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对木材热学性质的影响_第1页
含水率对木材热学性质的影响_第2页
含水率对木材热学性质的影响_第3页
含水率对木材热学性质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水率对木材热学性质的影响

0热学特性分析木材的热学性能主要包括参数:诱导系数、导温系数、比热等。这些参数在木材干燥中十分重要。例如预测木材所需的预热时间、研究木材干燥中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时空分布、建立干燥模型等。由于木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常用的就有几百种,对木材热学参数的测试工作量巨大,以及木材行业对木材热物性测试不够重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绝大多数木材的热学性质参数都是一片空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东北林业大学曾采用热脉冲法对国产55种木材的气干材在室温时的导热系数做了测定。Suleiman等人认为木材导热系数是一个随其物理性质变化的非线性函数,文献对压缩木材的导热系数进行了研究,文献建立了木材导热系数在不同燃烧阶段的计算模型,文献研究了木材导热系数在高温范围内的变化、通过分型理论建立了木材横纹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文献[9,10,11,12,13,14]结合木材物理学、统计热力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各自从理论上推导了多个关于木材热学参数的理论表达式。但是由于木材的微观机理和组成结构极为复杂,不同树种间差异较大,各理论计算公式针对具体树种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导热系数的精确度有待提高。桉树和杨树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种,其木材产品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桉木和杨木的干燥是目前木材干燥界的热点之一,基于弥补其热学参数空白、推导出适用经验公式以及对不同阔叶材树种间进行比较的目的,本实验选择了尾巨桉和青杨作为实验材料。1材料和方法1.1不同品种本实验选用巨尾桉(拉丁名:Eucalyptusgrandis×E.urophylla)广林9号和青杨(拉丁名:Populuscathayana)为研究树种。1.2测试设备(1)恒恒湿箱型号LHS-100CH(2)变量源的导热度测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功达实验设备公司B型1.3表面精密试件的分类将原木去皮后锯截为板材,经过恒温恒湿箱干燥后将每块板材制成4块100mm×100mm×15mm上下表面光滑的试件,为一组,试件分为径向试件和弦向试件。将试件放入准稳态导热性能测定仪中,打开电源开关,开始测试,进入准稳态后通过自带软件可得出试件导热系数和比热。实验均是在室温下进行。测试结束后利用烘干法对试件进行绝干处理,计算出本组试件的初含水率。2结果与分析2.1影响热系数的因素2.1.1纤维饱和水溶液中木材导热系数图1(a)、(b)分别为桉木和杨木在不同含水率下径、弦向导热系数的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导热系数与含水率成曲线关系,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径、弦向的导热系数都明显增大。其中含水率10%时的导热系数只有60%时的一半左右。这是因为热流在木材内部是通过其实体物质和孔隙来传递的,水的导热系数远大于空气,随着含水率增加,木材中部分空气被水所取代,从而导致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含水率在30%以上时,随含水率的增加导热系数增大幅度加快,这是因为纤维饱和点以上木材中增加的水分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从图1a和图1b的对比中发现在相同含水率下,桉木导热系数比杨木平均大10%左右,这是因为实验中桉木的绝干密度(437.11g/m3)大于杨木的绝干密度(387.33g/m3)。在相同含水率下,绝干密度大的树种内部的实体物质相对较多,孔隙相对较小。孔隙中空气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木材实体物质,因此在同含水率下绝干密度大的树种导热系数相对较大。Kollmann认为木材横纹导热系数和和含水率的关系为λ2=λ1(1+W1-W2100)(kcal/m⋅h⋅℃)λ2=λ1(1+W1−W2100)(kcal/m⋅h⋅℃)。其中λ1、λ2分别为含水率W1、W2时的导热系数。Maclean提出的方程为当W<40%时,λ=0.0205+ρ0(0.1724~0.00347W)(kcal/m·h·℃);当W>40%时,λ=0.0205+ρ0(0.1724~0.00347W)(kcal/m·h·℃)。式中ρ0为木材绝干密度。表1是桉木和杨木在不同含水率下径、弦向导热系数的回归方程。与现有公式对比后发现,桉木在含水率8%~40%的区间内,数值与Maclean方程比较接近,在含水率40%~70%之间,实验值介于Maclean方程和Kollmann方程值之间。杨木在含水率40%以下时数值略小于Maclean方程和Kollmann方程,40%以上时介于Maclean方程和Kollmann方程值之间,其中径向值与Maclean方程值接近。2.1.2径向导热系数从图1(a)上看出,含水率在27%以下时,桉木径向导热系数与弦向非常接近。而在27%~70%的区间内,径向导热系数明显大于弦向,二者最大差异在10%左右。从图1(b)中可以看出,杨木的径向导热系数比弦向大5%~10%左右。这是因为实验中测得的含水率是试件的平均含水率,在干燥过程中通过木射线传导的水分较多。由于木射线垂直于弦向而平行于径向,干燥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弦向干燥速度大于径向,因此干燥后在试件的厚度方向上径向所含水分略大于弦向,导致径向导热系数大于弦向。另外,含水率较高时差异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在高含水率下上述水分含量差异越大所致。2.2比热与含水率的关系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含水率下,桉木和杨木,径向和弦向间比热没有明显差异。图2是含水率与比热之间关系的曲线图。从图上可知,比热与含水率成曲线关系,随含水率的增加显著增大,其中含水率10%时的比热约为60%时五分之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大于全干材比热,因此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木材比热也随之增大。比热与含水率之间关系的回归公式为С=1.47375+0.04808W-6.1306×10-4W2+3.49085×10-6W3(kJ/kg·K)其中R2=0.98729。同ΚИΡИЛОВ提出的在M=10%~150%,t=20~100℃范围内,比热容经验公式为CΜ=1.17[Μ(1+t100)]0.2kJ/(kg⋅Κ)CM=1.17[M(1+t100)]0.2kJ/(kg⋅K)。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含水率在25%以下时,回归曲线值略小于经验公式值,二者最大差异约为5%左右。含水率在25%以上时回归曲线值大于公式值,且随含水率增加二者差异增大,在含水率60%时二者差异为10%左右。2.3影响导温系数的因素2.3.1含水率对导温系数的影响本文中的导温系数由公式α=λcρ求出。图3(a)、(b)分别为桉木和杨木在不同含水率下径、弦向导温系数的曲线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导温系数随着含水率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含水率增加,导热系数、比热、密度均增大,其中密度增加最大,因此比热和密度乘积增加大于导热系数的增加,从而造成导温系数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而含水率在30%以上时下降速度有放缓趋势是因为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含水率的增加对导热系数影响较纤维饱和点下影响较大所致。回归公式见表2。3.3.2含水率对导温系数的影响由图3(a)、(b)可以看出,杨木在整个曲线以及桉木在含水率在17%以上时,径向导温系数大于弦向导温系数,二者最大差异在10%左右,这是因为径向导热系数大于弦向,比热不受纹理方向的影响,因此求得的导温系数径向略大于弦向。3桉树导热系数和热学性质的关系(1)巨尾桉和青杨的热学性质参数受含水率、纹理方向的影响,其中含水率起关键作用。随含水率增加,导热系数、比热增大,导温系数减小。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含水率的增加使导热系数的增加速度加快。纹理方向上,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均是径向略大于弦向,但是比热不受影响。(2)巨尾桉导热系数在相同含水率下高于青杨10%左右,这是因为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