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_第1页
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_第2页
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_第3页
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_第4页
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上)文/端宏斌在老端的文章《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能是富二代》中,我阐述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一—你要想有所改变,那你必须立刻停止浪费时间的行为,把自己的精力放到那些能够给你带来回报的地方去,这才是正途。一味的抱怨这个社会,除了让你获得一点心理上的慰藉(可以把问题怪罪给这个社会,而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之外,不会给你什么好处。回帖中有不少人认为,现在打工赚钱是永远也富不起来的,他们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因此就不可能出头,这让我想起自己那些朋友以及采访过的企业家们,他们说起过不少早年的赚钱经历,那时候他们都是无钱无背景,我想这些故事对大家或许也有所帮助。事实上,要说有什么赚钱秘诀,那是假的,这些人早年的故事大多是平淡无味,都是特别勤奋、特别幸苦、特别节俭,但是他们懂得把握机会,慢慢地,钱就开始滚起来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他们的经验很可能并不适合现在,但这种精神的永远不过时的。就像太史公在《史记》中所言: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两千年前和现在并无多大区别。另外还要特别提醒大家一点,赚钱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虽然这个社会是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但是那些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的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比如,有一个画家,他一直相信自己能够画出最好的杰作来,虽然生活很是清苦,但他坚持不懈的向自己的目标努力,这就足够了,因为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意义,他从不去和别人比开什么牌子的车(他是开电瓶车的),也不和别人比住多大的房。简而言之,一个有理想的人,人生就是有意义的。A的故事A先生现在是一家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他早年的故事特别的索然无趣。16岁那年,他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了,就回家务农。他亲戚告诉他,不如一起去上海,说不定能赚到钱。但是跑去上海的人很多,他们有什么特别的赚钱方法么?在上海,他们发现那么几个现象,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所以还有粮票,但是上海居民往往粮票用不完,多出来的粮票就闲置了,而外地的居民就缺粮票,那么很显然,把上海人的粮票卖到外地就能赚到钱。但另一方面,直接卖粮票能赚的钱很少,于是他们就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生意:用浙江人制造的塑料制品(脸盆、水桶)去向上海居民换粮票,然后把粮票卖到外地。那时候物资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塑料脸盆在上海很受欢迎,但是这生意是不合法的(属于投机倒把),经常有联防队员和工商部门来抓他们,抓住了之后财务就全部充公,他们一见到执法队,就飞奔而跑,个个都练成了跨栏+短跑冠军。当时赚钱的艰辛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为图省钱,这群人就住在上海的郊区,但是他们的客户是市区的居民,于是每天4点多就要起床,然后坐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跑去市区。