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_第1页
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_第2页
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_第3页
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_第4页
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7万多人(199,而居,往来不断。根据越南已经发表的调查资料,越南54个民族中属于藏缅语族的有7个民族,分别是:贡族(1261,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和奠边县)、哈尼族12489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封土县和老街省巴沙县)、拉祜族(5319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县北部)(3134,)、扑拉族(6424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巡教,安沛省文安,老街省文盘、保胜、巴,以及河江省新门和北光县)(594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县的干湖乡肖核、西头寨和孟聂乡南兴寨)、尼苏人(300多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封土县的麻栗寨、红坡寨等地),29500布在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上述7个民族均使用藏缅语族彝语支的语言(内部有方言和土语差别)。但根据越,7,3个民族群体同中国的彝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主要是指汉扑拉人和佬扑拉人)和尼苏人。②也就是说,在越南的民族分类中只有倮倮族、尼苏人、扑拉族中的汉扑拉人和佬扑拉人是严格意义上的彝族。从严格意义上说,越南彝族分为倮倮支系和扑拉支系,尼苏人实际上属彝族倮倮支的亚支系。据越南民族学者的统计,倮倮支系共有31346424,2000300人,①越南彝族总数近万人。文县和苗胜县的山区,以及高平省保乐县山区及平地,在宣光省也有零星分布。接近我国广西百色地区的越南保乐县的倮倮支系有彝文经书,据说是从中国迁出时带去的,但目前当地彝族无人能够认读。而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封土县的麻栗书。越南倮倮人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居住在越南的瑶、傣、壮等民族自称稍有差异主要是音变所致。越南彝族倮倮支系迁徙自中国。根据越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68年出1508年)①云南倮倮人流入兴化镇(今居老街省)水尾区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说,他有关。也就是说,彝族倮倮支系在越南出现的最可靠时间大约在16世纪,这20清初的阿迷州(即今云南开远市)普沙事变有着直接的关系。(16221622(1625氏父子势力逐大对其不利,列虚罪奏准朝廷。崇祯四年(1631年)三月,171632163210(《明实录·崇祯长篇》)。后其遗孀万氏嫫招赘王弄山副长官沙源之子沙(1645县),1646年克石乒、宁州(治今云南曲靖市,一说在今云南晋宁县东)16471648普名声为抗击王伉,遣使交趾搬兵,从背后牵制明军的围攻”。④普沙事件后,开远中和营彝族自称倮倮和金平老乌支系的历史情况来看,有彝文经书的越南彝族倮倮支系大都是从开远迁出的,而普沙事件是倮倮支系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普沙事件后迁往越南的彝族成为“开发越南同文、苗旺山区的首批主人”;,2000越南彝族倮倮支系由于是战败而从云南迁入的,越南高平省保乐地区的倮地位的影响,彝族中一些宗族仍然被视为上等,如在同文、苗旺的彝族中有声望的黄、王、卢、尧、苗、郎、李、板等姓,其人数虽少但分布于各村,处于相当于领主的地位,可能是我国境内彝族倮倮支系贵族的后裔。“分布于越南的倮倮支系,从习俗、语言到经济文化生活都相当统一,而已。”(吴德胜,2000年)南学者把他们分为佬扑拉和汉扑拉。孟羌县的大峡丘、南卢、清平乡的汉30003500“普”等其他泛称。“博柯巴”与我国云南屏边县的彝族支系“博卜泼”相同。我国迁入越南的节伙(白彝)彝族阶层(包括曲伙、阿加和呷西)。根据我国境内的彝族(四川凉山彝族、贵州毕节彝族和云南部分彝族)在解放前(特别是凉山奴隶制社会)实行的家支等级划分制度,不同阶层和不同社会地位的彝族分5个不同的等级,即兹莫(土司)、诺合(黑彝)、曲伙(白彝)、阿加(安家娃子)和呷西(锅庄娃子)。兹莫、诺合这两个等这3个等级,彝族统称之为节伙。在5而呷西(锅庄娃子)是节伙等级阶层中地位最低的被统治阶层。②“诺合等级婚姻集团与节伙等级婚姻集团之间绝不允许通婚。”③节伙等级中的阿加(阿嘎)等级主要是经主子(诺合)婚配成家后的单身呷西和曲伙中的地位下降者,节伙等级集团中的最低等级呷西主要由抽调来的阿加子女、外地抓来的汉人或其他民族以及少数破产的曲伙组成。在越南被称为佬扑拉的彝族何时迁入越南,至今尚不清楚。但根据他们的居住地莱州省、老街省以及安沛省的地理位置看,莱州的佬扑拉与我国云南金平县的马鞍底乡阿普支系有联系,老街、安沛同在红河沿岸,根据佬扑拉和称谓来看,佬扑拉中有一支是从屏边到河口后迁出的,另一支是从个旧到金平县后再迁往越南的。佬扑拉最早从云南迁出的具体时间虽然尚不能确定,但大部分扑拉人是在元、明、清时期从云南迁去的。