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hysicalTherapy
物理治疗学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DeptofRehabTherapeutics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一、肌力训练MuscleStrengthExercise(一)概述1、定义肌力(Musclestrength)指骨骼肌随意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10/17/202342、肌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肌肉横截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初长度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肌纤维走向杠杆效率10/17/20235肌肉横截面积单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横截面积之和为肌肉生理横截面积。肌肉横截面与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成比例,因而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单位生理横截面积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称为绝对肌力。肌肉横截面积与肌力成正比。10/17/2023610/17/20237肌纤维类型(Musclefibertype)肌纤维分类I型、IIa型和IIb型。其分型不仅与耐力运动能力相关,也与肌力相关。IIb型肌纤维产生的肌力最大,IIa型次之,I型最低。但是肌肉耐力的大小和持续运动的能力则相反。10/17/20238Musclefibertype10/17/20239肌肉的初长度肌力的产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10/17/202310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运动单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较释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释放速率是形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10/17/20231110/17/202312肌纤维走向10/17/20231310/17/202314肌纤维走向和附着Muscleorientationandattachment肌纤维附着点与关节中心点距离和产生的肌力成正比。10/17/202315杠杆效率10/17/2023163、肌力的间接影响因素肌肉的功能状况肌肉的收缩方式收缩速度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个体状况10/17/202317肌肉内部功能状况肌肉内部功能状况也直接影响肌力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缺氧酸中毒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钙离子肾上腺素10/17/202318抑制性反射(Inhibitoryreflexes)抑制性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疼痛时肌力往往降低,就是抑制性反射的作用。去除抑制性反射的诱因,就可以增加肌力。抑制性反射是肌梭内牵张感受器传入冲动介导。通过不抗阻或者非力量性训练,而获得力量提高的重要机制,就是降低抑制性反射的作用。另一个现象是,在靶肌肉训练时先让拮抗肌尽量收缩,然后突然放松,进行主缩肌的收缩,可以通过降低保护性反射的机理,获得更大的肌力。10/17/202319力的传递Forcetransmission结缔组织对力的传递可以随着训练的增加而提高,从而增加肌肉力量。韧带损伤或者疤痕化(弹性降低)导致肌力下降。10/17/202320肌肉的收缩方式肌肉生理收缩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大形式。不同收缩形式的最大肌力有所不同。10/17/202321收缩速度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收缩速度越低,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就越大。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10/17/202322力量-速度关系Force-velocityrelationship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的运动速度与做功率的趋向相反,而等长收缩的肌力反应居中。向心性收缩速度增加,力量下降。而离心性收缩速度增加,力量增加。这一现象与肌肉横桥的工作模式有关。10/17/202323Sliding-filamenttheory10/17/202324力量-速度关系10/17/202325弹性储备和恢复Elasticstorageandrecovery弹性储备:主动牵张后出现突然肌肉缩短收缩的现象,能力来自于肌肉-肌腱单元。肌肉收缩前牵张可以增大肌力。机理可能与肌肉横桥和结缔组织的顺应性有关。向心性运动后立即进行离心性运动,可增加肌力,是由于向心性收缩增加弹性储备纵跳时用屈膝屈髋可增加弹跳力。袋鼠奔跑时利用这一机制,大大降低能量消耗。10/17/202326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产生肌力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募集纤维类型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冲动传导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因此,肌力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10/17/202327个体状况肌力的大小与个体状况(如年龄、性别、健康水平、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在20~30岁时个人的肌力水平达到峰值。女性的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2/3,男性肌力通常与男性激素有关。10/17/2023284、肌力下降的原因年龄增加废用性肌肉萎缩神经系统疾病肌原性疾病10/17/202329年龄增加20岁后随年龄增加肌力逐渐下降,下肢较上肢下降更快。10/17/202330废用性肌肉萎缩制动及无功能状态所产生的以生理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废用性肌肉萎缩。完全卧床下,肌力每周减少10%~15%,每天减少1%~3%。如卧床休息3~5周,肌力即可减少一半。肌肉也出现萎缩,股四头肌和踝背伸肌尤为明显,肌肉容积缩小、肌肉松弛;通过适当运动训练,肌肉容积可复原。10/17/202331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脑瘫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损伤10/17/202332肌原性疾病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与躯干的肌力下降与肌肉萎缩。