为什么要这么早起床,这是为了赶在早高峰之前能够坐上公交车,上海的公交非常拥挤,如果你在早上8点想要坐车,基本上不可能,因为你身上还背着50多斤重的塑料制品卖票员不会让你上车的。接下来一天时间就是背着这么多脸盆挨家挨户的拉生意,往往要天黑了才能回家,而所谓的家就是一群人住在一起打地铺,一间屋子住上十个人也很正常。这位A先生比别人更刻苦勤奋,有些人觉得下雨天就在家打牌聊天吧,但他还坚持出去做生意,无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除非生病,就天天出门。就这样一年干下来,他是所有人中赚钱最多的,那时候还是80年代,一般上海的职工也就几十块钱的工资,而A先生一年就净赚了2000元,顺便还帮着家里还清了所有欠债。本来还准备继续在上海赚钱,可是突然收到家信,说老父亲病重,他父母都是贫穷的农民,他父亲得了穷人最棘手的病一一肺结核,为了看病基本上把家里清空了,A先生去上海赚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帮家里人还钱。肺结核是慢性病,要想根治很难,这就意味着还需要不断地花钱。由于父亲身体太差,他决定不回上海了,就在附近找工作。恰好遇到一家新开的冰箱厂招聘销售员,由于A先生在上海做了1年多的塑料脸盆推销员,所以继续干冰箱销售是最方便的转型。A先生把自己卖塑料脸盆的干劲全部用在了推销冰箱上面,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业绩一点都不差,由于他的努力、勤奋、聪明,成功得到了冰箱厂厂长的赏识,这位厂长就成了A先生这辈子所遇到最大的贵人。后来,这位厂长也出了名,不久前还收购了世界著名品牌沃尔沃。老端注:一个人要发达,很关键的一点是有贵人相助,但是贵人为什么会助你呢?如果你是个成天抱怨且不努力的人,你的贵人就永远不会出现。B的故事B先生现在是一家纺织机械集团的董事长,他是A的同乡。两人有诸多的相似,父母都是农民,都是念书念到一半因为贫困放弃学业,都是因为家里人生大病欠了一屁股的债,都是小小年纪背井离乡跑去很远的地方赚钱。A跑去上海卖塑料脸盆,B则跑去东北帮人修鞋子。修鞋子是最无趣的一门生意,到现在还有不少小区门口摆着一个修鞋摊。那时候,B先生年纪虽小,但是脑子特别聪明,他心想与其摆摊和一群人竞争,不如去开辟一条新路。他发现东北林场里的伐木工人鞋子最容易坏,但伐木工人犯不着为了修鞋还特意赶往城里,那么他主动将修鞋的服务送上门,应该能赚到钱。说干就干,他就挑着担子往山里跑。东北的天气异常寒冷,而B先生是南方人,大雪纷飞的时候他还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身上的担子总要有好几十斤重,一天还要走好几十里路。最惨的一次,天下着大雪,已经是深夜了,但他还没找到村子,如果半夜睡在野外必然被冻死,只能咬咬牙向前赶路。B先生这条路走得非常正确,那些偏远的林场和村子从来就没有修鞋的去过,因此他到了之后就能把整个村子的鞋一起都修了,而村民们看他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就大老远的跑来干这么苦的活,就让他住在自己家,免费给送几个馒头吃。有人问B先生这么累这么苦的干活,到底能赚到多少钱呢?当时一般职工工资是38块钱每个月,那些守在城里摆摊修鞋的人,一个月大约可以赚上一两百,而B先生一个月可以赚上八百甚至是1000元,他几乎是一般职工工资的20倍,而他那时候还不到20岁。看到B先生这么成功,那些老乡们纷纷放弃在城里摆摊,都跟着B先生往山里跑,就这样,B先生还带起了一支30人的修鞋队伍,待到日后B先生创建自己公司的时候,这些人就成了他公司的有力骨干。老端注:在早年就打造一支自己的队伍,这是保证未来长期成功的关键。C的故事C先生是一家投资集团的董事长。他早年的经历和B先生很像,B是修鞋子的,他是做鞋子的。那时候C先生家里有一间靠近路边的门面房,于是他妈妈就开了一家小型的杂货铺,卖点生活日用品之类的。很快他妈妈发现,有些东西与其去进货,还不如自己生产,这样成本低,利润更高,于是她就搞了点原料自己在家加工鞋子,那时候C还在念初中,他看到母亲每天忙着干活到很晚,于是也帮着她一起做鞋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心灵手巧,很快加工出来的鞋子质量就不亚于他母亲,就这样干了一段时间C先生说要退学回家专心做鞋子,因为他现在一个月赚到的钱已经远远多过他的初中老师了。A和B的本质是企业家,而C先生的本质是投资家,他做过的事情非常多,基本上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比如他还开过一阵子出租车,因为早期的出租车司机都是高收入。后来还玩过一阵子国债,当时人们购买国债不是很积极,主要是没信心,不少银行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只好打折卖。