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矣第六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多选题)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A.6N
B.8NC.10N
D.15N参考答案:ABC当F1=6N时,静摩擦力为f=F2-F1=4N,即达到最大值且方向向左,故选项A正确;当F1=8N时,静摩擦力为f=F2-F1=2N<4N,物体仍能静止,且f的方向向左,故选项B正确;当F1=10N,静摩擦力为f=F2-F1=0,故选项C正确;当F1=15N时,由于最大静摩擦力为4N,所以4N<F1-F2,物体不平衡,将加速向左移动,故D错.2.下列哪些情况中力做的功为零
(
)
A.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B.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到的引力对卫星所做的功C.汽车匀速上坡时,车厢底部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所做的功
D.汽车匀速上坡时,车厢底部摩擦力对货物所做的功参考答案:B3.(多选)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
A.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C.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的末速度大2m/sD.第5s的末速度一定比第4s的初速度大4m/s参考答案:AD4.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s是瞬时速度参考答案:BC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反方向的匀减速运动B.前2s内的加速度比后4s内的加速度大C.前6s内质点的位移是24mD.前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2m/s 参考答案:B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____N参考答案:7.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重物,当此人站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
kg的物体。(g取10m/s2)参考答案:408.一辆小车沿着长5m,高1m的斜坡上滑下,小车抵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6m/s,不计一切阻力,则小车在斜面顶时的速度大小是
。参考答案:4m/s
9.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石头落到井底时的速度约为
,井深约为
。(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参考答案:20m/s,20m10.
物理学中存在着许多物理规律,准确地认识物理规律的本质,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______(选填“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一定减小”、“一定增大”)参考答案:一定减小1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时: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探究实验,画出了各自如图所示的a-F的图线,从图可知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________取值不同,其中_______同学的取值较大.参考答案:质量
、
乙
12.一人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的速度为10m/s,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______J.(取g=10m/s2).参考答案:13.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验证牛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2)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以打点计时器配合打出的纸带进行判断)(3)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砂与桶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的质量)(4)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5)测出s、s1、s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判断重力的一个分力是否已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证据是__⑥_
_;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⑦__
_(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_⑧_
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参考答案:.纸带上点迹间距相等
小车的质量M、砂和砂桶的质量m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m/s2)求拉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10N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Fcosθ=f竖直方向:Fsinθ+FN=mg且f=μFN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10N15.中国是礼仪之邦,接待客人时常常会泡上一杯热茶。某同学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快就会沉入水底,他想如果用冷水来泡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此他做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实验,并测出了茶叶从加水到下沉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20406080100时间(分)22013025104【现象分析】茶叶吸水膨胀,它的重力增大,浮力
,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原因解释】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茶叶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实际应用】夏季到了,又是电蚊香大显身手的时候。使用时,接上电源,使蚊香片温度升高,香味很快散发到空气中。请你再举出一个上述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计算)(2014秋?柯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B和BC为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面和斜面,B点有微小的圆弧与两个面相切过渡.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从A点以某一速度出发做匀减速运动并冲上斜面BC再作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以出发点为计时起点,各时间点的速度大小如表所述.求:t(s)012345v(m/s)151311840(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距B的最远距离s.参考答案:(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0m/s;(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距B的最远距离为12.5m.解:AB段的加速度为:,BC段的加速度为:,设AB段运动的总时间为t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0+a1t1+a2(t﹣t1)=0代入数据,有:15﹣2t1﹣4×(5﹣t1)=0解得:t1=2.5s在t1=2.5s时刻的速度为:vB=v0+a1t1=15﹣2×2.5=10m/s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x==m=12.5m.答:(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0m/s;(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距B的最远距离为12.5m.17.重力是1N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试求:(1)在2s末重力的即时功率?(2)在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参考答案:20W
10w17.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1)求卫星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清洁卫生承包合同
- 建筑合同范本解读
- 简单买卖合同协议
- GB/T 45022-2024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变流设备充电机
- ppr管材采购合同范本
- Prostaglandin-Bx-PGBx-生命科学试剂-MCE-4514
- me4-Peptide-生命科学试剂-MCE-1706
- 5-Fluoro-PB-22-5-hydroxyiso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2466
- 二零二五年度纱窗安装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同
- 2025年度租客与房东房屋装修合同签署及生效协议
- 班级管理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共28张ppt)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一及答案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 分析化学(高职)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m拱顶储罐设计计算书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