多发性肌炎主要为四肢近端肌群、颈屈曲肌群、咽喉肌群等。10/17/202333(二)原理1、肌肉适应性改变肌力训练的作用并非是肌纤维的增加,主要是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并由此增强肌力。肌肉的适应性变化包括: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同时肌肉功能也可获得改善。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肌红蛋白、酶蛋白增加ATP、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10/17/2023352、超量恢复训练时和训练后肌肉的即时变化为疲劳和恢复的过程。训练后肌肉出现疲劳时,肌肉收缩力量、速度和耐力均明显下降,能源物质等也有所消耗,通过一定时间休息使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消耗的能源物质得以补充。在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后,可出现一个超量恢复阶段,即各项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训练前水平。10/17/202336下一次肌力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叠加和巩固起来,实现肌肉形态及功能的逐步发展。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10/17/202337形态功能变化练习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原有形态功能水平10/17/2023383、收缩强度与肌纤维募集肌收缩强度对肌力训练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大收缩强度40%时,运动单位募集较低,且主要募集I型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肌纤维募集率增高,IIa、IIb型纤维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10/17/2023390204060低强度收缩中强度收缩大强度收缩I型纤维IIa型纤维IIb型纤维收缩强度与肌纤维募集类型10/17/2023404、肌力的理想化现象Optimalphenomena同样做功和能量消耗的前提下,骑车的频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步行速度和步长也有差异,即不同个体肌肉运动理想化现象。康复训练时应该充分考虑,采用最合理的训练方案,同时应该将理想日常活动的模式定位在最省力(理想化)的基础上。10/17/202341理想化现象10/17/202342(三)生理作用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肢体制动后的肌萎缩。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的肌萎缩。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帮助维持肌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10/17/202344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增强躯干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稳定性,防治脊柱疾病。10/17/202345改善原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以促进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治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义。10/17/202346(四)训练方法分类1、肌肉收缩形式分类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10/17/202348(1)等长训练(isometricexercise)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训练,收缩时肌肉长度基本不变,不引起关节运动,又称为静力训练(staticexercise)。10/17/20234910/17/202350优点动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器械;可用于某些等张训练不易锻炼或无法锻炼的肌群,如四肢的内收肌群;可在石膏、夹板固定时或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疼痛症状等情况下应用;潜在的损伤少,较为安全,故可在术后早期康复应用,或教会患者后在家中进行;不引起肌肉肥大;所用的时间较少,费用较低。10/17/202351缺点训练效果与功能和技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故不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增强的肌力与训练时的角度特别相关,仅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若欲达到关节活动范围内各点均增强肌力的目的,则需要逐点训练,这相对较为费时;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除非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否则无法向患者提供肌力改变的反馈。10/17/202352(2)等张训练(isotonicexercise)定义利用肌肉等张收缩方式进行肌力训练。练习时肌肉本身发生缩短或伸长,克服阻力作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为动力性训练(dynamicexercise)。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contraction)离心性收缩(eccentriccontraction)10/17/202353等张运动阻力要比最大肌力稍小些,肌肉反复收缩和放松。设想肌肉的2点,收缩时2点接近,放松时2点离开,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10/17/202354优点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肌力的大小及进展情况,因此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效果;不像等长训练,一般不产生血压的明显上升,因此更适宜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哑铃等属自由重量的器械价格相对合理,教会患者后可在家中训练。10/17/202355缺点应用器械提供的技术、阻力必须与患者自身的肌力水平相匹配;训练时需要一定的医疗监督;训练相对较为费时,如确定、调整运动量或仪器调整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10/17/202356(3)等速训练(isokineticexercise)等速运动过程中,需要专门的装置具备感应系统感受运动环节每一点肌力大小的改变,并通过反馈调节系统即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使预定的角速度在整个运动环节中保持不变。