燃2HO2 2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CO+O点燃2CO2① ;② ;③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点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3)某同学课外学习Cu(OH)CO=△=2CuO+HO+CO↑,2 2 32 2是 。通过练习,让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思路引导】可以根据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进行正确的分析。9.化学在科技、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021年3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甲醇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年5月22该车的车身使用了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X+CO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Si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课外延伸阅读:宫崎骏的魔幻星/u51/v_MTQxNjA5NzI4.html参考答案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悦”预越知】1.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2.氢气水 点燃 32 36 数目 1 23.(1)氢气 氧气 点燃 水(2)4 32 36(3)2 1 2【“悦”知越识】1.D2.B3.B4.D【“悦”识越通】5.C6.D7.C8.(1)①都是化合反应;②反应条件都是点燃;③都是放热反应;④生成物都是氧化物。(2)生成物都是氧化物。9.(1)3:1:4(2)Na2SiO3,−4课时作业评价学生时间15分钟以内15—20分钟20分钟以上过程独立完成同伴互助请教师长反思①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的意义,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②能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③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化学方程式。评价④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还想探究什么问题?教师评价分析作业环节正确题数错误题数空白题数“悦”预越知“悦”知越识“悦”识越通辅导与建议作业订正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你掌握了几种?完成下面作业,试试你的达成度吧?学生信息学校姓名班级学号作业信息学习内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作业时间约15分钟作业类型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练习作业设计作业环节及完成时间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必须以 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必须相等。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 ,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 。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2.书写步骤写——根据实验事实,在“ ”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初步了解本课题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到有的放矢。使每种元素的原子 相等,使化学反应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注 ——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 ,标出生成物的 ,再把“ ”改为“=”。查 ——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3.符号使用及注意事项,(2)“无气生气标气升,无固生固标固降。”——若反应物中,溶液中的反应,若反应物中没有固体,生成物中的固体物质化学式的右边标 。烧”,“通电”和“电解”等。1.(1)学完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小组的同学随机抽取班级同学(1)通过对化学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诊断,请帮他们完成研究报告:方程式书写细节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与③步骤的认知。。(2)通过自主将。所学过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2)请按正确的书写步骤,将所学过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书写的原(写一个即可)则和一般步骤。2.X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物质,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饮用水消毒剂。其制备反应为:2KClO3+SO2=2X+K2SO4,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lO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思路引导】由质量守恒的原因可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式。3.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通过配平化学方 H2↑(2)写一个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倍数法等常用配养学生的守恒观,提升学生变化观【思路引导】念和守恒思想的核心素养。PAGEPAGE20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你和她一起讨论下列问题:通过分析微粒模化学式的基础上,考查了物质的分定律中的原子守(填字母)。,解化学变化的微。。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培养【思路引导】通过微观示意图所给的信息得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宏观-微观-符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的核心素养。5.今年由于新冠疫情,我们在家经常要消毒,衣服要及时清洗。关注与化学有关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运用所学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简单的化学方程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中还产生碳酸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消毒液”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气体单质X,X的化学式为 。【思路引导】由题干信息,弄清楚反应物是什么,生成了什么物质。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再按题目所给条件,正确书写化学定方程式。清洁剂洁厕灵彩漂液84清洁剂洁厕灵彩漂液84消毒液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消毒有效成分Cl2ClO【课外阅读】初中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掌握这几种方法就够了。/a/151453173_544856参考答案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悦”预越知】一、1.客观事实2.质量守恒 种类 数目二、1.化学计量数 相等2.化学式 数目 反应条件 状态3.(1)加热 (2)↑ ↓【“悦”知越识】1.(1)(i)②4P+5O2 2P2O5(ii)①C+O2 CO2(iii)④2KClO3 2KCl+3O2↑(iv)③2H2O 2H2↑+O2↑(2)(参考答案略)2.B3.(1)2 1 1 1;2 3 1 34.(1)C(2)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裂为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结合为水分子。【“悦”识越通】5.(1)2NaClO+CO2+H2O==2HClO+Na2CO3(2)产生大量气泡 (3)Cl2课时作业评价学生评价时间15分钟以内 15—20分钟 20分钟以上过程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反思①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知道并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②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步骤。③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能自己配平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④通过分析信息,会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还想探究什么问题?教师评价分析作业环节正确题数错误题数空白题数“悦”预越知“悦”知越识“悦”识越通辅导与建议作业订正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如何将化学方程式蕴含的物质之间“量”的意义变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根据相对质成度吧?学生信息学校姓名班级学号作业信息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作业时间约15分钟作业类型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练习作业设计作业环节及完成时间作业内容设计意图1.根据化学方程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恒定不变,即为 和乘积之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3)标: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 与化学式关物质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下面。(4)列:列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的写出答案。通过自主预习,初步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以及握计算过程的细节做好准备。1.下列数据和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 )A.16g碳在6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22g二氧化碳B.2g碳在14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6g二氧化碳C.3g碳在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D.4g碳在12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6g二氧化碳【思路引导】该题涉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依据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通过初步练习,加深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3232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通过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依据的逆向学方程式各物质质量比的理解。通过补充计算掌握未知数设化学计算题步骤。2.在4A+5B=4C+6D34g的A和80g的B完全反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9 C.32 【思路引导】该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的逆向应用,已知A、B、D的质量,依据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可求出CA和C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推算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燃烧8g氢气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将下列计算步骤补充完整。解:设燃烧10g氢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点燃2H2+O2 H2O8g x8g= x=32 x答: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粉末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学生通过练习,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经掌握计算;尚未完成对不同题型的应用,通过间接获得已知量进行计算等题型的训应图像的分析,【思路引导】建立数形结合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化生科学观念的意步骤规范完整。核心素养。5.人类从未停止向宇宙探寻的脚步,关注生活的热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化学计算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与空间站组合体快速交会对接,我国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1)要想在宇宙生存,首先要考虑解决呼吸问题。载人航天器如何供氧?最常用的就是电解水的方法供氧。资料显示每一名航天员每天需要消耗0.83kg3人的载人航天器一天约需消耗多少千克水?用计算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航天员呼吸消耗氧气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在密闭环境中如果不加以清除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对人体造成伤害。如何除去产生的二氧化碳呢?科学家选用了超氧化钾这种物质,它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请先补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O2+2CO2=2 +3O2,并请给出一条。(3)氧气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是航天员在空间站最基本的生命保障,但如果生命保障系统出现问题时如何紧急供氧?若科学家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紧急供氧:一定条件2NaClO3一定条件2NaCl+3O2↑请从质量的角度考虑,等质量的两种制氧剂哪种产生的氧气更多?【思路引导】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6.请以红磷燃烧为知识背景设计一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题目,并写出解题过程及答案。(红磷的质量为24.8g)在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题目设计综合评价(9)评价内容A优秀B合格C不合格会查阅资料全面真实可靠。资料比较全面。资料不可信。会思考能认真思考,创设红磷有关的情景,提出相关问题。能创设红磷有关的情景。提出的问题不是很当。不能创设红磷有关的情景,不能提出相关问题。会作答计算等均无错误,步骤书写完整,干净整洁。数据计算正确,计算结果无误;未知量X带了单位。整齐,但结果计算有误。会展示能较好地讲解设计背景,设计意图,解题过程,呈现简洁完整。能较好地讲解设计背景,但设计意图表述不清,解题过程完整。题目背景设计不符合客整。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等级+评语)小组评价(等级+评语)教师评价(等级+评语)【“悦”预越知】1、化学计量数

