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1.gif)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2.gif)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3.gif)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4.gif)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301f11a60e8ed0b838b3f2f556d77b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最高行政首脑,也是最大的祭师:占卜显兆吉凶皆由他亲自制定,在甲骨文中的反映就是经常出现“王占曰”。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神权实际服务于王权 B.商王权力高度集中C.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D.君权神授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商王既是行政首脑,也是最大的祭师,负责吉凶的占卜,表面上看出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实质上是商王通过神权为王权服务的,故选A,排除C;商王实行内外服制度,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D错误。2.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B.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C.集体议政制度逐渐形成 D.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制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明朝利用内阁和宦官执行政务,但宦官权力逐渐提升,使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B项正确;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集体议政,C项错误;内阁和太监专权都是君主专制膨胀的产物,D项排除。故选B。3.有学者描写一战中的中国劳工时写道:“居住在法国的工人、商人和大学生都庆祝了1911年10月10日的革命。他们都反对军阀张勋的清朝复辟活动,他们还在1918年向面临饥荒的直隶省同胞寄去了捐赠钱物。”这表明中国劳工()A.国家意识不断增强 B.得到国际广泛认可C.改变一战力量对比 D.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劳工“庆祝了1911年10月10日的革命”、“都反对军阀张勋的清朝复辟活动”、“在1918年向面临饥荒的直隶省同胞寄去了捐赠钱物”,这些信息表明了中国劳工对国内局势的关注,体现了国家意识不断增强,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际广泛认可”,排除B;中国劳工势单力薄,不可能改变一战力量的对比,排除C;这些活动不可能提高国际地位,排除D。4.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A.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取得实际权力B.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C.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D.国共两党必将分裂【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国共合作后,领导权主要在国民党手中,共产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错在“党外合作”,排除;改组后国民党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共分裂,故D项排除。5.“在共产党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中共做出上述安排的目的是A.完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推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陕甘宁边区”“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原则”,“三三制原则”有利于调动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的抗战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抗战的中枢,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开始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排除C;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陕甘宁边区”“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联系所学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团结抗战的措施分析解答。6.1954年6月以后,全国各地报纸、杂志都以极大的篇幅登载阐明宪法草案的通俗文章,广播电台连续举办宪法草案讲座,各出版机关一共出版了1184万册宪法草案单行本和大量有关宪法知识的书籍。民族出版社还将宪法草案译成蒙、藏等民族文字。这些做法A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C.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D.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宣传宪法草案知识,为群众了解和遵守宪法奠定基础,故该做法有利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故选D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与材料中宣传普及宪法草案知识不符,排除A项;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是指中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即新中国的成立,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制度,与材料中广泛宣传宪法不符,排除C项。故选D。7.1958年,为解决远洋潜艇舰队与本土联络问题,苏联提议在中国华南地区建立长波电台。电台由两国海军共同使用,苏方承担7000万卢布,中方承担40000万卢布。毛泽东回复:同意建设该项目,但是费用全部由中国承担,所有权也属中国。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恪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经济建设成绩斐然C.与苏联盟友关系走向深入 D.奉行“一边倒”政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1958年针对苏联要在华南地区联合建立长波电台的提议,中国回复“同意建设该项目,但是费用全部由中国承担,所有权也属中国”,体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反映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建设“成绩斐然”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中苏在长波电台的费用分配、所有权方面的分歧,说明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排除C项;奉行“一边倒”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8.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员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中程序民主 B.全体公民参与政治C.主权在民执政理念 D.法律服从民众意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雅典城邦官员就职及任职期间均受到雅典民主机构审查监督,体现了雅典公民主权的执政理念,C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司法审判程序的民主性,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未说明雅典全体公民皆可任职官员,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法律管理,排除D项。故选C。9.《十二铜表法》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他处死,或将债务人卖至第伯河以外的任何地方。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以私法为主体内容 B.司法惩处程序严密 C.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D.以债务处置为核心【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十二铜表法》中对债务人的种种处置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由此说明《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故选C;仅根据对债务人的处置无法说明《十二铜表法》是以私法为主体内容,以债务处置为核心,排除AD;材料内容不涉及司法惩处的程序,排除B。故选C。10.近代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案。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1694年《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这说明英国A.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B.