由于运动环节中每一点的阻力负荷与其相应的肌力形成最佳匹配,因此可较好地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10/17/2023572、按有无阻力分类辅助-主动训练主动训练抗阻训练10/17/202358(1)辅助主动运动指在外力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运动或动作。辅助力量由治疗师、患者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水浮力来帮助完成。10/17/20235910/17/202360固定手支持手水平面上运动在治疗台上,用手、带子或砂袋将主要作用肌的起点处固定起来。肌力低下时可在水平面上运动,用右手托起活动的支体部分、运动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时要对达不到的部分给予协助。主动运动辅助运动10/17/202361辅助运动主动运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垂直面上运动肌力稍强可进行在垂直面上运动。此时因尚未恢复到全关节活动,要对达不到的部分用最低力量给予协助。仰卧时股四头肌是弛缓的,坐位时股直肌是弛缓的,可训练股内、外侧肌等。10/17/202362(2)主动运动指患者主动地进行肌肉收缩完成的运动。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也不要克服外力阻力。10/17/202363(3)抗阻运动(resistanceexercise)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需要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徒手抗阻器械抗阻10/17/202364(五)基本原则1、施加适当阻力为使肌力增强,训练必须给予一定的阻力,无阻力状态下的训练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阻力可来自于肢体的重量、肌肉运动时外加的阻碍力量等。阻力通常施加在训练肌肉远端附着部位,方向总是与肌肉收缩使关节发生运动的方向相反。具体方法是:在活动范围的起始和终末施加最小的阻力,中间最大;达到足以使患者发挥最佳能力,但又不过大而阻止患者完成活动的阻力水平;施加的阻力应根据患者肌力改善的情况逐渐增大。10/17/2023662、超量负荷(overload)即过量负荷原则,即训练时施加的阻力负荷应适当超过患者现有的活动水平,并保证超过一定的时间,否则就达不到改善肌力的目的。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训练间期10/17/2023673、反复训练为了达到增强和巩固肌力水平的目的,必须进行多次的重复收缩训练,而非单次收缩。一般仅在患者合并存在疼痛性关节疾病或肌腱炎等情况时,训练的次数才可有所减量。10/17/2023684、适度疲劳根据超量恢复原理,肌力训练会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力训练也难以取得明显效果。过于疲劳,例如由于前次的训练引起无力、疼痛或不愿再进行原有或新的运动训练,则会极大地影响训练效果。对于肌力训练而言,疲劳的标志为肌力不增加反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动协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10/17/202369因此,肌力训练要特别注意掌握适宜的训练频度,尽量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训练间隔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继续训练将加重疲劳,以致引起肌肉劳损;间隔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就无从积累而无法使肌肉收缩力增强。一旦出现疲劳现象,原则上应停止训练。10/17/2023705、选择适当运动强度肌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40%时,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募集Ⅰ型肌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Ⅱa型、Ⅱb型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收缩强度进行10/17/202371肌力训练时,并非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的原则,但阻力原则和超量负荷原则是必须的,其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能同时满足以上全部原则为更佳。10/17/202372(六)肌力训练方法选择原则1、选择原则按肌力选择即在肌肉功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肌力水平来选择肌力训练方式。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利用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优点、避免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缺点,也是选择适合患者训练方法的原则。10/17/2023742、0级肌力电刺激:延缓肌萎缩的发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10/17/2023753、1~2级肌力肌肉电刺激疗法:此时由于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因此既可以进行肌电反馈训练,也可使用肌肉电刺激法训练。肌电反馈训练和肌肉电刺激相结合,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主动-辅助训练: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运动。注意应强调主观用力,仅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10/17/2023764、2级肌力辅助-主动运动: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训练。可用带子悬挂肢体,或把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自身的重力,使训练易于完成。10/17/20237710/17/20237810/17/2023795、3~4级肌力由主动训练进展到抗阻训练。对抗较大阻力进行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力进行收缩训练者,称为最大收缩训练。以低于最大阻力(如80%、60%、40%最大阻力等)进行训练,称为次大收缩训练。10/17/202380肌力方法选择0级电刺激、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1~2级肌肉电刺激、主动-辅助训练2级免负荷主动运动3级主动抗部分重力运动、主动抗轻微阻力运动4级抗阻训练5级抗阻训练10/17/2023816、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训练肌肉骨骼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训练;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等张收缩;促进功能性活动则采用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交互的形式。10/17/202382(七)常用训练方法1、等长训练适应证需要增强肌力的患者,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症和肿胀等情况),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2~5级肌力的肌肉均可进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10/17/202384方式徒手等长运动受训肢体不承担负荷而保持肌肉等长收缩活动肌肉固定练习适用于肢体在石膏固定中,要求肌肉收缩时不能引起任何关节运动。利用器具利用各种固定不动的器械和物品,保持肢体肌肉的等长收缩。10/17/202385仪器设备当阻力等于或大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关节不产生运动时,即可发生等长训练,故采用自由重量和重量-滑轮系统等设备等速装置在角速度为0