参考答案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2、未知数 化学方程式 相对分子质量【“悦”知越识】1.D2.C4.2、4、4、64【“悦”识越通】5.解:设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316 32X 9.6g316 X32 9.6g

X=94.8g答: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4.8g。6.(1)解:设需消耗水的质量为X。2H2O通电

2H2↑+O2↑36 32X 0.83kg36 X320.83kgX=0.93kg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0.93kg。实现资源循环利用(3)等质量的制氧剂LiClO4产生的氧气更多。课时作业评价学生评价时间15分钟以内 15—20分钟 20分钟以上过程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反思①能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质量比例关系计算方法。②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完整书写计算步骤。③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题中已知量,并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④能掌握数形结合的分析思路,熟练进行有关计算。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还想探究什么问题?教师评价分析作业环节正确题数错误题数空白题数“悦”预越知“悦”知越识“悦”识越通“悦”通越融辅导与建议作业订正单元作业一试吧!学生信息学校姓名班级学号作业信息学习内容单元质量检测作业时间约15分钟作业类型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练习作业设计作业环节及完成时间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学完本单元,和同学一起讨论,绘制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吧!通过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使知识形成脉络,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对知识点理解的更透彻。通过交流、合作,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每一个参与者的思想都会迸出火花,学习者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发掘。PAGEPAGE30评价内容A优秀B合格C不合格会设计能设计出完整、正确的基本能设计出可行的思设计的思维导图不科学思维导图,导图科学、维导图,但表述不完整。或不会设计思维导图。合理。会合作能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交流,发言积极。能参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极。能参与小组活动,但不交流、不发言。会展示思维导图内容认识深思维导图内容认识不够思维导图简单完成,本单刻,重难点把握精准,深刻,重难点把握欠妥,元知识结构不完整,重难知识结构完整。知识结构比较完整。点把握失准。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等级+评语)小组评价(等级+评语)教师评价(等级+评语)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