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规定限制了王权,强化了议会权力,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D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真正成为“虚君”,排除A;国王没有立法权,排除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间是1721年,排除C。11.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4月16日美国50个州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设置避难和收容区,实施严格的地方管控措施减少疾病传播,切断感染路径);而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公布“重启美国”计划,但何时、如何开放,最终决定权将下放各州,由州长自行决定。此现象反映了美国A.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各州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C.总统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D.总统与州长的矛盾日益激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何时、如何开放,最终决定权将下放各州,由州长自行决定”并结合美国的联邦制可知,美国各州在不违反国家宪法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的自治权,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的自治权,与总统权力高于各州无关,C错误;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各州州长的相互配合,而不是矛盾激化,D错误。故选B。12.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作家协会计划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由苏联采购委员会、塔斯社等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苏联作家协会这一做法A.加速了苏美意识形态对抗局面的形成 B.有利于人民认识美国社会C.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的软实力 D.适应了国家对外战略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联此举是为了迎合当时美苏之间意识斗争的需要,适应了苏联的对外战略,故选D;苏联作家协会的这一做法是为了迎合苏美意识形态的对抗,而不是加速对抗局面形成,排除A;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繁荣的国家之一,由“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可知这一做法不是客观反映美国社会,不能帮助人民正确认识美国社会,排除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没有体现,排除。故応D。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设立內阁后,阁臣选拔有特简和廷推两种方式。由皇帝直接任命,不通过吏部为特简。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为廷推。内阁建立初期,阁臣均由皇帝亲自选任。正统时,曹鼎、马愉等均由推举入阁。宣德时期,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嘉靖以来,内阁规模扩大,还设立内阁首辅。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已经超过尚书。特别是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总揽朝政,权倾朝野,势力漫布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崇祯时期,阁臣选任继续釆用特简方式外,在廷推的过程中引入了“校卜”的方法,又采用了考试的方式来选拔。——摘自冯宪军《明代内阁阁臣的选任》材料二1714年,新任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内阁会议由指定一名大臣来主持。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任首席财政大臣,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1841年,罗伯特皮尔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命其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两党制形成后,执政党可以利用其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和操纵议会工作议程。1887—1897年,政府议案占下院工作时间由83%增加到84.5%。1905年,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内阁长官正式被授予“首相”称号,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次关系。——摘自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内阁大臣产生的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答案】(1)产生方式:明朝:阁臣选拔有特简、廷推皇帝选定校卜、考试英国:议会选举产生首相首相提名,议会投票国王任命(2)特点:内阁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内阁权力不断加强;首相地位不断攀升。意义: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欧美等过的民主政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解析】【详解】(1)据“阁臣选拔有特简和廷推两种方式”可知明代内阁大臣的产生方式主要是特简和廷推两种方式;据“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大臣的产生方式是议会选举,国王任命。(2)特点: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内阁长官正式被授予“首相”称号,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次关系”等信息可知英国内阁制度发展的特点主要是不断发展完善,内阁权力不断加强,首相地位不断上升。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的历史意义主要应该从防止专制独裁、推动政治民主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欧美等国民主政治产生积极影响的角度进行总结概括。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地方行政区的演变先秦“县”的名称是指王畿附近的地方,本意为“悬”,即“县”所代表的这块地区直接由天子掌握,以作賞赐。春秋时期,楚国开始设县,此后,其他诸侯强国也都陆续置县。春秋末年,设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秦汉秦在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末朝廷委派州牧对各刺史部(原为监察机构)进行管轄,地方行政体制变为州一郡一县三级。隋唐隋废郡,由州直辖县。唐初,州的数目过多,不易管理,开始设道(原为监察区),“安史之乱后形成道一州一县三级行政。宋元北宋在州、县之上设行使单一行政或监察职能的“路”。元代设立有固定管辖区的行省,之下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明清明代地方行政体制实行省一府(直隶州)一(州)县三级制。清代在各地实行不同地方行政制度,但省级行政区比较普遍,省之下是府、直隶厅、直隶州,下是隶属于各府的属州、属厅和隶属于府、直隶州、直隶厅的州、县。﹣﹣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县是中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阐述:春秋时期楚国开始设县,由此县正式成为地方以及行政区划,一直到明清时期。期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行政变动较大,二级,三级五级地方行政都曾出现过,但县长期存在而且非常稳定。县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总之,县是春秋以来县是我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解析】【分析】【详解】论题:由材料中地方行政区的演变过程可知,地方行政级别划分虽一直都有变动,但都保留了县级,由此可得出论题为“县是中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阐述:首先,从其他行政区划的“变”与县的“不变”的对比中说明县的稳定;其次,结合所学分析设置县的作用,以此来揭示县的设置之所以稳定的原因;最后,总结升华,再次回应论题。15.材料刘晏担任盐铁使后,便着手改革盐法。在政府控制盐业的同时,适当注意了商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自然特征与农业》听课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听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21.2.3《因式分解法》
- 生产设备技术转让协议书(2篇)
- 环保保洁服务协议书(2篇)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3《互逆命题》听评课记录1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超低频传感器标定系统合作协议书
- 锂硫电池介绍
- (高职)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电子课件(全套)
- DB50∕T 959-2019 营运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规范
- RBA培训教材系列02RBA商业道德政策培训针对员工
- 高中研究性课题-------食品添加剂
- 弟子规全文拼音版打印版
- 变电站设备验收管理标准规范
- 锅炉房危害告知卡
-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
- 陈子性藏书卷七
- NPI流程管理分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