/s的各个关节角度均可进行该训练。徒手或不用设备也可进行。10/17/202386短促等长训练基本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6s,重复20次,每次间歇休息20s,1次/d。②“tens”法则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10s后休息10s,重复10次为一组训练,共作10组;1次/d,每周训练3~4次,持续数周。10/17/202387多点等长训练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做一组等长训练,每组重复收缩10s(其中初始2s为增加张力的时间,最后2s为降低张力的时间,中间6s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
/s,然后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10/17/202388短暂最大收缩训练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阻训练方法,肌肉抗阻等张收缩后,再持续最大等长收缩5~10s,然后放松,重复5次,每日训练只作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0.5kg。10/17/202389注意事项等长训练可改善肌肉耐力,但作用较小。短促等长训练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以预防血压升高。多点等长训练可克服等长训练的角度特异性,但由于生理性溢流的范围一般在该角度前后方向的10°左右,故进行多点等长训练时两点间的角度范围不应超过20º。10/17/202390多点等长训练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无法进行动态抗阻训练的患者。多点等长训练时,每一点的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短暂最大训练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10s者,可不加大负荷。10/17/2023912、等张训练仪器设备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车。阻力交互训练组件10/17/20239210/17/202393股四头肌训练椅10/17/202394上肢训练器10/17/202395功率车10/17/202396弹力带10/17/202397渐进抗阻训练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10次运动的最大重量(10RM)。进行如下3组训练:第1组:50%的10RM重量,10~15次/min的速度,10次锻炼;第2组:75%的10RM重量,10~15次/min的速度,10次锻炼;第3组:100%的10RM重量,10~15次/min的速度,10次锻炼;每组训练间休息1min。训练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每周增加阻力重量。10/17/202398RM测量(以伸膝为例)膝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与小腿成直角系一牵引绳。小腿伸直位加重量,并逐渐增重。重量增加到膝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个最大阻力的重量就是1RM.10/17/20239910/17/2023100渐退抗阻训练与渐进抗阻训练相反,即为第1、2、3组训练的重量分别为100%的10RM、75%的10RM、50%的10RM,其余方式则相似。10/17/2023101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训练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6次运动的最大重量(6RM)。进行如下4组训练:第1组:50%的6RM重量,重复10次;第2组:75%的6RM重量,重复6次;第3组:100%的6RM重量,尽最大努力重复;第4组:根据第3组的重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一般第3组重复次数达5~6次,则训练重量不变;低于5~6次则减量;高于5~6次则增量。10/17/2023102次日训练的运动量根据第4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般第4组重复次数越高,训练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第4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5~7次,次日训练增量为2.27~4.54kg。10/17/2023103等长-等张训练比较区别点等长训练等张训练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肌肉变长或缩短肌肉张力加强不变关节运动无有适用范围关节不宜活动者主动运动、抗阻运动方法肌肉全力收缩维持3~10秒肌肉反复收缩、放松10/17/20231043、辅助主动运动适应证:肌力较弱尚不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的肌肉,即肌力恢复到2级时。在训练时要随着肌力的恢复不断地改变辅助的方法和辅助量。10/17/2023105辅助主动运动方法—1徒手辅助主动运动利用治疗师的手法,不需要任何器械的帮助例如,股四头肌肌力为2级时,让患者侧卧位,训练侧下肢在下方,让患者主动伸膝关节,同时治疗师在小腿后方稍施加辅助力量。10/17/2023106辅助主动运动方法—2悬吊辅助主动运动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再水平面上进行训练。10/17/2023107辅助主动运动方法—3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在光滑的板面上进行运动,以减少肢体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但此方法是在克服一定阻力进行的,比徒手和悬吊方法难度提高。10/17/2023108辅助主动运动方法—4滑车重锤主动运动是在垂直面上进行,利用滑车、重锤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适用于拮抗肌可拉起重锤的患者,且只适用于髋、肩、膝等大关节,不能用于手指、踝等关节。