100元面值的国债市价只有70元,而当时国债的年利率高达11.89%,仅折扣和固定利率,就能稳赚40%多。这基本上是无风险套利,因为国债是政府信用担保,除非政府赖账,否则你不可能拿不到钱,你只要有小学文化程度就能看出机会,但有趣的是,40%的高收益竟然老百姓们都不敢买,白白让他捡了便宜。很多时候赚钱机会就放在你面前,有些人懂得抓住,有些人就视而不见。再后来看到大家都去买股票了,他也跑去买股票,但他和一般散户的思路不同,他一心去收购原始股,等到原始股上市,这个收益至少十倍计,他赚的不是二级市场波动的钱,而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差价。关于认购证又是一次经典的无风险套利案例,当时有太多人要买新股,于是监管层就发明出认购证,你有了这东西才有认购股票的资格,于是市场就开始炒作认购证。你只要有小学数学水平,就能轻松算出认购证的中签率大约是10%,也就是说你买100张认购证(一本恰好是100张),大约有10张是有效的,其余90张就做废了。当时100张认购证的成本价是3000元,被炒到了近2万元,但是一张中签的认购证价格是3万元。换言之,100张认购证的内在价值大约是30万,但市场价只有2万,其中无风险套利的机会是28万。现在看来如此明显的赚钱机会,在当时真正去做的人还真不多。C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最基本的常识去计算风险和收益,那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一旦发现就绝不错过,而且极有耐心,比如,他发现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存在巨大的差价,那么显而易见的,买入非流通股然后等它流通,就会有巨大的回报,但是不确定性在于要等待多少年才能全流通呢?有些人愿意等,有些人等不起。等得起的人,收益数十倍,等不起的人,忙来忙去发现都是在做无用功。论C先生的身价足够排上财富榜,但最近有家媒体采访他的时候,问他如果有来世,愿意做什么?他回答,自身欲望太重了,来世愿意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学者,两袖清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学者,因为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老端注:很多时候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如常识。有知识的人会被忽悠,但有常识的人永远不会被忽悠。以上介绍的这些都是大牛,属于人精式的人物,一万个人里头也出不了一两个,事实上我们根本不必那么有钱,下面就谈一些小商人的赚钱心得,这些是人人都能做的。D的故事D先生是个典型的小商人,他不做实业,也不做股票,按照他的话说就是喜欢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他并不像前面说的那几位那么艰苦,所以财富远不如他们那么多,但他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早就已经财务自由了。D先生说,真正好的生意是不需要大笔投入的买卖,需要的只是你的脑子。那么那里才有无本买卖呢?他说了那么三个案例。案例一:扑克牌广告。市里开了一家大型的建材市场,市场里诸多店铺都想要宣传自己,一般的方法就是去印广告到处发,但人们最讨厌路边发小广告的人,基本上这些广告的最终归宿就是垃圾筒,你也可以去做报纸广告,但那个成本太高,效果也不怎么样。于是D先生就想出了这么个赚钱套路。他找几十个商家,让他们认购他的扑克牌版面,一张纸牌价格1毛钱(你印名片也是这个成本),一副牌54张卖掉所有版面可以收到5.4元人民币,他印刷1万副牌,成本是1万多块钱,就算2万,但是广告费收入是5万4(每个商家只要花费1000元广告费),然后他再以1块钱一副牌的价格在建材市场门口去销售,由于只有1块钱(就算免费送也赚钱的),基本上每一个进去的客户都买了至少一副牌,这个生意的成本不到两万,但收入是六万多,那些没挤上扑克牌的商家也纷纷要求排上号,于是他的广告费涨价了,就这样他第一年就靠这个生意轻松赚了50万。案例二:海关罚没品变现你只要没事去看看拍卖公司的公告,你会发现经常会有海关罚没品的拍卖信息,D先生的策略是,先去看这些预告,然后把拍卖品的信息记录下来,接着放到网上卖,或者卖给需要这些东西的朋友(你朋友少了可不行),等到拍卖会开始了,他就只拍那些已经被他卖掉的商品,当然了,如果拍卖价格过高自己赚不到钱,他是不会买下的。这个生意的好处是完全不需要本钱,你买下的商品是你已经卖掉的东西,说不定下家都给你预付了定金。当然这个生意并不是百分百成功,有时候你买下之后下家又不买了,那你就要花点时间继续去找客户了,但只要买入的价格足够低,你还是能赚到钱的。