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科举存废之争_第1页
论中国古代科举存废之争_第2页
论中国古代科举存废之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古代科举存废之争

科举改革的前期化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最持久的官方选举制度。科举选士肇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历元、明、清,绵延千余载而赓续不绝。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设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被废,1300年间,科举考试共遴选700多名状元,11万名进士,670万名举人。作为古代社会的“抡才大典”,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关于科举的存废,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六次大的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第二次试图停罢进士科在唐文宗至唐武宗时期(827-846年)。第三次关于科举制利弊存废的争论发生在北宋中期。此次争论旷日持久,并与经术文学之争、南北地域之争、学校之争交织在一起,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曾卷了进去,其中像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不仅是著名的学者,而且是掌管过科举考试的大臣,因此影响重大。第四次科举存废之争发生在元代。元朝统治者在官员任用方面倚重蒙古贵族和军功吏才,因而对考试取士办法起初并不在意。经过儒臣的集体努力,才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恢复了科举制度,此时距南宋灭亡已有34年之久,是中国科举史上中断时间最长的一次。第五次为明初科举与荐举的反复。朱元璋马上得了天下,求治心切,对科举求贤寄予厚望,洪武三年(1370年)诏告天下:“朕将亲策于庭,观其学识,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才学出众者,待以显擢,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者毋得与官。”然而连续三年开科之后,朱元璋对登科士子大失所望,“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施行事者甚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朕,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可是,荐举的情况并不比科举更好。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宣布恢复科举,并制定“科举之式”,成为后来明清两代一直遵循的“永制”。第六次关于科举改革存废的争论发生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主张变革者以兵部侍郎舒赫德为代表,他认为科举考试内容空疏无用,难以选拔人才,“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进拔真才实学之道”。以大学士鄂尔泰为代表的反对派则认为,“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其大意是,科举制虽有很多弊端,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取代它。这句大实话最终打动了皇帝,使科举得以不废。然而,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坚船利炮的冲击,欧风美雨强劲东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起了急剧的变化,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求变的要求日趋强烈,改革科举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变通的措施:1887年算学列人科举科目;1901年废除八股,停止武科考试,科举考试增设中外政治地理、史事、策论;1903年张之洞、刘坤一奏请:“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期两无偏废”。这些都属于渐进性改革。1905年8月30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会同赵尔巽、张之洞、周馥、岑春煊与端方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他们在奏折中指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正是这道奏折成了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两天后,清廷传出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至此戛然而止,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察举制的设置如何看待科举制的是非功过,自晚清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赞誉者以为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进程的“第五大发明”,诋毁者则说科举一无是处,罪大恶极。在笔者看来,20世纪前后,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国将不国,人心思变,将所有矛盾的焦点指向科举制,必欲除之而后快,主张将科举制连根拔起,对科举制的批评明显带着激愤的情绪,置身当时的情境,可以理解。事过境迁,细思之,全盘否定的意见不足让人信服。梁启超即对科举制度持具体分析的态度:“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所举者,徒以其所试不足致用耳……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孙中山也对科举有贬有褒:“中国自世卿贵族门阀荐举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尤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他们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科举,将考试选官制度与不合时宜的考试内容区别开来,值得后人深思。将科举制与古今中外一些有重大影响的选官制度相比较,就更能明白其历史之功过。察举制是两汉的主要选官制度。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以“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为题,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因此而成立。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察举制在一定时间内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日趋严重。连汉章帝也承认:“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更有甚者,“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为什么播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呢?大概官吏人事裁判制度一旦没有相对客观的标准,仅凭个人好恶或是“上指定下”,“乱点鸳鸯谱”就在所难免了。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先在各郡设置“中正”,“中正”根据家世、才德,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评议结果上交有司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可是,地方上担任“中正”的都是有地位、有势力、有声望的士族成员,他们在评定士人品级时,只看重出身门第,而不重视真才实学。因此,严重堵塞了中小地主仕进的道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也就不为怪了。十九世纪以前的英国实行的是“恩赐官职制”和“个人赡徇制”,重要官职的任命均由当权者(包括王室、贵族、国会议员、政府要员)所控制,政府官职成为个人赡恩徇私、私相授受的赠品,这直接导致官场腐败、官吏低能,严重影响了政府功能。“个人赡徇制”发展的极端案例是,亨利一世时首相罗伯特·沃波尔把他儿子的名字挂在政府公职人员里,他儿子本人却在巴黎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最终还得由政府买单;议员格伦维尔竟将掌玺处秘书“预约”给年仅4岁的亲戚。政党分肥制是19世纪20~3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按照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凡大选获胜的政党可通过任命公职报答该党的积极支持者,任命公职不以能力大小为准,而是以效忠程度为据。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坐地分赃”,杰克逊总统时期的国会参议员威廉·马尔克西将这种做法简洁而形象地称之为“敌人之赃物应归胜利者”。与世卿世禄重视血缘,察举注重个人推荐,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个人赡徇任人唯亲,政党分肥强调党派忠诚相比,科举制摆脱了权贵把持、徇私舞弊的用人通病,高扬“学而优则仕”,通过考察应试者的文化素养,“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确保了用人的相对公正性。明人认为:“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孙中山在遍历东西洋之后,对中国科举引以自矜: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是现代文官制度建立前,世界各国最古最好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给我们的启示科举被废止整整100年了,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审视它,不难发现,它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合理因素应与之俱亡。贤能治国,考试选官,公平竞争,这些闪烁着理性光芒的制度,会超越时空,超越社会的发展阶段;凡合理的都是要存在的。欧美国家借鉴了科举选官的精华,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可说是“失之华夏”,却“得之四夷”。科举制度给我们的启示是:1.当政者如何建立一种政治标准与业务标准并重、公平合理的社会精英遴选制度,科举制可资借鉴。科举制还不仅仅是一种官吏考铨制度,而且是包含着对知识阶层、社会精英的作用、价值及地位积极认同的制度,是一种在实践上能保证知识阶层、社会精英受到政府雇用和普遍尊重的制度。我们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实行公开选考,就是对科举制度的很好的继承,进一步使之法制化、制度化,这是防止“人治”,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最好办法。2.科举制既有传播传统儒学教育之功,亦有戕害人才、禁锢思想、扼杀创新之过,可为现代教育制度提供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