10/17/2023109辅助主动运动方法—5浮力辅助主动运动利用水碓肢体的浮力或加上漂浮物减轻肢体重力的影响。10/17/20231104、主动运动方法:训练中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将肢体置于抗重力位,防治代偿运动。适应证:肌力达3级以上的患者运动的速度、次数、间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10/17/20231115、抗阻运动(resistanceexercise)适应证:适用于肌力达到4级或5级,能克服重力和外力阻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禁忌证肌肉、关节感染或肿胀患者训练的时候或训练24小时后仍感关节肌肉疼痛关节不稳定(如肌腱断裂或关节周围肌肉张力极其低下者)II级以上高血压或心血管合并症者10/17/2023112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固定关节近端阻力方向与运动肢体成直角加阻力宜缓慢,使运动中肌肉收缩时间延长,一次动作2~3秒完成;重复次数为8~10次。可做向心性等张收缩、离心性等张收缩及等长运动。对骨折患者要注意阻力的部位和保护骨折固定部位,阻力也不宜过大。10/17/2023113器械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10/17/2023114抗阻运动方法—2加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10/17/2023115抗阻运动方法—3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用重锤做阻力,用滑车改变方向,牵引方向与肢体应成90°直角,肌肉可发挥最大力量速度不宜过快,肌肉收缩到极限后应停2~3秒。10/17/2023116抗阻运动方法—4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用弹簧的弹性做阻力10/17/2023117抗阻运动方法—5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用摩擦力做阻力摩擦阻力难以控制、不稳定,不便于数字表示,易磨损,较少用。10/17/2023118抗阻运动方法—6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对抗水浮力的运动,可在四肢末端拴上浮子,再向下运动克服浮力的阻力。10/17/2023119操作程序强度:依训练目的、损伤恢复阶段、患者身体状况,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时或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负荷量:初始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10次,即10RM;康复进展期,也可用体重的百分比计算,例如:下肢伸展训练为20%体重,下肢下压训练为50%体重。10/17/2023120速度: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抗阻训练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和减少势能作用。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动范围。前者在某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10/17/2023121重复次数:增加肌力为目的时,重复次数应大于5~6次,小于15~20次;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30~50次。组数;为每一训练段中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有休息的训练单位。训练组数×每组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6RM×3组、12RM×2组、3RM×6组。频度:隔日或4~5次/周。疗程:增强肌力为目的时,应至少6周以上。10/17/2023122(八)训练注意事项避免代偿运动增强肌力训练中,不允许出现代偿运动。如髋关节屈曲,当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时,缝匠肌可出现代偿动作,即髋部屈曲时将出现下肢外展、外旋。肌力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可利用徒手或固定等方法来抑制患者出现代偿动作。10/17/202312410/17/202312510/17/2023126肌力与关节角度的关系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10/17/202312710/17/2023128掌握正确的运动量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训练时的负荷量要缓慢、逐渐地增加。避免过度训练现象。10/17/2023129训练应在无痛状况下进行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如训练引起患者所训练的肌肉明显疼痛,则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痛不仅可增加患者不适感,而且也使训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旦出现较明显的疼痛,则应在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再进行训练。10/17/2023130注意心血管反应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措施。用力时要吸气、放松时将气体慢慢呼出。10/17/2023131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法务与合同的协同3篇
- 采购猪肉合同3篇
- 采购合同和采购订单的企业文化建设3篇
- 2024商铺租赁合同模板详尽版租赁管理规范解析3篇
- 采购合同管理的有效方法3篇
- 采购合同管理的全程监控3篇
- 2024年度演出场地租赁合同范本5篇
- 2024年度导购员创业孵化与职业发展聘用合同3篇
- 2024年度单位职工集体用餐安全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第三方担保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合同范本3篇
- 课程设计列车变频空挪用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
- 物业保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 《四川省病案质控指标检查表》填报指南
- 工程洽商记录表
- 【旅游学概论课件】旅游资源
- 1.1、供应商管理控制流程与风险控制流程图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对称性》评课稿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课件
-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2023年全国乙卷笔试部分讲解课件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英语复习
- 酒店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