你所需要投入的只是你的一点时间,并不需要你有多少本钱。案例三:如何尽快卖掉衣服?这个事情是D先生帮他朋友的一个忙。话说08年底金融危机的时候,他朋友的服装厂几乎倒闭,09年初已经快发不出员工工资了,这个朋友借了点钱把工资结完,看着仓库里那么多羽绒服就开始犯愁,于是找到D先生让他帮忙尽快把这些衣服变现。要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衣服卖完,这个难度很高,但是难不住D君。他设计了这么一个方案。由于正好是冬天,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大学生都要回家过年,于是他跑去大学和勤工俭学部的人商量,告诉人家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打击很大,因此来合作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简单的讲你只要留下你的个人信息和证件,你就可以免费拿最多五套衣服回家自己想办法出售,等到开学之后你再把钱结算给我就成,如果卖不掉你就退还给我,不收你任何费用。如果你拿超过五套衣服,那就要留下一些押金。大学生的信用度很高,没有遇到逃跑的客户,因为你早晚要回来上学,不可能因为几件衣服就玩失踪。其实多数大学生拿了衣服就回家送给亲戚了,只有少数人拿去赚钱,但开学之后衣服基本上都销售完了,少数没有卖掉的衣服退回来就捐给灾区,因为本钱早就赚回来了。D君的朋友看到衣服都卖完,感动得不行,因为他发现把衣服卖给中国人反而赚的比卖给洋人更多,这更加坚定了他转做内贸的信心老端注:我个人认为,脑子聪明的男人最具有魅力,比如这个D先生就是一例。学校里永远不会教你的赚钱术(下)E的故事E先生是个80后,属于80后中的佼佼者。他也像别人一样成天泡在网上,但是他却赚到了钱,他的赚钱模式很简单,你看完之后肯定会感叹“为什么我就没想到!!!”有一段时期网上浏览器大战非常激烈,某浏览器为了占领市场可以说是不惜血本,它开出的广告费是每次有效下载就给你1美元广告费。只要有人通过你的网站下载这款软件,你就有钱赚了,但问题有两个,第一你没有网站;第二别人不知道你的网站能下载。幸好这都不难,建网站的成本这几年已经大大降低了,基本上你一个月花上几十块钱,域名加网站都能给你搞定,这点钱也就吃一个肯德基全家桶的价格。于是他搞了个网站,制作了一个最简单的下载页面,接下来如何推广是个难题,好在这也难不倒他。Google有一个关键字推广的广告计划,用户每次点击你设定的关键字连接,你就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最低是1个美分。这类连接会显示在各网站的边栏,相信每个网民都看到过。现在你看到商机所在了吗?你用几个美分的价格买到用户的点击,然后用户下载了那款浏览器软件,于是你就从广告商处得到1个美元,其中的利润惊人。经过试验,E先生发现他所购买的点击每次大约需要10个美分,那些进入下载页面的用户大约有42%的人会成功下载,换言之客户的转化率是42%左右,但这些客户每一个都能带来1个美元的收入,假设总共有100个用户点击广告,那么你的成本是10美元,但有42人下载成功,所以你的收入是42美元,你的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300%+,更美妙的是,这是一次性投入长期性获益,你每天躺着也能赚到钱,根本就不需要你再花更多的劳动了。E先生通过不断地复制这套模式,在第一年就赚到了100万人民币,此后每年赚到的钱都超过这个数字,他甚至都不需要去上班。本文提到的这么多案例,相信E先生的方法是最有操作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么玩的人太多,现在这个方法的获利空间已经大大减少了,现在要想赚到当初那么多钱基本上不可能,但也不是完全赚不到,前提是你花时间精力去研究并真正去执行。老端注:互联网上赚钱的手段有很多,网上花钱的办法有更多,你只要把时间从花钱的事情分配到赚钱的事情之上,那你就会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了。F的故事前面说的全都是男人,这次的主人公是一个女人,还是个80后女人。她从事的是人人痛恨的投机——炒房。其实最初她并没有想到要去炒房,她也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只想要拥有一套自己的小房子就足够了,但疯狂的房价让她实在忍不住也投身其中。F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后来母亲又跑去了国外,但留给F大约4万块钱作为大学期间的生活费,这笔钱就是种子基金,以后的一切都来自于此。F的性格有点怪,住在学校寝室的时候同其他人关系处理得不好,于是就想到不如自己买个小房子自己住,那时候上海的房价还没起来,一套地段稍偏的小房子也就十万左右,她手头那点钱付一个首付绰绰有余,然后让中介帮忙一起去银行贷款。