因为明朝时期实行改土归流,云南彝族地区的很多土官被流官替代,民族压迫极为残酷,阶级矛盾尖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在这些事件前后,很多彝族为躲避战乱、免遭屠杀而纷纷外逃。因此,大多数的佬扑拉人迁出的时间在明清之际是可以肯定的。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迁出的。根据越南学者的考证,迁出时间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在清末至民国年间。避乱求生是其迁出的主要原因。越南彝族尼苏人自称为“南苏泼”,主要分布在莱州省封土县的麻栗100为“么”,哈尼族称之为“腊俄”,瑶族称之为“甲罗倮”。据考证,坡寨一带尼苏人的“家谱”看,尼苏人20世纪20年代初从中国元阳县逢岭一带迁入金平县保山寨,40年代中期又从保山寨迁入越南封土县麻栗寨,70年代末越南政府动员他们搬迁,麻栗寨的尼苏人有一部分搬迁到红坡寨。现居住在红坡寨的几家越南尼苏人,其祖坟还在保山寨,1960年前,他们每年清明节都要回保山寨扫墓。越南彝族村寨居民的成分大都是单一的,一般不与其他民族杂处。倮倮和水源,并定期进行公祭。越南倮倮族的民居住宅有三类:高脚屋、平房、半高脚屋和半平房为三室两厢,祖灵神位设在中厅后壁上;右厅是主人的卧室,前面的火塘是主灶;左厅是子女及其他成员的卧室,前面是炉灶,视为辅灶,以及用于堆放杂的灵位,除屋主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触摸这个灵位。织布等。根据地理条件,倮倮族的耕作区可分为两大地区:石山高原(河江—3月撒秧,4—5月插秧,10—11月收割。越南彝族尼苏人的耕作技术水平在当地民族中较高,他们把山坡开成梯田,在一块地里间种、套种、冬瓜、豆类、辣椒和蔬菜为主。展,不能形成商品交换规模。越南彝族扑拉人打制的银质餐具品种繁多、花色齐全、色彩鲜艳,远迎。捆带回,放在各种大小缸里浸泡,一担马蓝加一碗石灰粉液浸泡9—10天以后马蓝烂透了,就把滤好的液体倒进别的缸里即可染布。染布时是一节一节地放入缸中浸染,染了晒干,再染,直到染得满意时晒干,再放进蒸锅里蒸上一采回山林里的红色草,捣烂挤出汁,把布或线放入红色草汁中浸泡晒干即成。布就染成了。6朵红花,袖子左右各拼10个三角形为一组的3组图案,共为6组。衣服91428数。裤子上左右各配每组为9个三角形的9组图为阴图,又以空白对应的9个阴阳图案,与古代彝历每月36日的数字相符。越南同文县彝族的服饰图形和数码组合十分讲究,它蕴涵着本民族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等文化心理。如妇女服饰的花纹较细,服饰以整块刺绣为主,袖子上有5道花纹,两边共10666666个八卦图,3399个图,与彝族传统的数字观念和彝历天数相同。而越南彝族尼苏人的男子服饰同当地汉人的男子服饰相同,妇女服饰除了一块围腰外,其余服饰也与当地汉人妇女的服饰相同。越南的彝族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实行一夫一妻制,子女随父姓。姨表婚、姑表婚是传统的婚姻形式,存在这家的几个亲兄弟分别与另一家的几个亲婚姻关系很严肃,女方一旦接受男方的聘礼后,严禁与其他男子谈情,男方也不得与其他女子来往。自古以来,因为彝族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处罚极为严厉,所以夫妇离异现象极少,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相当稳定。越南彝族扑拉人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合,父母不包办,没有早婚的习俗。一对男女相爱之后,各自禀告父母。举行一次双方家属及亲戚出席的酒宴,两人即结为夫妻。婚礼可以立即举行,也可以等两三年后条件成熟时再举行。女50携丈夫一起回娘家帮忙。1954年以前,越南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处在封建领主制度之下,像大片的土地,建立了从州、孟到村寨的严密统治机构。20世纪初期在老街省孟姜、北河、河江省的兴仁等县,苗族、壮族的封建领主占据着统治佃借贷方式大量侵占土地,使下层农民更加贫困。越南彝族扑拉人迁入越南时土官的势力,有权力和能力驱逐从异地迁入的人员。由于当地领主剥削的需要,彝民进人越南以后,被迫多缴纳各种赋税,以及服各种劳役或当兵,比当地先定居的居民付出更多。越南彝族各氏族的结构基本相似,每个氏族包括三五代的小宗族,同一宗族的各户通常住在同一村寨,祭供共同的祖先,共用一套铜鼓。铜鼓由一面雌鼓和一面雄鼓组成,是彝族久负盛名的传统乐器,本家族的铜鼓由族长保管。铜鼓平时埋在地里,如族内有人亡故,便挖出来以备跳出殡舞时使用。每一宗族有一位族长,由年事最高的长辈担任,负责维护本宗族的权利和风俗习惯,主持宗族内部各家婚丧嫁娶之事,调解宗族内部或与外部的矛盾、纠纷等。村遭遇外族欺辱时,一般会联合抗敌。越南彝族家庭的财产为家庭成员所共用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独自霸占水源。的保护他们有一套严格的规定,违者将受到高额的罚款。其他祭祖活动为户越南彝族倮倮人认为每个人都有灵魂,灵魂支配着人的一切活动。如果灵13越南彝族扑拉人在以下几个节日里祭供祖先:除夕用鸡肉祭供,年初一用血涂在一张毛边纸上,然后把纸叠成船形,插在祭供处。每隔三年一般在二月间的马日,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次驱鬼的祭祀仪式,以求全家健康无恙,家3941和51岁是热年,禁忌修造内灶,同时只能在太阳落山后方能使用新修的灶。的瓜菜、禽兽的肉、雏鸡、猪仔等。扑拉人人口少,居住分散,很少有越南保乐地区的倮倮人每年年初还要举行冲稻、冲地的礼仪,意在唤醒地饭的习俗。除了与农业有关的礼仪外,还有许多关于治病的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