有了自己的小房子,F就像任何一个小女生一样,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装修打扮,把小家搞得非常的温馨舒适,有一天可能是心血来潮,她拍了点新家的照片放到网上挂着,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出价买,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有买家来寻价,才花了几个月的功夫,一买一卖赚了好几万块钱,收益率有好几倍。那时候上海的房价还没起来,此后开始房价一路狂飙,尝到甜头的她就不断的复制此前的模式,总共倒腾的房子多达几十套,就这样在几年的时间内积累的财富有数千万之多。老端注:炒房成功的故事其实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是像F这样全情投入的还真不多见,在最近的十年里,凡是买房的人,我就没见到有亏的,当然我说的只是中国的情况,回想起2008年底金融危机期间,那些将万科售楼处砸了要求退房的买房者,可以算得上是史上最冤的人了,此后如果他们想重新买回那些房子,要花多一倍的价格了。G的故事G先生的故事本不想写,因为G做的事情既不是投资,也不是投机,而是彻彻底底的诈骗,只不过诈骗的手段非常高明,但转念一想,将诈骗手段公布出来,其实可以防止更多的人上当受骗。G先生从小成绩就非常好,特别是理科成绩如数学物理,曾经多次拿到全国竞赛的奖项,毕业之后开始做程序员,那时候手机无线娱乐是大热门,各个公司都在搞无线事业部,他所在的公司也开始搞,于是就把他调过去做开发。所谓的手机无线娱乐其实就是各类短信游戏,包月费用一般是5-10元,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平台交友,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些群体可能没有电脑,也不可能经常去泡吧,但一定会有一部手机,他们的山寨手机可能不能上网、不能运行程序,但一定能接收短信,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手机是他们对外联系的主要窗口,因此在所有短信游戏中,交友游戏的用户数量最多。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很低,但每个月几十块钱的手机话费总是能负担的。几个月之后,足球世界杯开始了,G先生的公司也开发了一款世界杯相关的短信产品,忽然有天G先生灵机一动,他觉得这其中蕴含着很大的赚钱机会,但这种机会只能自己搞,不能让公司知道。他的策略是这样的:世界杯会吸引全球球迷的眼球,在中国肯定会有不少人赌球,第一步先把这些球迷的手机号搞到手,比如订阅公司世界杯相关短信产品的人就是潜在客户,然后再花点钱去购买有钱人的手机号,这些手机号就是生财之本了。足球比赛的结果只有三种情况,输、赢、平,但小组赛之后就只有输赢,没有平局了。假设手头有10万个手机号,那么将这些号码分成两组,对一组发送甲队赢的预测信息,对另一组发送乙队赢的预测信息。很明显,必然会有5万人收到正确的预测结果,然后将这5万人分成两组,对一组发送丙队赢的预测信息,对另一组发送丁队赢的预测信息。此时必定会有2.5万人收到正确的预测,然后再将这2.5万人分成两组,重复以上的步骤总共五次,最终就会有3000多人连续五次收到你正确的预测结果,此时这3000人已经对你的预测深信不疑了,就算他有任何的怀疑,但连续的成功预测让他不得不信你,你的第六条信息就不再是预测了,而是告诉他想要知道最终世界杯冠军是谁的话,就请花10000元钱,然后我就会告诉你。3000多个潜在客户,只要其中有10%的人愿意花钱,就是300万的收入,更美妙的是,其中还有1500多人发现,你又一次预测成功了,你又能继续从这些人身上赚下一次钱了。G先生的第一套房子和第一辆车子,就是这么来的。老端注:G先生的赚钱手段说白了就是短信诈骗,但他这套手段比较高级,后来低级的短信诈骗层出不穷,比如直接发送短信告诉你将钱转到某某卡号之中去,某人就靠群发这种短信骗到了上百万。最伟大的赚钱秘密作者:[美]乔.维特尔如果你想得到金钱的话,你只需要做一件事。这件事也是这个星球上最最富有的人已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事情。这也是在无数古代经典中已经描述过,并在今天仍被推崇的事情。这也是一件虽然可以带给任何人金钱和富足,但大多数人却害怕去做的事情。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呢?JohnD.Rockefeller(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身体力行这件事。他成为亿万富翁。AndrewCarnegie(卡耐基,美国“钢铁大王”也做了。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亨。到底这个最伟大的赚钱秘密是什么呢?到底这个对任何人都有效的秘诀是什么呢?将你的钱布施出去。对。布施出去。布施给那些帮助你触及您的精神世界的人们。布施给那些启发过你,服侍过你,治疗过你,爱过你的人们。布施,而不要期待回报,但是要坚信:回报一定会从某个地方来到你的面前,并且回报的数量会超过你的施与。1924年,JohnD.Rockefeller写信给他的儿子,解释了他关于布施金钱的行为。他写道:“从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起,只要我得到金钱,就一定会布施出去;随着我的收入的增加,我也同步增加我的布施”。注意到他的话了吗?当他的收入增加的时候,他也增加他的布施。在他一生当中,共布施出5亿5千万美元。有人认为,洛克菲勒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布施一点点小钱,装装样子而已。事实不是如此。在洛克菲勒公司里负责公共关系的人是IvyLee;阅读Lee的传记《取悦公众》(作者是RayEldonHiebert),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种个人行为,洛克菲勒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布施,Lee所做的不过是让公众知道这些事情而已。P.T.Barnum(美国著名广告家,宣传家)也布施金钱。我曾经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书,《每分钟都有一个顾客诞生》(译者注:Barnum曾有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个蠢货诞生)。Barnum认为,有一种他称之为“盈利性慈善”的规律,施与,必将获得回报。当然,他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卡耐基有也庞大的布施数额。当然,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BruceBarton,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我的一本书《失踪的7个成功秘密》中的关键人物,他也相信布施原理。1927年他写道:“如果一个人一直为他人的利益服务,甚至这种善行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下意识的习惯,那么宇宙中所有的山的力量都会汇集到他的身后,成就他的事业”。Barton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商界精英,无数项目的捐助者,当然,非常、非常的富裕。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早期的大亨们有的是钱,所以布施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钱无条件地布施出去。布施导致收获;布施导致富裕。我再重复一遍:布施导致收获。布施导致财富。现在,企业向有价值的项目捐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当然也会帮助那些受资助的对象。AnitaRoddick的车身修理厂,BenCohen和JerryGreenfield的冰淇淋,YvonChouinard的Patagonia户外服饰等,都是布施利益于商务的活生生的例子。但是,我在这里要谈的,是作为个人行为的布施。我要说的,是“你布施金钱,你将收获金钱”。如果要我说人们在布施的时候经常会犯什么错误的话,那就是人们往往布施的太少了。他们紧紧攥住自己的钱,只让小小一股涓流从指缝中流出,作为布施。这也正是他们不会获得的原因。你必须布施,大量布施,才能进入生命的“获得”的洪流。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布施”这个理念的时候。那时,我认为这只是那些希望从我们手中得到些什么的人的一个小小的伎俩,他们想让我们布施,而他们得到。因此,当我布施时候,我表现得像一个吝啬鬼。自然的,我所得到的也和我所付出的相等:布施的少,获得的少。直到有一天,我想真真正正的测试一下这个理论。我很喜欢励志故事。我经常阅读这类故事,收听它们,分享他们,甚至传颂这些故事。我决定要好好感谢的MikeDooley先生,因为他每天通过电子邮件和大家分享他所收集的励志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